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彙總五篇

數學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彙總五篇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3人,透過上學期的學習狀況和成績來看,這些學生中上類生只佔四分之一,中類生佔二分之一,其餘都是三類生這些學生絕大部分基本運算能力差,基本概念掌握不清,還由於年齡較小,貪玩,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本冊的內容多,任務重,這些不利因素都給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支援,有各位老師的幫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順利完成本期教學任務。

  二、教學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簡單的統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約數和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在數和數的計算方面,是在數的整除的基礎上教學整數的一些性質,其中包括約數和倍數的意義,能被2、5、3整除的特徵,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第七冊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加減法。

  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常用的體積、容積單位。

  在幾何初步知識方面,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以及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計算。

  在統計初步知識方面,在已學的基礎上教學稍複雜的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三、重難點分析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正確合理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第一單元

  重點:1、初步學會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 計表;

  2、學會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難點:1、簡單的複式統計表的製作。

  2、已知分組整理後每組的平均數和每組資料的個數,求全部資料的平均數。

  第二單元

  重點:1、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2、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3、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1、表面積概念的建立,以及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每個面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確定所求的是哪幾個面的面積。

  2、體積的概念的建立,學生對什麼是物體的體積,怎樣計量物體的體積以及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麼是千進位的問題,難以理解。

  3、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兩個概念後,部分中、差生會產生混淆。

  第三單元

  重點: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難點:1、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

  2、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第四單元

  重點: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

  難點:理解單位“1”,分數單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約分與通分的方法,判斷一個分數能否化有限小數的方法。

  第五單元

  重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正確合理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難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四、目的要求

  1、結合本冊的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以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5、使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的改寫。

  6、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7、使學生初步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透過有說服力的資料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學會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8、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正確使用教學方法、運用教學原則、認真鑽研教材、備學生、備教具精講多練、抓關鍵、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意師生共同活動。

  2、正確使用教具,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學內容。

  3、適當的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

  4、加強輔導,做到課內外相結合,適當進行補缺補差,抓兩頭帶中間,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5、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切實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6、根據教學大綱,按照教材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寫出實用的教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適當進行家訪,與學生家長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1、重視從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中學習和理解數學。

  2、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問題意識等,比如建立“聚集課

  堂”欄目等。

  3、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4、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3,四?4兩個班,經過幾年的學習。這兩個班的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後進生的面還是比較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優生名單:周宇翔、肖倩、萬炎、凌劍、易典等。

  學困生名單:王澳、戴姝祺、王涵璐、鄧承誠、馬瑜婧、陳偉琪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小學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透過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最佳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材的安排上,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

  1、重視口算和簡便運算。

  2、加強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運用遷移規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養。在多位數的加減法中,引導學生在積累大量加減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對加減法進行定義,闡明加法的運算定律及加減法的關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注意多讓學生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滲透教學思想方法。本冊教學內容是學習整數的最後階段,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得出整數的計數法和讀寫法、四則計算的關係、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商不變性質等,在運用中加深了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要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注意聯絡學生的實際,重視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開放性,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計算方法、試商方法上,允許學生選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靈活運用,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帶*號的練習題和思考題,作為學有餘力學生的練習補充,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拓寬學生思考的空間,增強學生思考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7、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本冊實驗教材不僅內容涉及數學教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了豐富素材,而且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數學史實等,滲透了有關生物、物理、地理、文化等知識;為教師結合教學滲透對學生進行愛祖國、環境保護、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豐富而適合的素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豐富多彩、充滿魅力。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四、全期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① 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② 教學關鍵: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①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② 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

  ③ 教學關鍵;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① 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①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② 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③教學關鍵:透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① 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② 教學難點: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第六單元:統計

  ① 教學重點: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問題。

  ②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① 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② 教學難點: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第八單元:總複習

  ① 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並鞏固和提高。

  ② 教學難點:使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

  六、教學措施:

  1、在集體備課基礎上,與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

  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

  2、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

  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並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透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4、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提高要求,不購買其他複習資料,不留機械、重複、懲罰

  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練習的安排,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5、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

  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6、透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

  而嚴格的要求。

  7.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

  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七)教研專題: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研課:

  習慣培養計劃

  1、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具備閱讀課本的能力。在數學課中,使學生把“看、讀、思、練”結合起來,讓學生養成先閱讀後做作業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

  ? 作題時,首先學生應讀懂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

  ? 教會學生觀察題型,正確運用定律、性質,使計算簡便。

  ? 審題要始終貫穿整個解題過程, 既要看全題,又要看運算過程出現的新數字、新

  情況,做到方法得當。

  3、培養學生勤於動腦,善於思考的習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形成各種數學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

  ? 培養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範 。

  ? 培養學生按時認真地獨立完成各項數學作業,並能養成及時驗算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的好習慣。

  ? 幫助個別學生改正不做作業、抄襲別人作業的壞習慣。

  習慣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養成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必須貫穿在

  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堅持嚴格要求,示範誘導,反覆訓練,一定能取得預想的結果。

