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範文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1

  上完這節課,感觸很多,關於學生的、自身的和新課程標準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簡單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生活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獲取知識、追求和探索新問題、發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而對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最好的激發是誘發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在這節課上,透過創設一個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鮮的話題,美麗的風景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為學生的學習研究搭建良好的平臺。

  關於範老師提到的此類情景創設有欺騙學生之嫌的問題,在設計課時,我也考慮到了,但只是覺得這樣創設情境不太合適,並沒有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樣的情境對於天真、愛幻想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勉強奏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增加,會漸漸對此類假設性的情境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這一點也是有待於改進的地方。

  二、重視基礎知識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學目標落在實處。

  一節課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是永恆的主題。在課改過程中,我們既要體現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繼承過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達到基本教學目標。這節課中,展開部分主要採用算用結合,以用促算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如:首先電腦出示學生去小浪底遊玩的熱鬧場景,給出每個班的人數和船的限乘人數,引出本節課內容,讓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充分把握學生,提出多種預設。

  “演算法多樣化”是課改倡導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課前我把學生可能會用的口算方法列出來,這樣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和引導。如在教學“37+38”的口算方法時,由於學生方法比較單一,我又補充一種我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方法“37+40—2”,學生又類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這對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還有一些問題是我沒有預想到的,如:在計算一年級兩個班、二年級兩班的總數之後,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設問:那我們該怎麼乘船呢?我以為學生會重新設計方案,但一部分學生馬上說從二年級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級坐同一條船。學生能想到這種方法有點出乎意料,我覺得提出這種方法的學生比較善於動腦思考問題。

  這節課上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外,還有一些問題,如:沒有根據學生的思維及時調整教學預案,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研究等。我覺得這些與自身素質有關,有待於今後繼續努力,不斷提高。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2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也可以是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由於學生腦海中對筆算的思路比較熟悉,所以本課首先要幫助學生跳出單一的筆算思路,啟用學生潛意識中兩位數加整十數口算的那根弦,開啟口算的思路便成為上好本課的關鍵之一。

  為此,我設計時充分運用遷移規律,在出示例題口算43+21前,有意複習口算43+20,讓學生在43+21與43+20的比較中,把學生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相關經驗充分啟用,同時把這樣的方法遷移到口算43+21中。

  但從本節課的實施情況與設計預案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本堂課的原意是讓學生在已經能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掌握一種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看做“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兩種情況的組合,並且在口算過程中體會其優越性,能很好地掌握並使用這一方法。但教學下來,學生似乎對這一新方法並不感興趣,仍然執著地使用筆算這一方法,哪怕我在課前已預料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對較多的時間。或許筆算的方法在學生頭腦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習慣於透過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本節課在體現演算法多樣的同時,最大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一種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數學思維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種新的演算法並非輕而易舉的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以為學生憑一已之力很難達到演算法的多樣化,顯然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往往感性地認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演算法是最好的,並喜歡使用這些方法計算。看來,預設再充分,也絕不可能考慮到教學生成的全部內容,因此,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培養教學機智,能迅速、靈活、高效地判斷和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資訊,引領學生的思維。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3

  《兩位數加減兩位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掌握,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我們知道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雖然口算的結果是外顯的,但口算的思維過程即是內隱的。也正因為口算過程的內隱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裡也提到:“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演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一、“23+31”教學片斷(1)

  師:你是怎樣計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後算50+4=54。,所以23+31=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生3(按捺不住):老師,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後算53+1=54,所以23+31=54。

  分析:倡導演算法多樣化是基於原來的計算教學中“計算方法單一、過於注重技能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等問題提出來的,主要著眼於讓學生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適當引導學生:“你是怎樣算的?”從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自主交流,為自己選擇合適的演算法,這也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注重演算法的多樣化,但並不是像解決問題一樣“一題多解”,演算法越多越好,這也是很多人對演算法多樣化產生的一個誤區,就像上面所曾顯得學生演算法,雖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難看出,有些演算法過於繁瑣,或是思維層次由高到低,其實這與演算法多樣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學生提出多種演算法後,我又加強了學生對演算法最佳化的學習。

  二、“23+31”教學片斷(2)

  師:剛才這幾種演算法中,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

  生1:我喜歡用第一種方法。

  生2:我喜歡用第二種方法。

  生3:我喜歡用第三種方法。

  生4:我喜歡用第四種方法。

  師小結: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第三種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種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然後用這些方法來做下面各題。

  分析:在演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演算法有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透過比較各種演算法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演算法。在這節課中,學生之前所說的方法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類,方法4在計算思路比較麻煩,因此我適時引導學生選擇運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實也是幫助學生最佳化演算法,正是教師的有效引領,讓學生經歷了從多樣化到最佳化的過程,學生擇善而從之,這是“最佳化”帶來的反應,是學生“選擇”的結果。

  新課標指出要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它的目的其實也就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尊重,有利於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數學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的意識。但是我認為演算法多樣化不是沒有目的性的將所有演算法堆砌在一起,因此在這節課設計中,我不僅讓學生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還要引導學生最佳化演算法,在多中選優,真正學會普遍使用的計算方法。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