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我鑑定> 醫生下鄉個人自我鑑定範文

醫生下鄉個人自我鑑定

醫生下鄉個人自我鑑定範文

  篇一:主治醫師下鄉

  我於20**年8月至20**年8月在關嶺縣頂雲鄉衛生院進行對口支援。圓滿完成了這項醫療服務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與頂雲鄉衛生院醫務人員共同完成門診、病房查房的日常醫療工作,將病歷書寫、查房制度等基本醫療管理制度切實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對病房醫護人員以集中授課、重點示範、病例討論等形式開展教育工作,將本專業的新進展、新理論傳遞到基層。幫助他們儘快提高業務水平、更新了業務知識。

  三、與醫院相關領導一道進行一次全院大查房,並根據工作體會,為其提供了多條合理化建議及改進措施,比如科室設定、病房管理等,為醫院發展獻計獻策。

  四、協助醫院組織的義診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醫療衛生知識,傳授一些意外事件的急救技術,如溺水、電擊、上呼吸道梗阻、呼吸心跳驟停等。

  五、在衛生支援的過程中,感到農村醫療從業人員普遍學歷低、醫療技術能力不高,醫療裝置不足,醫療資源缺乏等。讓我感到對口支援這項任務責任意義重大,任重道遠。

  篇二:醫師下鄉個人自我鑑定

  從20**年6月25日到20**年6月25日,共一年,我圓滿地完成了在西疇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支農工作,現總結如下:

  在響應衛生部的《萬名醫生醫療下鄉支農》號召部署下,在我院正確領導下,我來到西疇縣人民醫院,和當地醫院的同事們,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共同工作,共同進步,在艱苦的條件下,克服困難,多想辦法,努力工作,仔細耐心,熱情周到地為當地的各族群眾提供就醫服務。根據衛生廳關於《城市醫生晉升職稱前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制度》的實施方案,我代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赴西疇縣人民醫院進行對口支援,現為期1年的工作已結束。在各級領導的支援和指導下,我圓滿完成了這項醫療服務任務。在為期1年的工作中,我對於西疇縣醫院內一科主要從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醫療救治等方面給予了較大的支援,使農民就近得到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問題;和西疇縣醫院內工作人員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並實施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水平。同時我也親身感受到了農村醫療衛生的現狀,收穫、體會頗多。

  一、醫療任務完成情況:積極配合科主任的工作,為提高科室整體的業務素質而做出了努力。為開展腫瘤相關工作,合理安排門診、病房工作,共完成門診723餘人次,查房 750 餘人次,開展病案討論34 例,疑難病例會診78 餘次,搶救危重病人42人次,以有限的藥物和檢查手段,儘量給予病人滿意的治療。幫助西疇縣醫院內一科持續提高醫療水平,使老百姓享受到較高的醫療服務。幫助了基層社群衛生服務站和衛生站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項的工作制度和各項規範。在臨床工作中注重隨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及諮詢,增加群眾的健康知識及防病、治病的意識。透過一起共同工作及交流,幫助糾正基層醫務人員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診療技術,對規範和提高他們的診療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在院內對腫瘤相關知識進行學術講座30多次,業務講座培訓人數達635人次,教學查房57次,開展病案討論172例。將一些國內、外領域的學科新進展帶到基層醫院,充分發揮我們的特長,對於住院醫生、專科醫生,言傳身教並嚴格要求,透過典型病例的分析,幫助他們儘快提高業務水平。

  三、將病歷書寫、查房制度等基本醫療管理制度切實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管理水平的.提高。為科室的醫療工作帶來了方便及提高。

  四、透過一起共同工作及交流,幫助糾正基層醫務人員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診療技術,對規範和提高他們的診療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下鄉幫扶的醫護專家與基層醫務人員透過共同的工作,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渠道,為今後工作的相互聯絡和合作,落實“雙向轉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利於基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縮小城鄉醫療服務水平的差距,也有利於大醫院的醫護專家能更多更深入地接觸病患,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同時也促進了轉 診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這些都有利於我們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優質、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六、 透過這類活動,使我院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基層醫療機構所和醫務人員存在的實踐問題和人民群眾群眾的需求,為我院今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更準確的依據。由於基層醫療的硬體限制和人員素質等因素,開展健康教育、行為干預等工作未如理想,需要加強培訓。

  七、 透過下鄉幫扶活動,我瞭解到我國基層醫療單位存在著裝置簡陋、人員學歷低、老齡化嚴重等不足;廣大農村居民的衛生健康知識有限,對一些常見疾病的認識不足,缺乏基本的健康指導等。這些都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援,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的農村衛生工作,為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增強農民素質,減輕農民負擔,

  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穩定提供重要的保障。

  八、一年中,我和基層醫務人員一起工作和生活,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如何與患者更好的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使患者的依從性更好。他們的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三:醫師下鄉自我鑑定

  "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惠民之舉,是一項加速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的重大決策,是衛生戰線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進而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舉措和具體體現。

  在下鄉期間,我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對口支援醫院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診療常規,參與科室值班,與支援醫師密切配合,加強協作,主要承擔肛腸科常見並多發並疑難病症的診療服務,透過組織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等各種臨床帶教形式培訓科室醫務人員,提高其業務素質;提高診療技術水平;對科室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種困難,積極開展工作。同時也看到基層醫務人員開展工作的不易和困難,以及廣大農村老百姓缺醫少藥的現狀。

