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教學反思1
《畫》這篇課文由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組成。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稱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
一、教學效果:
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讀者”,透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並且邊讀邊配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如,讀到“近聽水無聲”時,做出側耳聽的動作;讀到“人來鳥不驚”時,做出擺手的樣子。學生的表演慾望一下子被點燃,躍躍欲試。我想,只要學生的朗讀興趣濃厚,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的。本課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二、成功之處:
多種方法識字。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指導學生透過比較瞭解它們的意思。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我在教學識字時,巧妙地誘發孩子們識字的慾望,並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積累,給他們創造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機會,同時還適當地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識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三、不足之處:
在找反義詞時,學生有不理解的,我只用語言來進行了解釋說明,如果能夠讓同學們親自來體會一下,相信理解的會更為透徹。
四、改進措施:
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講解過程中應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應適當地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畫》教學反思2
《畫》一課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這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的第一篇古詩,對於一個沒有一點基礎的一年級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孩子沒有學習知識的積累,如何是學生有滋有味地迴圈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受到美得薰陶呢?
課堂上,我運用了組詞、觀察圖畫以及具體描述情境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理解“遠”“色”“近”“無”的意思。
出示“遠”,指名認讀。誰來組一個詞語?(遠去、遠歸、遠遠、大老遠)遠這個字和誰相反?(近)
出示“近”,指名認讀。辨別“遠”“近”的字形,給“近”組詞,孩子們組了很多詞語:近處、遠近、近門
這樣,透過組詞的辦法,學生不僅認識了遠和近兩個字,而且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為理解詩意打下了基礎。
“色”,誰來給色組個詞?(顏色、色彩)那“遠看山有色”是什麼意思?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第一句詩的意思。
我們理解了第一句,第二句詩誰會解釋?(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同學們,為什麼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呢?
2、觀察圖畫理解詩意
大家看看這幅圖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多麼漂亮呀!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後兩句的意思嗎?學生興味盎然,大家都踴躍舉手,爭相發言。說的十分好。
3、師描述意境,學生體會
學生中間休息時,教師針對畫中的內容配樂進行有聲有色的描繪:遠遠地看畫中的山,青青的,綠綠的,真漂亮呀!走近細聽,可是聽不到一點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可是這些花依然開著。到鳥跟前,驅趕鳥,無論怎麼驅趕,鳥依然不害怕。這是為什麼呢?
用以上方法,學生感悟到了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收到了美的薰陶。
《畫》教學反思3
《畫》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古詩,古詩的教學不同於課文,有點難以把握的感覺。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認讀生字,第二課時重點是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受到美的薰陶。下面是我在第二課時的教學反思:
一、課堂設計:
新課開始,我從畫引入,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引出古詩。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字音讀準,讀對。然後和學生一起品詩。每一句詩句都有一副圖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四句詩的意思,同時板書詩的內容,讀出詩。特別是最後一句“人來鳥不驚”的教學,我讓學生親自感受鳥在畫中和生活中人來後的反應,加深理解。接下來是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誦讀古詩,分男女生對讀,小組讀,集體表演讀,讓學生髮揮想象根據感悟做出動作。如“遠看”時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聽”時則做出側耳聽的樣子,“花還在”做出花開的樣子,“鳥不驚”做出擺手的樣子。這樣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的讀,學生感受、理解了詩的意境,受到美的薰陶,也在短時間內背下了古詩。最後是鞏固練習,給詩排隊。拓展學習反義詞。
二、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古詩教學比較難,我在教學中沒有把握好詩的整體性,如朗讀時的整體範讀,詩句理解時的整體感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析,這樣淡化了詩的意境,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整體美。
2、受方言的影響,我的個別字音不準。特別是前後鼻音。低年級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生字識讀,那麼作為老師,我必須做到字音準確,給學生很好的示範。
3、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我更應注重孩子評價性的語言,不能都是單調的“你很棒”、“很好”……應該讓他們以更高的學習激情投入到古詩誦讀中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興趣、嚮往和創造都在生機勃勃的課堂環境中煥發出來,飛揚起來。那樣我才會和學生一起快樂起來、發展起來。
《畫》教學反思4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這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我抓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表現”的身心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本節課我用了一個課時,教學過程中鑑於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讀本詩,我採用由謎語匯入——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圖文結合研讀課文內容——指導朗讀的步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理解詩意,學習朗讀。
