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廣播體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1

  廣播操是學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它不僅能鍛鍊學生的體質,更能陶冶學生情操,對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剛入學的兒童年齡小?理解能力差,若用教高年級的方法教他們,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透過實踐,我採取以下做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言傳身教是教學廣播操的必然手段,要教好一年級新生的廣播操,教師首先要做好示範動作,給學生一種健與美的享受,以達到誘導他們躍躍欲試的效果,然後集中精力,逐個動作認真?準確?規範地教會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背面?側面?鏡面示範相結合的辦法,做到細心?耐心,使他們學一個動作掌握一個動作,對每一節的重難點做到人人過關,不吃“夾生飯”。例如:在教學全國第三套小學生廣播體操“七彩陽光”第三節踢腿運動時,我採用鏡面示範?分解教學?個別輔導的方法,先教學上肢動作,再教學下肢動作,然後上?下肢進行整合練習,並把各八拍動作編成簡明的詩句,如:“上左腳踢右腿,上右腳踢左腿,左右擺左腿、右左擺右腿.......”讓學生邊體會語言邊做出動作。並且每一次的學習時間不宜太長,要做到勞逸結合,快樂教學。在教學中往往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讓學生看廣播操掛圖學習,因為廣播操掛圖分解示範和示範角度很多,往往一節操就有七八個分解動作,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不僅看不懂圖中的分解動作,反而會造成廣播操難學難做的錯覺。相反如果把看掛圖改成看二年級小哥哥小姐姐們的示範表演,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因為二年級學生和他們年齡差不多,讓他們示範容易樹起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不僅感覺不到學廣播操的枯燥無味,而且還從中找到了樂趣。

  新入學的兒童穩定性較差,學得快,忘得快,為了鞏固動作必須抓緊課後練習,做到“溫故”。除利用正常的上操時間和體育課外,還要抓住下午的課外活動課時間;除集體練習外,還要給那些掌握較慢的學生吃吃“小灶”,做到全面發展,均衡發展。

  挑選練習動作做得規範的同學當“小老師”也是教好一年級廣播操的必然手段。因為在老師同環境同方法同力度的情況下,身邊的同學卻學得那麼好,起到了無形的感染力。同時,一年級學生年齡雖小,但爭強好勝,且更要面子,教師要看到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給與鼓勵?表揚和幫助,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鬥志,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對提高廣播操質量又有很大的幫助。除此再一幫一結成對,互相幫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完廣播操之後,開展廣播操比賽,是提高廣播操質量的有效手段。如:在班內開展小組賽,男女生比賽,個人比賽(賽出前10名);在年級舉行集體比賽和每班的10人代表賽等。透過一系列的比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鞏固動作,提高質量,更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助友愛的精神。

  總之,教好一年級廣播操的有效途徑還很多,我們體育教師要不斷研究?挖掘,以便更好地應用到教學當中。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2

  由於學生廣播操的質量,從側面反映出了學生的精神面貌,所以老師在教學生廣播體操的時候,必須認真對待,不得有半點馬上。但是問題是體育老師教的很認真,學生看起來也學的很認真,為什麼連起來做的時候怎麼也做不整齊了,更不用說動作的規範性了,於是自己對問題較的地方再進行講解,再示範,再練習。但是效果仍然不明顯,可以說微乎其微。所以我就可是思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經過幾節課的試行,感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動作也規範了。經過總結,取得這樣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習廣播體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所以老師要採取一切辦法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開個玩笑,講個笑話來活躍課堂氣氛。

  2、以前自己的完整動作示範時,只是背面示範,忽略的背面示範和側面示範,其實應該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看清楚動作姿勢,要知道給學生留下的第一影響是很重要的。

