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他們的筆盒裡有鉛筆、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鉛筆、橡皮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文具,尺卻使用的較少。尺有什麼用?怎樣使尺子?小學生為什麼要用尺?是幼兒感興趣而又疑惑的問題。設計此活動目的在於擴充套件幼兒對尺的認識,激發幼兒自己去探索,尋求,解決疑問,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滿足幼兒渴求學習的願望。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瞭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並瞭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捲尺等。)
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釐米、20釐米、30釐米。)
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釐米的“小河”。
過程建議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麼地方收集的,叫什麼尺,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麼樣的尺,各有什麼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這麼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有這麼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4、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後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釐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覆測量,確認後再記錄。)
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為什麼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釐米)。
延伸提示
1、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2、舉辦“各種各樣的尺”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