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畫汽車》教學反思範文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畫汽車》教學反思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上冊《畫汽車》教學反思範文

  在對本節課的教學實踐與效果進行回憶對比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探討與反思。

  1、遊戲:組裝汽車。

  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用幾何圖形紙片進行汽車組裝競賽,看哪個汽車廠設計的種類最多。

  小組彙報說說設計了哪幾種汽車?

  設計一輛車,在探究性學習裡透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讓學反思: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每個人都有機會來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使每位同學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就有一次創作的機會,為後來的大膽想象,特別是為造型上的創新提供了較好的舞臺。從實踐結果看,確實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2、繪畫活動:汽車設計師

  教師:就讓我們充當一回汽車設計師,請大家為人們設計一輛或幾輛想象中的汽車。我們還可從哪些方面提高汽車的功能,使它的利大於弊?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車功能或色彩上進行改造。(如車能飛,車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愛的動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進行設計。

  (3)、還可以在設計的汽車旁寫上功能或特徵類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收者,被動學習,而是能與教師一樣透過各種途徑獲取資訊,帶著自己的興趣、需要與客觀世界對話,從而使學習與探究統一。雖然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是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就包含了教學內容的拓展,使學生不會再侷限於自己觀察到的、看到的汽車,創作的餘地就更大了。透過對這三個問題的共同探究,使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學生的作業中,就出現了蘋果汽車、兔子汽車、西瓜車、長翅膀的車、魚車…….但在實踐中,我發現如果能給學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狀或功能的汽車圖片,學生的想象會更加精彩。

  3、欣賞講評作品“汽車展覽會”。

  (1)教師以主持人角色舉辦“汽車展覽會”。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邊,大家一起來評出獎項。

  “迷你車”:要求色彩鮮豔,形狀美觀大方。

  “多功能車”:要求多功能,用途廣。

  “皇冠車”:要求既美觀大方,又功能齊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動的設計。對可以修改補充的作品,鼓勵繼續補充改進。

  反思:在評價中採用,教師評、學生評,評個人、評集體等多種評價方式,也是想達到對學生的一個促進,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由於課前就強調了最後要獎勵小紅花,所以,整節課學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動中也沒有出現混亂狀態。

  教學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總目標是一樣的,讓我們以孩子的觀點看世界,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選擇學生最喜歡的方式和最適合師生的內容,賦予教材新的生命,師生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