  3、以前主要採取集體教學,一堂課始終是同一個對形,而後來是集體教學完成後馬上分小組,讓學生在互相幫助合作下自行練習,老師依次對各個小組進行糾正。

  4、等整節操都學完後,教師可以挑兩位典型的同學(一位動作規範,一位動作不規範)到前面進行示範,這樣對學習不認真,動作差的同學增加點壓力,同時給動作規範的同學增添信心。

  5、如果學生學的快,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安排兩組進行比賽,讓沒輪到的同學進行評判,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慾望,同時動作的質量也會相應的提高。而且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女生。

  6、在每堂課複習以前學的廣播體操時,教師的口令一定要和廣播操音樂的口令相同,節與節之間要連貫,絕不能喊一節做一節,這樣能讓他們更早的適應早操和課間操的全校的練習。

  7、對個別動作實在不規範的同學,教師要有耐心,要相信“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學生。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3

  開學已一個多月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本人在教學上以教廣播體操為主。由於對新的廣播體操不是很熟練,於是就白天進行教學,晚上在辦公室進行自學,這樣邊教邊學的日子持續了半個來月。

  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數體育教師對執教低年級的體育教學感到“吃力”,因為低年級的廣播操教學可以說是教師教得費力、學生學得痛苦、廣播體操是中小學體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現在入學一個月,對於學習廣播體操覺得新鮮,但由於年齡偏小的問題注意裡往往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在上課的時候,就想是不是要轉變一下教學方法,讓孩子們自己當小老師,找出其他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從而加深他們對動作的記憶,激發學習的興趣、這種輪流當小老師的方法,可以使注意力老不集中的學生一點壓力,如果輪到他們當小老師時做不好,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努力把動作做的'更好、

  由於學生的廣播體操質量,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所以體育教師在傳授廣播體操的動作時,必須認真規範,來不的半點馬虎。但問題是你體育老師在前面認真的教,學生看起來在認真的學,但等到叫他們連起來做的時候怎麼也做不整齊,更不用說動作的規範性了,於是自己對出現問題較多的地方再進行講解,示範,再練,但效果仍不明顯,可時間很快,等到下課鈴聲響了,一節操還不能完整的做完。所以我就開始考慮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了。後來經過幾堂課的試行,感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做的動作也比以前到位了。

  經過本人分析總結,認為取的這樣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習廣播體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所以老師要採取一切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開個玩笑,說個笑話等來活躍課堂氣氛。

  2、以前自己在做完整動作示範時,只做背面示範,忽略了正面示範與側面示範,其實應該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看清動作姿勢,要知道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是相當關鍵的。

  3、以前主要是採取集體教學,一堂課自始自終是同一個隊形,而後來是集體教學完成後馬上分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幫助合作下自行練習,老師依次對各小組進行糾正指導。

  4、等整節操都學完後,教師可以專門挑兩位典型的同學(一位動作規範,一位動作不規範的同學)到前面進行示範,這樣對學習不認真,做的差的同學增加點壓力,同時給動作規範的同學增加了信心。

  5、時間允許的話,教師可以安排兩組進行比賽,讓沒輪到的同學進行評判,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好勝慾望,同時動作質量也相應的提高。(本人感覺此方法特別適合女同學)

  6、在每堂課前的複習前面所學的廣播體操時,教師的口令一定要跟廣播操音樂的口令相同,節與節之間要連貫,絕不能喊一節做一節,這樣讓他們更早的適應每天早上的全校廣播操練習。

  7、對於個別動作實在做不到規範的學生,教師要有耐心,要相信“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學生。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學生的上課情緒,為此教學過程就必須創設出一個良好的情境、藉以激發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得到主動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一種內心的滿足感,並形成一種“良性迴圈”,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就更需要這樣的情境設定,以提高他們的上課熱情。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滲透了新課程的改革精神,課堂教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能力,邊些均體現了體育教師的新思想。教師對學生厭學的心理有對策,沒有強行安排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而是從理解學生的角度出發,透過師生和生生彼此間的交流,使教師很快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走進學生的內心,促使學生對廣播操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在如此融洽的氛圍中,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並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地進行廣播操學習。整個過程,雖然沒有嚴肅的講解,一本正經的提問,但學生參與的熱情卻是那麼高漲。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4

