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滑梯製作教學設計

滑梯製作教學設計

滑梯製作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在遊樂場,各種各樣的遊樂設施讓兒童流連忘返,鞦韆、滑梯、旋轉木馬等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這些孩子們熟悉的設施是開展技術與工程學習的良好載體。

  “滑梯”是第二單元“小小遊樂園”的起始課。作為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第一課,本課選擇了學生最為熟悉的滑梯作為載體進行教學,一方面貼近學生的生活,另一方面由於滑梯製作簡單,更容易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樹立學習該領域知識的信心。

  【教學目標】

  描述肉眼觀察和簡單儀器觀察的不同。使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加工。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光滑的卡紙、粗糙的卡紙、牙膏盒、紙杯、放大鏡、剪刀、膠水、美工刀、透明膠帶。學生準備:無。

  【教學過程】

  1.匯入:創設情景

  師: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小玩偶,你最愛的玩偶是哪一個?

  生1:玩具小猴。

  生2:布娃娃。

  師:這些玩偶一定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快樂,那麼你有沒有關心過它們?有沒有想過為它們做點什麼或者送一份禮物呢?

  生:有。

  師:想一想你們的玩偶,它們需要什麼呢?

  生1:我想給我的布娃娃建一個房子,這樣它就不用睡在玩具箱子裡了。

  生2:我想給我的玩具小猴建一座遊樂園,這樣我上學去了,它在家就不孤單了。

  師:同學們的想法真貼心,你們都很善於關心別人!你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對玩偶,它們是丁丁和噹噹,它們想擁有一座遊樂園,你們能幫助她實現夢想嗎?

  生:能!

  師:遊樂園裡面有很多遊樂設施,比如滑梯、蹺蹺板、鞦韆等,今天我們就先做一部小滑梯吧?

  生:好!

  [設計意圖]

  一個好的工程技術活動,要符合以學生髮展為最終目標的科學教育觀。創設關心自己的玩偶,為玩偶製作遊樂場的情景來匯入教學,既蘊含了關愛他人的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又總領了整個單元的任務目標。

  2.提出任務

  師:既然是滑梯,那就要能讓丁丁和噹噹順利地滑下才行,請大家看一看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滑梯的圖片,再結合自己滑滑梯的經歷,想一想,如何建造滑梯才能保證它們能順利地滑下來呢?

  生1:滑梯的滑道要很光滑才行。

  生2:滑梯要足夠高,否則它們就不會往下滑了。

  生3:不能太高,太高了不安全!

  師:是啊!滑梯的滑道不僅要光滑,而且還要有一定傾斜度,同時還要保證滑梯整體比較穩固。

  [設計意圖]

  確定什麼樣的目標與怎樣確定目標,是工程專案的起點。一般而言,只有既適合學生知識水平及能力,又有一定實際意義及生活情趣的工程目標,才能激發學生開展技術活動的興趣。低年段學生由於年齡特點容易興奮,他們在動手前往往對目標的認知是模糊的,這不利於他們工程思維的建立。為此,我明確地提出任務目標,重視引導學生的研究方向,並透過談話使他們對要完成的任務有清楚的認知,以便為後續的設計和製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設計

  師:老師在材料區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待會兒請材料員來領,仔細觀察這些材料,然後同伴之間互相說一說這些材料的名稱和特點。

  生:老師,我發現這兩張卡紙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摸起來的感覺不太一樣。

  師:老師這裡有放大鏡,請你們用放大鏡再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它們有什麼區別?

  生1:我發現一張表面很平,另一張表面凹凸不平。

  生2:哇,原來一張光滑一些,另一張粗糙!

  生3:放大鏡真神奇!

  生4:我會選擇用光滑的卡紙做滑梯的'滑道,這樣才能使丁丁和噹噹順利地滑下來。

  師:看來大家都有不少發現,現在請同伴之間用這樣的語言進行交流,“我先用肉眼觀察了光滑的滑道和粗糙的滑道,發現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再用放大鏡觀察兩種滑道,發現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

  (生相互交流)

  師:選擇好你需要的材料後就可以設計你的滑梯了,在設計之前可以參考奇奇的設計方案,並學著在活動手冊上畫出自己的滑梯設計圖。

  (生畫滑梯設計圖)

  師:同學們都畫的很認真,相信你的設計方案更加精彩。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案,並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是如何選材的,以及為什麼這樣設計?

