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關於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彙總10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關於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彙總10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向我們走來,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 、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 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 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絡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五、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一、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有六個班,我教一至四班。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具體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紀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三、課程內容標準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身體保健和安全知識,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護眼、護耳、護牙習慣和飲食習慣,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等。

  2、愉快、積極地生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團結合作的喜悅,在生活中體驗和溫暖,誠實不說謊,在為過去一年中自己和班級的進步而感到高興與自豪的同時,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溫暖,初步瞭解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人們的勞動,並對勞動者充滿尊重和感激之情,向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願意為他人、為社群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愛護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節約資源的意識。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人體、植物以及身邊的各種科學現象有積極探索的興趣,能用小實驗、比較、調查等方法學習知識,並能與教師、同學一起,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初步的總結。

  四、教學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第一單元:我愛我的身體

  透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結構機器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身體各部分的特徵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身體特徵,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單元:做誠實的好孩子

  引導學生說實話,做誠實的孩子,有助於兒童在與父母、教師、同學等溝通的基礎上,認識到誠實的好處和說謊的危害,逐步養成正確的態度與行為方式,發展分辨是非的能力第三單元:收穫中的學習與發現

  引導兒童在收穫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瞭解各種收穫物的主要特徵,觀察和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過程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期的特徵,初步認識植物生長的規律,並通過了解各種農產品的產地、用途、價格等,初步嘗試社會調查的方法。第四單元:我愛我生活的地方

  本單元的四個主題活動,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感受社群、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養兒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的感情。第五單元:水和我們的生活

  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水,瞭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第六單元:怎樣做好事

  引導兒童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務遠,並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不為名不為利。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要求,以實施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推進課堂教學為載體,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進一步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加強集體備課力度,根據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特點,結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規律,搞好學科教學,充分發揮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一)課程改革工作

  1、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和指導工作。

  經常性深入學校聽課及參加年級集體備課, 每月開展一次中心組集體備課活動。瞭解當前思品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健全學科中心組的研究活動,增強中心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具體教教學問題進行教學研究,積極規劃、組織、指導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

  2、加強對本學科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培訓和指導。

  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理論,研究《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和教材,更新教育觀念,增強課程意識,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內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紮實開展好新課程培訓活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透過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和教師自身的學習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強化研究意識,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突出課改重點,深化教研內涵,開發教育資源、改進和創新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方法和形式,最佳化課堂教育教學活動,提升教研品位。在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下功夫、構建生活課堂。在學科教學中以體驗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學習方式為載體,以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為紐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程,規範學生行為習慣,抓好養成教育。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逐漸豐富新課程資源,使教師們在實踐與反思中促進自我專業發展。透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教學研究的深入。

  (二) 課題研究工作。

  嚴格執行課題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強化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研究”課題的實施和管理,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的研究活動,在課題研究中給一線教師創設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爭取今年下半年結題。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銜接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和學校德育形成合力,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與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學生導、學、做統一的作用。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成。

  三、 工作安排:

  二月

  1、 下校檢查開學工作及備課情況。

  2、 學科中心組及思品學科教研組長會議。

  3、 課題組活動。

  4、 集體下校。

  三月

  1、各年級教材培訓及集體備課。

  2、課題組及中心組活動。

  3、集體下校。

  4、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五、六年級研究課)

  四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

  3、教學交流研討課活動。(三、四年級研究課)

  五月

  1、下校聽課。

  2、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二年級研究課)

  3、課題組活動。(成果收集及整理)。

  六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課題組研究課)、

  七月

  1、學期總結工作。

  2、收集學科資料。

  教育局教研室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XX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透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三、本冊教材特點

  1. 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其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其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嚴展,其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的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四、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一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一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快樂的生活

  6課時

  第二單元

  愛心小天使 8課時

  第三單元

  勞動真光榮 6課時

  第四單元

  知了叫

  夏天到 8課時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5

課程總目標。

  1.強化德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和生活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一、學期課程總目標。

  1.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間的關係,體驗合作的快樂。

  2.讓學生了解祖國新時代的新面貌,樹立為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的情感。

  3.培養孩子們的和平意識,號召他們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4.透過學習,瞭解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5.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奮鬥目標,並鼓勵他們為此堅持不懈地努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教的六年級個班的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求知慾較強,對世界充滿好奇,同學間能互相合作,共同進步。但也有個別同學由於種種原因有一些不良習慣,影響他們健康成長。

  四.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分析.

  1.綜合性。

  本冊教材共設五個單元,每一個主題都不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話題。透過這些話題,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

  2.開放性。

  教學不侷限於課堂內,而是面向學生廣闊的生活

  空間,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強調學習活動的延續性和完整性,體現學習活動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開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創設一種能與學生對話的文字形式,與學生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煩惱,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

  4.形式活潑。

  教材版式新穎,富於流動感;圖文並茂,充分運用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多種形式,採用對話式的兒童語言,富有親切感。

  五.教學措施。

  1. 積極轉變觀念。

  (1)、要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

  在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並及時關注社會中新的資訊、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以便及時地、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

  ( 2)、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3)、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

  (4)、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2.注意整體把握。

  在實際教學中,我將盡力挖掘活動空間,從更多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儘可能地體現一種兒童文化,讓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朋友。

  六.減負提質措施。

  1.為了讓孩子們輕鬆而又愉快的學到知識,增強能力,我在課堂中儘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儘可能地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來讓學生自己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

