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結合律說課稿課件
引導語: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乘法結合律”共分為5個部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教學模式和板書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選自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單元。它是在學生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基本的多位數乘法計算方法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乘法分配律和有關乘法簡便演算法的基礎,是緊密連線前後教材的橋樑。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點,基本理念和學生以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透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乘法結合律,並能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結合律的意義和乘法結合律的應用
難點:乘法結合律的實際應用
二、教法分析:
為了很好的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本節課是透過理解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教學思路和策略上,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最優計算方法,正確使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在教學資訊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主要採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突破重點,以此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
在思維活動的組織上,採取比較對照、區別幾種計算方法的異同突出兩個數相乘湊整的優越性及由例項列算式到抽象出乘法結合律定理的方法。
三、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
關於乘法結合律,在三年級的簡便演算法的教學中已有所孕伏,這是在學生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再透過具體例子概括出一般規律,學生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為主,講練結合,改變了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模式,而更注意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創設問題的情境,比較兩種演算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感到有學習和探索的需要和興趣,並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透過小組討論對比幾種計算方法後總結出把兩個能湊整的數放在一起相乘有利於計算的方便快捷。利用原來學過的乘法交換律字母表示形式遷移得出結合律的字母表示形式。在教學過程中,講練結合,練習循序漸進,掌握新知。
四、教學模式:
這個部分我分為4個環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因此我首先以學生熟悉的口算為切入點進行男女生競賽。由此得出:兩數相乘能夠湊整的可以使計算比較準而快。
(二)建立模型:
這個環節我分4個版塊進行:
1、情境引入
(課件出示)在這裡,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討論:這兩種解法有什麼相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讓學生透過互相交流說出自己的解法,並讓學生議一議每種方法。在學生評議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讚揚和鼓勵。根據學生的發言,螢幕上逐一顯示各種解決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從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PGN0168.TXT/PGN索,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2、討論交流
在學生透過討論交流得出結果,確定了哪一種計算方法更簡便後(課件出示相等關係)繼續觀察幾組算式及數字的特點,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確定兩個算式之間的關係。(課件出示)這個設計環節是本節課的亮點,學生可以透過多種方法解決兩個算式之間的關係,學生可能會透過計算得出,也可能利用乘法的意義和交換律得出,仔細觀察的學生還可能會注意數字的特點和關係直接得出結果等等方法。從中體現了數學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拓展,也發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對於正確得出結論的給予鼓勵。實踐出真理。透過這幾組算式的比較對照,學生會發現運算數字不變,改變運算順序,結果不變。在得出規律後讓學生自己舉一些類似的例子。透過舉例,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加深了對規律的理解,為下一步總結定律做鋪墊。起到點面結合的橋樑作用。
3、總結歸納(建立模型)
利用學生髮現的規律總結出今天的教學重點,進行由個別到一般的教學,得出乘法結合律的定律,也由此揭示課題:乘法結合律
接著,根據學生原來掌握的乘法交換律字母表現的形式,利用知識的遷移得出乘法結合律的字母表現形式(課件出示)
在整個教學新知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
4、基礎練習
學生進行隨堂練習。練習作業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猶如工業生產中的“產後服務”。它可以鞏固新知,加深記憶。(課件出示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如果出現學生對於(12×□)×5=□×(4×□)不懂填,那麼可以馬上結合字母公式找準A、B、C分別代表哪個位置的數,對號入座;在這裡還要強調數字特點,括號的使用。
讓學生判斷各題是否符合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加深了對乘法結合律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
(三)解決問題
學習不是為了學而學,而是要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服務的。
(課件出示)
學生利用乘法結合律找到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增強了應用數學的意識,對用最最佳化的過程得出結果的學生給予大力表揚,並在此滲透德育教育,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爭做社會好公民!
學生練習後進行階段性小結:在幾個數相乘的時候,如果其中有兩個數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數,就可以利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把它們先相乘,使計算簡便。
(四)拓展延伸:
課堂練習的目的在於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並找出不足及時補漏補差。
(課件出示作業)
針對25×16,如果學生直接進行計算,則沒有達到簡算得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會給學生回顧複習時的25×4,引導學生在算式中找出隱含的數字4,把16分成4×4再進行簡算。如果學生是把16分成2×8,則全班講解,這種方法也可以湊整簡算,並提出表揚。
作業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既讓學生鞏固加強所學新知,又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堂教學結束前引導學生從定律和簡便計算的方法上進行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課件出示)
一節課的板書目的是要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在我的板書設計中,板書學生透過感知體現重要性的三個算式,乘法結合律的定律是教材的重點,字母公式體現了由個體到一般的概括。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設計的課堂教學,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機會,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真正懂得乘法結合律的意義。在數學情境中感知利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優越性,實現了運算定律的由點到面的認識飛躍,讓學生感覺數學學有所用,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法分析、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教學模式和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