  總之,"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與"對口支援"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開展,解決醫療技術骨幹短缺的有效途徑,同時又是一種快速培養技術人員,提升技術能力,拓寬服務範圍。有效提高了衛生服務利用率和公平性、可及性。大大緩解了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我是xx醫學院xx科畢業生。步入醫學事業,解除婦女疾病的痛苦一直是我的夢想,醫學院的幾年礪煉為我實現夢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專業特長更使我明確了擇業目標:做一名婦產醫師。

  久聞貴院是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贏得社會肯定。在資訊產業與知識產業高度融合的時代,為提高醫院資訊處理能力,實現與國際資訊交流手段現代化,實現醫院資訊網路管理化。對此,我十分仰幕。現把一個真實的我以自薦書的形式展現給您,望貴院給我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為貴院出力爭光,同時也圓我的治病救人夢想。

  選擇了醫療事業,選擇了醫學院校,求知立志救死扶傷的信念便銘刻於心。進入大學以後,我抓緊每一天進行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基本功的培養,不斷

  充實自己的頭腦。作為醫學生,我在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樂觀向上,對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認識,不畏難繁,有信心、有責任感 。在能力培養上,校內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校外廣泛嘗試,多次進行下鄉義診實踐,既實踐了所學,又鍛鍊了能力。大鵬展翅,駿馬飛馳都需要有自己的天地。貴院科學的管理體制和明達的擇人理念;使我堅信到貴院工作是我的明智選擇。

  篇四:麻醉醫生下鄉個人工作自我鑑定

  響應衛生部組織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開展衛生支農、送醫藥下鄉和衛生宣傳活動,我有幸成為XXX百名醫生下鄉支農的一員,親身參與這一重要活動,在XXXXXX中心衛生院參加了為期一年的下鄉支農工作。在各級領導指導關懷下,我積極、認真工作,嚴格執行醫德行為規範,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同時使自己得到了鍛鍊,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圓滿完成了下鄉支農任務。總結如下:

  一、不斷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思想素質,為服務當地群眾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在支農工作期間,我按照市衛生局和XXXXXX衛生院的相關規章制度和要求,結合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在思想上堅持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地方去。積極參加院內組織的政治業務學習,認真學習關於衛生支農的重要意義,明白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思想政治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為全年支農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積極協助XXX中心衛生院開展業務培訓活動

  按照著力服務鄉鎮衛生院醫務工作者業務培訓的要求,在支農工作期間,我緊緊把握“傳技術、幫管理、帶人才”的衛生支農工作重點,不斷是使自身知識資源優勢得到最大化共享,配合XXX辦事處

  中心衛生院對鄉村醫生進行麻醉專業知識講座,規範診療等培訓。帶教衛生院麻醉醫師2名,透過開展麻醉操作常規培訓,喉罩通氣道在困難氣道中的應用,心肺復甦等技術操作的培訓,有效提高了衛生院麻醉管理水平,對圍手術期麻醉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培訓過程中,透過理論培訓和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基本實現了提高理論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加強服務能力的目標。

  三、開展日常麻醉工作,方便群眾就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在支農期間,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極端負責的工作態度,積極投身日常手術麻醉工作,把努力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放在工作首位,對手術患者,耐心檢查,細心解答,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仔細操作,術中嚴密觀察病人為手術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一年來圓滿完成約40餘例手術的麻醉。

  在歷時一年的衛生支農工作中,我以全力實施支農專案為己任,以醫院工作制度為依託,愛崗敬業,兢兢業業,在醫院出勤天數達全勤。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緊密團結周圍同志,積極協作配合工作,得到較好認可。

  總之,一年的時間匆匆而過,回顧過去,我感慨萬千。XXX中心衛生院雖然是一個鄉鎮衛生院,但是,衛生院職工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令我感動,並激勵我在今後的工作中,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刻苦鑽研醫術,提高自己的醫療服務水平,為全縣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幾點建議:

  一、衛生院根據現有的醫療資源,積極開展常規的手術。加強手術室安全監護措施,使手術安全得到更好地保障。

  二、每年選派人員到上級醫院進行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積極探索適合本院發展的新專案、新技術。

  三、適當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生活待遇,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最後向一年來在工作中給我給予關懷和幫助的各級領導表示感謝,向衛生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給我提供的支援和方便表示感謝。

  篇五:醫師下鄉自我鑑定

  “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惠民之舉,是一項加速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的重大決策,是衛生戰線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進而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舉措和具體體現。

  在下鄉期間,我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對口支援醫院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診療常規,參與科室值班,與支援醫師密切配合,加強協作,主要承擔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症的診療服務,透過組織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等各種臨床帶教形式培訓科室醫務人員,提高其業務素質;提高診療技術水平;對科室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種困難,積極開展工作。同時也看到基層醫務人員開展工作的不易和困難,以及廣大農村老百姓缺醫少藥的現狀。

  總之,“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與“對口支援”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開展,解決醫療技術骨幹短缺的有效途徑,同時又是一種快速培養技術人員,提升技術能力,拓寬服務範圍。有效提高了衛生服務利用率和公平性、可及性。大大緩解了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