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簡易方程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解簡易方程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1。說課內容
《解簡易方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第二節的教學內容。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定義和應用等式性質解方程,它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從知識結構上看,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和已具有初步的代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過程,為以後學習解稍複雜的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3。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並能進行辨析,並會應用等式性質解答簡易方程。
⑵過程與方法:透過討論和辨析,幫助學生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
4。教學重點、難點 (1)比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的含義。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二 、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 “ 直觀教學法 ” 、 “ 演示操作法 ” 、 “ 觀察法 ” 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平等交流各自對數學的理解,並透過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我設計瞭如下三個方面的教學手段:
1 、用直觀的操作和演示,讓每位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和歸納出結論。
2 、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促進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3 、充分利用身邊的事物,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能在輕鬆、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圍中理解、掌握知識。
三 、說學法
為了使學生獲取 “解方程” 這部分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信心。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識,培養學生探索、發現和創新能力。
四 、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渠道,根據教學要求為實施教學計劃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激趣匯入,動手操作
針對 “解方程” 這節課的特點以及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上課開始,我藉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天平,杯子,水,然後提問學生:利用這些工具,你能稱出一杯水的重量嗎?分組討論後,點名讓學生說說他的想法並展示操作的過程,我再借助課件出示學生說的方法,緊接著讓學生利用上節課學習的“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列方程,從複習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深入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理解歸納
1、概念教學:認識“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概念
讓學生分組討論猜一猜x的值是多少,然後我隨著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根據學生的回答和課件的演示引出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同時出示這兩個概念的含義。接著丟擲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解有什麼不同?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個數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個演變過程。這樣的設計目的在於透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合作,達到培養學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學例1
藉助課件出示例1,然後讓學生獨立思考該怎麼根據題意列方程,之後分組討論,彙報求解的過程,我再借助多媒體演示,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強調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解方程的格式、要驗算等等。我的設計意圖:自學思考彙報交流既有利於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展,也有利於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拓展延伸
課件顯示:解方程 x—2=15, 提示學生這是一個減法的方程,能根據我們學習的加法方程的步驟來解嗎?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做,然後我再點評,補充強調細節問題。透過這道例題,學生對解簡易方程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4、歸納小結 解方程的步驟: (1)先寫“解:”。
(2)方程左右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3)求出X的值。 (4)驗算。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 、基礎性練習: P57“做一做” 2 、綜合練習: 練習十一第2題
安排這兩層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的不同以及解方程的方法,同時教師也能及時反饋學生的資訊,給予當堂指導。 (四)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1、歸納總結
這節課,你學懂了什麼知識?還有什麼疑問?這樣的設計概括了整節課的主要知識點,而且體現了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己去想去說,去回味知識掌握過程的舞臺,這樣將更有助於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今後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作好鋪墊。 2、佈置作業
用x 30 60 18自己設計一道方程,並且求方程的解。
佈置這題作業,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設計練習,進行再創造,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1、教材內容:小學數學第十冊《解簡易方程》及練習二十六1~5題。
2、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係,掌握了求未知數x的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透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為今後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學習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4、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教具:天平一隻,算式卡片若干張,茶葉筒一隻。
二 、說教法學法
(一) 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本課以遊戲匯入,透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平衡,自主體驗,積累數學材料,為更好地引入新課,理解概念作鋪墊。並且無論是生活中(cn—teacher。com)有趣的平衡現象,還是天平稱東西的實際狀態,都無不放射出科學的光芒,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興趣的激發,知識的體驗,更有潛在的科學態度和求真求實的精神。
(二) 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透過列式觀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較,逐次分類,討論舉例等一系列活動去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把知識探究和能力培養溶為一體,鍛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投入。同時層層深入的設疑和引導也滲透了教師對學生科學思維的鼓勵和培養,使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親歷求知的過程,如剝繭抽絲般汲取知識的養分。
(三) 自學思考,獲取新知
在教學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時,通過出示兩道自學思考題
(1)什麼叫方程的解?請舉例說明。
(2)什麼叫解方程?請舉例說明。”改變了以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透過自學課本,將枯燥乏味的理論概念轉化為具體的例子加以闡明,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依賴於直觀這一矛盾。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在教學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和檢驗方法時,也採用了讓學生透過自學來掌握檢驗的方法及規範書寫格式。
(四) 使用交流,注重評價
要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新的教學理念使合作學習的意義更加廣泛,有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於相互驗證、集思廣益。師生合作體現在“師導”,尤其在學生思維受阻,關鍵知識點的領會上,在本課中,有多處讓同桌互說互評互查的過程,合作的力量必將促使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更好的有利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過程分析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的四則運算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和學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後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參照課標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義,瞭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區別。
