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節《力》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五章 第一節《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節課是第五章力學的第一節課,和第六章《力與運動》以及下學期的壓強和浮力等內容構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學知識體系。因此,本節課的內容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學好力學知識的基礎。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學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要透過本節教學使學生逐步加深對力的概念的理解。學生在學習完聲學、光學等內容後,對初中物理的學習方式已經有所瞭解,即從實驗入手---然後總結規律---最後落實到解決問題。所以,本節課力求能使學生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有新的發現。
本節課的設計
一,從神舟七號的發射談起,從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中引出最基本的物理學知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力學的神奇。首先播放了神舟七號從發射到返回地球的錄影,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然後提出問題:
1,火箭升空為什麼是向下噴射火焰?
2,神舟七號的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麼能飄起來?
3,飛船的返回艙要使用耐高溫材料,從而避免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燒燬飛船?
4,是什麼力量是飛船落回地球?
5,為什麼返回艙落地前要開啟降落傘?
這些問題的提出,雖然學生在沒有學習力學之前無法回答,但是透過學習,這些謎團就將慢慢被開啟。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把學生引入力學知識的海洋,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探索,教給學生游泳,而不是簡單的遞給學生一個救生圈。
二,總結錄影中的簡單力學知識,總結歸納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動空氣,
2,空氣向上推動火箭,
3,宇航員推開艙門。
引導學生總結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同時前兩個問題的'提出也為下面講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筆。
然後緊跟兩個問題:
1,一個物體能否產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隻有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兩個問題的解決採取兩種不同的方法。
第一個問題透過閱讀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張飛要與關羽比力氣,他提出:誰能把自己提起來,誰的力氣就大。說罷,他用雙手緊抓自己的頭髮,使勁向上提。儘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氣,憋得滿臉黑紫,甚至把頭髮都拔掉了一大把,結果還是不能使自己離開地面。)來讓學生理解。這個故事的理解如果展開應該是內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這裡就事論事,只要求學生解決--是不是一個物體就能產生力的作用。學生讀完會心一笑,不需要老師再多說什麼就輕鬆地理解了這一知識點。所以,問題的設定一定要化難為易,讓問題在最適合的時間出現,往往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用的是實驗探究法,也是物理課上最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學生提供器材,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完成探究。
三,透過觀察錄影講解力的作用特點,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透過滑板上的人推牆錄影講解,學生很容易接受。緊接著提出問題:人走路的時候為什麼是向後蹬地?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例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點。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條,這裡做了細化。先透過踢足球的錄影讓學生總結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然後透過放大的錄影讓學生看到,在力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同時也在使物體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反思一下,感覺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有得有失。比較好的一點是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形變我們看不見?然後讓學生觀察玻璃酒瓶的形變可以用細玻璃管中液麵的變化來放大,繼而聯絡前面聲學中的幾個實驗,讓學生理解物理學中的研究思想—轉化法。不成功的一點是,對運動狀態改變的總結上,沒有及時歸納運動狀態不變的兩種情況。這個知識點在第六章中也會用到,如果在這裡提前總結出來其實就等於減少了第六章的一個難點。我的體會是,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向前看和向後看,所以提前兩週備課確實很有必要。
四,本節小結。由於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好總結,所以學生看著板書能很輕鬆的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點總結出來。所以,板書和多媒體就像孫子兵法和核武器,缺一不可。兩者各自發揮好自己的作用,相互補充,才是制勝之道。
五,習題。本節課共設計了四個練習題,一個填空,一個單選,兩個多選,起到了落實知識點的作用。這裡重點說一下多選題,雖然考試中沒有這類題型,但是多選題在課堂練習中出現卻有很多好處。比如,多選可以讓鍛鍊學生的審題能力,找出題目中考察的知識點。也能讓學生總結正確與錯誤的選項,從正反兩方面掌握好規律結論。
補充:
一,物理課的內容要及時更新。雖然物理學的知識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但是這些知識的應用卻是日新月異的。比如上次講到力學的時候引用用的是神舟五號,這次卻變成了神舟七號。我的感覺是一堂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物理課應該是一堂新鮮的物理課,而不應該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物理課。因此,平時對於新知識應用的蒐集整理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想到了地理組燕老師的省優課,地圖的講解不僅僅是平面、一成不變的地圖,而且用到了googleearth這樣動態的衛星地圖。讓學生能借助這以地圖從浩瀚的宇宙中一點點放大,最後看到了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家。這樣新鮮的課學生必然會興趣盎然,學習效果肯定好。
二,教學中要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以往上課之前總是習慣把原來的教案找出來,比著葫蘆畫瓢,結果講的和去年甚至前年的課沒什麼兩樣。後來老的教案逐漸找不到了,反倒是輕鬆了不少,每次備課都能有一個新的思路,上完課也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好的東西要保留住,但是不能一成不變,尋求教學中的改變其實也是解放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過去聽過的一個說法是,老師只需要備一年的課,剩下的三十年就不用備課了。現在想想,這種做法實在是無法可想。老師應該是一杯新芽的綠茶,讓學生看到新鮮的綠,聞到香噴的霧。而不要做一方陳年的普洱,落滿灰塵又顏色深紫,讓學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