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金魚》教學反思

《金魚》教學反思

《金魚》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金魚》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魚》教學反思1

  《漁夫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圍繞導讀的要求: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1、讀好人物對話感悟形象特點

  本文一大特點就是人物對話非常生動,課文亦是以對話展開情節的,所以讀好人物的對話,就把握好了漁夫和惡魔的形象特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的心理與語氣,誇張地讀出兩人物的口吻。同學繪聲繪色地朗讀,生動展現出惡魔的狡猾、兇惡和漁夫的從容機智,這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同學們準確地把握住了故事人物的特點。

  2、複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

  在賞析課文之後,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請學生把課文分為三段。然後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漁夫無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說的是魔鬼要殺漁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戰鬥的結果,漁夫用智慧戰勝了魔鬼。最後把每段的主要內容串起來就行。又請學生總結了這種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認真閱讀課文後,瞭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脈絡理清後,學生都能抓住要點進行概括,說的很到位。

  不足:個別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時態度不認真,怪腔怪調,老師要正確引導。

《金魚》教學反思2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個小小音樂劇,目的是想透過這個寓言故事引導學生自己創編一個有說、有唱、有歌、有舞的綜合音樂劇,可以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本著這一目的,我先讓學生熟悉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我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講一講,然後完整的給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了這兩次的聆聽經歷,學生對故事的大概內容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然後學習歌曲,邊聽邊體會俄羅斯歌曲的特點,運用音樂要素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速度、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為了鍛鍊學生的說、演、唱、創等多方面的能力,我還設計了拓展練習,讓小組合作,發揮大家的智慧,為歌曲做簡單的表演,最後形象生動的加入瞭解說詞,邊說、邊唱、邊表演,培養了學生的綜合音樂表現了,達到了小小音樂劇的目的。

  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會有它不如意的地方。本節課中學生的創編有的同學沒有積極參與,而是看著別人去做。老師應該及時的啟發、鼓勵,應該讓學生多參與,慢慢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雖然表演是學生的弱項,但做為教師還是應該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以後我在上課時要多進行這方面的培養,讓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都能得到提高。

《金魚》教學反思3

  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候,課堂上發生的一場爭論。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一首我國家喻戶曉的童話詩,在教材中是一篇閱讀課。在閱讀提示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喜歡故事中的誰?不喜歡誰?為什麼?”在課堂上,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大部分同學喜歡忠實善良的漁夫,不喜歡貪心不足的老太婆。而有幾個同學卻一反常態的提出喜歡“我喜歡老太婆,不喜歡漁夫”的言論。

  他們認為:文章的中心是在讚揚漁夫的忠厚善良,但是他這種忠厚善良近乎於懦弱和無能,一味地聽老太婆的指使,機械地完成老太婆教給的所有任務,明知是老太婆貪得無厭,還把她的話當作聖旨去執行,在辦事的過程中不假思索,不動腦筋,對於老太婆的錯誤行徑非但沒有及時的制止,而且還象執行公務一樣敢怒而不敢言,他的聽話成了對老太婆的縱容,最終連一個金魚要報答他的木盆也沒有得到,這樣的忠厚善良難道還值得我們去喜歡他,欣賞他,效仿他嗎?

  再說老太婆,她的兇狠、貪心不足,當然是可惡的,可是她“搶抓機遇上臺階”也挺值得欣賞。她抓住了漁夫的忠厚善良、聽話的特點和金魚報答救命之恩心切機會,使生活一次又一次得到改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不過她沒有很好的認識自我,若不是她太不知足了,要當海上的女霸王,激怒金魚,她就是永遠富貴的女皇。如果老太婆能改變一下自己生活的態度,與漁夫和睦相處,一道在生活稍微得到改善的基礎上共同創造美好未來,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了。用現在的眼光去審視老太婆的言行,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聽了個別同學的爭論與分析,我首先肯定了他們的觀點,覺得孩子與眾不同的觀點映射出了他們高度的分辨力和與時俱進的思維力,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事物了。看似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也確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不能用不變的眼光看發展中的事物!雖然學生的回答與教材的本意有所出入,但是這種同中有異應該