  2.不佈置呆板的書面作業,而是讓學生去讀報、上網查資料、做社會小調查等,來增長孩子們的見識,鍛鍊他們的能力。

  七.潛能生轉化措施。

  針對部分潛能生,本學期需對他們注以更多的愛心和關心,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加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督促和指導,讓他們自信而健康地成長。另外我將多注意這些孩子接觸外界的情況,對他們的行為加以正確地引導。

  八.評價措施。

  本學期將採取平時評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結合,而不是靠一張試卷定成績,而且重在平時的學習情況及完成作業、處理問題的情況。再結合家長及同學們的評價情況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評價。

  九. 環境教育。

  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環保行為和習慣。

  十. 教學安排。

  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6

  一、所教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5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他們都是一年級小朋友喜歡學習,熱愛勞動,關心他人,活潑好動,充滿活力的孩子。

  二、所教學科教學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及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樂於助人,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三、所教學科教材內容分析及學生狀況

  本冊教材包括五章,其中第一章是“今天吃上什麼”又分三個小節,共6課時。第二章是“我的手兒巧”分三個小節。第三章是“我有許多好朋友”分三個小節。第四章是“快樂的小問號”,地五章是“我愛美麗生命”。

  這五章從不同層次,不同方法,培養訓練孩子們的表達,動作,創作,思考,行為能力。學生學習起來勞逸結合課內課外結合,手腦共用,十分愉快。

  四、本學期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著重培養學生能力。

  2、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動腦,勞逸結合。

  3、鑽研教材,作到備好課,上好課。

  4、多參加戶外活動。

  五、本學期教學內容具體安排

  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7

  一、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透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按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七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示、主題,有表現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東北虎”,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

  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單元一《學校就是我的家》

  主題一《嗨,你好》

  主題二《請跟我來》

  主題三《校園生活真愉快》

  單元二《早起》

  主題一《我的小秘密》

  主題二《早起一次》

  主題三《你早》

  單元三《開心遊戲》

  主題一《開心十分鐘》

  主題二《玩的學問》

  主題三《好玩遊戲自己編》

  單元四《蒐集種子過冬天》

  主題一《神奇的種子》

  主題二《蒐集種子》

  主題三〈種子朋友〉

  單元五《學會交流》

  主題一《猜謎比賽》

  主題二《無聲的表演》

  主題三《挑戰一筆畫》

  主題四〈感受他人的困難〉

  單元六〈下雪啦〉

  主題一〈玩雪〉

  主題二〈雪花雪花我問你〉

  主題三〈雪中生活〉

  主題四〈可愛的小雪花〉

  單元七〈迎新年〉

  主題一〈話說新年〉

  主題二〈新年的禮物〉

  主題三〈新年聯歡會〉

  四、學生分析

  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裡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為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抓反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五、採取措施

  1、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8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為了促進同學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同學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教育必需從他們發展的實際和可能動身。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需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協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小朋友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示為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示為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獲主題,也提倡兒童自身從生活實際動身,用自身的眼睛去觀察,用自身的心靈去感受,用自身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發明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資訊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為動身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為出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透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自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全面掌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掌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維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生長。教師充沛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課程規範第三區域性“內容規範”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為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為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掌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協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絡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身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型別。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佈置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佈置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效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佈置

  第一單元第1課——尋訪大師的童年——2課時

  第2課——大師成才的故事——1課時

  第3課——大師在我身邊——2課時

  第二單元第1課——班級風景線——2課時

  第2課——一次運動會——2課時

  第3課——班級小明星——2課時

  第4課——我們的班級報——2課時

  第三單元第1課——美麗的大自然——2課時

  第2課——動物、植物和我們——3課時

  第3課——美好的家園——2課時

  第四單元第1課——我們的社群——2課時

  第2課——社群的文明——2課時

  第3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2課時

  第五單元第1課——我長大了——2課時

  第2課——生長檔案——2課時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9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透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59人,其中男34生人,女25生人。這些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可塑性又強的小學生因剛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校園,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透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小學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教科書的結構是以學習主題的形式構建的。第一單元《溫暖的家》:我的家、我的事情我來做、我為家庭添歡樂;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在哪裡、我和小樹交朋友、和風在一起、種養一棵花;第三單元《快樂的星期天》:我們去游泳、爸爸帶我去做客、看電視;第四單元《火熱的季節》:互相提個醒、學會看天氣、迎接暑假生活。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慾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五、教學活動的安排:

  1、說說我的家。

  2、該我做的事。

  3、我能行。

  4、尋找春天。

  5、我和小樹一起成長。

  6、風車轉轉。

  7、我做小客人。

  六、教學業務的學習:

  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新課程標準,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工作。認真學習相關刊物及先進經驗,結合本學期學科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改。努力適應當前創新教育發展的需求,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發展和提高。

  七、教學進度表

  (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0

  生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快樂。在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由上所述,根據課程特點,我制定了本學期個人的工作計劃:

  一、工作理念:

  工作著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同學角度動身,以人為本,尊重差別,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出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同學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出現形式,力爭使同學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同學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規範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絡、互相貫通、整體出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和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同學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動身,在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透過同學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透過同學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同學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絡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佈置: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佈置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 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 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 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秘” 7課時

  複習 2課時

  總計: 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時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時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考慮、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

  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身生活的一區域性,不時空虛自身。同時透過網路、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身,創新自身,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同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新學期剛剛開始,我將腳踏實地,不時進取創新,爭取更大進步,力爭一步步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