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動植物生長也需要水。
2、瞭解淡水是有限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認識相關的節水的標記。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關水資源的錄象
2、掛圖
3、地球儀一個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水的的用途。
1、看錄象,瞭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乾涸、土地的龜裂、萬物枯萎的圖片。
討論:
1)這些地方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2)如果我們的幼兒園、大,考吧、幼師,網出,處!我們的城市沒有水會怎麼樣?
二、瞭解水資源是有限的,懂得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1、觀察地球儀,找找淡水在哪?
2、討論:淡水越來越少了,應該怎麼樣保護淡水?
1)不汙染水源
2)節約用水
三、認識中國節水標記,學習自己製作節水標記。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2
設計意圖
對於每天忙碌的成人而言,我們有許許多多有關購物的經驗。我們每天都會經過商店,走進商店購買東西。我們的生活與商店買賣緊密聯絡。也許因為過於熟悉,我們反而常常忽略買賣的價值和意義,無法感受有關買賣的點點滴滴, 可就是這些我們看起來不起眼的買賣活動可以給幼兒帶來想象不到的驚喜與感動;更無法體會商店買賣的過程,是兒童需要學習和積累的重要生活經驗。因此,我們設計了語言、社會活動《鵝媽媽買鞋》。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資源,讓幼兒把他們有關商店買賣的認識轉換成各種有趣的創作、表演與遊戲。進而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總之,在這個生活化的活動裡,我們將以開放的態度,陪伴幼兒一起經歷這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角色對話,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教育幼兒初步懂得理性消費,學會節約。
重點難點
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角色對話是本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前期的購物經驗;
2、圖片“鵝”、課件《鵝媽媽買鞋》
3、角色表演用的圖片若干(鞋、服裝、香水、項鍊、耳環等)
活動過程
一、 經驗回顧:出示圖片“鵝”,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特徵。
1、引導幼兒說說鵝媽媽長得怎麼樣?
2、結合幼兒的經驗教師小結:鵝的外形特徵。
3、讓幼兒猜猜鵝媽媽今天想去買什麼?
二、 結合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一)採取啞劇的形式,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疑問欣賞故事一遍。欣賞故事後提問:
1、故事裡面除了有鵝媽媽,還有誰?
2、鵝媽媽有沒有買到鞋?它買了一雙怎樣的鞋?
3、鵝媽媽還有沒有買其它東西?買了什麼?
(二)教師小結:鵝媽媽原來只想買一雙鞋,為什麼後來她又買那麼多東西呢?會不會是老闆跟她說了什麼呢?採取啞劇的形式,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疑問欣賞故事第二遍。
?請幼兒發言,教師根據故事情節引導幼兒猜想老闆是怎樣向鵝媽媽介紹商品。
(三)配上聲音,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請個別幼兒模仿故事裡老闆和鵝媽媽的對話。重點模仿老闆的神態、語氣;鵝媽媽愛虛榮的心理。
三、聯絡生活,進行思想教育。
1、你喜歡故事裡的老闆嗎?為什麼?
?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老闆很聰明,會做生意。懂得撲捉顧客的心理進行商品的推銷。
2、你喜歡故事裡的鵝媽媽嗎?為什麼?如果你是鵝媽媽,你會怎樣做?
