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5篇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

  核心提示: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講述於課文有關的故事。之後出事南北兩座城市圖,教師描述情景。學生立即豎起兩耳傾聽,然後各抒己見,但是由於學生閱歷淺,沒有說出解決的辦法,教師立即引入課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學生自由...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講述於課文有關的故事。之後出事南北兩座城市圖,教師描述情景。學生立即豎起兩耳傾聽,然後各抒己見,但是由於學生閱歷淺,沒有說出解決的辦法,教師立即引入課文。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學生自由讀讀課文然後彙報。教師引導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又透過討論,找出描寫工人們不想砍掉橡樹心情的句子並加以理解,學生知道橡樹是有很強的的生命力和美結合在一起的,不能破壞。常言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今天的橡樹和公路都要,並且很完美,這是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心願。工人們既要把道路修好又要保留橡樹。孩子們知道人和自然能和諧相處,保護一草一木,讚美工人們有一顆高尚的心等。不足之處,部分學生課文讀得很差,句子理解有難度。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2

  本次教研,我所選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中我緊緊圍繞略讀課文教學的原則“略其所略,重其所重”來展開教學。圍繞課文的閱讀提示來確定本節課學習目標,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發表對這件事的看法,感受到築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和對環境的保護。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學生透過讀課文導語找出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從感受橡樹的美麗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以“橡樹應該把獎章頒給誰”為突破口,讓學生研讀課文中描寫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語句來感受到築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對環境的保護這顆高尚的心;最後,讓學生透過小練筆傾訴來結束本堂課。

  在備課時感覺自己的這個設計還是很不錯的,沒想到在實際的教學中落實的卻不是很好,教學內容沒有完成。反思原因如下:

  一、這節課的重點就是透過朗讀關鍵句子來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可是學生連最基本的正確、流利都做不到,談何感情朗讀?學生課前的預習不到位,學生沒有把這項口頭作業放在心上,當然就不去做了。因此,教學初讀這一關一定要做紮實了,否則影響深入研讀的質量。

  二、“獎章應該頒給誰?”這個問題設計的不恰當。在保護這棵橡樹中,工程師和工人都是功不可沒的,他們的功勞也是不可分割的。學生在為自己的看法找理由時,由於對文字理解還不透徹,對此還有很有困難的,在這浪費了很多時間。

  三、指導朗讀不到位,在教設教學時,我是抓住“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這句話去指導學生的朗讀的,但做的還不到位,學生在朗讀方面仍很欠缺,我想此時老師的範讀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能範讀一下,學生的朗讀效果會比較好的。

  反思這節課上的真的很失敗,再接再勵吧!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3

  今天,我上了《路旁的橡樹》這篇課文。這是人教版第六冊教材的課文,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娒林斯基寫的。考慮到在一節課裡要基本完成教學內容,我為四年級的孩子選擇了這篇比較短小淺顯的課文。儘管評課的老師給了我很多鼓勵的話語,但我想起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保留自己的判斷!老師們為了鼓勵我才儘量說優點,我自己知道,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一些遺憾。這隻能說明,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還不夠強,現場調控能力還有待加強,而思考和實踐是走向成熟的捷徑。

  我想如果能把自己授課的過程全部攝下來,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的話,一定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真正做到順學而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原先預料的不一樣的。每個人對文字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異的。這就決定教師必須敏銳地察覺他們的思維過程,從錯綜複雜的資訊中提煉最值得探究的教學問題,帶領學生在文字中走個來回,引導他們透過自己的揣摩、感悟、體驗、想象去解決心中的問題,把學和教、預設和生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管“風箏”飛得多遠,“線”永遠在老師的手中。在教學中,我原想以中心突破法來指導學生理解全文,但是,由於疏漏了讓學生說感受的環節,自然引不到中心句去。而且從學生閱讀的心理規律上來看,學生更迷茫的不是最後一句,而是寫工程師和工人們沉默的話。在對學生學情的估計和及時調整策略上,我顯然缺乏教學機智。我想在探究“工人們和工程師為什麼嘆氣”這個問題前,還是應該先讓學生解決“馬蹄形”是什麼形狀,從而對課文意思有一個初步的概括和了解。在引出“有必要讓樹,還是把樹砍了吧?”這個問題,就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爭辯思維,更有興趣地去讀書。

