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精選7篇)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精選7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1

  一、成功的地方

  1、注重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思考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不僅能夠體會到孩子們的心情,還把文中的相關語句找了出來。

  2、注重讀寫結合和寫法指導。課上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續寫,續寫前總結寫法時,學生能談到作者抓住了人物心情的變化來描寫,這樣把事情寫詳細具體了。

  二、不足之處

  1、講“放風箏”時,用對比的方法與文章的文字進行比較,學生會更明顯體會到怎樣寫讀者才會明白放風箏需要怎樣的步驟和動作要領。

  2、教學目標:我最初設計的既有將心情寫具體,又有將做事的步驟寫具體。這點沒有充分考慮學情,有些貪多求全。不如只設計其中一個,讓學生學透、學紮實。

  3、學生能找到文中描寫孩子們放風箏和找風箏時心情變化的詞語,但是在講解時應多加入一些設問,幫助學生真正入情入境地去感受,而非只限於詞語表面的理解。

  老師們對我提的意見很中肯,我虛心接受。一堂課上完了,有很多遺憾,但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鑽研、多請教,彌補這些不足。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2

  本活動以出示實物風箏談話匯入,並提問想知道小動物是怎樣放風箏的嗎?把問題拋給孩子們,激發孩子的興趣。第二環節結合教學掛圖,完整講述故事,由於語速過快、肢體語言不夠豐富,導致孩子們對初步感知故事有困難,特別是當講到小白雲一會兒變成小綿羊,“咩咩咩”地叫著時,應該放慢步伐,以誇張而緩慢的動作帶領孩子初步感知故事。在創編這環節中,讓孩子們嘗試用“一會兒變成……一會兒變成……”創編一句話,首先我作示範“一會兒變成小狗,汪汪汪。”

  可是孩子們一直都說故事中的動物,只有王雪小朋友說出“一會兒變成小鴨,嘎嘎嘎。”無論我怎樣的提示,孩子們還是說不出來,在這環節中,我應該設計互動角色表演,如,老師說:“小白雲一會兒變成小貓。”孩子們就要學貓叫:“喵喵喵。”慢慢地給孩子提供一定的詞語經驗後,再採取換角色表演,孩子們說:“一會兒變成小青蛙。”

  老師學青蛙叫:“呱呱呱。”當孩子們熟練了,就分組進行,這樣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在活動結束環節應該設計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出去外面看看小白雲一會兒會變成什麼呢,而不是透過小結就簡單結束活動。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3

  《風箏》一文圍繞風箏敘述了孩子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情景。在教學預設時,我首先想到的是要讓同樣的情一起飛,讓孩子們讀文入情,同時抓住重點詞句的體會,讓孩子們感悟文章的.情感,學會把事寫具體,把自己的情感變化透過動作和神態來表達。抓住孩子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事件發展線,感受他們的心情由激動到快活,再到著急,最後又燃起一絲希望的這種心情的變化。

  在實際教學中,在理解“精心”一詞時,採用換詞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精心就是用心、認真、仔細、一心一意的意思,足以見得孩子們在做風箏時的認真樣。在理解“憧憬”一詞時,採用查字典的方法,瞭解憧憬就是嚮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透過讀,表現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斷變化:“想一想孩子們做風箏時會是怎樣的心情?”“激動的、高興的、興奮的”“那就請你讀出小夥伴做風箏時的激動。”抓住語言的空白點,讓學生談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羨慕地、高興地、激動地讀好——“放得這麼高!”特別是放風箏一段,我想著讓孩子們走進文字,體驗風箏飛起來時孩子們的激動與興奮,再讀一讀。可是同學們沒有讀出來,可能是沒有體會到、感受到?還是老師的指導描述不夠?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4