《金魚》教學反思4

  我在本文的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的能力。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小學語文教學務必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語文課堂上,要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問題,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另外,要發揮自己應有的主導作用,透過引發、組織、示範、釋疑、激勵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空間。本課正是實施這一教育的絕好題材。教學中我透過展示綠色金魚的圖片,讓學生認識這種世界上沒有的金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圖文對照說圖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及想象力。依此理解本文的難點:老師為什麼點點頭,滿意地笑了。讓學生明白文字中老師對創新思維的肯定,本課的教學意圖也就初步達到了。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賴於創新教育。把創造性思維培養引入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創新思維去聽、說、讀、寫,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有趣有力。讓學生踴躍思維,勇於發言。或許學生的觀點不是很正確,但是對於學生自己確是具有獨立性、首創性、新穎性的,這樣既不同於別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創造性地。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語文課教學不僅可以有機的結合,而且可以使傳統的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創新教學。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激勵,拓展思考,逆向思維,移植、開放想象等多種方法的運用,真正使學生探索地學習,逐步形成有創造精神的良好個性。這樣,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會在教學中逐步地發展起來。

《金魚》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緊密聯絡,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課前佈置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如何飼養小金魚,上網查詢養小金魚的有關資料。這個環節學生做得成功與否,是這堂課效果好壞的關鍵所在,不然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對其泛泛而談,無法深入分析其中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透過以下環節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是引導學生觀看一段有關小金魚自由自在地遊戈的影片,問問學生看後有什麼感受;接著,又創設一個景情,一位叔叔在養小金魚的過程中,食也沒少喂,但是小金魚仍然離他而去,顯得很傷心,引發學生對小金魚之死的原因進行猜想。

  二是驗證猜想正確與否,就要經過查資料,實地調查等,讓學生先看看書上的有關資料卡片獲取相關的知識,再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交流、討論,將課前自己調查的情況和查詢的資料在組內進行分享。

  三是安排做的好的小組給全班的同學交流彙報,找到小金魚死亡的原因有哪些。接著播放養魚專家的建議的影片來驗證學生交流調查的結果是不是正確的。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在全班交流調查的情況,實地去調查了的小組,會有很明顯不同於網上或課本上的資料,這正是本課生動有趣實在的地方,俗話說的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雖說網上也能查到一些資料,但網上說的也不是全對的,不如實地調查可靠,有沒有調查訪談為證。

  四是引領學生找出造成小金魚死亡的可能因素,並以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並從諸多因素中提煉出一個可供研究的“關於……的研究”的主題出來,以此增加學生科學研究的成就感。

《金魚》教學反思6

  童話故事總能喚起孩子的幻想和美夢。《格林童話》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其中《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漁夫和他的老太婆所經歷的因貪慾過度而最終無所獲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下面我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對本活動的理解和看法。

  從教學策略來看,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經驗匯入——自主閱讀——理解閱讀——情感昇華,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來理解圖畫故事的意義,將幼兒引入文學欣賞的氛圍,感受閱讀的快樂,最終形成自主思考。接著,透過展示與故事相關的圖片,清楚地交代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後,請幼兒觀察每次漁夫去找金魚時海面發生的變化,透過集體討論,感受故事中老太婆的貪婪。

  從教學目標來看,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活動環節清晰,且層層遞進。

  整個活動,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努力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到:想要得到什麼,就應該付出,過度貪慾的結果必定是一無所獲。

《金魚》教學反思7

  金魚這一課教材在一課時中安排的內容比較的多!從魚生活的環境到觀察魚的身體及運動,再到觀察魚的吃食、排洩,然後觀察魚的呼吸,最後比較螞蟻和魚的相同和不同,以指導飼養小金魚結束。如果不能夠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整合,40分鐘的課堂將很難把握。我在準備好觀察用的金魚和魚食後,重點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思考和重組!經過2個平行班的教學嘗試,覺得比較有效的教學思路和過程如下:

