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1
一、創設良好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鬆和諧的環境裡,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環境裡,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是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動畫的演示,創設了小熊找朋友的情境,提供輕鬆、和諧、愉快的空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動畫演示,創設了與課文相和諧的情境。隨著一大片樹林的呈現,學生漸入佳境,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各種美妙情景隨之而來:小草、鮮花、小河、果樹……學生來到荒島上,進入小熊的角色之中,深刻體驗小熊的孤單、渴望朋友之情。懂得尋找朋友與植樹造林之間:改善、美化環境對於尋找朋友的積極意義。
最後,學生在各種小動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體驗到美好的環境給大家帶來的歡快、愉悅之情。(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
正是這種良好的情境,使得學生思維自由飛翔,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透過逐步層層體驗,最終昇華明理,知道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我把讀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點燃了學生的讀書熱情,適時自讀感悟,全身心地投入讀書活動中。藉助學習背景,扮演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透過角色體驗,展開豐富的聯想,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全體學生投入其中充分參與活動,才能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獨創性充分顯現。
三、在品味詞語中訓練語感。
詞是語言文字的最小單位,表達一定的意義且能獨立運用。理解詞語是理解感悟文字的基礎。訓練學生品味詞義,領悟詞情,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感受用詞的準確生動,是訓練語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孤零零”、“種呀種”、“漫山遍野”、“綠葉成陰”、“高興極了”等詞語的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或創設情景,或朗讀,或表演……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島環境的變化、小熊的心情變化。
四、生字教學太過於倉促簡單了。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2
初次聽邢老師的課,感覺煞是舒服。沐浴在她的軟言細語中,感受到她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對學生的耐心與愛心,心中恍然:怪不得學生都喜歡邢老師。
邢老師的課,宛如涓涓細流,慢慢地流淌,那麼順暢,那麼自然。從一開始的複習檢查,到新課的學習,直至生字的教學,每一個環節都安排得十分簡潔、緊湊。課堂上,精美的課件,可愛的貼圖,漂亮的板書,猶如一根無形的線,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著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在理解重點詞句上,邢老師的做法值得我學習。如對“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理解,老師沒有過於累贅的語言,而是先讓學生觀察圖片,用自己的話說出所看到的景象,然後用簡潔的話總結“瞧!從山腳到山頂,這兒、那兒,島上的每一處都是綠樹,一棵挨著一棵,這樣的景色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可謂水到渠成!
邢老師非常注重對學生朗讀的訓練,在指導時也採用了多種手法。在讀“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
許多朋友在一起玩”這句話時,要求學生讀出小熊的孤單。邢老師先讓學生想象荒島是什麼樣的,再透過小熊的夢進一步感受小熊的心情,在此基礎上進行朗讀,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角色,讀得非常到位。在讀小鳥說的話時,邢老師讓學生進入角色體會:你願意做小鳥嗎?學學小鳥的動作,一邊飛,一邊說。好幾個小朋友邊做動作邊朗讀,都得得非常好。
一(4)班小朋友非常聰明、可愛,每一個站起來發言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大方、自然、聲音響亮,可以看出邢老師平時對這方面的訓練是非常嚴格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最後有一個小小的建議,老師在範寫生字的時候,是否應把田字格畫得較高一些,這樣不至於在範寫時擋住學生的視線。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3
《這兒真好》講述了一隻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教學完故事內容之後,我讓孩子們總結課題“這兒真好”,具體好在哪裡。孩子們一一作了表達。接著,讓孩子們走進生活實際,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邊環境,孩子是真實的,他們中有的告訴我:周邊都設了垃圾箱,鄰居們都很愛護環境,垃圾都及時扔進了垃圾箱;有的告訴我:周圍很髒,特別是小河裡,水已經渾濁不堪,到了夏天還會發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訴我:周圍環境不行,大家都喜歡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後,到了夏天蟲子很多;等等。孩子們說的很帶勁,趁熱打鐵,我問孩子們: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生活環境?孩子們一一發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個清潔的、安寧的環境中。我又問孩子們:那怎麼才能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呢?孩子們透過討論,表示每個人都要愛護周邊的環境,要學會約束自己,做一個有素質有修養的人。在這樣幾個生活實際問題的討論下,孩子們對環保的重要性已經很明確了,同時他們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環保的表現。每一次學習一篇課文都是在學習如何做人!
