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筆算乘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

  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是在學生學會了表內乘法,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還是學生以後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調查基礎。因此,本課時的內容在本單元中以及小學階段都佔據重要的地位。從前幾節課的情況以及學生的作業來看,學生對於這部分內容掌握不太好,主要問題有:

  1.學生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和進位筆算都沒有什麼問題,他們都知道先用兩位數個位乘一位數,再用十位數乘一位數,但是三位數乘一位數有的學生出錯特別多,他們也知道先用兩位數個位乘一位數,再用十位數乘一位數,但是卻不用百位去乘一位數了,而是把百位加上十位進的數後直接落下來。針對學生出現的這種典型錯誤,每節課的前幾分鐘,我都會在黑板上寫幾道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題目,一步一步讓學生邊說過程,我邊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反覆的說,切實明白算理和演算法後,學生幾乎不再出錯了。

  2.一些學生對於算理和演算法都非常明白,但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計算非常慢,還容易出錯,有一個學生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還偷偷地伸手指頭,於是我和這幾個家長取得聯絡,請他們在家裡指導孩子好好練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效果非常好,現在班裡學生計算連續進位乘法正確率提高了很多。

  計算教學沒有捷徑可走,學生理解了算理和演算法後,必須多加練習才能提高正確率,現在我班的學生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又對又快。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2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主要是解決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麼進位和豎式的書寫格式等問題。這幾個問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乘積有進位的筆算中,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豎式計算中從個位乘起是必要和科學的。因此,我安排好呈現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1.從哪一位乘起;

  2.怎麼進位;

  3.豎式的書寫格式。

  學習時,我以複習舊知作為鋪墊;接著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讓學生自己先從圖中找出數學資訊,再根據獲得的數學資訊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然後自己列式解答,24×9=?。在本節課學習24×9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對於部分學生來說這個估算意義不大,因為在相同的時間裡他已經能夠進行精算了,但是對現實生活中來說,這樣的估算卻是有必要的。估算本身就是很難學習的內容,在出現這樣的差異的情況下,如何進行估算的學習,才能使估算真正體現其價值和意義,這是我非常困惑的。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動筆獨立完成,之後把自己是怎麼算的以及要注意什麼問題跟小組裡的同學交流交流,透過他們親歷、體驗、交流演算法後,讓學生自主發現24×9,先從個位乘起,哪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還要注意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這樣學生從計算中悟出了正確的演算法。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3

  一、讓學生主動學,以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為起點

  一個籃球24元,你能提出問題嗎?(1)預設:問題:3個籃球多少元,算式怎麼列,表示什麼意思。等於多少,用到什麼舊知識

  師問:買10個籃球要多少錢,算式怎麼列,等於多少,用到什麼舊知識,24×10表示什麼意思,再計算,這一連竄的問算式表示的意義為了更好的理解筆算乘法的意義。至於用到什麼舊知識,主要使新知識不在新,為新舊知識搭好“腳手架”。滲透了轉化思想。問:12個籃球要多少錢,算式怎麼列(24×12),師再提出買十籃球要多少錢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並連問:你能估算嗎?怎麼估?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因為之前剛剛學過,很容易就喚醒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估完後,問學生,能口算嗎?既起到了複習的作用,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再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筆算乘法的必要性,展開新課。

  二、透過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再創造’”。即讓學生透過數學活動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本節課中,在學習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時,透過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的思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自己領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組織學生創新,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要求寫出你的計算過程,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老師同學請教。

  同桌交流:寫好後和小組的夥伴交流計算方法,說一說分幾步計算,每一步表示什麼意思。

  三、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演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新課標指出:筆算教學不應僅限於豎式計算,應鼓勵學生探索和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道計算問題,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存在著差異,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解題策略,這正是學生具有的不同個性的體現。在本節課教學24×12時,放手學生試算,學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有根據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有把因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計算的;有直接列豎式進行計算的;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同伴交流,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創新能力。有利於學生間的數學交流。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愉悅,使不同的人學到了不同的數學。

  四、練習設計有思維增量

  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性的練習就是要教師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要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也就是說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練習意義,確保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到位。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練習的最佳化。因此在探索檢驗過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個層次的練習,1、半脫式的練習,2、把豎式轉換成以填空式的形式出現,3、判斷練習,4、計算,5、綜合練習前兩題主要是為理解算理服務的,後兩題是為了鞏固練習。計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導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裡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逐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從“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更有興趣的來學習今後的計算課。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一種數學策略,掌握一種數學方法,使今後學生面對沒出現過的題目、型別或其他生活中的問題,不再驚慌不已、束手無措也是我本節課要傳達給學生的:原來新問題也不可怕,也只不過是舊知識的重新建構。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4