  直接接題——魚(教材課題是金魚,我覺得這節課還是以魚為課題更加科學),在揭題和組織學生說一說身邊常見的魚。(有助於學生對魚的共同特徵的把握)接下來進入本課的重點環節——觀察金魚,明確觀察的要求非常的重要,我給孩子們提的要求是:觀察魚的身體是怎樣的?身上長著什麼?怎樣運動?花四五分鐘的時間觀察後,交流完成對魚的身體及主要器官的認識,

  然後以比較各種金魚小結得出:

  魚的種類很多,但他們的基本身體特徵都很相似!(完成的魚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式的建構)。

  第三部分觀察金魚吃食與排洩,活動前強調這樣幾點:

  1、放幾粒魚食,

  2、靜靜地觀察魚怎樣吃食物?

  3、找找魚的糞便,從哪裡排出?這些細節的強調將有助於這個活動的高效。

  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排洩糞便可沒有那麼巧了,可以請看到的小組來說一說。第四部分觀察金魚的呼吸,這個活動實際操作的成功率不高,且費時間組織。我重點進行了取捨,首先省略了一分鐘記錄嘴巴開合的次數,學生早已發現魚的嘴巴和腮是在不停的開合的,再進行記錄價值不大。2個班級從金魚嘴巴開合是在不停的喝水嗎展開討論,都能順利得到魚是在呼吸,不是在喝水。具體怎麼呼吸?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我提供了一段魚用鰓呼吸的資料讓孩子們閱讀,效果很好,效率也高!(教材這裡安排紅墨水的實驗強調了探究,但我覺得有些時候不一定都要探究,探究也要考慮價值!)第五部分比較螞蟻和金魚的不同,(雖然有助於學生對動物這個概念的建立,但總覺得在三年級以韋恩圖的形式出現這樣的總結,難度高且比較空洞。)最後引導學生課後飼養金魚,繼續觀察結束。

《金魚》教學反思8

  一、新穎的引入,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

  課前以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口味”的童話故事引入新課,並和學生一起創編故事情節,讓學生也很快地融入到口語交際的氛圍中,學生很快地融入角色,進入了交際的語境中。不再是以往的一味由老師講述故事情節,學生單純地聽。 “請小花貓你來說”“請小花狗你來說”“如果你是小花狗你會怎麼說”學生在課堂中都成為了故事中的主角。

  二、多種形式地說,讓學生全員參與

  課堂中不再是隻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出現更多的是學生與學生單個的交流、學生與好朋友之間群體的交流、單個學生與全班同學的交流。與好朋友之間一起表演故事情節、對同學的發言和表演進行點評每個學生在課中都能有話說,有話想說。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了。

  三、40分鐘的課堂,全程關注

  關注每個孩子,關注每個孩子的全過程。一堂短短的40分鐘的課,老師不僅關注的是這堂課中學生學會了多少,而更關注的是這堂課中對學生後期發展有多大的幫助。學會對同學的評價,學會在表演中的儀態、藝術,學會在別人講話中認真聆聽很多不是這一堂課能反映到的,但吳老師真正做到了,40分鐘的教學不僅教會知識,還教會學習和處事。

《金魚》教學反思9

  《小金魚》是一首兩拍子的歌曲,分為三個段落,每個段落按照情景的發展聯絡起來,記述了小金魚孤孤單單到快快樂樂的的心理變化過程,透過情節的層層遞進從而表達了與同伴一起生活的樂趣。

  具體實施步驟及出現的問題:

  一、圖片匯入,引發課題。

  我運用圖示法,使幼兒更加具體形象地認識了小金魚,並用擬人的手法,以小金魚對我說的話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對歌曲內容感興趣。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都在我的預設當中,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被我高低起伏的語氣吸引住了,為下一環節做好了鋪墊。