?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鵝媽媽愛虛榮,亂花錢。我們應該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不浪費。上街時,不隨便要求媽媽亂買東西。
四、經驗遷移:角色遊戲“小老闆”。
1、請個別幼兒和老師玩遊戲。
2、全體幼兒遊戲。
1、設計特色:《鵝媽媽買鞋》這一活動的選材是《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中《我家和我家附近》一單元中的內容之一。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3
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根據部分幼兒當中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而設計的,目的是告訴幼兒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能夠引導幼兒學會去尊重別人。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夠自己的傾聽故事,並積極的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大部分的幼兒也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整堂課的效果來看,孩子們在故事的學習中基本上明白了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去尊重別人,欣賞別人。本堂課的主題是完成了,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在幼兒討論的環節裡,有部分幼兒沒有積極的加入討論,只是在旁觀,此時教師應該進行一些即時的指導;在請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的範圍比較侷限,應該請更多的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最後一環節總結上,可以請孩子來先進行總結,最後再由教師和孩子一起說出總結的結果。在以後的課程當中還是應該儘可能多的充分的讓孩子自己主觀能動的參與進活動,在興趣中學習。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四:
目標:1、能大方地介紹自己和好朋友,樂意與他人交往。2、學習簡單的與人交往的方法。3、能和好朋友友好相處,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本節課主要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說,以前最怕上這樣的課,總覺得孩子說不出來什麼,所以,在拿到這節課的時候,我仔細思考了一下該怎麼去引導孩子說,大方的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提問和引導。我將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思考了一下,並在提問:為什麼他能成為你的好朋友?這個問題上,我加了一句小姐的話“原來能與別人分享就可以成為好朋友”“原來謙讓別人就能成為好朋友”.......,用這樣的重複句式,朗朗上口,加深孩子們的印象。總的說孩子講的還是比較好的。上完課後,我覺得,讓孩子們畫自己的好朋友這一環節對本活動的目標達成沒有什麼幫助。不如,拍攝幾個情境小朋友相處的片段,最好是自己本班孩子的,有正面的也可以有反面的,讓孩子看,說一說,他們的行為對不對?還朋友應該怎樣相處。這樣會更好一些。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五:
書是一個奇妙的、彩色的世界。動聽的故事,漂亮的圖畫,有趣的遊戲,豐富多彩的知識,都能讓孩子們陶醉,心怡。書的種類很多,有立體形狀的,有能發出聲音的,有能發出香味的,還有撕不壞的……這些奇特的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孩子們在書的海洋裡象小魚一樣快樂的遨遊著。書時刻伴隨著孩子們,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朋友。與此同時,一本本掉頁的,撕破的,弄髒的書也比比皆是。那麼怎樣能夠讓孩子們在讀書的同時愛護圖書呢?我在教學愛護圖書這一活動中,賦圖書以生命,能說會笑,能唱會跳。
讓他以一個小朋友的身份與小朋友接觸(老師扮演),與小朋友作遊戲。遊戲中揭示小朋友在看書時發生的事情,如把書弄卷頁的,弄髒,弄破亂丟的------然後啟發孩子們:看到你們的書朋友在傷心的哭,你們怎麼辦呢?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要把亂放的書放回書架,有的說以後在看書的時候我一定把手洗乾淨,我以後拿書的時候要輕輕的------藉此機會,我進一步啟發孩子們書破了,掉頁了要及時地粘補,以免壞的更嚴重。並且拿出膠水把孩子們弄破的教科書粘補好。孩子們看著煥然一新的書特別開心。本次活動老師扮演一本受損的圖書,聲情並茂的展現圖書的快樂及破損後的痛苦,將孩子們帶到情景中,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嘗試瞭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誌圖,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
2、體驗遊戲的快樂,樂於遵守交通規則。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有關“交通標誌圖”的資訊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誌(停車標誌、訊號燈、左右轉彎標誌)。
3、自制訊號燈(紅色八盞、綠色八盞)。
4、“十字路口”場景佈置。
活動難點:
解讀交通標誌圖。
活動重點:
讓幼兒明白如何正確穿越“十字路口”。
活動過程:
1、“前些日子,老師請小朋友在馬路上仔細尋找各類交通標誌圖,並畫了下來,謝謝你們。今天,我們開展一個“交通標誌圖”的交流會,請小朋友把各自找到的標誌圖展示出來,並要用自己的語言完整講述,讓我們聽明白這個標誌圖所表達的含義。”
2、幼兒自由交流,展示標誌圖,表達具體含義。
3、教師引導孩子設想路段的情況,以生動的例子、形象的手勢,啟發孩子理解標誌圖的作用。
如某幼兒出示“禁止鳴喇叭”這個標誌圖後,教師引發幼兒思考:
(1)這個路段旁可能有什麼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設施?
(2)假如你聽到連續的喇叭聲,你會感覺如何?
(3)預設的答案:可能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睡午覺;可能醫院裡有病人需要休息;可能大哥哥大姐姐正在考試;
(4)小結:當我們看到這個標誌,在走過這個地方時,絕對不能鳴喇叭,要保持安靜。
4、“現在,老師扮演交通警阿姨。你們想不想當一個小記者來採訪我?”