  生1:大家好,這是我的設計方案,我選擇了光滑的卡紙作為滑道,選擇了牙膏盒製作滑梯的底座,還選擇剪刀和膠水作為工具。

  師:你在展示自己設計圖的時候還介紹了選擇的材料和工具,你的表達很有條理!老師建議你在製作的時候可以將光滑的卡紙用膠水貼在滑道上。

  生2:我也選擇了光滑的卡紙作為滑道,不過底座我選擇用紙杯,我覺得把紙杯倒扣過來做底座會更加穩固!

  師: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而且還考慮到了滑梯的穩固性!老師建議你要注意將滑道和底座用透明膠粘牢固一些。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教學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讓學生認識和辨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材料是學生設計和製作的前提,不瞭解可以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後續的設計和製作也就無從談起。本環節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用語言初步描述物體的特徵和材料的效能等資訊。

  二是選擇合適的材料,包括利用工具辨別材料,並描述肉眼觀察和簡單儀器觀察的不同。

  三是進行設計,繪製設計草圖。由於本單元是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第一個單元,所以只要求學生能夠學著教材上的樣例繪畫即可,其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設計是技術與工程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後續的展示交流做準備。

  4.製作

  師:剛才同學們都展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相信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動手製作了,不過在開始之前老師還要給你們一些溫馨提示:

  一是要注意安全,在使用美工刀、剪刀的時候要小心避免劃傷手指,用完後及時將工具收回;

  二是要相互幫助,這樣你不僅會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還能享受到合作的樂趣;

  三是要保持安靜,輕聲交流。

  (生動手製作)

  [設計意圖]

  技術與工程內容的教學中,指導與製作往往是一對矛盾:指導過細,容易限制學生思維,作品千篇一律,也容易造成學生製作時間少,難以按時完成任務;指導過略,學生在不清楚製作目標及注意事項的情況下完成的作品質量較差,甚至還會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在本課中,首先強調安全問題,其次強調習慣問題,目的在於讓學生具備安全意識,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評價

  師:剛才同學們動手製作的時候都很投入,不少同學還能夠相互幫助,希望你們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品質。現在你們一定特別想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吧?

  生:是的!

  師:彆著急,工程師一般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後會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測評,也就是檢查自己的作品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現在我們也像工程師一樣從滑梯的功能性、穩固性和美觀度三個方面對自己滑梯進行測試和評價。首先,測試一下丁丁和噹噹能否順利地滑下,這是滑梯最重要的功能;其次,看看自己的滑梯是否足夠的穩固,也就是放在桌面或地面上不容易傾倒;最後從美觀的角度進行評價,也就是看看滑梯外觀是否漂亮,做工是否細緻,比例是否協調。活動手冊裡的評價欄可以幫助你儘快地完成這項工作。

  (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

  師:剛才同學們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價,雖然我們的作品還不夠完美,但沒有關係,我們還可以繼續對作品進行改進和完善,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出自己滿意的滑梯!

  [設計意圖]

  評價是技術與工程領域中的重要部分,但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完成作品後十分興奮,教師調控課堂較為吃力,往往使此環節流於形式。為此,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先提出像工程師一樣對作品進行測評,另一方面藉助活動手冊塗笑臉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評價,確保評價得到有效落實。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考慮到二年級學生首次接觸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學習,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建立對該領域知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其次要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對技術與工程有一個初步認識。為此,我採取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教學,按照匯入——提出任務——設計——製作——評價的流程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給學生充分的動手製作時間,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總結點評】

  技術與工程領域是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科學課的重要實踐方式,它有助於低年級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為後續的高難度的技術與工程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能夠基於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從關愛他人的角度提出任務,並且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和習慣的養成,並且在整個過程中融合必要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搭建了必要的“腳手架”。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