  因此,教學是要充分預設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到不同的班級去教,過程也是不一樣的,教師最要緊的是現場靈活的調控能力。在細節上,還有很多毛病,比如一開始自己也有些緊張,說明缺少實踐鍛鍊的經驗;對多媒體課件的操作不夠靈活,導致不小心把後面一張幻燈片提前放了出來;對時間的控制不夠完美,導致教學出現了幾十秒的多餘時間,又讓學生提問,使教學又終點回到了起點;對板書的設計雖然比較有新意,但是當時考慮到時間,漏了“和諧畫卷”這幾個詞,我想如果加上,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總之,在辛苦的過程裡,我們會得到自我的提升,搞課題、上課都是一樣。我想起一個朋友的話:“做一棵會思考的蘆葦”吧!在過程裡,我們感受著快樂!同時我也要感謝我們這個團結協作的大集體。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4

  《路旁的橡樹》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南北的兩座大城市之間,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在公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著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築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築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築路計劃。這個故事,表現了人們對一草一木的珍惜,讚揚了工程師和築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

  文章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從築路工人與工程師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們保護橡樹的行為完全是自發自覺的,換句話說,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成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意識。這篇課文的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透過對一件尋常小事,處理卻不尋常的作法的描寫,讀者在讀後內心受到震動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環保意識、愛護自然界裡的一草一木;二是透過具體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本文教學的難點是理解“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準備,教案一改再改,還製作了相應的課件,教學的設計在頭腦裡過電影似的放了多遍,想努力營造出理想中的課堂,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定的差距。以下是幾點反思:

  一、多種方式落實詞語教學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教活了,學活了,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曾經說過:兒童大腦的自然屬性要求,對他的智力培養須直觀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進行,使得思維由具體形象向著這個形象的資訊“加工”轉換。如果脫離大自然,從一開始學習起就只感知詞語,腦細胞很快就會疲憊,以致無法完成教師佈置給他的工作。因此,他常常把學生帶到大自然這本百科全書裡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的課堂是令人神往的,但我們無法把每一堂課都把學生拉到大自然中去,所以得藉助媒體等有效手段,給學生創設情境,加深理解與記憶。新課伊始,我先給學生欣賞了筆直平坦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樹的圖片,然後讓學生到課文中尋找相關的詞語,這樣的學習,讓學生增加了感性的認識,當讀到平坦、挺拔等詞語時,頭腦中會顯現出相關的畫面,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是很有幫助的,相信這種聯想,也會延伸到他們今後的學習中,看到類似的畫面,會很自然地把這裡學到的詞語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去。另外,課文中有一個很生僻的詞:鍥子。我查了相關的詞典,發現裡面的解釋是越解釋越模糊,其實這是我們在建築工地上常見的木釘子。於是,我到學校的建築工地找了一個鍥子,當學到這個詞時,給學生展示了實物,讓學生一看就非常明瞭,也懂得了語言反映的就是我們整個生活。

  二、留足空間實現多元解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作為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對文字內涵的深層理解,離不開老師的引領。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對於這一點,相信每一個學生讀完文章,都會被文中建築工人這種自發的保護環境的行為所打動,但我們要的不是語言上的巨人,最困難的是怎樣把理解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中去。我覺得課文中最後一句中對於高尚的理解,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反覆地出現這一段話,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一開始,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是不太理解的,然後透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高尚並不是非要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樣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

  另外,在讀建築工人和工程師說的話時,讓學生補充詞語,想象他們是怎樣說的,學生讀法不一,把課文中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自己的解讀中明朗化了。

  三、人文性與工具性並舉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縱觀這一冊實驗教材,審視我們新課程下的課堂,凸現了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記得前幾天參加小學語文的培訓時,虞哲中老師曾經講過:現在的課堂要呼喚工具性的迴歸。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回歸到以前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著重字、詞、句的訓練,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毫無美感,而是要努力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因此,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為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著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說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說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四、聯絡生活拓展語文外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我們在課堂裡大談特談環保,可是學生走出課堂卻依然我行我素,那麼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發現多姿多彩的美。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我佈置了這樣兩個作業,一是瞭解建水月亭大橋時花大量的資金移香樟樹的事例,二是瞭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而不再只是在課堂裡紙上談兵的蒼白。