  在本課中,我將識字、鞏固識字和指導書寫作為重點。初讀課文時藉助漢語拼音來識記生字,透過4個重點句子,認識本課所要認的字,指導學生讀句子的同時也就鞏固了識字。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編兒歌、用熟字學新字、形生字等多種方式來識字並進行交流,識字之後安排了鞏固練習,在摘果子的遊戲中來指導孩子們鞏固認字,同時還引導學生髮現帶提手旁的字一般和動作有關係,這樣就進一步讓學生領悟了形生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在指導朗讀上,我做到了讀整篇課文和讀重點段落相結合。指導讀重點部分時,如小松鼠給小熊摺紙船和小熊給小松鼠扎風箏這兩段話,讓學生抓住“樂壞了”這個詞,讀出高興的心情,讀好互相祝願的話。另外,抓住松鼠和小熊爭吵後他們再也看不到小船和風箏的那段話,透過貼詞卡、朗讀體會,引導學生理解“飄蕩”和“漂流的不同,並且注意詞語之間的搭配。抓住課文中兩個“看不到”,讓學生體會、讀出這兩個小動物難受、後悔的心情。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中運用了多種形式,如讓學生自讀體會、小組讀、老師進行範讀。在教學中使我體會到學習飽含感情課文,最好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帶著感情去讀,用讀出感情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5

  為了上好《風箏》這一課,早在一個星期之前,我就佈置孩子們利用週末,讓爸媽帶他們去放風箏,感受放風箏的快樂,並寫一篇週記記錄下來。

  一個星期之後,我覺得孩子們不僅很自覺地完成了放風箏的任務,而且寫出來的週記也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體驗。在上這篇課文時,我抓住課文第三段小夥伴們放風箏的情景進行朗讀指導。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一個“放”字,雖然不起眼,如果細心體會一下,卻能讓放風箏的人激動萬分。既有點擔心、緊張,怕放不下去,又充滿希望,希望一次就能放飛成功,更希望風箏能越飛越高。怎樣讀“放”才能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孩子們都已放過風箏,都知道該怎麼放,自然也就知道該怎麼讀,才能表現出這種心情。

  一個“放”字,不僅讓學生想起了自己放風箏時的情景,更體會到放時的激動緊張、充滿希望的心情。透過學生的朗讀,尤其時是全體快速而又響亮地朗讀“放”的時候,情境就一下子凸現在孩子們的心中,此刻,放風箏的就是我。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6

  低年級的朗讀訓練是重點,要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並在朗讀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我以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變化為主線,抓住“樂壞了”、“很難過”、“再也受不了了”“高興得哭了”等重點詞句和語句,讓孩子在朗讀中體味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變化。

  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這節課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下幾點:課堂上我對孩子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要知道孩子們是特別喜歡老師給予他成績的肯定。激勵性的語言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我出現了打擊孩子的現象,這樣的事情我以後還要多加註意。

  在講課文的時候有一點沒講到:松鼠和小熊吵架了很難過,可為什麼每天還是這紙船和放風箏呢?因為他們還想做朋友,可是為什麼不把紙船和風箏放出去呢?

  因為他們沒勇氣不好意思。我原本把教案背的很熟了當時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一點沒講到。

  講過之後想了想可能是太緊張了吧!出示一張房子的圖片在課堂上沒起到作用。評價語和過渡語不是很準確。

  三年級美術下冊《風箏》教學反思7

  《風箏》寫的是小夥伴們一起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經歷,從中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再緊扣“快樂”來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那麼,也就是圍繞“孩子們做風箏的時候快樂嗎?放風箏時快樂嗎?找風箏時快樂嗎?”,在“是否快樂”這樣的宏觀問題的調控下來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體會中再來讀出自己的感受。

  正因為太想讓孩子們積極地與我交流,導致教師過於主動,學生過於被動。在教學做風箏一段時,學生準確地找出了描寫孩子們快活心情的句子“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麼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接下來的環節學生表現得不夠主動,而我也沒有把它處理得很好,以至於學生的情感沒有得到抒發,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活。我想當時如果能讓學生自主體驗,自由發揮,說一說他們心中的憧憬和希望,想一想“幸福鳥”的含義,體會一下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風箏上,這才是重重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