5、教師引導孩子從交通警的職業情況、辛苦程度、交通手勢等不同角度進行採訪。
6、具體瞭解民警在指揮交通時有什麼手勢?這些手勢告訴我們哪些交通規則?
(微笑立正表示對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體前平舉表示請停下;右手臂側舉,來回移動表示前行;)7、請幼兒學做民警阿姨指揮交通。
8、“在十字路口,設有明顯的交通標誌圖,叫什麼名稱?”
(訊號燈,也叫紅綠燈)
9、遊戲:過馬路要看燈幼兒分成訊號燈、行人兩類角色,自由體驗生活。
教師引導孩子正確做好訊號燈的閃亮工作。
(幼兒站在小椅子,手持紅、綠兩種燈作準備狀。處於十字路口的八盞訊號燈,要有規律地輪換跳動,為確保幼兒調換紅綠訊號燈這一動作的整齊性,他們以倒數10——1的齊聲念讀為輔助手段,進行合理操作)。
A、幼兒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
B、幼兒學做開汽車狀,穿梭於馬路上,面對交通標誌,正確識別,認真開車,最後把車停靠在停車場,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透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充套件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透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動物的區域性特徵。
2、感受與同伴一起學習的快樂。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二、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生日快樂歌)。
三、活動過程:
1、看一看、猜一猜、
今天小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高興了。誰知道它為什麼這麼高興?
哦!原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有四位長長的動物朋友
要給它慶祝生日呢,猜猜它們是誰?
瞧,誰來了?你怎麼知道它是小兔呢?因為小兔的耳朵是……?
這次一下來了兩個小動物,會是誰呀?這是小動物身上的什麼部位?它們看上去怎麼樣?
咦,這會是誰呢?
小熊為什麼會叫它們是長長的朋友呢?
因為請來的這些動物朋友呀,有一個共同的秘密,它們身上都有長長的部位。比如小兔有……(幼兒回答)寶寶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身上也有長長的特徵嗎?看,這些動物你們認識嗎?
2、說一說,演一演
a、動物大變身
可惜小熊沒有邀請它們,四個小動物給它過生日太冷清了,如果能有更多長長的朋友和小熊一起慶祝生日,小熊會更開心的。
請你們變成這些長長的小動物來參加小熊的生日好嗎!
你想變成了哪個小動物?它哪個部位是長長的?(幼兒扮演長長的動物並引導幼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表現動物身上長長的特徵。)
b、邊說動物兒歌邊模仿不同部位長長的特徵
小兔走路蹦蹦蹦跳,長長耳朵豎起來。
大象走路咚咚咚,長長鼻子甩起來。
長頸鹿走路慢又慢,長長脖子伸過來。
小貓走路輕又輕,長長尾巴翹起來。
3、慶祝生日(體驗快樂)
呀!這麼多長長的朋友一起為小熊慶祝生日,小熊真開心呀!我們一起為小熊唱一首生日快樂歌吧!
小熊的生日結束了,我們和小熊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小兔子,長頸鹿,大象,猴子為角色,以今天是朵拉的生日來匯入活動,讓幼兒感知這些動物的區域性特徵,嘗試透過比較區分的方法來尋找長長的禮物,這個活動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我還設計了朗朗上口的短句,既讓幼兒瞭解了動物的身體特徵又讓幼兒喜歡上說短句,很好的達到了活動目標。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由於我缺乏一定的激情,沒能完全激發出幼兒的興趣,若是我能夠調動出幼兒的積極性,可能活動會更好。還有一點就是,我缺少了給幼兒表達的機會,應該充分給他們表達的時間和機會,活動還會更加豐富多彩。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6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手勢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感知人們的非語言交往方式。在組織活動時,我重點透過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感知手語的趣味性。第一環節透過觀看啞語表演,和老師學習幾個簡單的啞語動作,引導幼兒瞭解聾啞人是透過手語與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語的趣味性。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學習手語環節,我們選擇了簡單的日常用語如“你好、早上好、謝謝”,幼兒比較感興趣。第二環節,透過觀察圖片,瞭解生活中其他的手語形式,感知手語在不同環境中的重要性。圖片中提供了交通警察、啞語新聞播音員、潛水員、裁判員,引導幼兒猜測他們的職業,說說為什麼要用手語。幼兒對這幾個職業都有所瞭解,所以大多數的幼兒都能說出他們的原因,在互相交流中幼兒知道生活中的手語。第三環節是遊戲“我說你猜”。老師出示幾個簡單的手語,幼兒來猜測,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幼兒瞭解手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如安靜、勝利、暫停等。幼兒在猜測的過程中還能自己創造手勢動作,如小鳥飛、小魚遊等,活動還是比較有趣的。
