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高一地理的河流地貌的發育練習題及答案

高一地理的河流地貌的發育練習題及答案

高一地理的河流地貌的發育練習題及答案

  5分鐘訓練 (預習類訓練,可用於課前)

  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將河流地貌分為________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它們的形成和發展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思路解析: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分為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

  答案:侵蝕 沉積

  2.下列地貌型別中屬於沉積地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珠江三角洲 ②成都平原 ③“V”形谷 ④“U”形谷 ⑤華北平原 ⑥長江三峽

  思路解析: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華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積地貌;“V”形谷是流水的侵蝕地貌,長江三峽也是長江水切斷峽谷,所以也屬於流水的侵蝕地貌;“U”形谷是冰川侵蝕地貌。

  答案:①②⑤

  3.河流在流動過程中,使河谷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這種侵蝕作用叫做( )

  A.溯源侵蝕 B.下蝕

  C.側蝕 D.上蝕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溯源侵蝕的概念。使河谷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的流水侵蝕為溯源侵蝕。

  答案:A

  10 分鐘訓練 (強化類訓練,可用於課中)

  1.下列平原,在地塹的基礎上經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是( )

  A.渭河平原 B.松嫩平原

  C.華北平原 D.太湖平原

  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識。四個選項都是經流水的沉積作用而形成的,但是在地塹基礎上形成的卻只有渭河平原。

  答案:A

  2.對黃淮海平原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

  A.流水侵蝕作用 B.河流堆積作用

  C.冰川侵蝕作用 D.風化作用

  思路解析:黃淮海平原地處黃河下游,是由黃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沖積而成的,河流的堆積作用對黃淮海平原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答案:B

  3.河流的溯源侵蝕、下蝕、側蝕對河谷的影響依次是( )

  A.伸長、加深、展寬 B.展寬、加深、伸長

  C.伸長、展寬、加深 D.展寬、伸長、加深

  思路解析:河流溯源侵蝕使河流向源頭方向延伸,下蝕使河流加深,側蝕使河流加寬。

  答案:A

  4.據圖4-3-1判斷,島嶼若干年後將與河流的哪岸相連( )

  圖4-3-1

  思路解析:先根據緯度判斷該河在北半球,再根據地轉偏向力,北右南左,所以該河B岸(右岸)侵蝕嚴重,故若干年後,島嶼將與A岸(左岸)相連。

  答案:A

  5.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數位於( )

  A.河流上游地區 B.熱帶叢林地區

  C.河流中下游平原 D.沙漠中的綠洲

  思路解析:河流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絡和節省建築投資,是人口集中分佈的地區,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答案:C

  6.我國南方城市分佈的一般規律是( )

  A.沿鐵路設城 B.沿公路設城

  C.沿河流設城 D.在山地關隘處設城

  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分佈與地形的關係。在我國南方,河流眾多,所以水運是南方的主要運輸方式,居民的生產、生活大多數與水有關,所以南方的城市大多數沿河流設城。

  答案:C

  7.河流對城市區位影響很大,通常不利於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位置是( )

  A.河口位置 B.河流兩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發源地

  思路解析:河流發源地地勢高,交通不便,建築困難,沒有豐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不利於城市建設和發展。

  答案:D

  8.讀圖4-3-2,完成下列問題。

  圖4-3-2

  (1)甲、乙兩地地貌均為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中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這種地貌一般分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

  (2)圖中河流的走向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響;沿河道的地下可能會找到豐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資源。A處可能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資源。

  (3)乙地適合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種植業、畜業),若需打井灌溉,則在圖中A、B、C三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處較合理。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河流堆積地貌及斷層的有關知識,同時考查對景觀圖的判斷能力及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1)沉積 沖積平原 河流中下游

  (2)斷層 地下水 石油

  (3)種植業 C

  快樂時光

  一生的願望

  一位女士因違反交通規則被送到法庭受審。這位女士向法官解釋,她是個教師,急著去上課,因此請求立即放她走。

  法官聽了十分高興地說:“夫人,今天我終於能夠實現在我內心埋藏了一生的願望。多年來,我一直在等待一位教師來到我的法庭。現在,請你坐到桌前,把‘我闖了紅燈’這句話寫500遍。”

  30分鐘訓練 (鞏固類訓練,可用於課後)

  1.使黃土高原成為千溝萬壑地表形態的原因是( )

  A.風力侵蝕作用 B.風力堆積作用

  C.流水侵蝕作用 D.流水堆積作用

  思路解析:此題注意分清黃土高原的形成與黃土高原上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黃土高原是風力的堆積地貌;而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表形態形成的原因則是因為黃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加之黃土本身疏鬆,地表缺乏植被覆蓋。

  答案:C

  2.讀圖4-3-3,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圖4-3-3

  A.在河段A,河谷橫剖面呈“V”形

  B.在B處往往形成河漫灘平原

  C.在河段C,河谷橫剖面呈槽形

  D.在河段C,流水侵蝕主要表現為溯源侵蝕和下蝕

  思路解析:在河流的不同位置,由於受到的流水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河流侵蝕和堆積地貌。A位於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河流侵蝕作用以側蝕為主,河谷多呈槽形;B位於山口位置,往往堆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C位於河流的上游河段,地處山區,河流流速快,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並且形成“V”字形河谷。

  答案:D

  3.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其中,凹岸侵蝕屬於( )

  A.溯源侵蝕 B.下蝕

  C.側蝕 D.垂直地面的侵蝕

  思路解析:河流流經彎道時,水質點做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流。在彎道環流的作用下,凹岸發生侵蝕,凸岸發生堆積。

