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思品《維護社會公平》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思品《維護社會公平》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教材 分析
《維護社會公平》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二框內容。從教學內容看,這一框正是學生在學習了第一框明確了什麼是公平及公平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作用的基礎上,掌握如何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及應該怎樣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因此它是學習這一課的歸宿和落腳點,是第九課的教學重點。
學情 分析
透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對何謂公平、公平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感受,但這種感受還是片面的,往往會認為不公平總是客觀環境造成的,環境總是與自己過不去。而對公平的相對性、時代性乃至於公平與個人的思維方式、判斷能力的關係還是不清楚的。到底如何對待不公平,這是學生對公平進行感受之後會產生的一個普遍困惑,也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又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努力培養合理真切的社會公平感和對待社會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理智感 ;
增強積極維護社會公平的責任意識 ; 自覺樹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識 。
2、過程與方法 :
透過感受、體驗,學生參與學習和分析,引導學生理智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3、知識與技能 :
公平意識是道德的重要內容 ; 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 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意義 。培養學生進行公平互惠的社會合作的實踐能力和關於公平問題的辨證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 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2、教學難點: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