反思老師在活動中的組織,覺得有些地方做的不夠好,特別是教師的回應方面,面對幼兒拋過來的球,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回應,才能使活動更加出彩。在本次活動中面對幼兒的回答,我的回應是缺乏的。比如在觀察圖片環節,老師提問潛水員一張圖時,老師問:“這是誰?”幼兒回答:“是航天員”。老師:“是嗎?看看是在哪裡?”幼兒1:“在水裡”。幼兒2:“是潛水員。”當幼兒的回答並不是老師所要答案的時候,我們首先不能急於否定幼兒的答案,先在腦海裡判斷一下幼兒的答案,航天員也是用手語的,如果我當時適當的追問“航天員為什麼要用手語說話?”引導幼兒瞭解航天員也是用手語的,然後再回歸到畫面中的潛水員,這樣回應不僅是給孩子的鼓勵,而且也抓住了一個教育的契機,讓幼兒多瞭解一個使用手語的職業。又如在最後欣賞《千手觀音》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而我就讓幼兒自己欣賞,並沒有加以引導,使這個環節缺失教育價值了。在幼兒欣賞之後,老師可以說:“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段美麗的舞蹈叫《千手觀音》,這麼美的舞蹈都是聾啞人跳的。”幼兒聽到是聾啞人跳的肯定會很好奇,這時老師再接著問:“聾啞人聽不到音樂,怎麼會跟著音樂跳出美麗的舞蹈呢”在引導幼兒接著往下看,原來是有老師用手語告訴他們怎麼跳的。這樣再次引導幼兒瞭解手語的重要性,並讓孩子們知道聾啞人學本領非常辛苦,知道關心聾啞人。
義大利的瑞吉歐方案教學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並拋給還孩子。” 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及時捕捉孩子有價值的問題,然後再把問題“還給”孩子,讓他們“接過球”,投入到新一輪的思考、探索中,從而使活動不斷深入。只有給予孩子適當的、適度的回應,才能隨機調控好整個活動,使生動的活動錦上添花,使自己有逐步的提高。回應不僅在集體教學中,在日常教學中,處處都有回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加強對幼兒的回應方面,努力做到更好。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透過講述故事激發幼兒樂於與他人分享的願望。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分享了“秘密”減少了猜疑,大家友好相處。
3、使幼兒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可以分享。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重點及難點
重點是透過故事讓幼兒知道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可以分享。
難點是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插入教具(小鴨、青蛙、狐狸、松鼠、桃核)。
2、故事多媒體課件。
3、錄音機、錄音帶。
4、木偶表演道具:小鴨、青蛙、狐狸、松鼠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模仿小動物走路進活動室。
1、激情匯入:
小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非常喜歡它們,今天我們班就來了一些動物朋友,來,鼓掌歡迎它們(出示插入教具小鴨、青蛙、狐狸、松鼠)。最近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能猜猜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嗎?!(請幼兒自由討論)。老師把這件事情編了一個小故事,聽了這個小故事你就明白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二、出示森林背景圖,利用插入教具,老師有表情、有感情片段講述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引導幼兒討論:呱呱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2、繼續講述故事至兩個夥伴發起愁來:“怎麼才能知道呱呱的秘密呢?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辦法能知道呱呱的秘密。
3、繼續講述故事至結尾。
幫助幼兒分析故事情節,體驗小動物對“秘密”的感受,引導幼兒討論:
(1)青蛙呱呱的秘密開始告訴大家了嗎?沒告訴大家時,大家都是怎樣做的?
(2)其它小動物有秘密嗎?它們各自有什麼秘密?
(3)呱呱最後怎樣把秘密告訴大家?(幼兒分組討論)
4、我們為這個感人的故事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播放動畫課件。
老師把這個感人的故事,錄了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個小動物在故事裡的表現。(幼兒欣賞動畫課件。)
討論:
(1)在這個故事裡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2)分享秘密有什麼好處?
