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圖形寶寶找家》含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圖形寶寶找家》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認識幾何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區分圖形的大小。
2、能將圖形與影子匹配,培養觀察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準備:幼兒操作材料包(NO12),相應的彩色圖形紙,漿糊
教學重點:
圖形與影子配對
教學過程:
一、說說我認識的圖形
出示彩色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麼?有哪些圖形?
2、這些圖形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後說出: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二、圖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圖形的輪廓,引導幼兒觀察:圖形和我們玩遊戲,看,它們藏起來了,猜一猜他們是什麼圖形?
三、圖形寶寶找家
1、根據形狀和大小,把彩色的圖形寶寶貼到畫面中相應的位置上。
2、要和彩色的圖形寶寶形狀、大小相同。
四、幼兒操作
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五、結束活動
整理學習用品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領域的活動來得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在發展。於是就要求老師在組織指導活動中要多花心思。
近期班上的幼兒對各種圖形非常感興趣,每天吃早點時,都有小朋友問我:"老師,我們吃的包子是不是圓的?""今天我們吃的饅頭是方的嗎?……"我發現班上的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有渴望瞭解圖形寶寶的慾望。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認識圖形的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我特別採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三種圖形比作圖形娃娃來到班裡與小朋友做客,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作為匯入,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其次,在組織形式上行,我把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人手提供一套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讓幼兒在邊操作、邊觀察、邊發現的過程中自主地領悟知識。這種活動形式,對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幼兒要有良好的學習常規,特別是要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而且在"找生活中的圖形"的環節中,充分調動幼兒感官,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同時,我透過個別回答、集體回答的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很活躍,能把自己發現的主動地告訴老師和周邊的小夥伴,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在活動的最後,設計了"拼圖形"環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此不疲,活動中幼兒的主動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鍛鍊。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兒操作時間不足,沒有創設幼兒合作交流的機會,語言還要精煉等,在以後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應加以改進。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注重重點,為幼兒預留充分的自主空間,日常活動中有意規範教師語言,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培養幼兒善於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