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反思

  《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寫的一篇散文隨筆。作者透過對“第一本書”的故事的追敘,寫出了自己對20世紀初中國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苦難生活境況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受。牛漢對自己小時候讀到的第一本書的情愫也是如此,儘管這只是’一本簡單的一組畫’,曾經悽慘地’簡直是一團紙’。但沉澱在心底,隨著歲月的牽扯卻不斷地醞釀著。這份體察和感受對人的啟發和教育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生活年代的久遠,今天的學生很難深入理解其中的甘苦和蘊含的意義。為了讓生活在陽光下的學生能認識這份生活,感悟這份生活,從中獲得情感上的教益,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幾個教學環節,以期達到利用文字對學生進行苦難教育和情感教育。

  一、篩選資訊,感受作者對’第一本書’的獨特情懷

  文章故事性很強,易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設計這個環節,就是要吸引學生的興趣,首先從內容上整體感知,瞭解“第一本書”的故事,體會其中深藏著的那個時代的苦難生活。所以在複述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第一本書”這條線索,講述與第一本書有關的人和事,從中感受生活的苦難。

  二、研讀文字,感動溫情

  苦難的生活是牛漢心中抹不去的沉重記憶,而在這記憶裡有值得牛漢崇敬和讚美的,那就是來自於人間的溫暖和友情,還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樂——人與狗合演“雙簧戲”的情趣。這裡是讓學生體會苦難生活中總會有使人感動的亮色,激發學生認識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因此,在此環節中,我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文字,在感受苦難的基礎上感動故事中的溫情。

  三、認識生活,思考人生

  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學生體會生活的.苦難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及生命樂趣,珍惜今天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激發學生對生活和人生的熱愛。

  新課程標準中就指出我們的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用教師的解讀來代替學生自我的解讀這樣的弊病。閱讀教學中要改變的學生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直接與文字對話,產生個性化的自我閱讀體驗,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現實中,缺乏自我體驗的能力,抓住閱讀權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