(3)你有秘密嗎?如果你有秘密你願意把你的秘密和小夥伴一塊分享嗎?
四、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講述秘密。
小朋友兩人一組互相分享秘密,各自講述自己的小秘密給小夥伴聽。然後請幼兒講述秘密給大家聽,讓小夥伴分享自己的秘密,讓小夥伴分享自己秘密的快樂。之後請幼兒討論:
(1)分享秘密有什麼好處?
(2)你知道了別人的秘密應該怎樣做?
五、引導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討論:
(1)生活中除了分享秘密我們還可以和小夥伴分享什麼?
引導幼兒討論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歡樂、分享成功......
(2)你和你的夥伴、家人一同分享過什麼?你感覺如何?
(3)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相處?
小結:分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分享,分享歡樂、分享食物、分享成功……當你和別人分享了你的快樂,你將獲得更多的快樂。
六、幼兒自選木偶分小組表演。
你想不想做一次你喜歡的小動物來表演這個小故事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木偶,請四人小組共同協商分配角色,隨錄音表演。
七、去大自然尋找秘密、分享秘密,活動結束。
小結:小動物有秘密,小朋友有秘密,大自然也蘊藏著許多秘密,我們一起去外面找一找大自然裡有哪些秘密,大家一塊來分享。(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設立分享秘密小屋,幼兒可來此分享秘密,感受分享的快樂。投放木偶道具若干,幼兒可在區域活動中自由表演。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與人合作、分享的品質。善於與他人合作分享是時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後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品質。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已初步形成,但在以往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透過分享秘密這一活動的進行,幼兒懂得了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多種活動方法的整合運用,幫助幼兒很快理解故事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但幼兒在活動中口語表達能力尚欠缺,還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加強訓練。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知道打擾別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緊急的事會禮貌打擾。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三個。
【活動與指導】
1、教師介紹情節發生的背景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內容:自從上次,小猴捱了媽媽的批評,又得到小朋友的幫助,禮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問題,這回他該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出主意。
2、觀看情境一:猴媽和兔媽正在談話。這時電話響了,小猴接聽後知道是找媽媽的,怎麼辦呢?媽媽說不讓打擾她,該不該傳電話呢?
討論:
(1)是否該打擾大人談話?
(2)怎樣打擾有禮貌?
3、觀看情境二:猴媽正在睡覺,查煤氣的來了,小猴該不該叫醒媽媽?
討論:
該不該叫醒媽媽,怎樣叫醒有禮貌?
4、觀看情境三:老師正低頭替小朋友準備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討論:
小猴該不該在老師最忙的時候去找老師說話?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有重要的事怎樣說才有禮貌?
5、小結上述情況,讓幼兒懂得在有緊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擾別人時,要用禮貌方式打擾,不要引起別人的反感。
6、學話句式:“對不起,打擾您了,我有重要事說。”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運用。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9
“老師,你看,我擦的乾乾淨淨。”“老師,你來檢查我的包乾區。”“老師,我白白的毛巾都擦黑了。”
包乾區內,孩子們乾的熱火朝天,40個孩子,40個不同的包乾區,我為他們都貼上了學號。中班的孩子好似應該讓他們為班級多做些事了,活動開始,我並沒有幫孩子找包乾區,而是讓他們去找貼有黃色數字標記的玩具櫃、火車櫃、學具櫃、空調、電機櫃、門等。能幹的孩子很快就找到了,找不到的孩子,我才開始幫忙。我覺得。他們有能力做到的,就要培養他們自己做到。
我觀察他們的勞動,蕾蕾櫃面擦得乾乾淨淨,可櫃的角落還有許多灰塵沒有擦到。史可心把櫃中的書一疊疊拿出來,擦好再放回去,很仔細。茜茜:擦髒的抹布包在裡面,乾淨的一面再去擦。