  只要是真實的課堂,就會有遺憾。雖然自己也努力過,想離完美更近一些,但回頭審視自己的課堂,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現列舉幾點:

  1、可能是理解課文時每一個一個環節都緊密聯絡,所以在分析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字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透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2、一開始我出示了作者蘇霍姆林斯基的介紹,目的是想讓學生明白,寫這篇文章的年代是在距今三四十年以前,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因為那時,我們都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裡的人們一樣,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還沒有環保意識的覺醒,以體會作品中人物的高尚,但後面的閱讀理解中卻忘了這一環節。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如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很困惑。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5

  在進行《路旁的橡樹》一課的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孩子們討論:築路工人們改變築路計劃,讓一條本應是“箭一樣筆直”的公路繞成了“馬蹄形”究竟值不值得?我的本意原是讓透過孩子們討論進一步感悟文章內容。可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插曲。剛開始孩子們的態度還比較統一、明顯。可是一些“題外話”出現了:這條公路原本應該是“箭一樣筆直”,現在卻彎成了馬蹄形,這樣沒有以前設計的那樣漂亮了;這樣又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增加了築路成本;人們在透過這裡的時候不小心的話還會發生安全事故;既然要保留這棵橡樹為什麼在設計、規劃的時候不稍稍調整一下?……他們反應越來越強烈,設計這個問題的初衷沒有實現。我不得不強行引導轉變孩子們思路,並要求他們聯絡上文“……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來思考,可彎一下子繞大了,很多學生並沒有真正改變自己的想法,時間又不夠了。其實仔細想想,孩子們提出的這些問題也不無道理。

  本來是想讓他們透過討論進一步瞭解課文重點,體會築路工人熱愛橡樹、熱愛大自然的“一顆高尚的心”,以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結果卻偏離了正常軌道。怎樣在培養、引導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基礎上注重與現實生活的接軌,是一個讓我比較困惑的問題。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尤其體現的十分明顯。一些道理,該怎麼做,學生都明白,而且很會說,但在具體做的時候卻又不是那麼回事了。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6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為了保護一棵橡樹,築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築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築路計劃的故事。在本課的學習中,主要指導學生在自主讀文中感悟環保主題,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讓同學們與《一個小村莊》這篇課文中的人們作對比,讓同學們自己感受築路工人和工程師的高尚品質,在他們樸實的語言和動作中,感受他們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懷。從教學效果看,基本的教學目標是達成了,主要是我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深挖教材,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工人和工程師的心理活動。同時,在本課,我著重在於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訓練上,我讓孩子們找出主要人物,事件與結果,在交流討論中讓孩子們盡情發揮,在引導孩子們用簡單的語句組合歸納,儘管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學生的進一步瞭解了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但我在教學時沒有充分利用文字特點,讓學生在本文的矛盾對比中感悟工程師和工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就是讓學生在情感反差中逐步體會主題,此外,在教學本課時我還是未能讓學生真正地做到自讀理解,對於這一點我還學要更進一步思考,該如何做會更好。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7

  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課文主要講築路工人們在修建一條公路,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橡樹。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公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人們都讚歎築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交流合作,讀懂課文。本課重點在於理解“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並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學習課文時,選用了練讀——選讀——質疑——議讀等方式,促使學生生生互動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環保教育,培養了學生愛護樹木、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一、讓高尚的愛陶冶孩子的心

  一開始我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像樹,透過“小博士”的介紹瞭解橡樹的外形特徵、生長環境和價值作用。“小博士”的介紹詳細又齊全,使孩子們對橡樹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再透過尋找課文中描寫橡樹的句子:“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啟發學生自己想象這棵橡樹的形狀,說說這棵橡樹的特點,請一位同學上臺畫出他心目中的這棵挺拔、高大的橡樹,全班同學再加以改進和補充。至此一棵散發著勃勃生機的橡樹聳立在同學們的眼前,大家對橡樹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透過過往人們的評價:“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讓孩子們聯絡生活實際理解什麼是“高尚”的基礎上,思考:過路人為什麼說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能感受到築路人那顆高尚的心?讓學生在築路人如此珍愛一棵樹這種不平常的行為中,在對生命的尊重中,在對環境的保護中,深深感受和體會築路人那顆高尚的心!