  二、圖文結合、分段理解。

  在這一環節中我繼續用故事情景法描述了一條魚,水裡遊,孤孤單單在發愁,兩條魚,水裡遊,搖搖尾巴點點頭,三條魚,水裡遊,快快樂樂做朋友的情景。但在描述過程中急於走過程,沒有讓幼兒感知到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不同的心理狀況,導致了重點無法解決,也影響了下一環節的進行。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這一環節我利用錄音機播放歌曲,讓幼兒欣賞,想讓幼兒在瞭解歌詞的基礎上熟悉歌曲旋律,能夠將歌詞與旋律進行初步的匹配理解。但由於帶班經驗匱乏,沒有考慮到錄音機播放的旋律過快,託班幼兒的思維無法跟上,聽不清楚。雖然錄音機播放時,多數幼兒也能安靜地欣賞,但由於旋律過快,幼兒聽不真切,導致幾個自制能力弱的小朋友開始與旁邊小朋友玩樂,無法按照我預設的教學進行。

  四、幼兒學唱、遊戲深化。

  這個環節是我的難點環節,透過鋼琴伴奏、範唱,讓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提出情感表現方面的要求,讓幼兒模仿開心與不開心的表情,使教學進一步深化。透過《找朋友》的遊戲,讓幼兒在動作的表現過程中輕鬆愉快地感知、表現歌曲。但由於上一環節沒有作好鋪墊,幼兒對歌曲還不熟悉,而加上動作後幼兒只顧做動作,對於歌曲內容及情感的表達一點也沒有掌握,導致難點無法突破。

  透過課後與聽課老師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淺:在準備本次活動時,我把每個環節都梳理了很多遍,對環節過於熟悉,反而導致環節過於流暢,形成走過場的模式,整個活動都以環節相扣為原則,反而忽視了幼兒對活動重難點的把握,也導致與幼兒缺乏互動,讓幼兒表現的機會太少。

  改進策略:

  1、引題時可以讓孩子進行情感的體驗。

  2、可以以接說或接唱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中的重點部分,從而理解歌詞。

  3、教師不要一味地範唱(跟錄音機、鋼琴)對於託班孩子來說以清唱為透過這次活動,讓我對託班音樂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也使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金魚》教學反思10

  《數金魚》是小學語文一年級的第3課。也是入學準備結束之後,正式進入第一單元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的的初始階段。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三四五六七”的生字;認識拼音剩餘的三個單韻母;朗讀兒歌,熟讀成誦;認識筆畫“豎彎”,在教師的指導下描寫“三四五”。在這短短的35分鐘裡,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問題,下面做一下羅列。

  首先,是朗讀的問題。一年級的孩子,剛剛進入小學階段,他們的朗讀有兩個很大的問題,拖音和沒有感情。這首小兒歌中,沒有感情的缺點暴露無遺。很典型的問題就是在讀到“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時,孩子們就好像在踏步一樣,根本沒有數數的感覺。課後我想,因為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這幾句話已經讀得很熟,甚至很多孩子已經背出來了,所以在課堂上的時候,他們便讀得很快,沒有任何朗讀的美感。而作為教師,我沒有很好地引導他們,啟發他們數數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導致他們沒有讀出感情,把課文朗讀得很優美,而是在機械地背誦。這樣“踏步式”的背誦,其實是毫無意義的。

  第二點,就是在備課時,我沒有想好各個環節要做什麼,達到怎樣的教學目的。在小環節的連線過渡和教授方式上,沒有進行很好的準備。比如在教授生字時,有時候我要說很多廢話才能引到生字;有時候我說來說去都是“這句話裡面,有兩個生字寶寶。”這樣的過渡一直反覆使用,孩子覺得有一些厭倦。在教授生字的過程中,我也應該事先想好要開火車正音?讓他們找朋友組詞?還是透過字的結構來記?很多地方我在之前的備課中都沒有考慮清楚。

  除此之外,我覺得板書方面我也需要進一步的重視。對於一年級的課文,我好像幾乎沒有考慮到板書的問題。充其量就是把每節課的生字展示在黑板上,或者在田字格中示範寫生字。其實,對於現在的課文,我也應該把關鍵字寫出來,比如說到“魚缸裡有什麼”,在孩子們回答完後,可以寫一下“顏色豐富“等等,進行知識的衍生。我覺得在平時的課中,給孩子們知識的衍生也是我們新老師最缺乏的,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只會上“課文”,而並非“語文”。