  不足及啟示:

  一、課前複習佔用時間太多,沒有做到好的開頭作用。

  二、教學內容較於簡單化,解決的問題過於單一。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呈現的雖然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習內容,但豎式的書寫學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豎式的計算有些學生也已掌握,這一內容已經不能夠成為學生願意主動去探索的問題。

  啟示:可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

  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次進位的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內容加入進來,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後,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筆換成18枝彩筆讓學生計算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從而可以使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層次性,深度性,也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提示太繁瑣,課堂氣氛不活躍

  根據學習提示,彙報展示環節不夠理想。教師一味地反覆強調筆算乘法的方法這一問題,沒有提出新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得他們沒有被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吸引,失去學習的興趣,促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而不活躍。

  啟示:可增加比賽,從而增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計算教學的算理、演算法很重要,學習起來也很枯燥無味。在教學上如果能夠設計一些激發學生挑戰的形式將會激發他們學習熱情。比賽這一形式就是一個好的辦法。可以開展口算比賽,比哪個小組算得多且算得準;可以開展口算積分比賽,比哪個小組搶到的口算題最多,並算得準等。

  這樣補充設計後,教學內容就會充實些,教學難就會深刻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濃厚些,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活躍些。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5

  本節課是學習筆算乘法的開始,也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表內乘法,學會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混合運算的基礎上教學的。一節課下來,有可喜的成績,也有不足。同時也對我今後的教學有了一定必要的啟示。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對本課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處理,既抓住了重點,又讓枯燥的筆算教學生動而不呆板。

  一、自認為上得比較好的有以下三點:

  (一)“數學源於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數學不斷髮展,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數學,才能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如,上課開始,出示《智慧樹》中的三個主持人留給同學們的三句話,使學生倍感親切,並主動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使相對枯燥的數學問題變得生動而有趣,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抓住教學重點,從引導到指出,再到明確,反反覆覆地讓學生回答,從扶著說到自己能說,再到歸納總結,步步深入。在明確算理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教師只是以一個引路人的身份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小結,使算理簡潔有條理,並且滲透了驗算這個數學習慣。在整堂課中,時時出現算理的鞏固,讓學在短短一節課當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算理。

  (三)設計多種練習,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在練習中,設計了“幫'小咕咚'改錯”“摘蘋果”等活動,體現了趣味性、知識性和應用性,在遊戲中做數學,並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用數學,把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不僅增強了學習積極性,而且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上三點是我認為自己處理得比較好的地方,但這堂課其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吸取教訓,引以為鑑。

  二、存在的問題

  (一)在開始的口算準備時,處理得不夠正確,應該讓學生個別回答,發現學生的問題,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個別形式,沒有起到準備題的作用。

  (二)教學例題時,忘記寫答語。

  (三)在列豎式計算時,積書寫的位置強調不夠。

  (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夠,應該多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學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識、經驗教給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可以在寬鬆的氛圍中汲取經驗、取長補短。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6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我認為因數中間有0的筆算在三年級已經學習,所以在不瞭解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下,就把重點放在了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然而課堂教學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給我這個多年教學數學的老師無疑是當頭一棒。

  我在課前鋪墊了一些整十、整百數的乘法口算練習,並強調學生說出口算過程。由此再引出例題160×30,學習例題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口算,再展示幾種不同的演算法,讓學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透過比較大多數學生知道用簡便方法計算。用筆算方法計算106×30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用剛才的方法進行列式計算,反饋的結果出乎意料,學生還是遵循著筆算要數位對齊,正是因為受這種定勢思維的影響,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都比較困難。課堂作業的反饋情況來看也不是很好,錯誤較多,原因是有的學生沒有熟練簡便筆算,有的學生沒有用簡便演算法的豎式,有的學生總忘在積的末尾添夠零,有的學生在算乘的時候,不應該出現0的地方出現了0,不能徹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針對這種現象,我想課後應加強專門練習,並當面批改加強個別指導。

  這節課之所以會失敗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課內對於簡便寫法強調不夠,學生受筆算都要求數位對齊定勢思維的影響,不習慣用簡便寫法的豎式;