在本節教學中,我做得比較好的是:
1、謎語匯入。
我以謎語匯入本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後面的學習打開了一扇大門。
2、識字教學。
本課中有許多反義詞,我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學生記憶生字,如遠——近、來——去、有——無等。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利用平日的生活經驗記住生字小寶寶,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我讓四人小組共同學習,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後找出漢字的的特點,再討論說說怎麼寫才能寫好看,然後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孩子們多說,讓他們從生活中去理解這些字,在一定的語境中去學習這些字。
3、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在掃清生字的障礙後,接下來要做的是領會課文的意思,本課有一幅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與插圖結合便於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揭示課題後,我出示了本首詩中的四個重要的字“山”“水”“花”“鳥”,根據每行詩的特點與插圖相結合,讓學生透過插圖理解本首詩。在理解詩意時我啟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做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讓學生在看圖、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4、指導朗讀。
如何讓學生讀出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呢?在教學時我創設優美的情景,引導學生學會朗讀。在指導朗讀時為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著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者舞著讀,讓他們透過各種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
當然,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新課標指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或朗讀後,我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沒有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及對別人的優點與不足之處進行討論。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錘鍊自己。
《畫》教學反思5
根據教學進度,我準備的是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小朋友初步瞭解課文,重點指導同學讀課文利用以前學習過的識字方法分類識記生字和說反義詞的練習。雖然,在課前我對於教學設計已經爛熟於胸。在教學中我教態好,引用先進先進的教學理驗,大膽的創新。一節課下來的到了各位老師的好評。
但是在課上無論是我自身的教學,還是同學的課堂常規都曾在這一些問題。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
1、課前對同學的學情估計缺乏:
在上個學習單元的《語文園地一》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反義詞的概念,並在課上進行了說反義詞的練習。在這節課上,我只是想將課後練習引入課堂教學,藉助同學對課文內容的初步理解,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反義詞,然後順學而導,讓學生進行說反義詞的拓展練習。因此,在課上,我試圖讓小朋友直接找出課文中的三組反義詞,認為這一教學環節只是引入練習的一個過渡,但怎麼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環節,同學們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正確找出課文中的反義詞,甚至還有一個同學在課上隨便地問出:“反義詞是什麼東西?”這樣的情況,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預期的,一時間我慌亂無策,沒想到以前連練習都做過了,同學們說出了遠比書上更難的反義詞,怎麼偏偏在有老師來聽課的情況下,出這種狀況呢?此時的我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沒有方法只得重新引導學生回憶反義詞的概念,然後又透過現場扮演引導同學體會“近與遠”、“來與去”、“有與無”之間的相反意思。在課後的認真反思中,我認為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只要是課上我引導學生從《語文園地一》中的題目說起,引導學生先理解反義詞的概念,再練習操作就可以了。
由此,我想到自身在備課過程中,過於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沒有一個緊急的預案,才會被學生在課上弄得個措手不和,毫無防備。我想這就是新課標中反覆強調是“教師是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沛尊重同學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同學唱讀的糾正:
由於剛剛接手一年級同學的朗讀指導不清楚應該掌握到何種程度,在以前的四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比較重視糾正同學的唱讀現象,認為一年級的小同學只要將字音讀準就好,唱讀也屬自然現象,所以沒有和時糾正。在聽過了指導教師的評課後,我認為自身對於同學的朗讀要求過低,應在朗讀上對學生加以規範和指導。
二、在組織課堂方面
在這次講課過程中,我深切地感覺到自身的組織課學能力急需加強。看到自身班的同學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不時地亂動、坐不住,站在講臺上的我,還要對其微笑提醒,真是感覺力不從心、很是著急,但在著急之餘我也在分析其原因所在:
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在課上,看到有區域性的學生坐不住,甚至有說話的現象,我沒有直接批評,而是從正面肯定了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但評價的形式僅僅是口頭評價,評價的語言僅僅是“現在某某小組做得好”,如此而已。當時也有的同學出於集體榮譽感也做好了,但是堅持的時間很短,不一會就又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其實,對於本班的同學,我在課下也採用小組評比和發獎勵貼紙的形式對同學的課堂表示給予評價和鼓勵,只是有老師來聽課,我認為在課上給同學們發貼紙會耽誤教學時間,可能會完不成教學任務。但沒想到,在課上反覆提醒同學們的課堂紀律和坐姿,指出個別同學的問題非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因此延誤了許多教學時間,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證,學生在課上學習得更加費勁,我講起課來也覺得力不從心了。因此,我想,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即時性的評價以和評價形式多樣化至關重要,無論幾年級的教學都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徵動身。
總之,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缺乏,還需要向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各位老師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