⑵過程與方法:理解方程與等式的關係,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從形象的平衡中認識抽象的等量,結合具體例子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形象思維較好,但抽象思維還需要一個慢慢的訓練過程,所以本節課我使用直觀演示、觀察、比較、啟發引導,講解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一連串的環節中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準備使用天平、掛圖等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中,我採用從直觀到抽象,從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於思考、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過程分析
本節課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加強直觀操作,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
一開始上課,我就直接透過天平演示,使學生利用平衡這一認知基礎去認識等式,理解等式的實質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透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關係,從而認識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再出示籃球圖,學生在觀察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識,自主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籃球個數、單價、總價間的關係,有效地豐富了學生對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的認識和理解。透過對等式的`比較,讓學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義
2、結合例項進行比較,滲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的教學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書的等式和方程,讓學生在認識等式和方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畫圖,用圖來
形象直觀地表示等式與方程的關係,從而深化學生對方程本質含義的把握,自然地滲透集合思想。
3、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講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時,我結合具體的例項,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它們的含義,有效地促進學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養。
4、範例講解
講解例1解方程時,是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求解,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又可以加深對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解,學生容易接受。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說出推想過程,一邊板書,一邊指出解題步驟和書寫格式,然後著重講解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並根據課本上的“注意”強調說明雖然不要求每題都寫出檢驗,但都要口算進行檢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鞏固練習
本節課我準備安排兩次鞏固練習。當學生了解了方程的意義和方程與等式的關係後,我讓學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透過判斷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教學例1後,我讓學生分組完成例1後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透過練習,鞏固新知,掌握好書寫格式以及檢驗方法。
6、小結
小結的目的是強化重點,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的四則運算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和學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求未知數x)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後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時都要直接運用。所以本節課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參照課標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⑴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義,瞭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區別。
⑵理解方程與等式的關係,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⑶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難點是方程的意義及方程解等概念,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是幫助學生從形象的平衡中認識抽象的等量,結合具體例子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形象思維較好,但抽象思維還需要一個慢慢的訓練過程,所以本節課我使用直觀演示、觀察、比較、啟發引導,講解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一連串的環節中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準備使用天平、掛圖等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中,我採用從直觀到抽象,從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於思考、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過程分析
本節課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加強直觀操作,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
一開始上課,我就直接透過天平演示,使學生利用平衡這一認知基礎去認識等式,理解等式的實質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透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關係,從而認識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再出示籃球圖,學生在觀察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識,自主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籃球個數、單價、總價間的關係,有效地豐富了學生對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的認識和理解。透過對等式的比較,讓學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義
2、結合例項進行比較,滲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的教學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書的等式和方程,讓學生在認識等式和方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畫圖,用圖來形象直觀地表示等式與方程的關係,從而深化學生對方程本質含義的把握,自然地滲透集合思想。
3、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講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時,我結合具體的例項,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它們的含義,有效地促進學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養。
4、範例講解
講解例1解方程時,是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求解,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又可以加深對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解,學生容易接受。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說出推想過程,一邊板書,一邊指出解題步驟和書寫格式,然後著重講解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並根據課本上的“注意”強調說明雖然不要求每題都寫出檢驗,但都要口算進行檢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鞏固練習
本節課我準備安排兩次鞏固練習。當學生了解了方程的意義和方程與等式的關係後,我讓學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透過判斷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教學例1後,我讓學生分組完成例1後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透過練習,鞏固新知,掌握好書寫格式以及檢驗方法。
6、小結
小結的目的是強化重點,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5
【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方程的意義”。在小學階段,一般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所以只要學生知道什麼是方程,能判別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過程,為以後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擬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2 、正確地應用方程的意義辨別方程,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分類思想。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品質及抽象概括能力。