  二、學生課堂作業時間不夠,在前面的演算法引導中可以簡潔些,這樣就能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練多說;

  三、課前備課時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估了學生的能力。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筆算乘法》的教學反思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7

  小長假之後,學生第一節課的'狀態很不好。學習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上週每位同學都熟練地掌握了不進位的筆算方法。今天在不進位的基礎上學習進位乘法,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有的學生遺忘了筆算乘法的格式,將第二步乘得的結果與個位對齊,這屬於不明算理的錯誤。有的學生計算到進位乘法時,忘記剛才乘得的積是幾十,直接往下進行,這屬於口算乘法尚不過關。有的學生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屬於不明白進位乘法的算理,胡寫一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上週我病假一天,本應在學習過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第二天,繼續練習,鞏固不進位筆算乘法。但是停了一天,再進行練習,效果就會打折扣。之後連續四天沒有上課,部分學生遺忘筆算方法,也是很正常的事。

  2、我在課堂中對關鍵點強調不夠。十位上的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之後,結果應該是幾個十,這一點還要讓學困生更加明確才是。

  3、知識與技能之間還有一定距離。學生剛剛學習過筆算兩位數進位乘法,初次使用這種計算方法,由於不熟練,計算能力不夠,難免出現各種問題,這是正常現象。

  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講解計算過程可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2、關注學困生以及易溜號生的掌握情況,可以促進學生整體的提高。這幾天的課堂上,學習過新知識之後,請這些學生上黑板前板演,共同糾正他們做題中出現的問題,課堂效率提高很多。一是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明顯集中,二是促使其餘學生學習更加專心。

  3、將學生做題中的錯例作為課堂練習題。

  4、請學生找出自己計算中的錯誤,並說明錯誤原因。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8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乘法是在學習了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含整十數的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掌握乘的順序、積的書寫位置以及理解筆算的算理,是本節課的重點;十位部分積的對位問題,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透過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第一,在學習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時,藉助點子圖計算14×12時,學生想出的拆數法(轉化成連乘)很多,在彙報交流時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導致教學重點(列豎式計算)缺乏時間探究。

  第二,在解決十位部分積的對位問題時,應順勢引導,先用豎式計算14×2,再用豎式計算14×10,學生算出後,再讓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14×12.有了前面的鋪墊,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1個十乘4得到4個十,故4應照應十位。

  第三,在計算過程中,有些學生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計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計算;也有一些學生把個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應該是相加,而寫為相乘。還有部分學生計算不熟練,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強化訓練。

  總之,在教學中,我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課堂提問的策略問題,面對學生的突發問題,有時還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積極向其他老師請教和學習,繼續學習數學專業知識,爭取每天都有所進步!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9

  這是一堂計算課,目標是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

  計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導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裡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逐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從“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更有興趣的來學習今後的計算課。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如課堂提問的策略問題,面對學生的突發問題,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在今天第二部分積“0”問題的處理上,相同數位的對位上,花費了不少時間,因而導致課堂時間短缺,並且出現了很多重複教學的情況。

  我想有了失敗,才會去找原因,才會去思索,才會不斷去實踐,在反思中不斷磨練自己。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0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這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有少數學生已對此知識進行了提前預習,學生掌握應該很輕鬆,但出乎意料的是上完新知後,學生的練習卻是錯誤百出。之後我進行了課後反思了:

  (1)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時,學生還沒理解為什麼要與十位對齊。在上節課講解算例時,學生把理與法分開理解的,理是理,法是法,沒有融合在一起理解。

  (2)數字較大時學生忘記進位或進位算錯。今天的教學主要與之前的區別就是有了進位,所以在這裡要重點處理進位問題,進位該寫在哪裡,寫多大合適,什麼時候加,應該細講,不能把學生估得太高,放手太早。

  (3)粗心看錯數。抄錯數是現在學生出錯較多的現象,我想在今後應該加如聽算式、抄算式的練習,比一比誰記得算是快、準,可能是避免這種錯誤的一種方法。

  (4)個位與十位乘完後,應該是加起來,有些同學還是乘法。今後在做題時,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在這一步寫上運算子號,以免出現這種錯誤。出現以上四個原因關鍵在於,首先在新授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我應讓學生明白它的算理,然後給學生一個探索的平臺,讓他們有獨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還應該讓他們養成仔細檢查的習慣。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1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雖然在乘法進位的方法、筆算的順序和數位的對齊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礎,但計算作為最根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該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以本節課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學習方法及善於思考的學習品質,養成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其中教學重難點仍是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對整堂課的教學順序初步打算是,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圍繞要解決的中心問題展開自主探索,在教學中教師心引領者的角色帶領學生理清:1、掌握乘的順序。2、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得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在實際教學時,估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算出結果是多少,所以本課基本思路是從“認知——衝突”到“新知——嘗試”經過“交流——理解”達到“鞏固——掌握”,同時也提倡演算法多樣化。