  八、業務學習計劃

  1、閱讀教育雜誌,認真做好業務筆記,並積極參加各教學網站的教學論壇,及時瞭解教學動態,更新觀念,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

  2、積極認真地參加本校數學組內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並積極爭取外出觀摩、學習

  的機會。

  3、及時更新個人網頁中的教學資訊,積極參加學校數學專題網站的建設,認真設計1—2個教學案例的指令碼。

  4、平時在教學中注重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尋找自我,在反思中突破自我,提高自我,認真撰寫1—2篇教學論文。

  5、在教學上,毫無保留地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

  九、學困生輔導計劃:

  及時瞭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透過分層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後快,全面提高。

  1、端正態度,培養習慣。

  四年級的學困生,絕大部分是因為學習基礎不好,學習習慣較差形成的,這些學生上課往往不能認真聽講,課後的作業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端正態度,培養習慣是解決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在開學初,找個別學生談心,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將首先要讓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建立好信心,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課。與部分家長聯絡(包括優生與後進生)。

  2、個別輔導,促進提高。

  逐步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習慣。對他們的作業可適當降低要求,並利用中午等休息時間進行個別輔導(以不增加學生負擔為原則)。在他們有所進步後要充分肯定,並逐步提高要求。

  發動優生開展“一對一”互幫互助結對活動,即採取先學生自願結對,後教師統籌安排的方法,給每一位後進生找到自己的幫助人,以此達到互相提高的目的。

  (十)課時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的規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單 元 教 學 內 容 課時數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大數的認識 12

  1億有多大? 1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4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口算乘法 2

  筆算乘法 7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6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口算除法 2

  筆算除法 12

  整理和複習 2

  第六單元:統計 統計 3

  你寄過賀卡嗎? 1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數學廣角 4

  第八單元:總複習 總複習 6

  總計 62

  備註:全冊共安排62課時的教學內容,全學期大約有20%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總體目標

  透過研究,探索有效策略,讓幼兒從生活故事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逐步形成數學感和數學意識,並能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二、現狀分析與教育要求

  首先,結合實際研讀《綱要》,我們發現自身數學教育現狀與《綱要》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知識掌握情況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我們沒有立足於從幼兒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出發,我們應重視創設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導幼兒從實際生活中感知,從中體驗數學知識的樂趣。 另外,數學教學和其它活動相比顯得抽象、枯燥。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常聽到教師在感慨:數學活動真不好組織,孩子們總是不感興趣。而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正是影響幼兒學好數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信心。因此,幼兒數學啟蒙中首要的問題就是先要引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使幼兒主動去尋找,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數學教育的遊戲化、生活化,能使幼兒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體驗和領悟到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幼兒真正的探究動機,獲得真正內化的數學知識和經驗。並發展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而愛聽美妙的故事正是孩子的天性,老師開展教學如果能以故事切入,將故事運用在幼兒數學興趣的培養中,就能克服幼兒對數學不感興趣的現象。

  因此,探索如何利用故事、生活和遊戲,讓幼兒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並探索有效策略,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理解數學,是我們的研究重點。

  三、理論基礎

  1、幼兒身心的發展特點及學習數學的特點:

  幼兒注意力易轉移,好奇心強,喜歡新穎的事物,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有意注意差,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對於抽象的數學概念還不能深刻地理解,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要經過一個逐步抽象和內心的過程,透過幼兒最感興趣的故事、遊戲活動,以及從生活化的教育活動中學習數學,能使幼兒獲得真正內化的數學知識和經驗。

  2、《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3、《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4、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論。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的範圍和生活的範圍是相等的,到處是生活,既到處是教育。幼兒的生活是感性的,他們在觸控.運動和生活中認識世界。

  四、研究措施:

  以觀摩教學過程為途徑,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1)制定研究計劃,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2)採取同課異構、一課三研等多種形式,積極有序的進行研究,形成團結、合作的教研氛圍。定期組織觀摩課並進行研討,查詢問題,改進方法。每週填寫課後,每月進行學科組討論,定期進行小結等。

  (3) 做好“走出去、請進來”工作。安排成員外出聽課、培訓。

  五、具體活動安排:

  3月:制定計劃

  4月:小、中、大班數學研討活動《分類》《找朋友》《相鄰數》《10以內的單雙數》《認識人民幣》《比較長短》

  5月、6月:優秀課例學習,安排外出培訓。

  7月:總結交流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兩個班學生的總體情況如下:1班學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2班學生50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24人;透過上學期的成績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分數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數低的,還不過30分,總體上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小學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為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初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小學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透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儘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談數學而色變,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幹勁;對於小學升入初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走進數學世界:這部分內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有趣的數學問題、著名數學家的生平史料等內容,讓學生在極其輕鬆的氛圍中,與數學交朋友,學會做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絡,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獲得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這部分內容在小學數學和中學數學的聯絡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為學生以後初中數學各部分的內容作了一個有益的鋪墊。

