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教案《我的故事方案》含反思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主題教案《我的故事方案》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背景:
《我的故事》是反映小班幼兒認識自我的教育內容,由於認識、探索的物件來自於認識肢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秘又充滿情趣的樂事,於是引導他們透過自己周圍的人際環境來認識自己,使幼兒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透過活動課程讓幼兒瞭解自己、喜歡自己、大膽展示自己,並進一步透過遊戲、手工活動,讓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不一樣的自我,獲得一種愉快的自我體驗。
主題目標:
1、以課程為主的課程安排,重在引導幼兒對個別性的“我”的感知與體驗。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更進一步地瞭解自己,喜歡自己,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更加喜歡自己。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為此我們安排以下幾個主要活動:
活動安排:
1、社會“媽媽真愛我”
目標:初步感受媽媽的字,知道媽媽很關心自己也很辛苦,願意聽媽媽的話“我的屬相”
目標:知道自己的屬相,並選用相應的圖標表示,並能用短語介紹自己屬相的故事。
“男孩與女孩”
目標:能區分男孩、女孩的性別不同與明顯的外貌特徵,能使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2、美術“這是我”
目標: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的面部特徵,能發現自己的五官特點,喜歡自己。
3、語言“熊貓的客人”
目標:懂得到別人家做客時要有禮貌。
“小猴請客”
目標:知道做主人要熱情,有做小主人的積極願望。
4、音樂“表情歌”
目標:感受人的不同表情並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學唱。
“客人來了”
目標: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5、綜合“媽媽,節日快樂”
目標:知道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6、數學“比高矮”
目標: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我的玩具”
目標: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並說出物體的數量(5以內)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