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八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八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八教案1
教學重點:
1、學會8個字,認識5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知道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出課題
看課件的圖片,這是誰?同學們在武漢生活了這麼多年,你們聽說過琴臺動人的傳說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伯牙斷琴》(琴字的寫法引導)。指名課題,文章講的是怎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出示課前預習提示。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注意容易寫錯的字;
2、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了文章以後,你有怎樣的感受;
4、質疑。
二、逐一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詞,讀正確。
欣賞陶醉渾然泰山勤學苦練山崩地裂抒發胸中的感慨
琴絃擅長情不自禁洶湧澎湃觸景生情(意思)江水滔滔
大雨滂沱(意思)狂風怒吼悲痛萬分
巍峨的高山雄偉的氣魄蓬萊山
2、注意“泰、勤、抒、裂”,當堂寫“勤(左寬右窄)、泰(上下展開,撇捺舒展)”
3、主要內容:伯牙琴藝高超,鍾子期是他的知音,子期去也,伯牙斷琴不再彈。
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感受或想法呢?自由論。預設點
A、琴藝高超;
B、子期很會聽;
C、伯牙重情;板書:伯牙擅長彈琴;子期善於聽琴。
5、質疑:
A、為什麼伯牙要斷琴?
B、子期為什麼會聽?
6、總結學生學習情況,看來,我們想要讀懂這篇文章,得在這個“斷”字上做文章。
三、精讀文章
1、讀最後一自然段,伯牙為什麼會摔琴,直接問題回答,引出“知音已去”,板書:知音已去,什麼是知音,指名說說。文章第幾自然段描寫了有關內容?讀第四段。
2、默讀,把能表現伯牙和子期是知音的句子畫下來,寫感受,交流5分鐘
3、指名交流:“無論伯牙彈奏什麼樂曲,鍾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無論。。。很快。。。”說明什麼?“很快”表明無論伯牙彈奏什麼樂曲,子期都能不假思索地,熟練地說出曲子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後面的內容舉了幾個例子來具體表現?按順序出示第一句和第二句。
A、“立刻興奮”說明什麼?善於聽琴。
B、“不住讚賞”又說明什麼?聽懂了伯牙的琴聲。
C、著力點在最後一次,“一天,伯牙和鍾子期出去遊玩,突然下起大雨。伯牙觸景生情,便彈奏樂曲,抒發胸中的感慨。樂曲聲時而表現大雨滂沱,時而表現狂風怒吼,時而表現山崩地裂。鍾子期聽了,一一說出了琴聲的含義。”
指名體會:觸景生情,重點“一一說出”,怎樣叫做“一一說出”?(一個一個地說出,一個都不漏)
出示設計
當音樂表現大雨滂沱時,鍾子期地說:“ 。”
當音樂表現狂風怒吼時,鍾子期地說:“ 。”
當音樂表現山崩地裂時,鍾子期地說:“ 。”
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子期能“一一說出”琴聲所表達的含義,說明他不僅聽懂了曲子所表現的含義,連伯牙的心情都能聽懂。所以說“無論伯牙彈奏什麼樂曲,鍾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再讀這一句。
如果我是伯牙,這時我不禁會說:子期不但能聽懂我的琴聲,還能聽懂我的心,知我者,莫過子期也!——生讀“伯牙感動地說......”千金易得,知音難求,子期,你的欣賞,成了我前進的動力,你的欣賞,讓我的音樂生涯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標——生讀“伯牙感動地說......”
4、伯牙透過琴聲來抒發自己的內心,而這琴聲只有子期聽懂了,他們倆以琴傳情,從而達到了心靈的默契。
5、小節內容:鍾子期不僅能聽懂音樂表現的是什麼,還能聽懂音樂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他善於聽琴,也說明伯牙琴藝的高超。回扣到知音的含義上,初讀知音時,知道知音的含義,現在再說說知音的含義——能彼此體會思想感情的人。板書:知音難得。
6、小結方法:作者在表現鍾子期和伯牙是知音的部分時,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真情的交流,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的呢?(先總的說他能聽懂琴聲,再舉了三個例子——先總後分,很有條理,很清晰地告訴我們他們為什麼是知音的原因(滲透表達方法)具體寫時,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表現。
小結:他們是知音,知音難求,子期去也,伯牙悲痛萬分,摔琴不再彈了,對於他摔琴這件事,你們有怎樣的看法呢?下節課接著學習。
板書設計:
伯牙斷琴
知音已去
伯牙鍾子期
擅長彈琴知音難得善於聽琴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八教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四五自然段,明白知音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知音為人生帶來的美妙享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在閱讀期待中激疑
1、導語:同學們,走進課文之前,讓我們閉上眼睛,進入音樂的殿堂,仔細聆聽那來自“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播放古箏曲《高山流水》)
2、優美的旋律背後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讓我們走進課文《伯牙斷琴》。
3、(過渡)伯牙為何斷琴呢?帶著大家的疑問。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尋伯牙的內心世界。
二、品讀精思,在感悟交流中怡心
1、勾畫。學生在整讀段落的基礎上,思考本段主要圍繞哪幾句話來寫?勾畫出本段的總起句
2、體會句子:無論伯牙彈奏什麼樂曲,鍾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1)指名讀,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鍾子期特別善於聽琴?
