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綠色蟈蟈》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綠色蟈蟈》優秀的教學設計

《綠色蟈蟈》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作者採用生動的文藝筆調,透過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及擬人手法的運用,把蟈蟈的外形叫聲及習性寫得活靈活現,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透過快速閱讀歸納課文內容。

  2、透過誦讀品味生動優美的語言,並說說其作用,並積累美詞佳句。

  3、培養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以及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2、掌握描寫動物的具體方法。

  【教學設想】

  利用多媒體引起學生對動物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運用快速閱讀的一般規律,有效地尋找介紹動物的.有效資訊;透過誦讀品味生動優美的語言,培養語感;透過觀察動物畫面,進行片斷寫作。

  【課前準備】

  教師:製作相應的課件,尋找動物特別是蟈蟈的圖片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理解。課件備用。

  學生:預習詞語,查詢資料,閱讀法布林的《昆蟲記》,並準備向同學介紹自己最熟悉的一種動物。

  【教學課時】

  一節。

  【教學過程】

  一、匯入(播放畫面)

  同學們,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時的情景吧!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裡在草間提著燈籠的螢火蟲吧!還有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這些大自然的小昆蟲。現在請大家來講一講你所熟悉的一種昆蟲。(學生自由發言)

  也許你已經從各類文章中體會到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的生活情趣。這些美好的昆蟲,動物也許都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訪一位昆蟲朋友──綠色蟈蟈。

  二、作者介紹(出示法布林的圖片)

  法布林(JEAN·HENRI FABRE),1823年12月21日生於法國南部一個小山村。從孩提時代起就表現出對昆蟲和自然的喜愛,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透過自修,他取得數學,物理學,博物學學士學位,任博物館館長。他在南法塞西尼翁村買了一小塊地,命名為“荒石園”,開始專心觀察,研究昆蟲,寫成十冊《昆蟲記》。關於昆蟲的研究受到達爾文的推崇,讚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91歲時過世。

  三、檢查預習,詞語學習

  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課件中顯示紅色)

  狩(  )獵  喧囂(  )   篡(  )奪  劫(  )掠

  窸窣(  )  開膛(  )破肚 篝(  )火  嗉(  )囊

  吮(  )取  唾(  )液   喑啞(  )  靜謐(  )

  螽(  )斯  萵苣(  )   顎(  )   喙(  )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速讀課文,討論並完成下列問題:

  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徵?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些習性?

  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稱呼,什麼效果?

  學生思考討論後交流:

  1、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2、習性:蟈蟈的叫聲和食性(重點)

  稱呼:捕蟬時  狂熱的狩獵者

  籠中觀察實驗物件 我籠裡的囚犯 生動形象

  吃蟬肉時 蟬的屠夫

  再讀課文,自由質疑。

  1、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為什麼?

  2、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哪個句子?為什麼?

  在學生的討論研究中相互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

  教師總結指導:

  也許有的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也許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本文的寫作特點:文藝筆調生動;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比較突出特徵。

  五、欣賞畫面,進行片斷寫作

  觀察下面這兩組圖,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比喻等,寫一個有關動物的片斷。請注意表達出真情實感。

  六、作業佈置

  閱讀《能歌善舞的昆蟲》(圖片,文章)

  課文第10段“同類相食”中,“我從來沒有見過象螳螂那樣捕殺姊妹,吞吃丈夫的殘暴行徑”,如今,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科學界已有不少異議,請閱讀《螳螂殺夫冤枉》,發表自己的看法。

  【板書設計】

  綠色蟈蟈

  法布林

  捕蟬 外表漂亮,勻稱,優美

  蟈蟈    演唱 聲音喑啞,清脆,柔和    喜愛

  吃食 喜肉和甜食,同類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