  現在,我們的課文真正進入了學習階段,孩子們要在學拼音,寫字的初始階段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於我而言,也是自己積累成長的重要時期,我會和孩子們一起努力,爭取早日站穩講臺,做一名合格並且優秀的教師。

《金魚》教學反思11

  小金魚是學生們喜愛的小動物,但在飼養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小金魚莫名其妙死亡的事件,使孩子們深感惋惜。《小金魚之死》就是以這樣一個常見的生活場景來引出主題的,並以此激發學生開展科學探究。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課前佈置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去訪談販賣小金魚的商人;或者上網查詢有關養小金魚的有關資料。

  首先,引導學生觀看一段有關小金魚自由自在地遊戈的影片,問問學生看後有什麼感受;接著,又創設一個景情,一位叔叔在養小金魚的過程中,食也沒少喂,但是小金魚仍然離他而去,顯得很傷心,引發學生對小金魚之死的原因進行猜想;

  接下來要驗證猜想正確與否,就要經過查資料,實地調查等,讓學生先看看書上的有關資料卡片獲取相關的知識,再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交流、討論,老師下去巡視參與到小組學習當中去,瞭解學生的交流調查的情況,並選出做的好小組。

  然後,安排做的好的小組給全班的同學交流彙報下,接著播放養魚專家的建議的影片來驗證學生交流調查的結果是不是做到位了。(這裡的小組在全班交流調查的情況,如果是實地去調查了的,會有很明顯不同於網上或課本上的資料的,這正是本課生動有趣實在的地方,俗話說的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雖說網上也能查到一些資料,但網上說的也不是全對的,不如實地調查可靠,有沒有調查訪談為證。)

  最後,教師引領學生找出造成小金魚死亡的可能因素,並以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並從諸多因素中提煉出一個可供研究的“關於……的研究”的主題出來,以此增加學生科學研究的成就感。

  養小金魚實地調查是學生走出校門的實踐活動,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透過課堂上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能夠獲得許多養小金魚的真知,說明社會各界人士對學生給予了大量的幫助與支援。開始還擔心學生不能順利地進行這次活動,後來看到學生的表現,發現並不是想像的那麼難.只要學生用心去做,收穫還是挺多的。

  學生透過實地調查訪談,經歷了社會實踐活動,得出了一些好的活動經驗,掌握了一些新的學習方法。比如:有的學生透過調查得知喂金魚的食物還可以用芝麻來調製,不一定要用專用的飼料;有的學生透過調查得知養小金魚的自來水要透過太陽光的曝曬二至三天以後才能用來養,並且還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有的學生透過調查得知小金魚為什麼會掉鱗片,小金魚的鱗片為什麼會得白皮膚病等等。這些課外的知識是書本上沒有的,都是透過學生實地考查所獲得的真知,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充分體現了 “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高效課堂的理念。

  學生透過實地調查以後,及時組織學生們交流,會令活動收效倍增,在彙報課上向大家展示調查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獲。學生們集小組的智慧,把所學的數學、語文、資訊科技、思品等課程的知識都用上了,把所經歷的過程做成幻燈片的形式來向大家進行展示,收到了特別好的效果,是學生們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特別展示。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進行調查訪談和查詢資料,導至課上無所事事,僅僅只當了回聽眾,失去了鍛鍊自已能力的機會。由此,在課堂上,要學生們找出導至小金魚之死的因素時,一部分學生顯得無所適從,不知從哪裡著手。這樣也決定了最後分組提煉研究主題時,一些小組失敗,沒有提煉出最易研究的主題出來。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透過這次活動,給學生們帶去了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誰說不是呢?

