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熱傳導》教學反思2篇

《熱傳導》教學反思

《熱傳導》教學反思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熱傳導》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傳導》教學反思1

  教材分析

  1. 知識目標:透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熱是如何傳遞的。

  2能力目標:透過實驗的設計、操作和研討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根據科學程式進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熱傳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科學學習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以探究為核心,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一基本理念,對科學探究提出了具體的內容標準。教學中,應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大膽進行猜想,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實驗方案,選擇有針對性的實驗進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何促進孩子科學能力的提高是現階段科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問題。設計實驗能力是科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實驗主要包括了:材料選擇、模型設計、結果呈現、評價交流等內容。可以說:一個好的實驗設計是學生科學素養高低的具體體現;是學生素質得以發展的基本需求,它關係到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教學目標

  透過設疑、探究、研討、運用等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熱傳導”現象的興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探究、求實、創新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生實驗是小學科學課的重要形式,它不僅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了條件,而且實驗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識發生、形成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怎樣去設計觀察實驗活動及認識熱的傳導這兩個主要教學任務。我把這節課的設計為匯入、基本活動、擴充套件活動三個部分,也是逐步推進的三個層次。所以在匯入部分我問:如果給紅色一端加熱,綠色的一端會不會熱?我燒的是這邊紅的一端呀,沒有燒那邊綠的一端呀!這個問題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水平,馬上可以說出會熱。並解釋出原因。這是一個讓學生自己嘗試解釋的層面。

《熱傳導》教學反思2

  《熱傳導》是一節探究實驗課,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探究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熱傳導,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熱傳導的基本特徵: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並且瞭解不同物體熱傳導的能力不同,區分常見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以探究活動為核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精心設計、選擇、提供有利於學生活動的有結構的材料,並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實驗材料。

  實驗中我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作為實驗材料,將其剪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並在其上滴上蠟燭,藉助蠟燭的融化來清楚的觀察熱在物體中的傳遞,由於易拉罐傳遞熱的速度快,所以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科學的結論。同時,易拉罐、蠟燭等在生活中隨處都可見,所以學生課下繼續進行研究時,就變得非常容易。

  2、注重了動手之前的動腦活動。

  如先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然後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實驗方案,使實驗方案多樣化、合理化;然後讓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並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突出了動手之中的動腦活動;實驗結束後,各組彙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並歸納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道理,注重了動手之後的動腦活動。

  3、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平臺。

  科學探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善於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遵循了這一理念,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聯絡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研究。

  總之,本節課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以此為出發點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達到了獲得新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