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花》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掌握本文重要基礎知識。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點。
3.透過對問題的探討,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題。
4.理解環境描寫在散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大家見過鈴蘭花嗎?那你感覺鈴蘭花應該是什麼樣?鈴蘭花在歐洲是純潔、幸福的象徵。本文的作者小時候為了採摘鈴蘭花,特地去了一趟地獄,還收穫了成長,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文。
二、投影學習目標,學生個讀。
三、基礎知識。
學生讀,補充訂正,對多音字“澄”課後查字典。教師:大多數字都是形聲字,由字義決定字音,查字典時要關注字的解釋,養成歸納整理所學字音的好習慣。
四、問題探討。
1.快速閱讀課文,本文大致可以分幾個部分?請概括每一段的內容。
三部分:1——4寫“地獄”的環境,自己從小害怕地獄。
5——22寫作者第一次去地獄放牧。
23——36寫作者獨自去“地獄”為母親採摘鈴蘭花。
2.再次閱讀文章,讀完之後,請大家寫下閱讀中所思考到的疑惑,並請大家勇敢地提出來。
僅限五個問題。(教師將問題簡要寫在黑板上,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可能同學們還沒有養成閱讀思考的習慣,希望今天的課能給你很好的友情提醒。)
3.來看我的問題,作者“地獄”一共去了兩次,這兩次行動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比較這兩次進入地獄的行動的異同比較有意思。就請大家閱讀後兩個部分,試著比較這兩次行動的異同點。
提供思考的角度:
“地獄”的環境、“我”的表現、父母的反應、我去“地獄”的原因。
【教師提醒: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圈劃重要的詞句,作為你回答問題的依據。】
(1)“地獄”的環境:第二次恐怖的程度更深(不寒而慄的聲音更響)。
(2)“我”的表現:
第二次:a 興奮(為何會興奮呢?能為母親摘採到鈴蘭花。)
戰勝恐懼、得到成長
b 眼淚噙在眼裡,而不是大聲哭叫。
(3)父母的反應;
第一次:父親:憤怒、嘲笑。母親:憐憫、安慰
第二次:母親:高興、欣慰(父親呢?應該一定與母親一樣高興、欣慰。)
(4)我去“地獄”的原因:
相同:其實都是父母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讓我克服恐怖。(用心良苦啊!)
不相同:第一次是被動的,是父親強迫我去的,當然是失敗而歸。
第二次是主動為了自己的母親而去採摘鈴蘭花。(你從哪裡得出這樣的結論?充滿愜意而奇妙的責任感、神奇的力量 我對母親的關心與愛!)最終成功了,戰勝恐懼、得到成長。
但作者是不是因為愛自己的母親就變得一下子就無敵,一下子就決定為母親採摘鈴蘭花?有矛盾、爭鬥的過程。(夜裡我久久不能入眠、準是我夢裡出過大汗),這樣寫顯得更真實,不虛假。
【結論】父親的打罵不能讓我抵擋對地獄的恐懼,而愛,對母親的愛卻讓作者充滿勇氣,戰勝困難。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做父母的都很明白,為了幫助作者克服對“地獄”的恐懼,父母用那不留痕跡的方式讓我成長,而我對母親的愛的`表現更讓這樣的成長顯得光輝燦爛。
我想這應該就是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五、環境的作用
在小說或散文中,一般都有環境描寫,但環境描寫常常被我們所忽略,結合我給的提示,請大家分析環境描寫在本文中的作用。
1. 渲染一種氛圍。
2. 烘托人物心理,表現人物形象。
3. 結構上,照應前文、鋪墊下文。
4. 表現文章的主題。
教師指定三處:
第一段:渲染恐怖、神秘的氛圍。為下文寫害怕地獄埋下伏筆,也為後來戰勝對地獄的恐懼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十八段:豔麗、勃勃生機:烘托了作者“責任感”及對母親關心的內心。也為下文我被神秘的力量驅使徑直進入地獄做了鋪墊。是不是都是明麗的?不是,最後一句,烘托出我仍然害怕去地獄的心理。
第三十一段:烘托母親的美麗及我當時幸福喜悅的心理狀態。表現了愛的力量的偉大魚神奇。
【結語】
人生成長的腳步從未停止,成長讓人無比激動、喜悅,雖然不一定順利,但只要有勇氣,有愛的力量,就一定能成功。
學生齊讀最後七段。
六、作業:
以“我的成長”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結束本次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