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一課教後反思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七冊第44、45頁上的內容。年、月、日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有關知識,記住每個月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
2、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教學過程: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影片匯入,引出課題。
透過播放劉翔110米跨欄奪金的精彩片斷,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創設了最佳情境。
2、統計觀察,發現特點。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在認識大月、小月時,我根據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學內容對全班學生進行了適當分組。每5人為一組,發給每組不同的連續4年的年曆和1張統計表,讓學生統計連續4年每個月的天數,並提出了小組合作的目標和要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探索、交流,老師只是引導和點撥,滿足了學生“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他們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很興奮的將找到的特點彙報給大家聽,這時教師給以肯定並及時總結: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7個月都是31天,通常我們把它們叫大月,讓學生給二、四、六、九、十一月取名叫小月,此外還有一個特殊月二月。這樣學習,使數學被視為一種過程,而非一個既定的結果。
3、巧用媒體,突破難點。
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我藉助多媒體,設計了1997到20xx連續8年各月天數的圖表,並將關鍵字用紅色突出顯示,我在製作課件時,設定了閃爍顯示和移動效果,化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把不易理解的難點展示出來。讓學生較快地發現每4年中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並透過猜一猜下一個閏年是哪一年,讓學生大膽猜想,培養了他們的推理能力。
4、張弛自由,精神愉快。
在做判斷平年和閏年的練習時,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老師教給的方法去判斷,透過猜猜誰會來,再一次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張弛自由,精神愉快,既緊張又輕鬆,既有利於活躍思維,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並且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聯絡實際說說你熟悉的年份,如“我們處於幾世紀?”等等,適時進行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