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1
《阿長與山海經》選自魯迅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文章回憶了作者小時候與保姆阿長相處的幾件事,再現了一位一生很不幸又熱往幸福的農村婦女,特別描述了令作者終生難忘的是:大字不識的阿長竟然為他買來了他渴望已久的《山海經》,當時給了作者極大的震動,以至於多年後寫這篇文章來感激和懷念這位連名字都不甚清楚的保姆。
以前學習這篇課文時,總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提一個問題,學生討論解答一個問題,卻不知下一步往哪兒走,完全唯老師“馬首是瞻”,因而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今年我嘗試用導學案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帶著導學案中的問題獨立預習,然後小組內討論解決問題,最後交流展示,慢慢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這種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導學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問題設計。問題不宜太細緻,注重整體把握;問題不要太多,要抓住重點;問題不易太難,以免學生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必須對課文要有清晰的認識,能準確把握課文的重難點,明確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問題,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引導學生思考探討,快速把握課文內容。
對這篇文章,在認真閱讀教材和教參後,我設計了以下幾個預習題:
1、阿長是誰?《山海經》是什麼書?阿長與《山海經》之間有什麼故事?
2、文中回憶了作者與阿長相處的幾件事?重點寫了什麼事?
3、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找出有關詞句)
4、你覺得阿長是個怎樣的人?你喜歡她嗎?作者是嫌惡阿長還是懷念、感激阿長?
5、本文用什麼手法表現阿長?這種手法有什麼好處?
這五個問題中,第一個問題是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三、四這三個問題是課文的重點,分別從事件、情感、和人物形象幾方面來幫助學生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情感。第五個問題是寫作上的探究,可使學生借鑑這種寫法在寫作中學習運用。
帶著問題去預習,學生學習語文有了目標,讀起來更專注,而不會盲目;小組內更討論激烈,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了課堂;學生不再是旁觀者、聽眾,而是課堂的主體。許多學生嘗試自己去探究問題,找出答案,因而學習語文有了成就感願意去展示,和大家分享自己探究的成果。教師也不用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而是走進學生,指導他們學習的方法,還可以瞭解學生的疑難,便於針對性的解答。
正因如此,在小組討論後的課堂交流中,學生表現積極踴躍,問題的答案不是教師講出來,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完善,但卻是他們獨立解決的。教師只需稍加點撥,就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
當然,由於初次嘗試這種先學後教的模式,難免還有一些不足,如課堂討論如何更能集中學生的熱情,如何使討論更節約時間等等,而這正是我們在今後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的。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2
以往用學案教學中,第二課時就是學生的展示課。可是最近我們在操作中發現不少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學生老是在點撥上抄答案,展示時也是照著所抄的答案讀一下,沒有多少思維的含量。由此形成了學生一種壞毛病:一發下學案,先不認真地閱讀課文,而是在點撥上找。
今天這節課,我發現原來我們在操作學案中,沒有把人家橫水初中的精華給運用到位。在橫水學習的日子裡,我們每天像跟屁蟲似的,跟在人家老師後面,從上課到備課,到自習,到休息。一點一點的學習,生怕放過某個細節。我記得橫水的老師給我們說:展示要讓學生說出知識從哪裡來。回來後我們在學案的編寫過程中儘量模仿橫水,這點做的還不錯,雖然與橫水還不很大的距離,但我們的老師基本上都能獨立地完成一份完整的學案了。而且還能加入自己的設想。由於我們所用的版本的橫水的不一樣,但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原則是相通的。我們初二語文學科組在學習橫水的基礎上,大膽加入了我們自己的東西,充分發揮我們四個人的集體智慧,使我們的學案具有我們自己的特色。比如在每課學案中設計的寫作訓練,我們都精揀細選。在對每一課教材的處理上,我們也是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從我校學生的實際出發,處理時總是從文字內容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而不是一下子就用一個大問題把學生給難住了。例如在備《阿長與山海經》一課時,我們第一課時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概括文中寫了阿長的幾件事?趙步紅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從文中找出少年魯迅討厭阿長的哪些事?產生敬意的又是什麼事?這樣學生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第二課時我們一開始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阿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學生概括。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作者對阿長感情變化的詞語,並且把第一個詞給學生示範出來:憎恨。讓學生跟著找。當我看到我們班的學生都找得很準確時,我當時就想我們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以後只要碰到讓學生找感情的詞語的閱讀題,我想學生應該能做出來。設此題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從感情的變化中可以看出作者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和本文以感情變化為線索。只要給學生一點,就會明白。一個原則,就是低估學生能力,把學案做細。
今年,我們初二語文學科還加入了對比閱讀學案。對學生進行適當拓展。語文是一個很大的世界,光靠教材中的幾篇課文遠遠不能適應學生的閱讀需求,可以這樣說,語文的功夫在課外。在上好課內文章的前提下,一定要給學生拓展,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堂帶到課外,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語文天地。具體如何拓展?我們所用的現行教材是人教版。每一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作品。比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就是以“戰爭”為題材,第二單元以“愛心”為題材。這本身就給了學生一個大的視野。我們的做法是,找出與每一課內容相關的文章,從內容、寫作手法、結構,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進行對比。比如在上第二單元《阿長與山海經》一課時,我們找了高中課本中艾青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與過去初中教材中的一篇散文《荔枝蜜》(楊朔)進行三對比。《阿長與山海經》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寫作背景是相同的,都是作者在被國民黨迫害,沒有自由的情況下寫的,所寫的內容是相同的,都是寫自己少年裡的保姆,而且要表達的感情都是相同的,即懷念和尊敬。不同的是寫作手法,《阿》用的是欲揚先抑的寫法,而《大》用的則是直抒胸臆的表白。題材也不同,一個是散文,一個是詩歌。而《阿》與《荔》又有相同之處,就是寫作手法上都採用了欲揚先抑。我們把原文給學生下載下來,後面給學生出了幾個對比閱讀題,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