當孩子們幹得差不多了,我讓大家坐下來,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困難、方法等。當說到角落擦不乾淨時,頭腦靈活的張果說:用一個手指頂著抹布擦。蕾蕾的好方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說實話,有些方法我都沒有想到,孩子們真了不起。
就在這樣不斷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自己掌握了勞動的方法。這也讓我覺得,今後的教學方法要注意把教變為引。鼓勵孩子自主的學習,孩子們的思路會更寬廣些。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0
活動目標:
1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透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2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活動重點:
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⒈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為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
⒉小種子透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⒈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⒉集體討論。
⒊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教學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透過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1
【活動名稱】:
跳方格比賽。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識別顏色的能力和單腳落地平衡能力及團隊意識,激勵幼兒參與比賽的競爭性和參加跳方格活動反映的靈敏性,促進幼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模式】:
定點型
【活動器材】:
40×40cm的紅、黃顏色海綿墊各18塊。做成兩個2×9的長方形。
【活動強度】:
一般
【活動歌曲】:
跳方格兒歌。
【比賽程式】:
一、比賽要求:
1、比賽場地為2×9塊方格海綿組成的長方形,如上圖。
2、遇黃色為幼兒跳入長方形時腳落地色,紅色不準腳落地,落地為輸。
3、每組參賽幼兒一路縱隊排在長方形橫邊,一個接一個參加跳方格比賽。
二、比賽過程:
1、將全班幼兒平均分成四組,每兩組(人數相等)為一個比賽組。
2、比賽開始時,參賽幼兒一路縱隊站在長方形一邊,第一名參賽幼兒跳完所有方格時,第二名幼兒才能接著開始跳,以此類推。哪組幼兒先跳完為勝。
3、非參賽幼兒站在離長方形2米外,觀看跳方格比賽或給參賽幼兒呼喊“加油”以助威。
4、播放跳方格兒歌。
三、巡視檢查:
教師邊組織比賽活動,邊巡視檢視其他幼兒情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防止幼兒進入比賽區域內影響正常比賽,注意不假離開活動場地幼兒,防範意外事故發生,確保比賽活動安全。
四、活動指導:
指導幼兒熟悉每一方格顏色的含義,掌握跳、蹦動作要領;跳出第一動作時,思想就要做好跳第二動作的準備,以免耽誤時間,影響跳方格的速度和團隊跳方格的時間;跳或蹦時,腳不能踩方格邊線,踩到為輸,退出比賽。
五、比賽小結:
評比跳方格最快的一組,優者給予獎勵。
六、附跳方格兒歌:
小朋友,跳方格,戶外遊戲真快樂。你跳一,我跳二,千萬別跳格子外。單腳跳,雙腳蹦,你追我趕超前奔。
教學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尤其是情境的設計,是孩子們更加喜歡玩這個遊戲,並能輕聲的站隊,輕步的走路,在活動中,孩子們為了本隊的勝利,前後的小朋友配合的非常默契,即使出現投不進的情況,孩子們也不責怪,這一點很難得。不足之處是,1個別孩子交替跳的不好,老師要及時的鼓勵並指導,2孩子們平時運動量較小,活動後明顯感動疲乏,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孩子們的體育鍛煉。
本文擴充套件閱讀: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遊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遊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遊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團結少數民族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請幼兒瞭解自己的民族。
物質準備:flash課件、課件、《愛我中華》磁帶、少數民族頭飾、民族娃娃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坐飛機去旅遊好嗎?“嗚”開飛機!我們的飛機來到了新疆的上空,飛機慢慢降落,大家下飛機,輕輕地坐下。(出示中國地圖畫面課件。)展開。
(一)認識維吾爾族。
1.(師戴維吾爾族帽。)大家好:我是維吾爾族的導遊,歡迎大家到新疆來觀光旅遊。
2.演示課件:
(1)你們瞭解維吾爾族,瞭解新疆嗎?
