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1

  文言文複習,既深奧又沉悶,加上在高考的語文考試中分量比較重,學生們為了明年的高考,不得不硬著頭皮學下去,每一次課下來,學生辛苦,老師也辛苦。有很多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多次跟我反映,這些文言文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書,讓我不得不經常對自己的課堂加以思考,到底怎樣的文言文複習課堂是學生喜歡的課堂,既高效學生學有所獲,又生動活潑學生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願意學。經過自己的思考揣摩,以及向其他人學習借鑑,我想就文言文的複習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文言文教學與複習一直是塊硬骨頭,在新課程理念下,文言文課堂教學也出現了許多探索,這一個月以來,我文言文專題複習課上,主要分五個板塊學習:積累實詞和虛詞,以例句探討,加以文言實虛詞的推斷方法,在學生自譯的基礎上,字字落實,明辨意義,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引導學生掌握文言實詞和虛詞的辨析方法,歸納積累,並聯系所學過的文章,拓展分析,儘量做到舉一反三,由易到難;其次是句式,讓學生熟悉各類句型,由課本延伸到課外,最後以翻譯和理解為主,鼓勵學生用資料、查工具書,盡力翻譯要準,並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第三,文言翻譯與文言整體閱讀,結合實虛詞、句式,在閱讀遷移中培養能力,落實基礎,然後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扣題回答;第四,文言斷句,先熟悉斷句方法,在練習中落實方法。第五文言簡答,其實這個也是一個綜合考查的內容,因此我也貫穿了文言實虛詞文言翻譯與整體閱讀,從而達到一個綜合能力提升的結果。最後,文言的整體閱讀。

  反思這些複習課,我認為文言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文言文的專題複習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夯實基礎,積累拓展遷移,就需要我們從實際探討,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主要做好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注重課內文字,夯實基礎,然後才能拓展遷移。我的作法是先讓學生充分熟悉教材,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再輔以課外練習,在練習中聯絡學過的內容來比較拓展,從而達到積累的目的。

  其次,加強方法的指導與落實運用,尤其文言實虛詞的推斷方法。在學生對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積累了大量的語料、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語感基礎上來,加強學生對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在閱讀中不斷地讓學生運用一些推斷方法,並讓這些方法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的一個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丟分。

  再次,我認為這一點相當重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選材。文言文一塊肯定離不開整體閱讀,那麼究竟讓學生閱讀一些什麼樣的材料才是最好的?這個值得我們老師仔細考慮。學生對文言文字不感興趣,更何況是課外閱讀。幾番觀察下來,我認為高三複習中文言整體閱讀的材料,首先得讓學生感興趣,並能夠從這個文章中接受思想上的洗禮和薰陶。有了興趣自然就會去閱讀,而且還能學到除課本外的東西,可謂一舉兩得。其次是難度,一定跟我們的課本難度接近,太難學生倦怠,太易,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最好選擇那種能與課本比較閱讀的文字。還有就是文字中的實詞虛詞能夠把我們的`方法能夠推廣施行的,容易操作的,這樣的話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所以我認為文言文複習過程中,老師得花功夫來備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應該讓學生自己多練習多總結,形成自己的一套文言文的學習方法,進而達到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我的作法是整體閱讀中讓學生多讀課外文字,在讀的過程中多思考,多總結,尤其是把適合自己的文言閱讀方法記錄下來,並加以實踐運用。

  總而言之,我認為文言文的教學與複習,一定要在借鑑傳統的教學法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不斷積累創新,真正地讓學生把閱讀方法形成自己的能力,這樣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力才會得到穩步的提高。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2

  文言文知識點在高中語文知識結構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從分值來看,它在150分的總分值中佔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語文複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文言文試題的訓練似乎很費時且見效慢或效果不明顯,而且多數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覺得枯燥無趣。那麼該如何做有效的複習和訓練呢?作為一個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師來說,沒有任何教學經驗,只有透過學習他人的教學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來慢慢摸索、實踐、反思、積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對文言文這個專題複習時所遇到的問題及採取的探索式的方法來談談個人的感想。

