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最後一課》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說,主題表現深刻,藝術手法生動,我很喜歡。可從教近10年,這篇課文教了幾遍,每次教完後都有很多遺憾。這一次在新課程理念的啟發和引導下,重新接觸這篇課文,終於找到問題所在:害怕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會,所以凡是教參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視,都想教給學生,造成滿堂灌,吃力不討好。再就是拘泥於教參,被教參縛住了手腳,自己反而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教學設計和創新了。這一次參賽,我特地選了《最後一課》,並且決定在平時較“靜”的七⑴班上,就是想對過去的教法做個修正,給自己一個挑戰。

  考慮到教參僅僅是個參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點。課前我把課文翻來覆去讀了好多遍,對上課內容做了大膽處理:

  第一,去除旁雜,突出重點:這是學生上中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所以我決定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整節課僅圍繞著小弗朗士作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深入共感,激發共鳴:初一學生與小弗郎士年齡相仿,班上不少同學就像最後一課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樣:天真幼稚不懂事,學習不認真自覺,甚至有厭學情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已經大概瞭解了《最後一課》的故事情節,或許你與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樣,也有過厭學的時候。討厭學校,討厭課本,害怕被老師提問,現在老師問你:假如有一天,外敵入侵,家園淪喪,不再允許你學祖國的語言,也不再允許你說母語,那麼,你將如何面對?

  第三,全面參與,動腦動筆:中學語文考試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和作文能力,可是,透過一個多學期的瞭解,我發現現在的這批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相當差,不少同學沒辦法用恰當得體的書面語言把心中想說的話描述出來,鑑於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熱鬧,設計了為課文做旁批,發揮想象力,對課文進行創造性續寫這些既動腦又動筆的環節。

  第四,水到渠成,暢談感想:中國自古講究“文以載道”,所以,當學生透過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最後一課,不僅使小弗郎士變懂事了,更喚醒了他的愛國熱情。那麼,你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麼有益的東西?沒有生硬的說教,學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東西”,“熱愛祖國,就要熱愛祖國的語言,學好祖國的語言”等體會。

  就這樣,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根據小說故事情節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了。

  可是,遺憾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熱烈。而且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資訊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後,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度變化只想到由於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後的教學當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是初中語文新課改教材中最讓我動容的幾篇課文之一。它以細膩動情的筆觸描寫了一群斑羚在面臨滅頂之災時的重大抉擇。面對犧牲,它們是那麼的堅決,那麼的從容不迫,毫無自私與膽怯!年幼的斑羚以年老斑羚的身軀為橋樑,飛渡懸崖,獲得重生。最後落單的頭羚,沒有了其他斑羚的幫助,也沒有了它可幫助的斑羚,但它義無返顧地躍向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虹,消失在空寂的山谷中。

  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每讀一次,我的眼前都會模糊一片。感動於斑羚們的悲壯,震撼於它們的純淨得毫無雜質的透明的思想。在課前準備時,我覺得本文故事情節並不難理解,故以“情”貫穿全文,採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匯入,吸引感染學生。

  這次教學大賽的機會對每一個開發區一中的教師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拿出一堂好課來,每個參賽教師都面臨著極大壓力,但俗話說得好:有了壓力,人才能進步。我堅信這一點。課前我動了很多腦筋精心地設計教案,有些環節設計得相當新穎,力圖在“飛渡畫圖”和“朗讀比賽”上出彩。由於比賽的需要還在“如何將本為兩課時教學內容的講讀課融合為一課時”的問題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思考。

  我在設計《斑羚飛渡》教學時共想完成三個教學目標,即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語言,理解斑羚的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題和引導學生學習斑羚在飛渡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精神。為了很好的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對應設計了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雖然經過了精心準備,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效果不是太理想。讓我真正的感受到,要講好一節課真的很難,學生的配合太重要了!

  在上完課後,縱觀整個課堂,不得不承認存在以下缺陷:

  1、課堂節奏一路匆匆,雖有學生的感悟,但趨於表面化。

  竇桂梅老師在《語文教學要著眼於人的發展》時提出,感悟既是一種心智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體驗。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感受到並且真正領悟到了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能悟得許多教師由於充分描述而未曾或無法教給他們的東西,那才是感悟的最高境界。但本節課明顯看出學生自主利用的時候過少,討論探究的機會基本沒有。整節課節奏匆忙,都是我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缺少靜靜地感知時間。

