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

  接手這個班已經兩週了,一個讓我困惑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中,為什麼上課勇躍舉手發言的同學很少,為什麼孩子們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的聲音很小,為什麼有些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很多老師跟我說這是孩子的習慣問題。那麼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怎麼樣引導他們轉變課堂習慣,啟用課堂呢?執教完《我選我》這一課,我彷彿恍然大悟──巧設情境,就是啟用課堂的關鍵。

  一、投一石,激起千層浪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怎麼樣在開始的複檢生字的環節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我首先思考的問題。白底黑字的生字卡片,摘蘋果的識字遊戲,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已經失去了激發他們勇躍回答問題的動力,於是我根據課文的內容,精心設計了紅心字卡,並在卡片的背面寫上激勵他們的悄悄話。漂亮的紅心字卡,神秘的“悄悄話”頓時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全班孩子的小手舉得老高,爭著搶著要回答,得到字卡的同學,都用從未有過的響亮的聲音,自豪的讀著後面的話語“我真棒”“我是你們的榜樣”

  二、讚一句,內化拓展知識

  每一篇課文的“資料城”中都含有著豐富的拓展知識,學生往往是大聲地讀著,但是讀完之後,這些篇章知識似乎變成了過眼煙雲,學生真正能記住的也就廖廖無幾了,如何讓這些眼前的內容內化到學生的心裡呢?

  首先讀之前明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你能用資料城裡的有關知識讚揚一下XX嗎?接下來的交流,讓我的課堂再一次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說“我想用伏爾泰的‘勞動是快樂的源泉’這句話來讚揚XX……”有的學生說“我想用《獎狀的話》來讚揚一下XX……”還有的學生說“我想用《信心就是生命》裡的一句話來讚揚XX……”,看著他們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知道在他們的腦海中又有新的知識注入進來了。

  三、想一想,留下真情軌跡

  在作文打寫中,我選擇了《誇一誇我們班的小班幹》這個貼近孩子們生活的打寫題目,看著他們一雙雙運指如飛的小手,讀著他們一篇篇洋溢著真情的文章,我知道他們的思維再一次被激活了。

  四、編一編,撞出思維火花

  二年級的小學生最喜歡編寫小故事了,因此在作文打寫中,我還設計了一個鞏固識字與故事創作相結合的打寫題目:你能用“寧靜、集合、辦公室、愣住了、掌聲、補衣服、一切”其中的詞語(至少三個)編一個小故事嗎?孩子們一看到是編寫故事,興奮的不得了,一會就提交了《辦公室災難》《新老師》《動物學校》等很有個性的文章,再看一下他們按要求用詞的數量和故事的完整性,使我再一次發出這樣的感嘆:“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

  一堂課下來,使我對“教師主導”這個定位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2

  《撈月亮》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生動有趣的“人物”不僅含有深刻地寓意,而且給人以啟迪和智慧。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這篇有趣的課文,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並積極投入其中。

  2、如果學生感到快樂,那麼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在這節課上我力爭給孩子們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學習中。課前,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歌聲中走入課堂,用孩子們喜歡的看故事的形式揭示課題,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揭示課文所講得道理時,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說出答案,而是讓孩子們在讀中自己悟出道理來。這一堂課自始至終孩子們都沉浸在歡樂中,學習興趣很高,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灘舊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在努力在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中體現這一理念。

  5、這節課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識字教學主要是檢查學生對生字寶寶的掌握情況。我用了開火車之以遊戲形式,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我大膽的把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的度,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分角色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在重點詞句上重點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領悟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6、我也感覺到這節課中有不足之處,在學生的朗讀指導上唑的不是很到位,在過渡型語言方面有的話不夠簡潔明瞭,有的語言用得不太恰當,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制,又是對孩子的'回答評價沒有及時跟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的練習,爭取有更大進步。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3

  今天教學《一分鐘》這一課。上課時,我掏出一塊手錶揚了揚,說:“同學們,你們知道一節課有多長嗎?”孩子們齊聲回答“40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呢?”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麼回答。我說“這樣吧,你們閉上眼睛,我來計時,感覺一下一分鐘的長短。”於是,孩子們都閉上了眼睛,等待一分鐘的結束。

  教室裡靜悄悄的,一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問孩子們對一分鐘有什麼感受。有的說一分鐘有點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我讓大家選擇一件事來做,看一分鐘能做多少。

  一分鐘之後,有的寫了十幾個字,有的削了一支鉛筆,有的讀了一篇課文,有的什麼也沒做。這時,我再問孩子們:“你覺得一分鐘很重要嗎?”抓緊時間做事的學生說:“我覺得一分鐘很重要,因為利用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而那些沒做事的就無話可說。

  我小結說:“孩子們,一分鐘並不長,但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在一分鐘裡,你珍惜時間,可以做很多事;你不珍惜時間,就可能誤很多事。不信請你讀課文《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引出的故事吧。”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便饒有興趣地讀起課文來。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4

