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低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低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低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美術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對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一年級的美術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的。

  一、怎樣把握基本形

  小學低年級教材從造型的角度看都是採用的是平面造型,不追求立體感和空間深度,在教材介紹了基本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範畫和練習都是由這些基本形所組成的簡單形象,教材的宗旨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基本形的概念去觀察、理解和表現具體的形象,因此要特別注意把握教學的尺度。比如,低年級學生畫人的動態是很困難的,但是隻要學生能運用橢圓形、方形等基本形來畫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大體上正確就可以了,不能一下子向學生提出形體、結構、衣紋組織等較高的要求,在低年級階段,關鍵就是要引導學生透過繪畫的眼光去認識和表現周圍的東西,讓他們認為看什麼都要透過基本形去概括物體外形的習慣。這種觀察方法首先要能看出具體物象是方的、圓的,還是三角形的,進一步就要能觀察出這些基本形在比例上的變化,更進一步就要在一個物體由幾個基本形組合成的情況下。能觀察出哪部分是方形,哪部份是圓形,哪部份是大的,哪部份是小的,以及這部份與那部份組合的具體方式,在教學中,要把基本形的概念貫穿到每一個練習中去,反覆地強調基本形去觀察,理解形象的特徵,培養起整體觀念,這對到中高年級深入學習是很有益的,因此,低年級教材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對基本形的把握,同時每一個同學都應當把基本形看成是繪畫觀察和表現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二、如何把握色彩的感覺

  在低年級教材中的色形是很豐富的,學生可以從教材中接觸到五彩斑讕的色彩世界。在第一冊向學生介紹了三原色的和三間色,在第二冊透過色彩的空間混合和色彩轉輪製作,讓學生認識原色的並置和混合產生了新的色彩感覺。同時在低年級階段,學生看色用的材料是彩色筆和油畫棒,因此,不容易透過色彩的直接混合去認識色彩的變化。教材中色彩認識的介紹與手工製作結合起來,這是非常有趣的,只要我們把握住教材的關鍵,就是利用各種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色彩感覺。比如,原色“紅”加上原色“黃”,變成“橙色”,如果在教學中對學生講,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只有當色彩輪轉動時,轉輪上的紅色和黃色呈現出橙色的相貌,這才能算完成了數學任務。按教材的要求學生除了將使用原色和間色作畫,還多處出現灰色。此外將利用教材中的各種彩色範畫,指導學生去辯別色彩間的.差異,擴大色彩感知的面,同時,要求學生能準確地把各種顏色和它們的名稱對上號,在低段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色彩感覺是與基本功訓練並重的一項根本任務。

  三、想象創造意識的把握

  在低年級教材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創作課,這些課是同學們進行綜合練習,檢查對所學的造型、色彩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便是同學們發揮自己想象能力的好機會。因此,在教材的把握上應當鼓勵學生中超出教材範圍的好想法。比如:在《用圓形畫動物》,如果根據教材提供的參考資料,每一個同學都可能是照搬資料上的動物形象和老師的示範情節,這樣在學生所畫的結果來看,就會很容易出現全班同學

  畫成一個面孔的局面。假如有的學生添加了其它的動物形象,或者是重新組織了畫面的情節,只要沒有離題,我認為是應該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才對。因此,我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複習了以前所學過的《哪些東西像圓形》,從中使學生在腦子裡有一種回憶,然後在示範的過程中,畫出各種帶有圓形小動物的特徵,供學生參考啟發,隨之引導學生在構思的基礎上畫出所喜愛的圓形小動物,最後要求新增各自不同的背景,這樣在50多個學生中來看雖然是同一個畫題,但是所表現出來的作品確是同一個畫題,所表現出來的作品確是各不一樣的。其次在低年級教材中還設計了大量的手工課。學生們在手工勞動中見到自己手中的材料變成了各種有趣的形象,一定是喜出望外的。這實際上是學生們在手工勞動中獲得的創造的喜悅。如果我們只是滿足於教會學生做一件件手工,而忘記了去引導學生獲取創造的歡樂,那是非常遺憾的事。在指導學生製作石頭畫時,應當啟發他們製作出木頭畫或其它材料的畫。如:利用蛋殼讓學生畫出豐富多彩的小彩蛋。總之,創造性意識的培養是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任務,這隻有在教學實踐中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擺在重要地位,並在教材的把握中去完成這一艱鉅的任務。同時低年級學生需要美術,也更愛好美術,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將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