  2、學生朗讀不足

  語文課應有朗朗的讀書聲,何況我想讓這一環節成為亮點。但在這節課中,學生朗讀時間不足,自讀活動不足,因而在開展朗讀比賽時沒有成功。導致對文字的感知不深不全。

  總之,我認為這堂課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反思一直要繼續。不僅僅是這節課,在我的整個教學生涯中,都要不斷的向優秀老師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讓自己能夠不斷的進步!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是以探險為話題的文章,《在沙漠中心》是一篇描寫人物心理活動還帶有點西方意識流味道的課文,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其實挺難理解的,再加上選擇在陌生的七(1)班做公開課,對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冒險的歷程,但我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即使失敗,也要去探索,正像文中的所說的“我們在群星中尋找自己的真理。”

  回想這堂課,大致流暢地展現了自己的教學設計,也達到了教學意圖,細節方面也落實到位:

  一、追求課堂的豐富性

  豐富性一直是我課堂的追求方向。但追求豐富的同時,如果不理順思路,有可能會帶來條理紊亂的後果。所以在步驟的設計,費了一些心思,還好結果是令自己滿意的,每個環節的串聯是順暢的,而且也達到了步步深入的效果。在每個環節的銜接上,沒有遇到一點磕絆,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二、追求課堂的深度感

  這堂課容易上得很“說教”。所以在主題的挖掘上,我希望能深刻一些,最後以“以樂觀、責任、執著、堅強、信念等來點燃生命之燈”的主題、以及“生與死”問題的探究,來提高文字的深度。雖然七年(1)班學生總體表現比較令人滿意,但是學習習慣不太好,有些學生課堂上喜歡看教參回答問題,懶於動腦筋;還有由於學生預習不充分,品嚐文章關鍵句子花費了比較多的時間,以致“拓展延伸”只能在課後進行,是一點遺憾。

  三、創新與個性併發

  這堂課,基本展現了自己的風采,也調動了氣氛。精彩緣於生成。我很慶幸自己給了學生一個寬鬆的教學環境,讓他們敢想、敢說。孩子們是有稜有角的活生生的生命,尤其是現在的孩子,資訊量廣,接受快捷,方法多樣,思維活躍,課堂上常有“節外生枝”的情況,一成不變的“教案劇”根本不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學的確定性中存在著不確定性,才會創造出美的湧動,就像鳥兒們喜愛生活在生機勃勃的綠樹枝頭,而綠樹因為有了鳥兒的靈性才愈發蒼翠挺拔,呈現出無限生機。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有一顆“生態保護”的寬容之心,用自己的細心、愛心、恆心,呵護孩子們創造性的智慧,精心呵護孩子們偶爾“飛出”課堂的思緒,用自己的教學機智串連起那飛揚的思緒,讓語文課堂這棵綠樹時時煥發靈動的光彩。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由溫中教育集團組織的這次教學研討課的機會對每一個集團內的教師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拿出一堂好課來,每個參賽教師都面臨著極大壓力,但俗話說得好:有了壓力,人才能進步。我堅信這一點。

  課前我們語文組一同設計教案,希望在教學時完成三個教學目標,即

  1、訓練整體把握課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體會本文詳略得當的敘述與具體生動的描寫。

  3、理解斑羚在生死關頭所表現出來的美德,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為了很好的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對應設計了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2、整體感知,理解大意;

  3、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拓展延伸,感悟情感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雖然經過了精心準備,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有一點遺憾。

  1、語文課的趣味性稍差一點;

  2、學生的朗讀稍顯不足;

  3、教師如何在貫徹“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同時收放自如,如何在交流時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適當調控。這是一個重要問題。這堂課由於對學生的活動時間沒有調控好,導致後面的一個教學環節沒有完成。

  總之,不僅僅是這節課,在我的以後的整個教學生涯中,都要不斷的向優秀老師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讓自己能夠不斷的進步!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1、在課下讓學生做批註上課進行思想的交流、碰撞時,可能會出現熱情不夠、不敢表達的現象,而他們不少人卻是做批註了。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針對文章的個別部分讓學生小組交流一下,這樣再回答時就可能會更加敢於表達,因為可能從同組的`同學那裡找到了相似或相同的解讀。另外,組內交流時,組內成員也可能看到自己沒有注意到而其他同學注意到的解讀。

  2、有些問題可以以選擇的方式讓學生判斷,如句與句的排比,段與段的排比。可以先講完這三種排比再去找句子判斷而不是找到句子去問他們這句話用了什麼手法,那種排比?

