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鑽石的語文教學設計
一.新授第一自然段。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上發生了一次什麼?(大旱災)
2那麼請大家開啟課本,課文第一自然段那些地方說明了旱災的情況?誰來讀讀課文?
3請大家用筆畫出那些詞語說明當時缺水嚴重?(乾涸乾枯焦渴)
4是呀,所有的河流水井都乾涸了,草木叢林都乾枯了,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聽老師讀課文,看看誰能聽出什麼?(教師作詞語交換對比練習)
5請幾個同學回答這樣行嗎?為什麼?
6那麼,請大家正確地讀讀這段話》
二.第二自然段學習。
1在這種情況下,能找到水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呀!一個小姑娘拿著一個空木罐去找水了。(師在黑板上畫一個空木罐)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二到五自然段,找出水罐發生了幾次變化?畫出相關的語句。
2先請一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空木罐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3假如你是那個小姑娘,一睜眼有滿滿的一罐水,你的心情怎樣?能不能用課文中的一個成語來形容?除了高興,你還想怎樣?而文中的小姑娘是怎麼做的?她真是一位怎樣的孩子?(有孝心)
4這麼有孝心的小姑娘,你們喜歡她嗎?那就來讀讀這段吧。
5接著水罐又發生了什麼變化?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
6讀到這兒你們還有什麼疑問嗎?誰來幫她解決。
7是呀,真個善良的姑娘!大家來讀讀。
8小姑娘捧著銀水罐,在一瞬間又變成金的`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誰來讀讀第四自然段。
9病中的母親把水罐遞給了女兒,誰來有感情地讀讀母親說的那句話。
10誰來誇誇這位母親?
11後來進水罐又發生了什麼變化?誰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12說說進水罐裡跳出七顆大鑽石,湧出水流這是為什麼?小姑娘這是自己也特別想喝水,從這段的那些地方看出來?
13而小姑娘卻把水讓給了過路人,你覺得她是一位怎樣的人?來一起讀讀這段。
三.學習最後一段。
1老師範讀:“那七顆鑽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你們對故事的結尾有什麼疑問?誰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2老師講述:“故事的結局象徵著崇高之愛升上天空,照耀人類,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愛的暖流中,那世界一定回變得更美好。
教後隨感:
學完這節課,我作了認真地反思,為什麼學生在課上個個表現得積極主動,思維活躍?以前不愛讀書的都爭著讀書;以前不愛發言的卻多次舉手發言;以前表達層次不清的卻說得有條有理。其原因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立足於對學生的解放,努力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自主,實踐,探究的活動中,從而,使學生
1.在求異思維中解放了大腦;
2.在操作活動中解放了雙手;
3.在親自觀察中解放了眼睛;
4.在讀書,質疑,交流,表達中解放了嘴巴;
5.在課外延伸與拓展中解放了時間和空間。
另外,展青老師指出,板書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黑板上畫著五個變化的水罐,圍成一個心形,象徵著愛心永恆。
總之,一堂有趣的神話故事,孩子們的收穫還不少,他們在學習中體會到了一種“愛”,這種愛如陽光和雨露沁入孩子們的心田,滋潤著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