  實際教學中,在“組織全班討論、交流各類方法,提出自己的疑問一起解決”這一環節上,教師處理上有不當之處。學生出現多種計算方法,有拆因數法,有正確的堅式計算,也有錯誤的堅式計算,組織討論時教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觀察黑板上同學的算式,你有什麼意見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來。”於是學生就從錯誤的堅式入手,說明它的錯誤點,導致再去觀察其他堅式時出現了重複現象,破壞了層次感。其實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從橫式即拆因數法出發逐一去分析,將錯誤的方法放在最後處理,這樣層次感更強些,也符合學生認知的特點。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2

  一週前接到比賽通知,到今天下午終於鬆口氣走出錄播教室,整整一個星期過去了。這也是從教以來打磨最久的一次課,前後經歷6次試課,無數次修改教案課件,一次次推翻重來,到這一刻,過程中收穫的,遠比結局更重要。

  一、情境服務課堂,為課堂增姿添色

  作為一節資訊科技融合課,必然離不了各種多媒體資訊手段。一開始,只是想錄一個音訊,在本節課難點突破時,換一種形式來提醒孩子們注意。在製作音訊時,獨獨相中了海綿寶寶的配音,緊接著,思路拓展,創設了一個海綿寶寶海底尋寶的情境,關於這個情境,也走了一些彎路。

  備課之初,過於強調資訊科技的使用,甚至為此生搬硬套創設了一個海綿寶寶大雜燴,為什麼說是大雜燴呢?你且來聽一聽,蟹老闆為了拯救蟹堡王的生意,派海綿寶寶去海底深處尋找神秘配方,出發前,要送給海綿寶寶其中的一種調料,答對了才能送給它,結果被可惡的痞老闆給替換成了藿香正氣水……

  蟹老闆承諾的神秘調料

  被痞老闆偷偷換成藿香正氣水,哈哈

  現在回想,也不得不佩服當時的腦洞之大。為了創設而創設,過於複雜牽強的情境,脫離課堂本質,只能被無情pass!於是,簡化情境,只保留海綿寶寶海底尋寶這一條線,人物角色也只有這一個,搭配課堂評比機制,用海綿寶寶音效在關鍵節點提醒,貫穿全課,吸引孩子注意力,增添課堂趣味性,同時,也儘可能弱化了老師一直在強調,在環節之間過度的感覺。

  但是,在比賽過程中,還是有些許緊張,因此,評價機制沒有完全跟上節奏,心裡有些許遺憾。

  二、技術支撐教學,為課堂助力加油

  資訊科技課,玩兒的就是資訊科技。這次比賽,我對希沃白板的操作更加熟練,ppt可能從此就要慢慢退出我的備課舞臺了。

  蒙板、白板、課堂遊戲、計時器、班級最佳化大師、學科工具……太多的東西可以去挖掘。前後7次講這節課,每一次玩兒課堂遊戲時,孩子們都處於興奮失控的狀態,為什麼不多創設這樣的課堂呢!

  這個課件,是花費時間最多的一個了。有一版被pass掉的不捨得刪除,一個小小的圖示,要經歷摳圖、文字修改、加動畫、音效等等,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一頁,最多有將近30個動畫,經歷幾個小時的調整,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每次到最後都安慰自己,還好達到了想要的效果,都值得。

  但是,今天的賽課過程中,由於同時打開了希沃白板和鴻合白板兩個軟體,學生在玩兒課堂遊戲過程中不小心觸發了切換按鈕,導致希沃整個控制面板消失不見,還好有翻頁筆,對整個課堂順利進行沒有太大的影響。儘管預設了沒有網路或網路卡頓的情況,但這種突發情況還是讓我內心慌亂了一下,看來,凡事還是要多做計劃,有planB、planC……才能遊刃有餘。