  一、系統梳理、歸納總結

  結合高考複習資料,按小專題的形式對考點逐個複習。

  我安排的小專題順序是這樣的:

  (1)18個虛詞

  (2)詞類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譯的方法準則

  這個環節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主要時間花在18個虛詞上,每節課講1——2個虛詞,課後再加以配套的習題,對虛詞的複習自認為很紮實。但是,從整體的時間佈局來看,我覺得這個環節的時間可以再縮減一點,以便為之後的文言文綜合實題訓練留出更多的時間。

  這個環節有助於學生對文言文的考點有一個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麼,有哪些知識點,該複習什麼,即有了個目標和方向,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後面的複習就有了針對性和側重點。

  二、緊貼教材、迴歸文字

  學生對知識點有了一個系統的宏觀上的掌握後再回歸教材,把理論性的知識點揉進實實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輪複習一定要慢,要踏踏實實地把教材裡的文言知識點過一遍。其實高考對文言文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裡都能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大綱要求考察120個實詞、18個虛詞,從數量來看並不多,關鍵在於如何靈活有效地記住,我認為還是得透過課文,透過實實在在的語境、句子,有機整體的去記憶,而非獨立、機械地記憶。

  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不可能再把文章從頭到尾翻譯一遍,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我按教

  材編寫的順序,從第一冊複習起,我以一個單元的內容為“點”,以每一冊的內容為“線”,以實題演練為“軸”,建立起立體的複習座標,講練結合,整散相濟。

  具體操作如下:

  用大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先自主複習1—2篇文言文(視文章長短而定),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和以前的筆記把文章內容回憶起來,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認為比較難記的實詞,勾畫出來並記在筆記本上。找出本文出現了哪些虛詞,特別注意那些在文中所處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虛詞。找出本文出現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畫出來。

  總之,思考四個問題:第一、本文講了一個什麼內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實詞極其含義?第三、本文有哪些虛詞及其含義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並判斷它是何種句式。在學生做好這些自主複習工作之後,老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的分析講解。這樣做的好處是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讓學生靜下來走進教材裡面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比老師滿堂灌似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後再配以緊密結合教材的練習加以鞏固。按照這個方法複習完全六冊。

  三、試題演練、注意要點

  走進教材後,再從教材裡走出來,若進去時是頭腦空空,那麼出來時腦袋裡應該要裝有東西了。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透過試題演練,來運用消化所學知識。最好是在課堂上進行定時訓練。老師自己列印一篇文言文,為什麼是自己在電腦上輸入試題而非選擇現成的試題呢?因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實詞、虛詞打上點,並當作習題寫在後面,告知學生這些是本文需要識記的重要知識點。

  高三文言文複習教學反思3

  文言文知識點在高中語文知識結構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從分值來看,它在150分的總分值中佔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語文複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高考文言文閱讀的選材特點:①選材穩定,均為人物傳記。傳主或忠誠機敏,或剛直敢言,或修身愛民,或厚德善政,多為忠誠良將或賢士孝子;②來源比較廣泛,均為歷代史書,偏重於“二十四史”。

  文言文試題的訓練似乎很費時且見效慢或效果不明顯,而且多數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覺得枯燥無趣。那麼該如何做有效的複習和訓練呢?只有透過學習他人的教學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來慢慢摸索、實踐、反思、積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複習中對文言文這個專題複習時所遇到的問題及採取的探索式的方法來談談個人的感想。

