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關於學生作業的教學反思

學生作業的教學反思

關於學生作業的教學反思

  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學習完全服從於老師,作業更是如此。至於“做什麼”“怎麼做”,學生沒有發言權,只有執行,完成的責任。這種現象與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冷靜反思一下小學語文作業形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是小學語文教學完《小抄寫員》一課後,我設計了兩道作業題(學生任選一題)

  1、背誦父親發現敘利奧幫他工作的那幾段。

  2、學生自由組合,表演以上部分。

  教學後,我進行了調查。全班69人,有60人選擇了2題,有9人選擇了1題。學生選擇2題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尋早自己的夥伴合作,表演內容比一定要與全文一模一樣,還可以自己想像,加上自己的語言,在全班同學面前露一手,上述的調查提醒我們,學生喜歡有自由發揮空間,可以開啟想像之門的作業。因而我覺得改變作業形式迫在眉睫。

  泰戈爾說過:“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定好的河道里。”佈置作業也如此,不能再搞一個“模子”,抄抄詞語,背背課文等之類的。要以教材中出現的知識點、能力點、德育點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德育生活、家庭生活等各個領域自然延伸,活化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視、聽、說、讀、寫等智力素質的提高和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主要目標;另外還得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腦、動手、動口,這些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去完成作業,要讓學生有發揮的空間,體驗成功,提高能力。我們應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給學生布置作業:

  形式一:讀一讀,養成閱讀習慣。

  如教學十一冊的積累運用二中的一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時老師問“為什麼這麼說呢?”課後去找找書,自己找到答案。這樣的作業,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我覺得佈置這樣的餓作業:讓學生翻翻書,自己找答案,然後把你的收穫與全班學生交流,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去選擇完成內容也會豐富精彩,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使他們逐漸養成好讀書、多讀書的習慣。

  形式二:查一查,拓展認知領域。

  如教學《草船借箭》是,老師創設一個情景:諸葛亮為什麼會算準三天後有大霧?請同學們課後讀一讀《三國演義》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諸葛亮產生了興趣,透過查閱資料瞭解到更多的有關諸葛亮的知識。這樣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在找找查查這種輕鬆的環境中也逐漸原學,樂學,會學,善學。

  形式三。想一想,培養想像能力。

  如十二冊中《田忌賽馬》的教學,可設計一道題目;填寫馬字成語(馬***,*馬**,**馬*,***馬),這樣可發散學生思維中的空白。

  形式四:畫一畫,發揮創新潛能。。

  此項作業在低年級運用較多。學生對形狀、色彩這種形象的東西很敏感,學生在讀的基礎上運用繪畫等來體現文字的魅力,易理解,接受速度較快。

  形式五:演一演,激發自我表現的潛能。

  如十二冊中《宴子使楚》的教學中,可讓學生在讀了課文的基礎上,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

  形式六:編一編,豐富生活體驗。

  在十一冊中。學了《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等寫景文章,教師可設計編一編的作業。如為此景編寫廣告詞或用一段優美的語言讚一讚,這樣的作業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此外,讓學生辯一辯,議一議,試一試等作業形式,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放鬆訓練。根據不同的內容改變作業形式也很重要。作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確定“人人發展”的理念。培養“人人參與”的習慣,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我相信只有堅持不懈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