  第九套廣播體操是我國推廣的一套新的大眾廣播操,整套操動作簡單,節奏適中,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比《雛鷹起飛》相對簡單很多,但為了讓學生輕鬆的學習,我在教操時分以下幾個階段來進行。

  第一階段,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了解本套操共有幾節,每節操的名稱、順序,讓學生對本套操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做時就能比較輕鬆,同時,我利用室內課,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反覆觀看本套操的影片,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動作,並加深對整套操的印象,為以後做操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第二階段根據每節操的難易程度合理的運用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進行教學,在擴胸運動和體側運動等幾節操中,開始教時學生總是手忙腳亂,顧到腿顧不到手,始終協調不起來,於是在教學時,我把上下肢動作分開來教學,等學生上肢和下肢動作熟練了,再上下肢配合起來進行完整的教學,做到先慢後快,先分解後完整。

  第三階段,及時進行鞏固提高,讓學生多次練習,並對一些錯誤動作及時糾正,並反覆練習讓學生做到該伸直就伸直,該彎曲就彎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做操習慣。

  另外,在教學中,我發現和培養一部分做操動作準確、到位、協調的優秀學生來充當“小老師”讓他們每人帶3名學生進行教操練習,在規定時間,規定節數限制下,比比哪位“小老師”教出的學生做的好,做的對,好勝心使每位“小老師”施盡渾身解數,專心指導每位學生,學的人在小老師的教導下為爭第一專心致志的練習,小老師教學的推廣不但提高了做操的質量,更鍛鍊了學生的能力,使每位學生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總之,我覺得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要認真組織,採用多種練習方式使學生在保持興趣的情況下反覆練習,逐步使動作熟練化,課中應加強組。

  廣播體操教學反思5

  今年下半年,由於我右手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導致不能寫字,學校領導對我格外照顧,安排我教一二年級體育。這學期體育課上,我除了教要抽測的專案(跳繩、扔沙包)外,還要教學生做廣播體操。

  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對於增強學生的體質、緩解大腦疲勞,促進樂感、韻律感、節奏感和健身意識的培養,調節情緒和更好地展示自我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共有四套,《七彩陽光》是其中的一套。《七彩陽光》運動強度較小,非常適合作為經常性的健身運動。在20xx年上半年,我教三年級體育,我在體育課上專門教《七彩陽光》這套廣播操,我差不多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教完。在六一兒童節前,全校進行了廣播操比賽,我所教的班級廣播操比賽成績明顯高於其他年級,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現在我教的二年級學生雖然去年下半年也學過《七彩陽光》這套廣播操,但我看來有好多動作不規範,需要重新教,不過比一年級要省力一些。只要把不規範的動作多教幾遍,多示範幾遍就可以了。實在不行的話,就把經常做錯的學生叫到隊伍前面來手把手地教他們。最難教的是一年級學生,他們有些動作術語聽不懂,非要我轉換語言,把話說得淺顯些才聽得懂。光這還不行,教師還得示範給學生看,要正面示範一下,背面示範一下,側面示範一下。有些動作,教師還要走到學生身邊幫他們把手、腳弄成標準姿勢。這學期由於各種原因,我到現在還沒有把廣播操教完,只有等到明年開學再教了。

  我仔細想了一下,學生到現在還沒有學完廣播操,最根本的原因有三個:一個是開學兩三個星期,做操時讓他們跟著其他年級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錯誤的動作,給後面的矯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第二個原因是學生年紀小,接受能力不強,模仿能力較差。第三個原因就是教師自己沒有把動作語言說明白,有些該示範的動作沒示範。鑑於以上三個原因,我明年教廣播操一定要慎重,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學會廣播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