《這兒真好》教後反思:
《這兒真好》好在哪裡呢?我讀完課文後,腦中只有八個字:“荒島不荒,小熊不孤。”怎麼讓學生體會到“這兒”的好呢?在課堂中我採用了情感體驗法、圖文結合法、品詞析句法來讓學生感受。
首先,讓學生將自己設身處地地想象成小熊,當獨自生活在荒島,交不到朋友時,你的心情怎樣?相機抓住“孤零零”細品。但孩子們對於人物內心的體會朗讀中有些欠缺。朗讀“孤零零”一詞,孩子們笑眯眯地朗讀,沒有感悟到孤孤單單地樣子,從表情、從肢體語言,從朗讀都能體會到人物的心情與狀態。我班“楊波”在讀這個詞時緊皺眉頭,雙眼眯成一條線,他的動作表情應該值得稱讚,我沒有及時得表揚“你緊皺眉頭,表情很傷心,讓老師好像真的看到了這隻沒有朋友的小熊很傷心呢!”確實,學生在課堂上會有一些老師意想不到的行為,我們應該鼓勵表揚,讓學生在激勵中深刻體會人物內心的感受。
當島上花木成陰,當朋友們一個個到來時,你的心情又是怎樣?觀察插圖小熊神態的前後變化來體會他的心情。透過前後情感的落差來感受小熊的心裡變化。
其次,透過對“荒島”前後的變化讓孩子感受這兒的好。抓住“漫山遍野,綠葉成陰”進行體會。
再次,讓學生透過想象,進行句式訓練“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讓學生模仿這個句式展開想象,其他小動物來到這裡會說些什麼,緊扣課文,以點及面地練習說話,再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融入表演之中,這樣透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使文字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就在愉快的活動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並能聲情並茂地朗讀。
最後,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荒島變成了綠島,小動物們可以在島上唱歌、跳舞,快樂地生活了。小朋友,如果現在讓你們住在這個小島上,你願意嗎?那你們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4
雖然是一節級部的比武課,可是我在思想上卻非常重視,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給級部丟分。課前我們級部老師經常交流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初步確定了以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為重點的教學目標。爭取讓孩子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識字,認認真真地寫字。留下充分的讀書時間,運用多種形式讀書,讓學生經歷讀書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課文的處理,我們確定了一個重點段即第三段,因為這一段寫了小熊的辛苦和辛苦後的成果——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為了讓孩子理解這兩個詞語,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貼圖的遊戲,讓孩子直觀地感受荒島的變化。為了突破孩子不理解小熊種樹的辛苦這一難點,我還設計了從時間上,從環境的惡劣程度上對比強化,讓學生感受到它的不容易。而為了讓學生理解小熊剛開始的孤單寂寞,我們還選擇了悲涼的音樂,在音樂聲中渲染小熊的寂寞之情。而荒島變美以後的情景學生非常理解,所以我們設計了讓孩子表演這種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
可以說,寇老師上得非常精彩,把我們的預設,她完成得非常好。所以我在第二次上的時候,保留了很多精華部分,比如第三段的處理,還有表演讀的形式,以及高興極了的說話練習。改進的部分就是把第一段的配樂改成了一首淡淡憂傷的音樂,原來的曲子過於悲傷。同時我對課件的構圖進一步加以完善,看上去更加清晰、美觀。時間的安排上,我也儘量緊湊,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重點段的理解朗讀上。
上完課以後,我覺得對於第一段的處理,做得較好,老師有感情的朗讀確實引領孩子進入了情境。貼圖效果很好,時間上打得更緊。特別當學生體會不出小熊種樹的辛苦的時候,我加以引導,早上種,晚上還種,今天種,明天還種,不管颳風還是下雨,不管嚴寒還是酷暑,它總在種樹,學生真正地理解了小熊的辛苦,才讀得聲情並茂。不足之處就是對456段的處理過於簡單,總結也有點倉促。這都是預設不夠的原因。今後我將加以改進。