(2)他們在幹什麼?(跳舞。維吾爾族喜歡跳舞,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3)維吾爾族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長裙、男的穿對襟長袍。)
(4)新疆有什麼特產?(哈密瓜、葡萄、葡萄乾)
(5)維吾爾族人在幹什麼?(彈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維吾爾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聽說我們來旅遊他們正跳舞歡迎我們呢!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大家一起學跳新疆舞蹈。)豐富詞彙:亞克西。
(7)過渡: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結束了,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二)認識蒙古族大家坐飛機來到內蒙古大草原的上空,飛機慢慢的降落。大家輕輕下飛機坐下,我去請一個蒙古的導遊。
1.你們對蒙古族瞭解嗎?(蒙古族生活在內蒙古。)
2.演示課件。
(1)他們在幹什麼?(拉琴、跳舞)(豐富蒙古包、馬頭琴。)蒙古族穿什麼樣的衣服?(頭上扎頭巾、穿斜襟長袍、穿靴子)
(2)蒙古有什麼特產?(羊毛、棉花、織成的毛巾、圍巾)
(3)蒙古族的人在幹些什麼?(喝奶茶、剪羊毛、牧馬)蒙古人不但牧馬牧羊,他們還喜歡一項運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摔跤)
(4)摔跤比賽。
剛才我們參觀了新疆,認識了維吾爾族,現在我們又來到了蒙古,認識了蒙古族。我來考考你們“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歡幹什麼?”(跳舞)我們中國有許多民族都是喜歡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優美。
(三)豐富各個民族。
1.你們是什麼民族的?(漢族)豐富:我們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還組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較少,這些人口較少的民族叫少數民族。維吾爾族、蒙古族都是少數民族。
2.你們還聽說過那些民族?過渡:我們行程的最後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參觀民族村(放課件)教師講解。
4.參觀民族娃娃展廳
(1)你喜歡哪個民族娃娃?為什麼?
(2)介紹傣族、傈僳族、彝族。他們的服裝非常精美,手工製作,身帶銀飾。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二、結束
在另一個展廳裡,我們為遊客準備了許多民族頭飾,請大家自己選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樂《愛我中華》)現在我們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讓我們團結起來,跳一支團結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節銜接合理,一環緊扣一環,條理清楚,活動效果明顯,每個孩子們都能注意力集中,對活動感興趣,但教師的提問語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問沒有意義,可直接開門見山地講給孩子們聽,教師的肢體語表現力再強些效果會更好。在今後我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語言邏輯能力及肢體表現力。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在唱唱、看看、說說、玩玩中體驗朋友多的樂趣,並樂意、大膽地和別人交朋友。
2、正確認識自己與朋友交往中和言行,知道怎樣做才對,學習一些交往技能。
3、初步學會關心幫助同伴,增進愛同伴的情感。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到位置上。
2、組織幼兒看電視討論怎麼樣交朋友。
出示影片實錄三段:
(1)一個小朋友玩玩具時和好朋友爭搶玩具。
(2)喝水時,一個小朋友在推擠其他小朋友,搶著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難他也不去幫忙。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問:為什麼他找不到好朋友?怎麼樣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幼兒討論)
3、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為什麼喜歡他們做你的好朋友?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交朋友的樂趣。
師:交了這麼多的朋友,你心裡感到怎麼樣?
5、師小結:朋友多了就會覺得覺得快樂,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禮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謙讓,有的幫助別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
6、發散幼兒思維:那麼除了人類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7、聽著音樂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並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
8、師:現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還有什麼也是你們的好朋友。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願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本文擴充套件閱讀: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刻時,可稱之為知己。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4
這周是雷鋒周,所以安排上了一節社會課《相互幫助真快樂》,我以故事匯入進入課題。當我講述故事講到獅子被獵人布的網給吊起來了的時候,鄧俊偉和張陽反應很快地反問:老師獅子不是有很鋒利的爪子嗎?它可以自己把網給劃破,然後逃掉。他幹嘛不自救?是呀,它幹嘛不自救?對於這個問題,我該做出什麼回應?顯然,孩子的思維跳脫了我想引導的路線。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告訴他們故事不是這樣的?還是迴避問題,讓孩子繼續疑惑?當然這兩點是不可取的,我們鼓勵孩子積極開動腦筋去想象,不僅不可抹殺,除了鼓勵有時還需要有效的啟發。要怎樣做出回應,並有效地引向課題而又不抹殺各種想象力和可能性。而關於自救也是安全教育中的一種,更應該讓孩子明白在出現危險時是否該自救。