  二、強調個性化閱讀,尊重學生個體體驗

  整堂課我引導著學生自己將課文讀懂、讀活,儘量避免分析教材,課堂上把質疑——尋疑——解疑的主動權都交給了學生。圍繞課文的重點和中心句“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變序的閱讀設計(首——尾——中),讓學生先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局,並讓學生自己從故事的結局提出問題,然後循著故事的結局再去探討故事的起因和發展,這樣將理解課文結尾這個含義深刻句子的難點化解了,並以此為主線貫穿了整節課。

  學生透過尋找高尚的行為和高尚的心靈,深入學習課文的語言,從語言中體會、感悟,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同時透過對文字的個性解讀,實現與文字的交流、對話。而適時加進對修路工程的瞭解,從新的視角感受,加深對築路人為保護橡樹而做出的各種努力和犧牲的瞭解。最後透過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進行對比,更加突出工程師和築路工人強烈的環保意識。

  由《路旁的橡樹》引發學生對隨意毀壞森林的思考,由毀壞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引發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由一個小村莊聯想到許多小村莊,由鄉村聯想到城市,由中國聯想到世界,聯想到地球——我們的家園,學生的思維隨著感情的指揮棒自然流淌。

  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不太理解,透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在教學過程中,反覆地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這種環保意識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中去。

  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為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著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說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說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我讓學生了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

  雖然自己很努力,想離完美更近一些,但回頭審視自己的課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在理解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字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透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應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自主讀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3、能在故事中得到保護環境的啟示,結合生活事件理解環保主題,並樹立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的意識;

  4、結合課文中的詞句寫讀後感。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匯入

  1、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學生用簡單的語句形容插圖上的那條路

  (隨機板書:彎曲馬蹄形路旁等詞語)

  2、完整課題

  3、想象體驗,對比伏筆

  (如果你是一位經常經過某條路的行人或者司機,你最希望這是一條怎樣的路?板書:筆直;讓學生簡單講講理由)

  過渡:我們都在講關於路的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路旁的橡樹》,這文章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路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樹”

  (一)初讀

  1、輕聲讀課文,讀通讀準,標上小節號,讀完一遍後,同桌之間交流交流已經讀懂的內容;

  2、結合課文,說說“工程師”和“工人”分別是幹什麼的。

  (二)初讀檢查

  1、輪讀課文,檢查朗讀

  2、指名說“工程師”和“工人”的主要工作內容,師作補充。

  過渡:從課文的那句話可以大致知道工程師和工人分別是幹什麼的?

  (三)教學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工程師批示未來的路要鋪在哪裡,工人們就往土裡埋進排水管。(理解“批示”的意思)

  過渡: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工人們在埋排水管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為什麼不按照工程師的批示去做?(討論交流,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

  2、重點品讀: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指導朗讀,讀出讚歎的語氣,聲音響亮)

  3、角色代入:這是對橡樹的讚美,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工人,當你看到這棵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哨兵一樣的橡樹,你又會發出怎樣的讚歎?從工人們的舉動中我們能看出他們對橡樹有著怎樣的感情?(喜愛)(反覆引讀句子:因為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過渡:那麼,工程師呢?他對橡樹又有著怎樣的感情?(喜愛)默讀課文4-7自然段,找出能看出工程師和工人喜愛橡樹、努力保護橡樹的句子或詞語,並能說說理由。

  自由交流,隨機點撥

  三、研讀課文——讀“人”

  1、第4自然段:抓住“什麼話也沒長久看著轉向嘆氣”等詞體會工程師內心的無奈和矛盾。抓住“沉默不語、沉重地嘆著氣”體會工人內心的擔心、憂慮、沉重。

  2、“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3、第7自然段:理解工程師說的話,如果我們為了修一條寬闊、平坦、漂亮又筆直的路,而把橡樹給砍了或把它移開,哪些人會怎樣責備我們呢?(自由交流)

  四、品讀課文——讀“理”

  過渡:幾年後,修成了一條怎樣的公路?(寬闊、瀝青,像箭一樣筆直只在一個地方彎曲馬蹄形)

  1、第8自然段:品讀句子: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這一個地方是特指哪個地方?當路人經過這個彎道時,就會注意到路旁的這棵橡樹,你覺得,讓這棵橡樹依然挺立在路旁有什麼好處?