  3、排比與反覆共同使用更加增強了氣勢,要比單用一種更加有力,所以本文作者才將兩種結合使用。

  4、公開課冷場時或需要檢測反饋時,可以叫課代表或用同學推薦同學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觀舞記》是我國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寫的一篇優美的觀後感。文章寫了作者對印度著名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精妙絕倫的舞蹈的觀賞及其觀賞的心情和感受,表現了中印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本文在教材的安排是閱讀課文,在教學中我便把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作為了本文教學的教研問題。

  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一些嘗試:

  1、讓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讓學生回顧自己在參加學校文藝會演,如何準備舞蹈節目以獲得觀眾喜歡的過程。

  2、讓學生閱讀課文,分析作者觀察、欣賞、描寫卡拉瑪姐妹舞蹈的角度。

  3、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描寫精彩的語句並進行仿寫。

  4、欣賞一段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舞蹈《孔雀舞》,學習課文的寫法把觀賞的優美舞蹈寫下來。

  反思自己上的《觀舞記》課文,我感覺有幾點做得好:

  1、教學時,創設情境。讓學生觀看一段印度舞蹈。問學生:大家覺得印度舞蹈怎麼樣?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舞姿,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時,卻似乎捉襟見肘,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透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穫的。過渡自然地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有利於學生與文字進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看舞與學課文結合了起來,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

  2、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儘量合理地利用課程資源,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以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的教學思路貫穿課堂始終。

  3、教學問題設計的層次化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對學生寫作的學習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陋室銘》是一篇名傳千古的美文,透過對簡陋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不慕榮利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結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反思:

  1、文章的學習目標設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夠圍繞學習目標進行,落實重點和難點。

  2、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較注重滲透學法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本文注意了以讀為主,在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們感受“銘”這種文體的篇幅短小,語句押韻、語言優美的特點,進而對課文的形式美有深刻的認識。還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注意對學生適時的點撥,有層次的進行朗讀指導,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要讀好,讀準節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來,並且注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鼓勵。

  4、巧妙的設計提問,採用小組合作、教師點撥來解決,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字。精心設計問題,並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容。在設計問題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七個問題,重點是:作者從哪三個方面描寫了陋室的特點?作者的陋室是否簡陋?找出文中可以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並作分析。在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後對於句子的鑑賞,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鑑賞,學生卻無從下口,這個問題相應也出現在第二個問題的分析上。課後我在尋找問題時發現在對學生的引導上也就是說在口頭的問題上指向不明導致學生有了誤解。

  5、把握文言文教學的重點:積累文言詞彙、句式等常識,準確翻譯文章,為以後的文言文學習打好基礎。再說,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理解課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文言知識,藉助課下注釋,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弄懂文章的此句意思。

  6、讓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的全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學生們對於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限於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的分析,還包括課前對課本的預習,對重點知識的揣摩,對疑難問題的質詢。更包括課後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演繹。所以,我從預習這個環節抓起,讓學生參與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總之,文言文畢竟是一種與現今實際使用的語言相去甚遠的古代書面語,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連字面意思都還沒有搞懂,就很難理解此文的深層含義了,因此掌握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應該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可是,我因害怕設計的內容上不完,有意縮短了這個環節,使很多重要的字詞沒有得到解答,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後面研讀文章時進行的不是很順利。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優點:

  因為採取了多媒體教學,學生的興趣比較高,參與面相對較廣。在教學時氣氛比較民主,基本上能讓學生講自己的話。教學中採用了換讀法,和看圖當堂寫作,學生感到學法上比較新穎,領悟知識較為自然。討論時教師的轉引環節處理得自然,學生沒有生硬的感覺。主題探討上,深入淺出,聯絡生活,有實際的意義。在人文性的處理上比較到位。

  不足:

  1.對於朗讀缺乏必要的指導,朗讀流於表面,而沒能達成深入的效果。

  2.討論的環節中,時間較長,壓縮了其它的時間。

  3.對於語文程度相對較弱的同學,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展現機會。

  4.寫作環節結束得太草率,使之作用不能很好地實現。

  5.課堂過分追求完善,而忽視了課堂的實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孫權勸學》這篇文章較為簡單,初一的學生上學期接觸了幾篇簡單的文言文。對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

  所以我設定的主要教學目標有:

  1、讀準字音、節奏。

  2、正確翻譯文言文,掌握其中重點的實詞和虛詞,以及特殊的文言現象。如倒裝句、省略句、古今異義詞等。

  3、透過人物的語言握把人物形象。並能讀出啟示。

  在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方面,我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透過讀準字音節奏、讀懂文意、讀懂人物、讀出啟示等環節,層層推進,透過教師引導點播,透過結合句式的特點、人物的身份、及重音的讀法等方面進行突破,幫助學生深入瞭解人物。具體如下:

  一、朗讀一直貫穿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分角色朗讀。以讀帶講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讀出了人物的語氣語調。對人物的語言進行了讀和評。

  二、教學過程清晰,讓人能夠直觀感受。板書比較簡潔,有條理。

  三、揣摩人物語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從中得到了體現,也培養了學生的解讀課文的能力,以及口語表達的能力。

  四、能對學生及時的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使學生在對比中進行反思,今後該怎麼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