《金魚》教學反思12

  我在執教《數金魚》這一節課時,學生讀得非常充分,且自始至終都是全神貫注地投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做一下反思。

  一、堅持在閱讀中識字,注意培養字字過目讀課文的良好習慣。

  對於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閱讀是識字的目的,也是識字的途徑。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境,以讀為主展開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反覆讀文的過程中瞭解內容,認識生字。朗讀的訓練力求體現層次性,初聽課文錄音讓學生整體感知兒歌內容,激發學習熱情;再聽錄音,重在聽清幾個生字的讀音;再讀兒歌,鼓勵學生在反覆讀文中認清生字的形,採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與生字漸碰漸熟,最終達成重點教學目標——在課文語境中正確讀出生字。

  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用手指點好讀兒歌,做到字字過目,認認字形。在其他學生朗讀兒歌時也鼓勵他們用手指點好,讀到哪點到哪,既做小老師檢查了同學是否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又給自己再次熟悉字形的機會。同時也培養了靜心聽同學朗讀的好習慣。

  二、在閱讀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用心傾聽、大膽說、說清楚的良好的聽說習慣。

  為了幫助學生說話,減少說話的難度,先用謎語的形式把金魚的特徵描寫出來,我再讓學生看著媒體上金魚的圖片,問:你看到的金魚是什麼樣的?學生就能比較規範地說出來了。此外,在課堂上,可以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用心傾聽的習慣,首先要學會靜心聽老師說的話。其次,在聽錄音時要求學生特別聽清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不光是會用心聽錄音和老師說的話,其次還要會聽其他小朋友說的話。同學在讀課文的時候,透過認真聽能及時幫助糾錯的小朋友給以及時的表揚。透過明確的要求,及時的提醒,積極的評價,幫助學生逐步養成用心聽、大膽說的好習慣。與此同時,我十分關注學生習慣的培養,要求他們說話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並注意說清楚。

  三、提供新的語言環境,鞏固生字。

  讀詞語。我在水的擴詞中適當地補充了一、兩個生字與學過的生字組成的好詞:山青水秀、高山流水等等。

  四、演示媒體指導學生書寫

  在指導學生書寫的時候,我是透過媒體筆畫的演示,讓學生對筆順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再透過多中形式的書空,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這些字的筆順。另外,指導書寫的關鍵還在於幫助學生認識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字形結構。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只要學生懂得了這個字的在田字格中的關鍵筆畫,那麼基本上就能比較輕鬆地掌握這個字的字形結構。

  五、注重拼音教學方法

  拼音教學也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之一。在單韻母的教學中我發現讓學生透過觀察老師的口型是關鍵的;另外重視學生的反饋也是關鍵所在。我預留了十五分鐘來進行教學這三個單韻母。前七分鐘,我主要讓學生觀察老師口型,透過一些口訣來幫助學生掌握髮音。尤其是“u”的教學,我把它的口型與“0”進行了比較,讓學生能體會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從而能更準確的掌握髮音。後八分鐘,我不厭其煩的讓學生個別反饋,反覆校對,對那些發音有困難的學生做到心裡有數,這樣便於今後的輔導。

  整堂課的節奏我覺得還比較緊湊,思路還比較清晰,識字教學以及拼音教學還是教學的比較紮實的。當然也有遺憾的地方,就是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實際書寫生字。我想透過這節課,我對自己的拼音識字教學有了一個很好的反思,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夠更上一層樓。

《金魚》教學反思13

  在整個音樂活動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加上生動形象的背景圖,幼兒興趣性一直都很高,特別是大於博、悅悅等小朋友在這個活動中興趣性極高,以至於幾乎聽不到老師的一些指令。  透過本次活動反思,我覺得老師由於過多關注這幾個過於活躍的孩子,因此,在難點方面有些忽略,比如:誰和魚媽媽表演的不一樣?孩子們沒有能真正的自由發揮,老師應該在幼兒沒有自由發揮情況下,想辦法啟發幼兒的自由表演,真正做到幼兒的自由表演,從而使這個活動的難點到達預期效果。