  三、落實單元備課,緊抓難點突破

  這個單元中,例2(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一次進位),例3(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連續進位),這兩節課知識聯絡十分緊密。從課題來看,很容易區分這兩節課的重點知識,但教材在例2中呈現了一次進位滿十進一的情況,而例3中呈現的是滿30進3,滿20進2連續進位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一種例3的重點是“滿幾十進幾”。

  認真研讀教材就會發現,例2的做一做中,已經出現了“滿幾十進幾”,因此例3的重點在於突破“連續進位”。聯絡整個單元的知識編排,一切都迎刃而解,因此,備課要備全面。

  這次賽課,整個流程基本順利,但仍覺有很多不完美,只因著每一次的不完美,才要不斷的去努力和超越,反思、提升,待下一次奔赴完美!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3

  我教學的是《筆算乘法》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內容是學習《筆算乘法》的引路課,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表內乘法,學會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計算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些地方還是很成功的。

  我以教材例題為情景情境,讓學生經歷解讀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在解決第1個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了解筆算的必要必性;同時,通過幾個措施理清算理和演算法。最後透過對比,將估算、口算、筆算建立聯絡。問學生你有什麼發現,結論是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萬變不離其中。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是鞏固2位數乘1位數的算理與演算法。第三個問題的解決,是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讓學生知道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算式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

  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並連問:你能估算嗎?怎麼估?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因為之前剛剛學過,很容易就喚醒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估完後,問學生,能口算嗎?既起到了複習的作用,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再透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筆算乘法的必要性,展開新課。

  練習設計有層次:基礎題:一組筆算題。3×223×2223×2之前面設及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此組題中有三位數乘一位數,先讓學生說說223×2算理與演算法,再讓學生對比三道算式,透過對比得出結論,方法是一樣的,再在223前面添一個2,讓學生感悟。開放題:貫通演算法,提升思維。

  本課節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面對學生的多種解法,還可以站得更高。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讓學生分類,按解題思路的不同進行分類。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會有所幫助。

  二、31×2+33,應該問問學生31×2表示什麼意思?而不只是為有新的解法而解題,是需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三、在開放題處,只侷限於不進位,應適當滲透進位。

  四、教師的話有些多,重複的太多。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4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有兩位領導進入我班聽課。針對這節課,進行了評課活動。兩位領導說了這節課的許多優點,也指出了不足,給了許多建議。從評課中,我受益匪淺,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

  優點:

  1、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到位。整節課都是以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學生互查、學生糾錯、學生講解錯題為主貫穿始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整節課設計合理。有不同的練習題,複習環節與本節課銜接緊密,從中體現出知識遷移的重要性。

  不足:

  1、重難點在教案中體現的不夠準確。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進位,難點是兩次進位。在講解進位的過程中,應重點強調,如何進位、進位的數如何寫、寫到什麼位置更好更準,我沒有要求到位,導致有一位學生到黑板做題時,在這個地方,出現錯誤,浪費許多時間,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練習題。

  2、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解答19乘19時,講解不具體。針對棋盤的交叉點要用具體的數字,所以應該明確告訴學生你的方法很好,但在今天這道題中暫時用不上。我沒有講這一點,就進行了下一個環節。

  3、用豎式計算的優越性沒有講,應該讓學生從心裡愛上用豎式計算,提高計算的準確性,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會少丟分,成績回會更好。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備好課,把上課將要出現的問題預設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是課本65頁例題2進位的筆算乘法,重點講解19乘19的豎式,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乘法的方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不進位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我先出示幾個問題:

  (1)、這算式第一步算什麼?是怎樣算的?個位滿十怎麼辦?十位呢?

  (2)、第二步算什麼?是怎樣算的?

  (3)、第三步呢?讓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獨立嘗試計算,指名板演並給大家解釋他的計算過程,其他四人小組也交流演算法並全班彙報。

  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進位筆算的算理,在學生展示並講解方法之後,我都一一作出了評價,最後由老師再演算一次,並一邊算,一邊講解算理(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9去乘19的每一位,積的末位要和個位對齊,表示9個別19是不是171,個位滿八十向十位進8,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去乘19,最後把兩個積相加),然後再讓全班齊說算理。接著出一些錯題讓學生判斷並改正,並要他們知道錯在哪?筆算進位的兩位數乘法要注意什麼?再透過書本65頁的“做一做”來加深進位的兩位數乘法計算方法,並讓學生同桌間說說筆算的過程,同桌說說,指名說,以此方法突破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