  2、第9自然段:(是啊,坐車過往這裡的人不約而同地讚歎道: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理解“不約而同”和“高尚”的意思。“高尚”是對人們心靈的一種讚美。

  3、之所以說這是一棵高尚的心,是因為這顆高尚的心靈懂得什麼?(懂得保護樹,懂得和樹和睦相處)如果學生反饋不出關於環保的答案,則作必要的提示:在我們身邊,需要我們用心去保護的僅僅是這一棵橡樹嗎?

  4、在你的身邊,哪些行為也包含了一顆高尚的心靈呢?(當你看到學校操場上有垃圾,你彎腰將它撿起扔進垃圾筒,這時,你就擁有了一顆高尚的心。)

  五、課堂練筆

  1、出示詞語,抄寫積累

  形容道路的詞語:寬闊平坦筆直崎嶇泥濘蜿蜒狹窄

  形容人心靈的詞語:高尚純潔真誠無私卑劣骯髒自私

  2、結合課文詞句,簡單寫寫讀後感

  六、拓展總結

  補充一則新聞故事《100萬買兩棵樹,甭想!——北侖城東村保護古樹,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

  千言萬語濃縮為八個字:修改規劃讓道於樹

  祝願同學們都像工程師和工人們一樣,擁有一顆高尚的心!當我們都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時,我們就會把這條公路的彎道當作優美的弧線和雨後的彩虹來欣賞。

  七、板書設計

  8、路旁的橡樹

  筆直……彎曲

  橡樹:粗壯、結實、挺拔

  一顆高尚的心

  課後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指導學生在自主讀文中感悟環保主題。在教學設計上,我利用文字特點,在課題引入和主題體會時都採用矛盾對比的教學,也就是讓學生在情感反差中逐步體會主題。從教學效果看,基本的教學目標是達成了,主要是我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深挖教材,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工人和工程師的心理活動。但我在試教時忽略了“築路計劃到底有沒有被修改”這一內容,其實按照課文的原義,築路計劃並沒有修改,只是為了保留橡樹,工程師和工人們做出了一個兩全的舉動,儘管留下了缺憾——公路有了彎道。由於自己對這沒有把握好,課後,還是有部分學生認為,工程師和工人們寧可修改築路計劃也要把橡樹留下,由此看出他們有一顆高尚的心。細想,其實學生這樣理解也未嘗不可,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反而更能突現工程師和工人們的環保意識,但這樣就沒有有些偏離文章原意了。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9

  上週,在教研組上了一堂研討課,教學內容是略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教學中我緊緊圍繞略讀課文教學的原則“略其所略,重其所重”來展開教學。圍繞閱讀提示來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發表對這件事的看法,感受到築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和對環境的保護。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從簡介橡樹入手;接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以課文最後一句為突破口,讓學生研讀課文中描寫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語句來感受到築路人對橡樹的愛護、對環境的保護這顆高尚的心;最後,讓學生透過小練筆傾訴來結束本堂課。

  在備課時感覺還是很不錯,沒想到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備課那只是一種理想化的設計。有些設計在落實時發現我高估了學生的學情,如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時,我願以為有了我給予的填空題的幫助,同學們應該不成問題。可實際三年級學生對主要內容的把握剛剛接觸,只有充分地讀課文,才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學段特點。當然這一目標的達成與否與預習是否充分有關,本課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安排在家庭作業中讓學生自己去讀讀課文,結果不少學生把家裡的口頭讀書作業忽略不計,當然也不去做了。沒有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瞭解,直接影響了對這件事的看法的交流。因此,教學初讀這一關一定要做紮實了,否則影響深入研讀的質量。