對於低年級的課,自己慢慢找到了一點頭緒,我以後堅持讀——寫——講——悟。也只有透過級部研討的方式,自己才會進步得更快!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5
《這兒真好》這篇課文課後習題三是:“這兒真好!”想像一下,說說這兒好在哪裡。在教學中,我主要是透過畫畫貼圖的方法引導孩子們感受荒島變綠島,小動物們在這裡快樂地生活,從而體會這兒的“好”。
我把全班分成8個小組,先發給各組畫有荒島背景的畫,還有各種小動物的貼圖,有小鳥、小猴、大象、小鹿、小熊……然後請孩子們畫畫幾年後的小島。孩子們在荒島上畫上了很多樹,還有小草以及五顏六色的小花,綠樹叢中,再貼上各種小動物。接著,我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孩子們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們透過畫畫想像,不僅明白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意思,也感受夠到了小動物們在這裡生活的快樂。小鳥開演唱會,其他小動物都來聽;頑皮的小猴在樹枝上盪鞦韆,捉迷藏;小象用長鼻子給小夥伴們洗澡;小動物們在開森林運動會,小鹿得了跑步冠軍……孩子們的眼中,這裡儼然已經成了小動物們的樂園,這兒怎能不好呢?
把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形象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語言將畫面的內容表達出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將作品展示出來,更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這兒真好》的語文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篇發人深思、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居住荒島的小熊感到孤單,尋找朋友,在天上雲朵的啟示下營造樹林,終於迎來許多朋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必須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思想感情。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生一開始先來到“荒島”上,進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體驗小熊的“孤單、渴望朋友”之情。隨著情境的不斷髮展,學生透過“怎樣尋找朋友”即“親自美化環境”深入體驗:改善、美化環境對於尋找朋友的積極意義。最後,學生在各種小動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體驗到美好的環境給大家帶來的歡快、愉悅之情。透過逐步層層體驗,最終昇華明理,知道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兒真好,到底好在哪裡,學生不難找出書上現成的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小熊在島上種呀種,種了很多小樹苗。”出示在黑板上,種樹很累,學生不難體會,再加以指導朗讀。然後抓住小熊種樹,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他在島上都種了哪些樹呢?根據學生已有經驗,學生不難回答:“梨樹、桃樹、蘋果樹”等等,而這些卻正是小動物們吸引來的真正的原因。然後隨著課文的深入,時間的推移,小樹苗長大了,那又是一幅怎樣的圖景呢?透過讓孩子們看小島的春景圖,讓孩子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發揮學生的想象,並把它連成一句完整的話。緊接著再讓孩子們看豐收圖,讓孩子們感受小島上豐收的喜悅,是一幅碩果累累的景象,放手讓孩子們說一說,這兒有什麼。在讓孩子們進行口語訓練的同時,真正明白這兒真好,好在哪兒。而不是簡單的一句環境美就能明白就能理解的。
看到這麼美的小島,小動物們都被吸引來了,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問小動物們為什麼來這兒,同樣從側面體現這兒真好,是事事在在的,具具體體的好,再一次讓孩子們明白小島吸引小動物們的真正原因,也就是這兒到底好在哪裡。
最後進行對比,這兒原來是什麼樣的?把荒島和現在的小島進行比較,讓孩子們明白這一切來之不易,是小熊透過自己的勞動,智慧獲得的,小熊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