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草船借箭》是一篇經典的文章,文章懸念迭生,扣人心絃,直到結尾才令人如釋重負,繼而禁不住拍案叫絕。在教材的單元訓練中,要求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理解課文內容,進而領會中心思想。通常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是借箭的原因,前因是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結果是借箭成功,後果是周瑜的陰謀未能得逞,不得不認輸。從全文來看,我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在那麼一個複雜的環境下,他能夠不費一兵一卒而借來十萬支箭,可見他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的成就非常人所能及,怪不得千百年來諸葛亮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智慧的化身。

  在教學時,我也按照教材,逐步分析,力求把課文講細講透,讓學生充分了解諸葛亮的才能,學習他。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可以說,這讓我們對全文的理解和對諸葛亮的認識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們知道,諸葛亮之所以要借箭,是因為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設計陷害他。那麼,對周瑜來說,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讓諸葛亮完不成任務,三天交不出十萬支箭。所以,他必然十分關注諸葛亮的一舉一動。眾所周知,諸葛亮雖然堪稱三國時期的第一聰明人,但周瑜的才能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說周瑜和諸葛亮的才能是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那麼,諸葛亮雖然料定魯肅會幫忙,魯肅也確實按照諸葛亮的要求準備了二十隻草船和六百名兵士,並且沒有告之周瑜。在這裡,我就有疑問了:諸葛亮把二十隻草船和六百名兵士藏在哪裡?周瑜軍中少了二十隻草船和六百名兵士他會一點都沒察覺?三天時間,六百名兵士不用生火做飯嗎?從常情來說,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可以說是因為好勝心強。既然要自己勝,則必然要對方敗。所以,周瑜應該是想盡辦法來破壞諸葛亮的一切行動,文中也確實寫到了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那麼,當魯肅告訴周瑜“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時,周瑜會一點也不懷疑嗎?周瑜也是個聰明人,又不是蠢才,怎麼會“無動於衷”呢?在教授這一部分時,我不禁產生了懷疑。課後,我查閱了《三國演義》,文中也是這樣寫的: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後如何回覆我?”看來,周瑜確實是蠢才,當初他是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而故意刁難,現在明明知道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造箭的材料,但卻不加多想,不再派人去打探虛實,而用三天的時間來睡大覺,在大帳裡坐等諸葛亮的失敗。周瑜呀周瑜,如此你豈有不敗之理?

  當然,作為後人,我們無法知道羅貫中當時的想法,也不能要求這麼一部長篇小說沒有一點瑕疵,何況羅貫中也寫到了“瑜大疑”,只是沒有詳細說明周瑜懷疑些什麼,我們當然也無從考究。但是,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來造箭,即使我們也會產生疑問:諸葛亮怎樣來完成三天內造十萬支箭的任務呢?那麼,作為一代名將的周瑜,他怎麼會沒有產生疑問呢?難道周瑜真的是蠢才嗎?當然不是。那麼是因為“當局者迷”嗎?我想也不應該。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