《金魚》教學反思14

  《數金魚》是二期課改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讀兒歌識字學拼音”型別的課文。教學目標是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金、水、五、六、七”5個生字;能認讀單韻母;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認識筆畫“豎彎”,能在老師指導下描寫“四、三、五”。低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記憶力強、願讀肯說又敢想,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興趣。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特色,我在教學設計從幾方面入手:

  一、識字為主,體現自主性。

  在識字教學中,“你用什麼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寶寶的?”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識字,會更好的提高其自學能力,促其發展。

  但在實際教學中,缺少了總結方法的環節。我應該在識字環節結束後,幫助學生總結方法,如:去部首,認一認;加部首,認一認;換部首,認一認;合起來,認一認;分析結構,編兒歌,編字謎,讀拼音;找好朋友等。方法的總結其實是為學生自主識字提供基石。隨著基本識字方法的掌握,便可開始放手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創造性的識字。

  二、遊戲為輔,強調趣味性。

  遊戲是低年級學生最喜聞樂見的,用遊戲的形式鞏固識字,可以為學生營造融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識字充滿樂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比較小,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因此,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而遊戲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設計了組詞訓練“一字開花”、“看誰反應快”,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識字活動,一邊玩,一邊學,整個拼音識字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有意識地在遊戲中教,學生在無意識的遊戲中學。

  三、創編兒歌,注重拓展性。

  對小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時注重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使他們掌握說話這一人們賴以交際和溝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因此在本課教學的開始,“你見過得金魚什麼樣?”讓學生進行一兩句話的表達。教學拼音時,又讓學生進行看圖創編兒歌,識記iuuuml;。學生潛能得到了激發,學習興趣更濃厚,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興趣盎然中學有所獲。

  但前者實施後,學生的表達過於隨意,思路比較侷限,圍繞著金魚的顏色、鱗片說而已,我覺得在說話之前,如果我做一下引導提示或者做一下示範表達,學生的表達會更規範。

  透過這節課,我對自己的拼音識字教學有了一個很好的反思,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夠更上一層樓,努力達到葉老師課堂教學中那種“樸素紮實卻又德育無痕”的境界。

《金魚》教學反思15

  《金魚》這節課是本單元最後一個重點研究的小動物,前面幾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蝸牛、蚯蚓、螞蟻,這些動物是生活在陸地上,每一種小動物都是一個典型的動物型別的代表,同時也是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的,體型小,易於觀察。金魚這種小動物,也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有些孩子的家裡也養著金魚,所以部分孩子對於金魚也是很熟悉的,這節課挑選金魚來進行研究,金魚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動物的多樣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在重複研究的基礎上才能概括出動物的相同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又能夠增加學生對動物的感性經驗,豐富學生的直接認識。金魚作為水生動物,也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本單元有四個大的活動,觀察金魚的身體結構,觀察金魚的捕食,觀察金魚的呼吸,比較金魚和螞蟻的相同不同。

  為了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仔細的觀察,我們把活動進行了整合。匯入新課後,把第一個活動和第二個活動組合在一起,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解決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第二大部分是觀察金魚的呼吸,考慮到實驗材料和觀察環境的實際問題,這部分我們用了一個微課的形式使學生進行了學習,最後一個部分就是比較金魚和螞蟻的異同,學生思考討論後教師訂正答案。

  在本堂課學生的過程中,對於第一個環節,雖然時間給出的比較充分,但是也存在有的小組沒有認真觀察而是大聲喧譁甚至用手中的文具敲打魚缸的現象。金魚在一個比較嘈雜的環境裡,是沒有辦法配合捕食的,所以喂金魚這個環節,孩子們就看的不是很清楚。大部分金魚沒有吃食物,孩子們也覺得很掃興。所以在科學觀察課中,觀察習慣真的非常重要,觀察習慣決定觀察的質量。尤其是三年級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科學課,打不下良好的基礎,對以後的科學學習也是不利的。

  綜合來說,這節課的容量很大,基本上上完了金魚的呼吸就下課了,所以最後一個環節有的班級就放到了下一課裡面一起解決了,正好留了個思考作業。讓孩子們課下好好思考一下,這樣的效果有的班級反而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