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的開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冷戰的開始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健康課堂”中的以學生為主體
高二歷史
隨著“健康課堂”理念的提出,如今的歷史課堂教學開始逐漸由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向“探究式”轉變。相對於傳統的教學而言,它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而在這個理念中,以學生為主體是核心,因此如何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對我們教師在新時代下的要求。
正值學校大力開展對“健康課堂”理論的學習,為此我選取了《冷戰的開始》這一課作為學習理論之後的實踐和探索。《冷戰的開始》這一課是高中歷史課本選修三的內容,關於“冷戰”,學生其實並不陌生,因為在初中以及高中必修一的課本中都詳細講解過。而選修的學習有其特殊性,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加上老師的點撥,所以此課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及課堂創新,我對此課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最初的方案是把整課設計為電視節目《軍情觀察室》,由老師擔任主持人,學生擔任評論員,把節目穿越到冷戰時期,期間插入百度貼吧、微博、網友問答等時空轉化的內容,把歷史人物與事件拉到現實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歷史事件,以此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但在一個班上課的具體操作中卻出現了問題,這個方案中老師作為主持人,主宰了整個課堂,其中的“網友問答”環節的設問也完全是我提出的,學生只是很機械的在回答問題,沒有探究性,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氛圍不好,經常出現冷場的局面。
上完課之後,同組的老師給我提了意見,認為這節課的形式很新穎,但是操作程式與調動學生方面還有問題,我自己也對此進行了反思,最終讓我突破了思維的侷限: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其讓老師在其中擔任主持人,為何不讓學生來擔任主持人呢?然後整個課堂的構思就豁然開朗。
第二個設計方案與第一個類似,依舊是透過模擬電視節目《軍情觀察室》的形式進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角色的`轉換,由兩個學生擔任主持人引導整個課堂的進行,而老師僅僅作為點評的“專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但是這個也只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不能體現學生自主的探究性,因此我做了更多的設計。
第一,在上課的前一天給每個學生分發本課的導學案,由學生自主預習完成後交到老師處進行批閱,由此發現學生在預習本課中出現的問題,把這個問題就放到課堂上進行重點討論解決,保證課堂的高效。
第二,我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回答問題,小組之間進行評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三,在解決完重點問題之後,分小組討論,每個小組提出本小組對此課的疑問,然後交由主持人處集中,主持人再把疑問隨機交由其他小組進行討論回答,最後再由老師對這些疑問一一進行補充和總結。這既體現了組際間的交流,也有利於學生加深對於課本的理解。
第四,在重點問題與個別疑問解決完之後,學生對於本課的基本知識已經大致掌握,這大多都是在學生自主學習之上進行的,為了進一步開闊學生的思維,我在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又提出了一個開放性問題,即“冷戰到底是誰發動的?”這個問題一直是國際上爭論的熱點,沒有定論,對於此問題的討論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評論事物的能力。
另外,整個課堂的流程是由學生主持人推動進行的,作為教師的我在旁人看來僅僅是作為點評的“專家”,一節課下來說了不到五十句話,但是環節的安排、課件的製作、重點問題的設計都是課下由我和學生共同完成,其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並未喪失,所以這節課是充實有序的進行的。
最後,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困惑,也是本課的遺憾之處。課堂教學中,既要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又要使學生學會知識、落實知識,還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會學習。這樣的高效課堂一直是我在教學中努力探索和追求的,但是由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限制,我總是很難兼顧,比如這節課學生就沒有做筆記的時間,發言和討論環節略顯蒼促,許多學生都意猶未盡。在以後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應更完善,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健康課堂”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主旨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兩次課、兩個方案的對比,特別是與之前的傳統課堂的對比,我更加覺得教師應當相信學生,轉變自身的角色,寧可課堂上少講一點,也要讓學生多想一會,給學生留下提問的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平臺,使課堂真正的“健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