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政治的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透過教學,使學生
①識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關係原理;能結合例項,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轉化的道理;以正反兩方面的例項,闡釋抓住重點、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並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轉化關係原理,分析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說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
②識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義,瞭解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含義;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係的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能結合例項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轉化的道理;並能根據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觀點,對當前某一領域的形勢發表見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教學,使學生掌握
①辨證思維的方法、比較分析的方法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
透過教學
①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引導學生處理好“以學為主”和全面發展的關係,認識學會“彈鋼琴”的工作方法的價值
②初步學會正確分析形勢的方法,正確評價人和事。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集中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由兩個框題組成,第一框題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第二框題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本節內容是上一節內容的具體化和深化。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而事物作為由多種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其內部各種力量是不斷變化著的,各種矛盾力量是不平衡的,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各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框“辦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的教學重點是如何處理主次矛盾的辨證關係,既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從內容上看,正確認識複雜事物變化發展中的矛盾,並且能夠正確分析其中的不同矛盾在事物變化發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對於正確地對待和處理不同的矛盾,促進事物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證關係,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能否運用這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關係到青年個人人生髮展的重大問題,學習、把握這一原理,是促進青年個人人生髮展的需要。
理解複雜事物發展中矛盾的複雜性,及其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是本框題的教學難點。
第二框“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教學重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辨證關係原理。這是因為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只有正確理解和把握這一原理,才能正確把握事物的性質,理解事物性質的轉化;才能做到看問題、辦事情既全面,又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確評價和處理各種人生、社會問題。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是本框題的教學難點。這是因為:矛盾雙方的地位、作用等力量不平衡問題,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同時,由於學生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特點的認識缺乏,往往將二者混淆起來,需要透過進一步的比較,使學生明確認識。
“辦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這一框題的教學,建議採用探求性學習的方法。具體做法:首先,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二者辨證關係的基本原理,並解決學生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指導學生探究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兩個文明一起抓的關係、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可持續發展)的關係。要求學生透過探究活動,能夠結合事實全面分析說明以上關係,理解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及其對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指導意義,再進一步上升到對於“如何處理主次矛盾的辨證關係,既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這一理論全面、準確的認識。
“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這一框題的教學,建議歸納和演繹相結合、問題教學法。具體做法參見本節【教學設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