  《一分鐘》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遊戲匯入。

  上課前,我讓同學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的站立,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麼事情?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思考元元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二、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們在閱讀中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字。如,學生對“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揹著書包上學去了”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愛學習;對“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是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他的安全意識很強;對“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遇事肯動腦筋,能自己想辦法戰勝困難,沒車也要走路去上學。這些都是學生用心讀書得來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視的體驗。

  三、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

  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讀,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閱讀樂趣,享受閱讀生活,增強閱讀能力。《一分鐘》課文後的“讀一讀”提出的要求是“朗讀課文”。這個提示點明瞭透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間的重要,體會時間的寶貴。為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生疑,在讀中釋疑,不斷提高閱讀效果。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因為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對老師提出的“一分鐘能做什麼”學生沒有充分參與進來,特別是那些差點的學生根本沒參與進來。

  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5

  上完這篇課文,我深深地思考:閱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積累,在讀中訓練學生語感、思維和表達能力”。本課教學,我以讀為主線,組織了教學的全過程:

  1、整體感知、自主擇讀

  閱讀課文,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擇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閱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權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科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沒有指令性的語言,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那幾句哪幾句就讀哪幾句。教師在學生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再點撥、引導,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驗。

  2、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如本課教學中,我引導“面對著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說:“湖水很美。”我反問:“假如你去遊覽時,你會把垃圾扔進湖裡嗎?”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深層含義的鑰匙。

  有人會問,這不是教師的指令碼?對。單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想到。教師和學生要看成合作夥伴的關係,這才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3、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絡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到達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激勵情感,再次深入課文情境。如:“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能美美的讀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字、學生之間的紐帶。

  4、讀後互評,評後再讀

  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啟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能美美的讀嗎?”我指名學生讀,後滲入評價資訊,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多相交流,透過學生個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多層次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妙。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6

  一、在精心創設情境中,引入詩境。

  古詩注重情感的抒發,情感是古詩的生命,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人物、景物、事物的愛憎和感嘆。要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那就得把古詩描寫的詩境先推到學生面前,進而讓他們走進去。上課伊始,我就創設一種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百花凋零的情景,接著又出現了美麗的梅花,與前面創設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初步體會《梅花》的詩境。

  二、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誦中,體會詩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讀的功能,剛開始就讓學生多讀,反覆地讀詩(我也注重了讀的層次性,從讀準、讀通順到讀出詩的節奏),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

  接著讓學生在與文字、老師、學生的對話中讀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為零距離走進詩境打下基礎。課堂上自主讀和互動聽讀相結合,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課文,使學生逐步達到讀得準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在讀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讀讀背背,重在培養語感。二年級的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因此,在指導朗讀時,採用教師帶表情範,學生聽後直觀感悟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然後讓學生模仿表情與語氣朗讀來體會文感,培養語感。

  三、在富有個性的表演中,感悟詩魂。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我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再加上音樂渲染,讓學生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影象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四、突出語文的實踐性。

  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動口、動腦、動手,讀、畫、議、寫,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多種能力,如:朗讀能力、識字能力、思維能力等。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說話能力、朗讀能力等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中,我覺得自己在教學時間的分配方面做得不夠理想,在識字環節中用了較短的時間,寫字環節指導上還未十分到位,希望以後在教學上能多研究,多琢磨,讓古詩教學更具有魅力,使學生愛上古詩,感受中國詩歌文化的燦爛。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7

  讀了《贈劉景文》,你會沉醉在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鬥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別有一番風味。

  古人寫秋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讚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傳統的古詩教學要求字字落實,解釋詩句更是成了重點任務,然而這樣一來就會將充滿著深刻意蘊、豐富感情、詩情畫意的古詩支解得零離破碎。

  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群剛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於他們的要求:首先會認,會讀,會背;其次是藉助圖片、音樂、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由反覆朗讀所感悟到的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之中,瞭解詩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還有就是要體會古詩的韻味並用自己的朗誦將其表現出來。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8

  《媽媽睡了》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這篇課文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辭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

  我在學文中讓學生充分的朗讀,給學生充足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在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然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談自己的媽媽,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母親是多麼關愛自己的孩子,多麼勞累辛苦,紛紛說出了自己今後應如何關愛父母,在學習上不用父母操心,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在教學中,我還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更好的依託閱讀教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佈置了小練筆這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媽媽說些什麼,然後寫下來。

  這一環節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學生在小練筆中這樣寫道:我的媽媽每天很早起床就給我們做飯,還得天天送我上學,接我放學,中午我回家時媽媽已經把飯做好了,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媽媽總是給我留著!

  還有的這樣寫:有一天夜裡,我發高燒了,媽媽打車帶我去醫院看病,晚上輸液的時候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我班付旭同學也寫了《媽媽睡了》,其中在開頭他是這樣寫的:有一次晚上,我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一道題不會了,我想問媽媽,一看媽媽卻睡著了……在文章的結尾是這樣說的:看著媽媽睡的好香好甜的樣子,我真不忍心把媽媽叫醒,於是我自己認真的思考起來。

  看著同學們一篇篇洋溢著母愛的小短文,我的心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