3 、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重點、難點:】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學難點:正確區分等式與方程的含義。
【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演示操作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
【教學過程】
針對“方程的意義”這節課的特點以及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本課我設計了板書課題、揭示目標、自學指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六個環節進行教學。
上課開始,我藉助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天平,天平是平衡的,再引導學生看螢幕進行演示:在天平的左邊放上兩個50克的物體,天平不平衡了。在天平的右邊放10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又平衡了,說明天平兩邊所放的物體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50+50=100,並點明這是一個等式。表示等號兩邊的數量相等。這樣,學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在學生建立等式概念後,我把天平的左邊換掉一個重x克的物體,天平發生了傾斜,說明天平兩邊所放的物體的重量不相等,引導學生用算式50+x>100來表示,及時說明這是一個不等式,表示左邊的重量大於右邊。這時在往右盤增加砝碼100克,天平又向右傾斜了,引導學生列出不等式:50+x<200。根據兩個不等式的關係把一個100克砝碼換成50克,天平又出現平衡了,學生觀察後得出:50+x=150。同學們在思考交流中明白:這也是一個等式,但它是含有未知數的的等式。為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我還設計了這個例子:天平的左邊放兩個相同的未知重量的物體,右邊入100克砝碼,可以用式子表示2X=100 。透過天平稱重的演示,讓學生觀察平衡與不平衡的各種生活現象,用生活原型幫助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
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引出方程的概念(像50+X=150 、2X=100等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創造的樂趣。透過四人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創作“方程”與“等式”的關係圖,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等式”與“方程”的關係: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接下來是對我們所探究結果的運用,我先設計了對方程概念理解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強化重點;再透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等式與方程關係的理解,強化難點。
最後,我安排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小結,請同學們說一說感受,談一談收穫等,這樣不但把知識進行了鞏固,也很好的對整節課進行了評價。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解簡易方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九冊第四單元第二節內容。
2、教材簡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定義,方程的性質和利用方程性質解方程。
從知識結構上看: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及其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關鍵。本節課的內容又為後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這為過渡到下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從認知結構上看:本節課在初等代數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學生在學習代數的整個過程中,幾乎都要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根據等式的性質,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檢驗的方法,並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
(3)情感目標:透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滲透代數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解簡易方程》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利用方程性質解未知數,它是後續知識發展的起點,學生對未知數的理解對今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對於學生來說,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正確設未知數,找出等量關係是很困難的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及難點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說學情:
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
五、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更習慣運用算術方法解題,這是因為他們之前長期用算術的思路思考問題,再學列方程時,往往會受到干擾。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過渡和對比,克服干擾,多讓學生體會列方程解題的優越性。而在整節課的設計上,我想著重突出這麼幾點:
1、透過創設有效的情境串,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根據題目中資訊的敘述方式,透過順向思考列出數量關係。由於是剛接觸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數量關係對於學生正確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影象訊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慧,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透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藉助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勢利導、適時調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丟擲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了方程的意義,你還記得什麼叫方程嗎?
(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舊知識,鞏固舊知識,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結合引導複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
師:你能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嗎?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
【設計意圖】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影象訊號法,問答式教法,課堂討論法。鞏固方程的性質,承接後面利用方程的性質解方程的應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圖寫方程
師:說的真好,那麼請同學觀察這幅圖(P57主題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來是250克。)
師: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方程嗎?
生:100+X=250。(板書)
【設計意圖】運用知識遷移,結合直觀圖例,應用方程的性質,讓學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數
師:那麼方程中的x等於多少呢?請同學們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麼想的?(交流後彙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
生1: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據數的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麼也可得出X=150。
【設計意圖】這樣的提問,有多種回答,鍛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慧,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驗證方程中的未知數,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麼它對不對呢?
生:對,因為X=150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師:這時我們說“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剛才我們求X的過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書:方程的解、解方程)請同學在書中找到這兩個概念(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並齊讀。
【設計意圖】學生齊讀的時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書在黑板上,並且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你們能說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麼區別麼?討論一下,然後彙報。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數的過程,是一個計算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透過組內交流,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別,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師:(出示例1圖)圖上畫的是什麼?你能列出方程嗎?