  答案:C

  4.位於河流兩岸的'城市,其主要形狀可能是( )

  A.規則的圓形 B.規則的多邊形

  C.組團狀 D.馬鞍狀

  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河流地區的城市其形態主要以組團狀和網狀為主;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主要以規則的多邊形為主;山谷地區的城市形態主要以長條狀為主,如我國的蘭州。

  答案:C

  5.以下關於河流對城市分佈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全部都位於沖積平原地區

  B.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佈在瀕海、瀕湖和沿河的平原地帶

  C.在熱帶地區,城市大多分佈在沖積平原上

  D.山區城市一般都位於山腰地帶

  思路解析:在熱帶地區,由於沖積平原不易散熱,天氣悶熱,對居住很不利,所以城市多分佈在高原上;在山區多傾向於沿河谷地或比較開闊的低地分佈;而沖積平原具有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便捷的運輸條件等優勢,為大城市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答案:B

  6.沖積平原是聚落分佈最為密集的分佈地區,其原因是( )

  ①水資源豐富 ②土壤肥沃 ③便捷的內河航運 ④河網密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沖積平原上有豐富的水資源、肥沃的土壤,內河航運便捷,河網密佈,適宜聚落的發展,成為最為密集的聚落分佈區。

  答案:D

  7.汾河谷地多城市分佈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對外聯絡方便,人口集中 ②城市臨汾河分佈,便於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用水 ③汾河谷地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便於發展工業生產 ④處於低緯地區,氣候溫暖溼潤,便於人類繁衍生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思路解析:汾河谷地較山區而言,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並淤積有肥沃的土壤,適宜聚落的發展,人口集中,城市多沿汾河谷地形成明顯的條帶狀。

  答案:A

  8.古代的鄉村聚落多分佈於河流兩岸或交匯處的高亢平坦之地,是因為( )

  ①地勢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於農耕 ③雨熱同期,氣候優越 ④便於搬遷和居住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古代鄉村聚落的分佈深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優越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都是選擇聚落地的考慮條件,但本題的關鍵是“高亢平坦”的字眼,顯然是從地形上考慮的,故③④都不符合題意。

  答案:B

  9.讀圖4-3-4比較北半球某河源頭附近A地和河流經過的B、C、D三地與甲、乙、丙、丁四幅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4-3-4

  (1)寫出A、B、C、D四地與河床剖面圖的對應關係: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源頭的補給主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補給。

  (3)B、C、D三處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是:B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C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D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E處因流沙不斷堆積而擴大,最終與河流的哪岸相連?為什麼?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了河流從源頭到入海口全程,上、中、下游河段河流的侵蝕、堆積作用的變化情況,以及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形態。大河的上游河段為山區,河流以溯源侵蝕和下蝕為主,河床剖面呈“V”形,越往下游河面越寬,中游河段以右岸侵蝕、左岸堆積為主,河口處以泥沙沉積作用為主。

  答案:(1)丙 丁 乙 甲

  (2)冰雪融水

  (3)侵蝕 搬運 堆積

  (4)左岸。北半球河流的右岸以侵蝕沖刷作用為主,左岸為堆積作用,泥沙在此堆積,最終沖積島與左岸相連。

  10.讀“世界上最早出現城市的地區示意圖”(圖435),完成下列問題。

  圖4-3-5

  (1)寫出世界上最早出現城市的地區: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數誕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生產先進地區,能為城市提供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一些人得以從事非農業活動。

  思路解析:河流及其堆積地貌對城市聚落的區位影響很大,世界上最早出現城市的地區大都位於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沖積扇及河口三角洲上。這些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利於交通,便於建築及城市平面設定,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答案:(1)尼羅河谷地 南歐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印度河谷地 黃河、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美洲

  (2)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剩餘產品

  11.讀圖4-3-6,完成下列問題。

  圖4-3-6

  (1)寫出地貌名稱: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地貌是由地質作用中的力作用形成的。

  (3)如果乙地貌位於北半球,則a、b兩處易於淤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關於甲、乙兩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貌是風力侵蝕地貌,乙是流水堆積地貌

  B.甲地貌多分佈在溼潤地區,乙地貌多分佈在乾旱地區

  C.甲地貌所在氣候區,鄉村聚落多為散居、流動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氣候區,主要生態問題是荒漠化

  思路解析: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河流沖刷南岸,淤積北岸。甲地貌是風力堆積地貌,主要分佈在乾旱地區,主要生態問題是荒漠化,鄉村聚落多為散居、流動性村落;乙地貌是流水堆積地貌,多分佈在河口處。

  答案:(1)沙丘 三角洲

  (2)外

  (3)a 在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水向右偏,導致b處容易侵蝕,a處容易淤積

  (4)C

  12.讀圖4-3-7,完成下列問題。

  圖4-3-7

  (1)填出河流在A、B、C三處對應的剖面圖(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為主;B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為主;C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為主。

  (2)A處河段特徵:河流侵蝕作用明顯,___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___大,多____ __________,水能資源______________;C處河段特徵:______________,泥沙______________,江面寬廣,利於______________(交通)。

  (3)若河流A段的縱剖面如上圖所示,則形成的地理景觀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思路解析:在河流的上游(A處)以侵蝕作用為主;在河流的中游(B處)以搬運作用為主;在河流的下游(C處)以沉積作用為主。由此即可順利解答其他各題。

  答案:(1)乙 流水侵蝕下切 丙 流水側蝕作用加強侵蝕拓寬 甲 流水沉積

  (2)下切 落差 峽谷 豐富 流速慢 沉積 航行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