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記承天寺夜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2、聯絡文章的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傑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於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2、導語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一家寺院遊玩的經歷。那麼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遊玩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二、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為樂者水中/藻荇交橫

  三、翻譯理解

  透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

  補充解釋:欣然:高興地遂:於是蓋:原來是

  相與:一起但:只是無與為樂者:沒有人與我同享快樂

  少閒人如吾兩人耳: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有閒人

  參考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脫衣準備安睡,看見月色射進門來,很高興地想出去走走。考慮到周圍沒有什麼人能夠一起領略月夜樂趣。於是就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在院子裡溜達。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積滿清澈透明的水,水裡面各種水草交錯縱橫,那是竹子和柏樹影子啊!

  哪天晚上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沒能清閒的人像我們倆而已。

  四、賞析

  思考問題:

  1、作者為什麼會想著夜裡去寺廟遊玩?

  因為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2、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3、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月色皎潔,空靈。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文章的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作者最後這一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鑽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小結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及譯文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視窗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遊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反思

  1、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兩天教學文言文的老師在這一點上都無一例外,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學的物件是學生,教學成效只有透過學生才能體現出來。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肯定離不開學生在你的課堂上掌握了些什麼。這次活動是將八上的內容放在初一學生中教學,這就更需要考慮學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於章句,廢於清議”來概括現在文言文教學的極端。當教師努力落實文言知識的時候,課堂成了語法分析課;而當教師極力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取向時,教學又有浮於表面之嫌。如何合理處理兩者關係?當我看到錢夢龍先生回憶改變人生的一節課——《愚公移山》教學的時候,他介紹自己的文言文教學主張:一般都在學生自讀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而不是離開了具體的語境去孤立地解釋字詞的知識。這個主張就是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的表現。試想一下:教學創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接受能力,那麼正如陳小英老師所言:“再好的創意也只會成為學生心中永遠的創影。”

  3、課堂時間有限,一節課的關注點不應該是面面俱到的。教師一點要捨得捨棄。按照傳統的教法,《記承天寺夜遊》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探究“閒人”的內蘊……但在45分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最初我本想透過探究“閒”的含義來把握蘇軾豁達的心境,繼而領悟其人生態度。但試上了之後卻很難把握,課堂給人的感覺就是思路混亂,成了一鍋糨糊。教研組的老師馬上給我指出了這個問題,告訴我一堂課的思路必須有條理,否則課堂重點就不突出了。在歷經幾次調整之後,我就把重點定位在賞析景語,體會情語。

  總的一點感覺,公開課是對自己平時教學的一個總結。得與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論。但對我而言,我要說一句:本想收穫一縷清風,而你卻給了我整個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