  有理數: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法、乘除法、和乘方運算,並配合有理數的運算和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基本知識,以及使用計算器作簡單的有理數運算。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從實際問題情境與已有的小學數學知識基礎著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新的有理數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數的數量關係及其規律。在方法上採用了由具體特殊的現象發現一般規律,使學生初步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係的一些數學工具以及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同時適當控制練習和習題的難度,引人計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計算。

  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為下一部分內容“整式的加減”的學習作好一個鋪墊,而且是整個初中(7~9年級)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於“數”的學習的重要基礎,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等內容,可以說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一個重點。

  整式的加減: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在學習有理數的基礎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數,實現由數到式的飛躍。繼而介紹代數式、代數式的值、整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及其相關概念,以及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並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介紹同類項的概念、合併同類項的法則以及去括號與添括號的法則,最後將這些法則應用於整式的加減。採用了與第二部分內容相同的設計思想,即從實際問題著手,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基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數,實現學生的思維由數到式的飛躍,並運用類比的'思想探索數量關係及其規律,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係的代數工具並用於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

  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於“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整個中學階段“代數”內容的重要基礎。掌握好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今後學習分式、方程與不等式、函式等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圖形的初步認識: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隊物體形狀的認識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學會畫簡單的立體圖形,透過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介紹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從而引人組成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的介紹,進而以此為基礎介紹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有關概念與性質以及平行線的識別方法,並介紹這些知識的一些初步應用。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學生在小學所學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為基礎,透過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與感受,探索圖形中存在的簡單關係,初步體驗一些變換的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在這部分的內容編排上,以體——面——線——點為序,從學生周圍的、熟悉的各種物體入手,直觀認識立體圖形,然後透過檢視與展開圖,進一步加以認識,再轉到對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對基本圖形——點和線的認識,最後認識角、相交線及平行線。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在操作中體驗變換。這部分內容也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資料的收集與表示: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資料的收集、資料的表示、可能還是確定。前兩部分是屬於統計範疇的內容,後一部分屬於機率範疇的內容,整個內容圍繞著真實的資料展開教學。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大量豐富的實際生活例子為載體,讓學生透過自主實踐操作與合作探索活動學會資料的收集與表示的簡單方法,並用來處理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問題,養成用資料說話的習慣。這部分內容的引入是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可以幫助人們對大量的資料作出合理的推斷與預測的一種新的研究工具——統計與機率。

  三、明確本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為“走進數學世界”、“有理數”、“整式的加減”、“圖形的初步認識”、“資料的收集與表示”。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透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透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做出判斷並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資料的作用,掌握基本的資料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與機率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目標:

  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資訊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係。

  ②學生透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窨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檢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能在說理的推證過程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學生能在資料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資訊,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並能用例項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並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學生透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絡,樂於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資訊,願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②學會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於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③學生透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⑥透過閱讀學習,瞭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絡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四、具體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七巧板遊戲,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5、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的高度,思如泉湧的精神狀態,八方聯絡,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松。成績好,發展學生的素質。

  五、時間安排

  (略)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知識與能力

  1、知識目標:知道汽化現象及汽化兩方式,知道蒸發現象及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知道蒸發吸熱及其應用。

  2、能力目標:透過探索性實驗研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有序觀察能力和理論聯絡實際,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探索性實驗研究,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與價值觀

  聯絡“世界水日”(3月22日)和我國“植樹節”(3月12日)教育學生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透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科學的價值觀和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教學難點:蒸發需要吸收熱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用蘸了酒精的棉花在黑板上寫“大家好”。引導學生思考:雨後總有一種清新涼爽的感覺,路面的積水卻給行人帶來不便。過一段時間地面變幹了,燒開水時如果不斷加熱會發現鍋裡的水逐漸減少。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再由兩個例子有些不同,說明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學生觀察:黑板上“大學好”幾個字不見了,說明什麼?(引出“蒸發”)。

  (二)進行新課:

  1、蒸發:

  學生舉例說明:溼衣服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變幹,根據生活體驗討論引出:水蒸發時都在水的表面上的水先蒸發。

  歸納說明: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快慢和什麼因素有關

  問:怎麼晾溼衣服才幹得快?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引導歸納:

  ①攤開——表面積大,蒸發快;②曬在太陽光下——溫度高,蒸發快;③通風處——氣流大,幹得快;

  說理:蒸發快慢與三個因素有關。

  問:通常情況下影響蒸發的三個因素(液體表面積、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都在變化,如何研究?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並說明:對多個因素問題:總是讓其中幾個因素不變,只讓一個因素改變——控制變數法(定性)。

  教師介紹學生桌上儀器。

  學生討論:蒸發快慢和溫度關係,採用什麼方法?應控制哪些量不變?

  學生實驗一:研究蒸發快慢和溫度關係?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方法:用滴管向兩毛玻璃片上各滴相同數量酒精,給一塊玻璃板微微加熱,注意保持兩滴酒精的表面積相同。

  觀察:哪滴酒精蒸發得快(給加熱的酒精蒸發得快)。

  問:實驗中還具備了什麼條件相同(酒精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相同)。

  引導歸納:酒精溫度越高,蒸發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