  教學中,我覺得對於中段年級的學生的自學要平時加強學法指導。在今天的課堂上,我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句用抓住關鍵詞的方法來學習。沒料到,不少學生傻眼了,竟然不知如何下手,於是自主學習又變成了流於形式。顯然這與平時的教學有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要更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略讀課文更應該放手讓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和精讀課文中學到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0

  《路旁的橡樹》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透過尋常小事,不尋常的處理方法,感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以下是我教授此課後的幾點感受:

  一、留足空間實現多元解讀。

  一開始,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不太理解,透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在教學過程中,反覆地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這種環保意識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中去。

  二、人文性與工具性並舉

  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為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著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說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說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聯絡生活拓展語文外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我讓學生了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

  雖然自己很努力,想離完美更近一些,但回頭審視自己的課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在理解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字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透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應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1

  剛讀到這篇文章,就覺得學生憑藉已有的生活經驗,是無法理解課文的。文章中工程師為了是否砍樹而猶豫,工人們不想砍樹但只能聽從命令的那種無奈,這兩者的心理過程其實很複雜,老師要幫助學生去體會。

  在教學時我利用了課文插畫,讓學生透過想象來感悟課文。一開始當學生讀到“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這句描寫橡樹外形的句子時,並沒有多少感情。“哨兵”他們沒見過,“粗壯、結實、挺拔”的樹也比比皆是。這時我指導學生看課文插畫,畫中橡樹邊有幾輛汽車,畫得很小,這就襯托出了橡樹的高大。同學們一看到在橡樹邊顯得那麼小的汽車時,都發出了驚歎,這聲驚歎其實就是工人們和工程師為砍樹而猶豫的原因。在不需要我多加描述、解釋的情況下,一幅畫就幫助他們理解了。

  課文的難點是理解工程師和工人的心理變化。學生之所以難理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工程師和工人在築路時有哪些權利,什麼又是不可以做的。學生很天真,他們認為改設計方案很簡單,這樣就無法理解工程師和工人們的沉默不語和那沉重的嘆氣聲。所以接下來我就為他們講解築路工人和工程師的工作及權利,以及違反規定之後可能會有的後果。學生聽了老師的講解後,理解起課文內容更容易了,這時我又和學生一起將整個故事重現,用老師的述說、動作、語言,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一步體會。並讓學生將工程師和工人的想法說出來,培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許學生說的和教參中的標準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肯定。

  我們經常說讀中悟,但只有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讀,連最基本的意思都不明白,讀再多也是徒勞。其實現在很多課文中都出現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符的情況。這時更重要的就不是朗讀,而是瞭解時代背景、那時人們生活習慣等有助於感悟課文的細節。比如:《燕子專列》中政府包車之舉為什麼讓人欽佩?那就要向學生介紹當時的生活環境,以及包一列火車政府所要付出的物資多少,適當的瞭解這些對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2

  我們都知道《課標》中對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教參》中也明確強調,略讀課文,在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即使有些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也可以留著今後解決。

  在教學中我也清楚這些,但對其精髓可能還是沒領會明白,當學生困惑的時候總想幫忙,上著上著也就把略讀課上成了精讀課。就在前幾天第一次試教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於是我們校長和主任就給我支了一招,說你可以根據導讀中的問題設計一張測試卷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既做到放手,又真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確實有道理,但能行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教,沒想到真的可以,給我最明顯的、有別於精讀課的感覺是我可以放手了。

  在今天的課堂上大家也能看到,完全是學生在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在認真地對待這張卷。而且經過幾次試教後,讓我體驗到了這張卷有他獨特的優勢,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在評價的介入下,我們能夠摸清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還有那些個同學不行;學生對前幾課精讀課文中學習方法的掌握運用情況也能有個準確的瞭解,同時能檢測出我們在前幾課精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當然在教學中一定還有許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夠多提寶貴意見。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3

  今天講《路旁的橡樹》。

  先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說得都很詳細,像是在複述課文,我對學生說:“最聰明的孩子是把文章能讀成一句話。”很多學生再次思考,一次次的簡練,終於我們一起把課文的主要內容總結了出來。

