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課件>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

  《方向與位置》這節課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方向感不強,推理思維能力較弱,平面圖中的方向知識對於他們來說,較難理解掌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一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學習辨認東、西、南、北的。

  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分為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設計了在操場上進行實際生活中辨別東西南北,第二部分設計在室內進行地圖上的辨認東西南北。

  在設計室外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們認為應該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方位的知識。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教學時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設計了大量的活動如介紹校園、轉方向、指方向等,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豐富了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在教學方向的相對性這一環節時,設計了從室外轉入室內,產生對幼兒園樓不同的位置描述,矛盾的出現,促使學生不斷地質疑、解惑。在具體情景中感受方向的相對性。

  在室內認識地圖上的方向這一環節,是在使學生獲得具體想象感知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嘗試將具體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圖,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練習的設計本著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依據,設計了活潑可愛的卡通動畫,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熟練對東西南北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 基本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對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學過程:

  室 外 部 分

  一、匯入

  師: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其中不少老師還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緯二路小學呢!對我們學校不是很瞭解,大家能不能先當個小導遊領著老師們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參觀前院四周的情況,介紹時注意使用正確的方位詞。能當好小導遊嗎?(能)下面就分小組請老師們去參觀吧!

  (學生分小組進入操場向參觀的老師們介紹校園)

  二、認識東、西、南、北

  1. 認識東、西、南、北。

  學生集合彙報。

  師:同學們是怎樣向老師們介紹的?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介紹校園的'情況)

  師:為什麼幾位同學有的說他的前面是教學樓?有的說他的前面是幼兒園樓呢?

  (兩位同學站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所面對的事物就不一樣。)

  師:看來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描述,有侷限性了。怎麼辦呢?你還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嗎?

  (可以用東西南北來描述)

  師:你知道哪是東嗎?(太陽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

  知道了東還能知道那個方向?(西方,東與西相對)

  剩下兩個方向是什麼?(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麼知道的?

  2. 鞏固東西南北。

  師:看大家是不是認清了東西南北,咱們來做幾個小遊戲。

  教師說方向,學生轉向那個方向。(速度適當加快,增加娛樂性,使學生在遊戲中熟練辨別東西南北。)

  一學生說方向,其餘學生指出相應的方向。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課件二

  《方向與位置》這節課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方向感不強,推理思維能力較弱,平面圖中的方向知識對於他們來說,較難理解掌握。要讓孩子能水到渠成的完成從現實生活到平面圖的轉變,我認為必須要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過程。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大多數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的。

  一、說教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58—63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透過現實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摳教科書,應避免讓學生死記枯燥的概念。這節課從學生的興趣引入,選擇了學生樂於接受,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為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透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4、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透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透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5、教學準備:課件,每位學生一張以操場為中心的校園平面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坐。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介紹臨山公園旅遊景點,自然引入課題位置與方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步驟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看太陽辨別方向,學生說後,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學生說後,師生邊說邊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彙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後、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絡,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步驟2: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讓學生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東西,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XXJXSJ,CN更多說課稿]

  步驟3:遊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1):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東邊的同學起立跺跺腳,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臉,北邊的同學學起立揮揮手。

  活動(2):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學坐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 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做中學,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鬆愉快地理解了數學知識。

  步驟3:引導學生歸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去發現,有利於學生掌握這四個方向的關係,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2、體驗方位的相對性,到操場上辨方向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由老師帶領大家在操場上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小組內合作,看看東、西、南、北各有什麼,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相對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製作校園平面圖:利用小組內合作製出以操場為中心的學校平面圖,既讓學生感受到校園建築佈局合理、美觀,又讓學生認識了學校建築物所在的方向。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明確地圖上的方位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

  (三)實踐運用,發展新知

  透過靈活有趣,富有創新的練習,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二(1)班的王小紅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學回家怎麼走?二(2)班同學到公園看菊花怎麼走?判斷胡老師要去的廣場或超市;小導遊摸擬走風景點。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運用實際生活中,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是由各種活動貫穿其中,有“說一說”、“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看一看”、“畫一畫”等活動,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新理念,使學生願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鬆、愉悅,是一個立體化的開放式教學,學生也從中獲得大量的知識資訊,提高了各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