  一、讀,是開啟文言大門的鑰匙

  從人的認知規律的角度看,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要經過感性認識、知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三個階段。感性認識是人腦對事物的感覺、知覺形成表象,這是我們認識新事物的基礎,只有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知性的分析、理解才有意義。所以,我們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先採用“讀”的手段,讓學生在腦子中先形成對文章的感性認識,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一定的把握。這級有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便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葉聖陶先生在《中學國文學習法》中說“閱讀總得讀。出聲唸誦固然是讀,不出聲默讀也是讀,乃至口舌絕不運動,只用眼睛在紙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謂目治,也是讀。”文言斷句對於理解文義很重要,句子如果斷得不對,就會理解錯誤,在教學時,對於容易弄錯停頓的句子,教師要特別提示。文言文中,語氣詞比現代漢語多,文言語氣比較豐富,學生常常把握不準,揣摩不透,所以,教師要作示範朗讀,並讓學生模仿。

  “讀”就是朗讀課文。誦讀的方式多樣,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大聲齊讀、分小組讀、個人讀、分角色讀交替進行,培養語感並解決生字難字,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記住相關內容。我國古代教學就非常重視朗讀,從一些名句中可見一斑,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等等。姚鼐的“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然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即為一證。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忽視了誦讀,只注重理解,這是造成學生文言文語感差的直接原因。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說過:“凡讀書須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所以在初次接觸一篇文言文時可以讓學生試讀,文言文朗讀雖然存在困難,字少意深,音單義廣,句法簡奧,語焉不詳,但往往朗讀之後學生更容易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讀,是開啟文言大門的鑰匙,離開了讀,學習文言文就等於在空中建樓閣。教師必須對學生文言的誦讀進行監督、指導。要明確停頓、重讀、語氣、語調、情感等,必要時可作示範朗讀,適當點撥。

  二、緊貼教材、迴歸文字

  學生對知識點有了一個系統的宏觀上的掌握後再回歸教材,把理論性的知識點揉進實實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輪複習一定要慢,要踏踏實實地把教材裡的文言知識點過一遍。其實高考對文言文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裡都能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大綱要求考察120個實詞、18個虛詞,從數量來看並不多,關鍵在於如何靈活有效地記住,我認為還是得透過課文,透過實實在在的語境、句子,有機整體的去記憶,而非獨立、機械地記憶。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時間關係不可能再把文章從頭到尾翻譯一遍,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我按教材編寫的順序,從第一冊複習起,我以一個單元的內容為“點”,以每一冊的內容為“線”,以實題演練為“軸”,建立起立體的複習座標,講練結合,整散相濟。

  因而,思考四個問題:第一、本文講了一個什麼內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實詞極其含義?第三、本文有哪些虛詞及其含義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並判斷它是何種句式。在學生做好這些自主複習工作之後,老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的分析講解。

  三、系統梳理、歸納總結

  結合高考複習資料,按小專題的形式對考點逐個複習。

  我安排的小專題順序是這樣的:

  (1)18個虛詞,虛詞推斷。

  (2)詞類活用,實詞推斷。

  (3)文言句式。

  (4)翻譯的方法準則。

  (5)文化常識。

  這個環節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主要時間花在18個虛詞上,每節課講1~2個虛詞,課後再加以配套的習題,對虛詞的複習自認為很紮實。但是,從整體的時間佈局來看,我覺得這個環節的時間可以再縮減一點,以便為之後的文言文綜合實題訓練留出更多的時間。

  這個環節有助於學生對文言文的考點有一個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麼,有哪些知識點,該複習什麼,即有了個目標和方向。

  四、試題演練、注意要點

  走進教材後,再從教材裡走出來,若進去時是頭腦空空,那麼出來時腦袋裡應該要裝有東西了。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透過試題演練,來運用消化所學知識。最好是在課堂上進行定時訓練。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詞的含義講過多遍也記不住,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重複!記憶需要理解加重複,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我以為,可以採取這樣的措施:

  課堂限時做文言文練習(1~2篇),做完後馬上評講,解決練習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等知識點。學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後,老師再把這篇文言文中考查過的知識點整理成一張卷子,再次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