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跳舞的點和線》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畫的藝術要素。
2.增強同學對毛筆執行的輕重、緩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體驗,以和感受由此發生的點、線的濃淡乾溼的趣味變化。
3.採取遊戲方式,啟發同學想象,運用點、線、面構成多樣式的彩墨畫作品,體味中國畫的筆墨樂趣。
4.感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激發同學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5.培養同學的審美能力。
6.使同學初步瞭解中國畫的基本常識,提高動手能力。
7.對點、線的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與表示,進一步豐富同學的發明能力。
8.透過中國畫形式的點、線欣賞研究與遊戲式練習,培養同學對祖國優秀保守文化——中國畫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同學在遊戲中發現彩墨在生宣紙上發生的一種特殊變化,充沛感受水墨、色彩濃淡乾溼變化的趣味性。
難點:用水的`多少與用力輕重緩急不同所發生的變化,啟發同學進行富有發明性的點、線、面構成探索。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毛筆、墨汁、生宣紙、中國畫顏料、水桶、調色盤等。
(教師)國畫工具、國畫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
說一說:同學們,你們見過這些畫嗎?知道這是什麼畫種嗎?什麼是中國畫?中國畫是用什麼樣的工具畫的?
引導同學初步瞭解中國畫,認識中國畫繪畫工具的基本功能。
2.展開探究。
(1)讓同學用毛筆蘸上墨和顏色在鉛畫紙上畫幾筆,然後用同樣方法在生宣紙上畫幾筆。
比一比:發現有什麼不同?(發現生宣紙有滲化的特點。)
(2)師生一起探究墨的幹、溼、濃、淡的變化。
教師運用點、線進行演示,同學跟著練習。
(3)國畫大師是怎樣作畫的?欣賞教材中藝術家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
3.作業要求:請模仿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畫一幅彩墨畫。
同學大膽表示,教師巡視指導。
4.評價與小結。
展一展:讓同學手拿自身的作品上臺進行展示和介紹。
評一評:誰的作品畫得好、好在哪裡。
延一延:下節課要用點、線組成一張有趣的畫。請同學們仔細研究教材上的相關作品,準備好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毛筆、墨汁、生宣紙、中國畫顏料、毛氈(或報紙)、水桶、調色盤。
(教師)課件、相關國畫工具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教師檢查同學課前準備情況和分組情況。
2.欣賞激趣。
評一評:展示評述上節課的優秀作品。
賞一賞:展示點線組合的圖片資料。
談一談:同學談談自身的感受,喜歡哪種組合?為什麼?。
3.教師點明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合作完成“點線樂園”的製作。
說一說:每小組派代表陳說課前的設想——點、線在幹什麼?在哪裡?讓同學互評,教師再點評。
4.作業要求。
表示主題的要求:有節奏、快樂。
同學大膽表示: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表示形式不限,並新增適當的色彩。
5.評價:先分組展示,小組自評,陳說創意的得與失。再同學互評,相互啟發、指正,並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若干。最後教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