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4篇)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4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1

  《解比例》這節課實際上是一節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於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現在回顧這節課,知識點教授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不過也有幾個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變換思維,隨機應變調整非預設生成。

  開始出示的第一個複習就使我始料未及。題目是這樣的:口算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再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這道題目的用意本來是想出兩個能組成比例的題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為比值不相等,不能組成比例,當學生口算出比值,說出不能組成比例時,我一時慌了,真懊惱備課之前沒有先算一下,後面內容的順序要被打散了,怎麼辦?能否補救?也許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馬上反應過來:如果改動其中一個數,再看能不能組成比例?這個問題一出,學生的腦筋立馬轉動起來,答案也隨之即出:“把27改成36,這樣9:36的比值也是1/4,這樣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了。”回答的多好,我在為學生高興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小機智暗自慶幸!(不過以後可不要再犯哦)後來在講到課後練習題時有這樣一道題目:下面哪些組中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5、1/5、9和3。此道練習題與我的複習小岔曲雖然形式不同,但細細品味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鍛鍊學生判斷幾個數能否組成比例。

  反思之二:抓住重點,順水推舟解決非預設生成。

  複習“根據比例的意義,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數。3:5=6:();()/15=2/5”時,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這題的要求是根據比例的意義來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學生沒有運用比例的意義來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質,用5×6算出兩個內項的積再除以一個外項3等於另一個外項10,雖然她沒有明確說用兩個內項相乘的積等於兩個外項相乘的積來解答,但她說出了其中的意思,這不就是本節新課的重點所在嗎,現在被她提前說出來了,這說明該同學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已經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一個未知項了,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們掌握的麼?順水推舟,應該及時調整教案,直接進入今天的新授重點,不過我今天卻沒有這麼做,這說明我對教材和教案的把握程度還不夠,沒有做到胸有成竹。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2

  在近期校本研修網路培訓學習中,應學校要求,我擔任小學高年級組磨課活動主講者,接到此任務,帶著學習與交流的良好心態參與其中,我決定選擇《解比例》為公開課的授課內容。

  課前,我認真閱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學習情況,制定教學設計與教學PPT。在學校年級老師的聽課下,在學生的配合下,很好地完成本節知識點的教學活動。

  課後,我靜靜地坐在辦公室,思思回味,感覺這堂課,有收穫,也有遺憾。

  一、成功之處

  1、利用課件,展示法國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讓學生欣賞與閱讀中獲得樂趣。

  2、從解方程到解比例,形成良好的無縫對接。

  課前,我曾在同年級另一個班試過,用解方程的方法進入到解比例教學。如80:X=10,讓學生試解,而後,我將10後面加上比號和1,形成80:X=10:1。

  學生很快發現,這是一個比例,可是怎麼解啊?

  正在學生疑惑時,我提醒學生:我們學過比例的基本性質啊,兩內項積等於兩外項的積啊!同學試試!

  孩子們將新改寫成80×1=X×10。

  3、以小組的形式總結出瞭解比例的概念。

  孩子們完成上面比例後,我接著問:“什麼叫解比例?”

  我試著讓孩子們分組討論,並總結,孩子們發現: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4、將小組學習式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從上學期到縣裡接受“四步教學法”培訓學習後,我的最大感觸就是怎樣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很好地運用到課堂中。從那以後,我將孩子們根據各自的喜好選擇自己的學習合作伙伴。

  在這堂課中,我讓孩子們兩人一組,一起回答問題與完成練習。這樣,孩子們相互補充,共同進步,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5、較好地展現數學的邏輯性。

  讓孩子們花最少的時間學最好的知識,一直是我教學的理念,要達到這一點,需要授課教師有很深的教學功底,特別是對教材的把握。

  我曾經有幸代表學校到黔東南州籃球館聽蘇教版教材編寫專家夏青峰老師的課,為夏老師的授課方式深感折服:一杯水,幾張幻燈片,臺下掌聲雷動。

  我現在還在那美好的。畫面裡……

  那麼,怎麼將這堂課的內容很好地串聯在一起哪?

  我決定在授新新課開始前下足功夫!

  上課一開始,我引導孩子們複習以下知識:什麼叫比例?什麼比例的基本?比例有幾種表示形式?組成比例需要哪項?這些項怎樣稱呼?如果將比例改寫成分數形式,你會解嗎?

  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出孩子們自己的反思,挑起孩子們的求知慾望,同時將本堂的知識很好的串聯在一起。

  二、遺憾與無奈

  1、下課後,老師們進行討論交流,各自發表意見,或許是老師們的保守,除了好之外,還是好,沒有能聽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因為,相比這些,我更喜歡聽到“逆耳”性的建議。

  這是不是聽課與評課的“統一調子”?

  2、自己感覺到本身缺點太多,平時上課隨意習慣了,一旦面對攝像頭,在前幾分鐘體現得茫然不知所措,什麼條理性、層次性啊,一下子全亂了……

  3、課堂練習的層次不夠合理,孩子們在掌握好解比例方法後,由於時間原因,沒有進行拓展延伸性練習。

  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一切是那麼恬然自得,而又遺憾點點,這正如下課時我送給孩子們的那老話“學到老,活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3

  今天教學了《解比例》,這節課實際上是一節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於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課後回顧這節課,雖然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好比例的基本性質,在解比例時胡亂解比例,不是把兩個外項相乘,也不是把兩個內項相乘,而是“打亂仗”……這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理性對待,否則絲毫不會有效果。

  二、部分學生在應用方程的知識解比例時遇到了較大的困難,其原因是四。五年級學解方程的知識時有疏突知識掌握有欠缺,不懂得應用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去解題。對於這部分學生要進行補課,讓他們熟悉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三、對於學生來說,及時的鼓勵、表揚,使其得到更充分的情感體驗,對他們的發展會起積極的`作用,由於事先沒料到以上兩問題,在備課時準備得不是很充分,在上課時也沒有及時有效地做好調整,讓學生自我發揮,交流討論的機會較少。所以有些遺憾。

  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教學反思4

  教材的重點是解比例,難點是解比例的方法,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法。

  解比例的方法與解一般方程的方法是有所區別,解比例的第一步都是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乘積相等的方程。再解整數比或小數比時,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係數時,含有未知的左邊,不再書寫除以這個係數,直接寫未知數。我所選擇的是各具特徵的練習,有的適於用比例的意義解決,有的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決比較簡單。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發現多數學生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做到有理有據。對於學生多樣的解答方法我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還應該對各種方法的優劣引導學生進行最佳化,這樣會對學生下面的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我們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去體驗發現數學規律和應用數學規律的樂趣。在練習中,我組織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數學知識,並應用它去解決相關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的理智高於事實與現象的“權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