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範文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材分析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人教版高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三課《多彩的消費》第2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消費心理面面觀、做理智的消費者。本節內容是從學生身邊的消費生活入手深入淺出同時又是對前面消費及其型別的基本結構知識的提升,又是為後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與生產的辯證關係原理的展開鋪墊好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含義。理解怎樣正確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內涵。理解艱苦奮鬥在今天並不過時。根據理智消費的原則,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並結合個人行為,說說怎樣才算應該理智的消費者。

  (二)能力目標

  學習“消費原則”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本框學習,向學生進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針對今天環境汙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等消費觀念,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難點:適度消費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於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素質中下層型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習慣與臨清第一高階中學的學生水平有一些差距。有些學生上課的學習習慣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講解時需要從學生身邊案例入手,舉例要生動具體貼切要多開展一些活動。對於一些學習基礎較好學生指導好他們如何分析事例,培養他們勤思考、深分析的好習慣。

  五、教學方法

  1.分組討論法:消費心理面面觀、做理性的消費者。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消費心理面面 觀、做理性的消費者,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難點。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八人一組,教室內教學。課前要求各組課前在黑板上展示給各組安排的學案題目答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快要考試的時候,父母給大家一些承諾:如果考試考到第幾名給你買什麼?你們家買東西的時候會受到哪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呢?

  學生:回答。

  教師:我們的消費要受我們的生活消費受收入、消費品價格和商品的效能、外觀、質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實,我們的生活消費不僅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受消費心理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這就是第二框的內容

  教師首先提問:

  (1) 影響我們消費的心理有哪些?

  (2)我們應樹立增氧的消費觀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後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影響我們消費的心理有哪些?已經佈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匯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影響我們消費的心理有哪些?

  探究活動:

  多媒體:

  如如:今年你考到全班第一名.你媽不是說要給你買一件衣服嗎?你準備買哪一個牌子的的,天恩還是夏奈爾的?

  情境1:果果:你們買什麼衣服,我也要讓我媽媽給我買哪件?

  設問:果果是什麼樣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

  學生: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什麼是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你如何認識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情境2:果果: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款衣服,800元左右,穿起來又新奇又前衛的,我就要買那件。

  設問:果果是什麼樣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

  學生: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什麼是求異心理?你如何認識求異心理?

  情境3:果果: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款VIVI雜誌熱推款,加上其他費用也就1000元左右,我們學校沒有人穿,我就要買那件。不求最好,單求最貴。

  設問:果果是什麼樣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

  學生: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什麼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你認同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情境4:果果:我不打算買太貴的,我想買一件價格合理,質量好,穿的也舒服的衣服.只買對的,不選貴的。

  設問:果果是什麼樣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

  學生: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什麼是求實心理?你怎麼評價求實心理?

  教師:總結分析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總之:盲目從眾不可取,過分標新嚇死人,虛榮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實樂融融。

  設計意圖:透過引導合作討論探究,學生能深入領會理解把握不同消費心理、特點及對其採取的態度,有利於我們進行具體的案例分析;透過提出探究思考題,注重了原理的探索性和實踐性;透過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從中找到了成就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大有提高。這時進一步提出問題:我們消費又可以有哪些分類呢?

  探究二:我們應樹立怎樣正確的消費觀?

  探究活動:

  ①.你聽說過“負翁”“月光族” “卡奴”嗎?這些稱號給我們有什麼啟示?

  ②.小李收入比較穩定,每月收入1萬元,現在想買一套房子,需要35萬元,但他只有15萬元,他該怎麼辦?

  (1)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教師提問:什麼是適度消費?貸款消費有沒有違背此項原則?對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如何理解?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內容並熱烈討論,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師總結: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原則就是要求人們的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理解這一原則注意: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不超前消費。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

  探究活動:思考你曾經憑一時衝動或是隨大流買東西嗎?當時你是怎麼想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

  (2)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首先,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

  其次,要儘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在消費時,要注意保持冷靜。

  最後,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

  (多媒體顯示漫畫。)

  探究活動:上述圖片資料反映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什麼現象?違背了什麼消費原則?這一原則的內涵是什麼? 核心是什麼?怎 麼樣做到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探究活動:為什麼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生活中如何做到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大家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迴圈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希望同學們能真正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做個綠色消費者。

  探究活動:你怎樣看待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打包”這一現象?勤儉節約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是不是過時了?為什麼說沒有過時?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從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角度講,有利於個人優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當然,不能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要浪費。

  (多媒體顯示“八榮八恥”)

  重點回顧四個原則。總之,以上四個原則,是科學消費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原則,並用他們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於個人,也有益於社會,將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設計意圖:透過多媒體圖片和影片的展示給了學生一個感性認識,透過看圖,提高了學生對圖片影片的分析能力,提高到了對消費的理性認 識。透過聯絡生活實踐進行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價值,提高了學習經濟生活的興趣。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路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那麼,在社會再生產中消費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呢?消費與其他環節又是一個什麼樣的辯證關係呢?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下一個課《生產與經濟制度》。這節課後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結合生活實際分析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係,為什麼以及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並完成本節的課後練習及課後延伸拓展作業。

  設計意圖:佈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並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後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第二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採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後進行當堂檢測,課後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人們消費的幾種消費心理和幾種科學的消費觀。本節課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所以這節課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並且讓學生針對案例進行充分的分組討論分析,透過學生的展示分析和補充可以知道學生們不但深層次分析了教學原理也透徹理解了教學重難點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透過案例的分析進一步領會了教材原理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整堂課學生求知旺盛,複雜的知識變得簡單化,從閱讀教材到獨立思考分析再到合作討論最後的展示質疑答疑,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能力。

  本節課時間45分鐘,其中情景匯入、展示目標、檢查預習5分鐘,精講點撥9分鐘,學生分組討論探究11分鐘左右,反思總結當堂檢測5分鐘左右,其餘環節15分鐘,能夠完成教學內容。

  在後面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研究本節課,爭取設計的更科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完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