查文庫>教學設計> 《乘法口訣二》教學設計範文

《乘法口訣二》教學設計

《乘法口訣二》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中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學生對編制乘法口訣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因此,教材增加了一點新的學習內容,如估計,體驗估計的方法以及它在計算中的作用。在探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要體會新舊乘法口訣的聯絡,逐步學會從已知尋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獨立作業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與數學的靈活性。

  學情分析

  本人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一部分學生能自覺地超前學習沒有教過的內容,所以,不少學生已經會背九九乘法表了。在這種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我的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課堂敢於發言,有較強的語言交流能力,喜歡解決有挑戰性的問題。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估計的策略以及它對計算的作用,培養估計意識。

  2.經歷獨立探究、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從已知求未知的思想方法。

  3.掌握6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體驗估計的策略

  課件演示:將方格圖外觀設計為高樓,方格作為各層房間的窗戶。

  (複習乘法的意義,組織學生交流,明確所列的算式是69。)

  (培養學生列出算式,再進行估計的習慣。)

  啟發、引導學生進行以下合理的估計,感受估計的策略。

  (二)算一算,探究演算法的策略

  1.算一算,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共有幾層樓123456789

  共有幾個窗戶6

  2.交流演算法。

  演算法1:用加法,逐格加6。

  演算法2:從2~5,用乘法口訣計算;後續的用加法,逐一加6。(能自覺利用乘法口訣,應加以讚賞與肯定。)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交流:66可以怎麼算?

  (1)56=30,30+6=36;

  (2)46=24,26=12,24+12=36;

  (3)26=12,12+12+12=36;

  (4)36=18,18+18=36。

  (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感受數學思考的靈活性,培養與發展數感。)

  3.小組探究、交流:69還有哪些演算法,能夠應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嗎?

  (1)46=24,56=30,24+30=54;

  (2)36=18,18+18+18=54;

  (4)46=24,24+24=48,48+6=54。

  (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培養從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意識和能力。)

  (三)獨立編制並記憶6的乘法口訣

  1.由學生獨立編制6的乘法口訣。(學生已具有編制乘法口訣的經驗,應當放手讓他們獨立去編。事實上,6的乘法口訣中已學過4句,只有5句是新的。)

  2.同桌交流:

  (1)66=56+□

  67=57+□

  68=58+□

  69=59+□

  (2)68=67+□=69-□

  (體會5的'乘法口訣與6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絡,以及6的乘法口訣的內在聯絡;把握聯絡既能增強數感,又能加強對乘法口訣的記憶。)

  (四)課堂練習,鞏固6的乘法口訣

  (1)同桌互相背6的乘法口訣,然後做對口令的遊戲(第73頁第2題)。

  (2)獨立完成第73頁第3至第5題。

  重點放在第5題的演算法交流上。體會透過移格子的方法,可以把不規則的圖形變成規則圖形的策略。(利用課件,形象地展示出學生利用移動方格的形式來計算的方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提出新的問題挑戰,促進知識的遷移。

  問題:每個漢堡6元,買9個要付多少元?買15個呢?

  ①買9個漢堡要付54元。69=54(元)。

  ②買15個漢堡要付多少元?即615=?演算法是多種多樣的:

  69=54,66=36,54+36=90(元);

  610=60,65=30,60+30=90(元);

  65=30,30+30+30=90(元);

  (五)全課小結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和進步;

  2.教師小結強調兩點:

  (1)在解決大樓的正面一共有多少窗戶的問題時,我們使用了一個重要的演算法策略:基於估計基礎上的計算;

  (2)要注意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善於從已知去探究未知,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1.過去我對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估算,比較困惑。這次教學設計對此作了深入的思考,頗有心得。估算不是隨心所欲的猜想,能夠列出算式的,要根據算式進行估算;估算基本的策略是對算式進行變換,變得容易口算,得到原來算式的一個近似結果。如果能夠根據運算的意義估計誤差,那麼在近似結果的基礎上還能計算出精確的答案。如,估算69=?把算式看成610,6個10是60,即6960。而69比610少1個6,所以69=60-6=54。把估算與計算結合起來,能從中體會到估算作為計算的一種策略的價值。

  2.體驗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是學生理解、內化新知識的重要條件;聯絡的方法也是數學思考與記憶的重要方法。所以本教學設計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從已有的乘法口訣出發,去探究、編制新口訣。設計時增加了66=56+□,67=57+□等練習,其目的就是利用學生最熟練的5的口訣,用聯絡的方法記住6的口訣,無需死記硬背。

  3.我班學生喜歡有挑戰性的現實問題。如,1個漢堡6元,買15個漢堡要花多少元?這似乎超越了本課的教學要求,但這樣的挑戰的確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體會乘法口訣的應用價值。當然解決這樣的問題對二年級學生不能作為普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