  接下來,我們抓住課文的最後一句話“修築這條路的路一定都有一顆高尚的心。”來理解課文內容。我提示同學們從文中找到理由來說明這句話,同學們理解得比較好。很多同學找到了文中工程師和工人的對話。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

  “橡樹葉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講到這裡時,我想起了王松周老師處理的一課,運用對話對內容進行深思考。我問同學們:我當工程師,誰來當工人們?咱們來表演一下這句話。同學們躍躍欲試,小宏站起來了。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橡樹也不可以砍。”

  “路一定要繼續修下去。”

  小宏不知如何回答了,吃驚的看著我,我懂她的意思,老師,書中沒有這樣的話呀。

  我笑了起來。問誰能繼續和我對話。小雨站了起來。我們又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橡樹也不可以砍。”

  “路一定要繼續修下去。”“橡樹也一定要保護。”

  “路一定要修通。”“橡樹決不能砍。”

  “怎麼辦呢?”“可以轉彎呀”

  說到這裡時,我明白同學們是根據後面的內容來說的,但工人們一般不會拿出方案,因為起決定作用的是工程師,我這樣引導,你這樣說“相信你會有辦法的。”這樣說更合理。

  在我們兩人對話時,同學們的興趣非常高漲,有人幫著小雨說,有人為小雨加油。我觀察了一下,所有的同學都參與了進來。

  課堂的預設非常關鍵,課堂上的生成更令人興奮。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4

  本課是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人們在築路的過程中設法保護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故事所透露的是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高,內容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閱讀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的設想上全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只是在閱讀感悟中提示一種寫法 “以小見大”。

  比如,文中透過“繞樹築路”這樣一件小事,讚揚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品質,這種寫法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本人在引導學生隨文習作中貫穿了這一寫法的運用。如何做到以小見大呢?這裡我扔掉課本,把學生引出室外,在我們校園裡有一棵插柏楊,1938年是一位姓盧的老師栽的,至今幾十年了,聽說幾次校園建設都保留了這棵老樹,第一這棵老樹在校園裡是另一道風景線,另外也是對逝去的盧老的懷念。每當老師們來到樹下,總會談起當年的好多事。學生下課了,樹下就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棵柏楊要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合手那麼粗,伸出四層教學樓頂好幾米,抬頭望不見頂端,像伸進了雲層。樹的表皮已有幾公分的裂縫,裂縫裡填滿了青苔,雜草,當然也因為樹,常讓孩子們追幾片落葉,怕扣班級的考核分,尤其是秋天……

  在指導的過程中,首先透過平常所見人物動作,去表現人物品質。其次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對話,表現人物品質。透過一件小事,一個小的細節,一個小的片斷,來反映一個大的中心。這就是以小見大,在這種寫法上要注意兩點,這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與寫作銜接的重點。第一,要抓住人物的語言,透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思想。如,寫同學愛護班級,“這粉筆是老師給我們講課寫字用的,你拿一根他拿一根,老師用什麼給我們講課呢?”第二,透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品質。如學生寫本人的一段外貌描寫“老師一手拿著粉筆,一手推了推那幅深度近視眼鏡,然後把教室從四周到中間直到每位同學都掃了一遍,輕輕地放放下教本……”在這個環節。學生實踐練習,並要落實。從學生的習作看上去,還是很成功的,題材也較豐富“插柏楊”“老師笑了”“老師給我們認錯了”“愛笑的同桌”等。學生都能以一件小事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表達自已習作中心。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思想。首先本人注重訓練學生的質疑,解疑的能力,“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其次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種高尚,最後透過習作落實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15

  《路旁的橡樹》課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透過尋常小事,不尋常的處理方法,感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以下是我聽了譚玲老師的授課後的幾點感受。

  一、留足空間實現多元解讀

  一開始,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不太理解,透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在教學過程中,反覆地出現課文的最後一段,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這種環保意識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中去。

  二、人文性與工具性並舉

  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為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著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說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說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聯絡生活拓展語文外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要讓學生了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

  還存在著的不足:

  1、在理解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字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透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