在課堂上教師要有一定的隨堂應變能力,因為孩子不可能如我們在活動環節設計中的那樣發展。對著孩子們疑惑的眼神,我反問他們:是呀,為什麼他不自救呢?於是,大家紛紛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最後綜合了他們的意見:有的說網線太粗了,劃不斷;有的說獅子的爪子被卡住了,動不了;還有的說由於獅子太緊張了,忘了自己的爪子了……。這樣一來,故事可能有更多的方向。我就這些答案又給出了新的提問:那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於是一大波的答案有出現了:有的說在吊起來的網裡用力地動,吊著網的樹枝就斷了;有的說可以喊救命啊;有的說不要緊張,就可以想起自己的爪子了……。在討論中有的孩子只是靜靜地聽著不說話。或許還要多一些鼓勵讓孩子去自己去想象,讓自己參與會比別人影響更有深刻的印象。
於是我又綜合答案,並給出了小結:遇到危險時,要沉著不慌張。有自救的條件就想辦法自救,沒有自救的方法,可以想辦法創造條件自救。比如,剛才小朋友們幫獅子想出的好辦法。
雖然課題跑偏了一小會,但是有些疑惑是適時地給予解決的,要不以後孩子遇到類似問題可能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
接下來我輕鬆地代過:你們說的這些都有可能,這可得去問問大獅子,隨便可以告訴它這些自救的好辦法。我們再來看看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
而這就是之前我提過的怎樣有效地接收孩子們給的各種各樣的答案,怎樣合理地處理好這些問題,並有效地把它們引導到課題上。
在前幾輪觀摩交流課中我發現這個問題使有的教師很糾結,有的教師對這種現象的發生會迴避。
這是很多教師在課題上所面臨的一個“頭疼“的問題,因為你不可能在課堂上對每一個分散的問題都做出回應。比如,今天的課題是“在雨中” 講述的是小豬看到小羊在雨中滑倒了裝作沒看見就躲開了。當說到“小豬”時,可能會有孩子舉手回答說:老師我喜歡吃豬肉。又比如今天的這個案例。除了可以避重就輕,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有更多的答案?
重視這個看似小問題的大問題,這是一個值得深思,探討、深化研究的問題。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瞭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樣性,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
2.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
瞭解筷子的本領,探索並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活動難點:
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筷子若干、帶殼花生、PPT課件活動環節:
一、謎語匯入。
"兄弟倆,一樣長,是鹹還是淡,它們先來嘗。"
二、觀察筷子,瞭解筷子的特點、製作材料和作用。
1.特點:(出示一雙筷子)請幼兒說一說它是什麼樣子的?(筷子像兩根小棍兒,上邊粗、下邊細,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圓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圓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多樣性:(出示多雙筷子)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筷子,說一說有什麼不同?(長短,顏色,材料)
3.作用:這些筷子是幹什麼用的?
三、介紹筷子的起源。
你們知道筷子是怎麼來的嗎?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吃東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燙手。於是人們就隨手採摘細竹子和樹枝來撈熟食吃。那時候的人們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叢洞穴裡,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樹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細竹枝經過人們一代一代的傳遞,筷子就逐漸出現了。
筷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用筷子吃飯,能鍛鍊手指動作,使手部活動靈活,並能開發智力。使人越來越聰明。小朋友,你們想來學用筷子嗎?
四、學習使用筷子。
1.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先將筷子像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隻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後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
2.幼兒練習拿筷子:每個幼兒用右手拿一雙筷子,按老師講解的方法學拿筷子,練習用筷子夾小紙團,老師巡迴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啟發幼兒說一說:什麼東西好夾,什麼東西不好夾?為什麼?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夾?還是拿下面好夾?為什麼?
3.小朋友們真能幹,學會了一樣新本領,能用筷子夾住這麼小的花生,真是不容易。要是你們天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都用它,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4.討論:
平時我們用筷子吃飯時應注意什麼?
(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傷別人和自己。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裡,以免戳傷喉嚨。)活動延伸:會夾花生的小朋友嘗試夾花生粒,比一比誰夾得多、夾得快。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興非常高,而且幼兒比較感興趣。但由於個別幼兒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飯,所以不太會使用筷子這種食用餐具。可是我發現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會作用筷子的小朋友會幫助她旁邊不會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任務,這種團結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興。另外,幼兒氣氛活躍時應多提一些有啟發教育性的問題,另外,平時說話我的語還有些快,但在教學中我會克服這樣的習慣,讓幼兒能夠充分領悟老師的意圖,並做到微笑面對每一位幼兒,這樣的教學氛圍會使教學效果更好。今後,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樣的教學活動,我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害怕孩子們玩筷子時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現意外,這樣會束縛孩子們這方面的自由。同時也會避免讓活動的激情,影響幼兒學習的動力,把玩作為了主要的目的,應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