(2)指導朗讀,強調“無論”“很快”這兩個詞。
3、引導學生體會“高山曲”
(1)指名讀句子。
教師引導:伯牙用琴聲表現了怎樣的一座高山呀,讓鍾子期如此讚歎?
(2)學生交流聽完表現高山的樂曲後的感受。(出示圖片,品析“巍峨”)
(3)出示鍾子期聽完伯牙彈奏高山曲子後說的話。
鍾子期立刻興奮地說:“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親身感受到了那雄偉的氣魄呢!”
(4)指導朗讀。(提醒學生注意前面的“立刻”與“興奮”。強調突出子期欣賞水平之高)
4、學習“流水曲”。
(1)出示句子,指導學生讀:“好一條滾滾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洶湧澎湃,多麼壯觀哪!”學生自由讀。(播放音樂)
(2)出示“江水滔滔,洶湧澎湃”的畫面,學生交流:看到畫面,聽著琴聲還想到了些什麼?指導學生將“江水滔滔,洶湧澎湃”的情形與伯牙的內心情感聯絡起來想象。
(3)再讀句子,突出氣勢,體現遇到知音後內心跌蕩之情。
5、學習“雨中曲”。
(1)出示“樂曲聲時而表現大雨滂沱,時而表現狂風怒吼,時而表現山崩地裂。
鍾子期聽了,一一說出了琴聲的含義。”
(2)播放這三段音樂。聽著音樂,想想伯牙彈奏不同的曲子時,子期會怎樣讚美他呢?學生討論交流
(3)說話練習:伯牙彈奏一首表現的曲子,子期讚賞道:!”
(4)再讀句子,然後引讀:“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聲中要表達的感情,你全都能領會。”
(5)理解“知音”的內涵。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伯牙失去知音內心的痛苦
出示:後來,鍾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萬分,他扯斷琴絃,把琴摔在地上,說:“知音已去,我彈琴還有什麼意思呢?”從此伯牙不再彈琴。
指導朗讀
1、理解“扯”“摔”包含的情感。
2、指導學生反覆朗讀這句話。
四、課外延伸,在抒寫心聲中明理
1、討論:你怎樣看待伯牙斷琴?
2、欣賞樂曲《高山流水》,在美妙的《高山流水》中結束新課!
五、作業
1、有感情地讀課文,收集讚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2、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到漢陽古琴臺遊覽,瞭解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故事。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八教案3
教學目標:
1、運用“題目擴充套件法”概況詩文主要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關鍵語句,誦讀、想象、體會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教師準備:
課件(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瞭解西湖。
2、瞭解蘇軾。
3、引出課題。
二、你如何理解詩題
課文寫的是,蘇軾和朋友在西湖上盪舟、飲酒,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板書:晴雨
三、初讀詩句
1、自由讀詩。
2、認讀生字詞。
3、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
4、小組合作,自學詩詞。
四、品讀體味
1、說“晴”。
(1)抓住“瀲灩”一詞,體會晴空萬里的西湖風平浪靜波光粼粼的樣子。
(2)抓住“好”一詞,結合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及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兩首詩展開想象,體會西湖風光的綺麗美妙的意境。
2、品“雨”。
(1)抓住“空濛”一詞,體會陰雨綿綿下的西湖的韻味。
(2)透過和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詩進行對比,體會“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
3、解“相宜”。
(1)西子的傳說。
(2)理解蘇軾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
五、寫西湖
1、用自己的筆,寫出你心目美麗的西湖。
2、朗讀欣賞。
六、總結昇華
“蘇軾能寫出這麼美的詩詞,不僅是因為他才華橫溢,更是因為他對西湖的無比熱愛,我覺得孩子們更熱愛西湖,說說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