生:x+3=9(板書:x+3=9)
(1)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解方程。
師:怎樣解這個方程?我們可以藉助天平(電腦顯示)
師:我們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樣使天平一邊只剩x呢?
生:天平兩邊同時減去3個球。(電腦顯示)
師:天平兩邊還平衡嗎?怎樣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師:為什麼同時減3而不是其它數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就可以使方程一邊只剩x。
(2)檢驗方程的解。
師: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為X=6使方程左邊是6+3=9,右邊是9,左右兩邊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師:以後解方程時,我們要養成檢驗的習慣,力求計算準確。
【設計意圖】自學思考彙報交流既有利於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展,也有利於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強調解方程的格式步驟:
解方程要注意:(1)先寫“解”,等號要對齊。
(2)做完後要注意檢驗。
【設計意圖】再一次強調,可以讓學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確格式和步驟,再今後的解題中不會出現格式錯誤的問題。
3、鞏固練習
師:你會學老師這樣解方程嗎?
請同學們解方程x+3.2=4.6,x+19=30。
先獨立完成,再招學生板書練習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在理解例1的解法後再完成本題,鞏固對同種題型解題方法的認知,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4、小組討論怎樣解方程x-2=15,x-1.8=4
師:剛才的題同學們都做的非常好,那麼下面的題你們會解麼?(出示題目:x-2=15,x-1.8=4)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怎樣解方程x-2=15,x-1.8=4並說出你這樣做的根據。
學生小組討論並解出上面兩道方程,並板書、彙報自己的解題過程。
師:在這個過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們計算的過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出不同型別方程的解法,讓學生享受到自學的樂趣,明白解這類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一個相同的數,讓方程的左右兩邊仍然相等。與此同時再複習鞏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3)求()叫做解方程。
(4)x-15=20這個方程的解是()
指名學生口頭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 x-1.5=4
x-6=7.6 x+5=32
學生獨立完成並集體訂正。
3、列方程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列方程解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請同學們思考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運用解方程和知識幫我們解決問題,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解簡易方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過程分析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的四則運算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和等式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後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時都要直接運用。所以本節課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參照課標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1)?知道解方程的意義和基本思路。
(2)?會運用數量關係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質對解方程的過程進行語言表述。
(3)?會對具體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並能與同學交流。
(4)?會獨立地解答一、二步方程。
(5)?能夠驗算方程的解的正確性。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解方程的兩種方法及檢驗,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是幫助學生確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說教法
1.演示操作法
藉助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觀察法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透過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尋發現透過等量關係來列方程。
這些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
三、說學法
1、合作學習法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比較、交流、分析等過程,鼓勵學生把發現的規律都說出來,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使學生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2、自主學習法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注重探索過程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聽為自主學,學生積極動腦去思考、動口去表達。透過交流、猜測、驗證、總結歸納,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四、過程分析
本節課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鋪墊
鞏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質,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走進新課
1?彙集問題,尋找出路
用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的熱情。
2?解決問題,形成方法(例1教學)
先透過學生仔細觀察,回答下面的問題,把學生推向主體位置:
①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
②能根據數學資訊說出等量關係嗎?
③請大家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④這個方程的解是多少?你是根據什麼得到的?
然後組內交流,班內展示,統一方法與答案。
① 解方程的格式(先提行,寫下一個“解”字;為了美觀,儘量使等號對齊,兩邊寫式子。);
② 解方程的依據(等式的性質或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
③自覺檢驗。
嘗試練習:寫出求解的過程和驗算的過程,不會的可以問問同學和老師。
出示:20+x=30。
3?類比推廣,深化探究。教學例2
學生寫完後,互相交流,老師一一展示各組的解方程過程
方法一: 解3y-8=13 方法二:解 3y-8=13 方法三:解3y-8=13
3y=13+8 3y-8-8=13-8 3y-8+8=13+8
3y=21 3y=5 3y=21
y=21÷3 3y×3=5×3 3y÷3=21÷3
y=7 y=15 y=7
驗算3×7-8=21 驗算3×7-8=21
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學習方法的同時辨析滲透檢驗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三)練習鞏固
強化重點,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回顧總結
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五)課堂檢測
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查缺補漏。
(六)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