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三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能力,以審美為核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2課,後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聽賞”“活動”等內容。
在本冊中,歌曲內容健康生動活潑,體現了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礎上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以及體驗各種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音樂知識有:節奏的把握、人聲的分類、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和音樂家聶耳的故事等等。活動和音樂童話劇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透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並達到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透過表演童話音樂劇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教益,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整冊教材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動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學生分析:
1學生人數多,不太易於管理,要有適當的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好動,還有一部分學生頑皮,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
3現在的小學生智力水平相對高,動手能力也較強。
4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5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6雖然已經是小學階段的第三年了,但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還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演唱姿勢、上音樂課的習慣、遊戲的規則等等)。
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透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鑑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2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瞭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並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教學進度安
第一週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麼幸福》
第二週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週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週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週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週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週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聽《媽媽的`歌》《小白菜》
第十週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週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週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週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
第十四周表演〈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週聆聽〈對鳥〉〈空三鳥語〉
第十六週聆聽〈一隻鳥〉〈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週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第十八週表演〈圓圓和彎彎〉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年級學生的簡要情況。
本年級學生大部分熱愛音樂,喜愛唱歌,但由於學生的不同基礎,一小部分學生視唱,識譜,聽辨不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要求。因此,影響了整個班級,所以提高這部分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在識譜能力的教學上,讓學生掌握拍號,聽音,換氣記號,漸強漸弱記號等基本音樂符號。透過訓練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透過自己的理解,表現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特點,內容不同的歌曲。能透過學習靈活運用換氣符號,並在歌唱時,體現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點。
2、在創造能力的培養上,讓學生掌握簡易的知識,透過對學生引導,讓他們自己識唱簡易的歌曲。
3、在學習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藝術形象來感染,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動物,熱愛人民,培養學生的愛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技巧,並有理解和表現歌曲的能力。
4、在欣賞方面,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欣賞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並熟悉我國的民族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欣賞的習慣,發展聽覺,記憶力,想象力,並瞭解祖國悠久的音樂歷史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三、教材分析。
1、突出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2、除對原有教學內進行整和外,新擴充套件了音樂創造和音樂相關文化的內容,重視透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音樂教學從單純傳授因樂知識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2、演奏: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瞭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3、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並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五、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重點加強試唱識譜能力的培養
2、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
3、在教學的過程中,寓教於歌唱,欣賞,遊戲中
4、善於引導,啟發,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1、教材情況分析
本冊教材有8個單元,每一單元由四個整合塊組成,即演唱、演奏、欣賞、活動。其中,“活動”設定了“歌表演”、“律動”、“音樂遊戲”、“集體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樂劇”等欄目。
2、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360多名學生,6個班,透過一、二年級初步接觸樂理知識,已有一定的音樂常規習慣,但一定的知識和演唱技巧還未掌握,本學期主要對其節奏、演唱技巧、識譜、欣賞等方面進一步訓練。
二、教學要求: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掌握簡單的音樂技巧。
三、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2、認真備課上課,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多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
四、教學進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