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透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3、透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透過觀察,讓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推理進行探究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指導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透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透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或兩個及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2、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鍊,空間觀念才能得以發展。

  課時安排

  略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2

  本課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觀察物體》。在學生已經能觀察由3-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5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空間和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年級學生處於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第一學段向第二學段過渡的時期。在第一學段的學習中,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曾進行過初步的探索,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和探索的方法,學會了觀察由3-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得到了初步發展,具備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由於學生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一切未知事物都滿懷熱情,充滿期待,只要適當的加以啟發和引導,他們必將帶著希望踏上發現之旅。

  一、自主活動,激發興趣。

  學生對剛發下來的正方體很感興趣,如果壓抑他們的好奇心,直接開始新課,會因為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影響教學效果,不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同時也順利地過渡到了新課。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出示,照樣子擺一擺。讓學生先看圖擺物,拼出檢視。從正面、上面、側面分別觀察,拼出看到的檢視。初步體會物體與它相應的平面檢視的轉換與聯絡。

  接下來讓學生思考

  問題一:“想一想:在這個物體上添一個正方體,從正面看形狀不變,應怎樣擺?”這時,由於學生的空間想象還未展開,很難想出各種添法。這就自然想到了去嘗試操作,在此基礎上小組交流各種添擺方法,然後全班交流出添擺的規律,最後以課件演示的形式展示各種不同的添擺方法,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和再一次的方法指導。

  問題二:在這個物體上添一個正方體,從正面看形狀不變,可以擺在哪裡?

  問題三:在這個物體上添一個正方體,從側面看形狀不變,可以擺在哪裡?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了。他們會想出各種有利於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將問題一的解決思路遷移過來。從而得出添擺的規律。在這一部分的活動中,其實有一部分學生已經能獨立解決問題了,還有少部分學生能脫離實物操作得出添擺的方法和規律。這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自我認同感、感覺到個人的力量和集體的智慧。

  為了體現思維的可逆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設計了問題四:如果在這個物體上拿掉一些正方體,從側面看形狀不變,可以怎樣拿?最多可以拿掉幾個?這個問題大多數學生很快便能得出答案,這說明他們有效的思維方式已經形成。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了四道練習。第一題觀察物體,確認三面的檢視,是連線匹配題。第二題觀察三個立體圖形,說說發現了什麼。並要求學生用合適的方法解決。數學學習中適當的方法指導能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也是如此。學生從本題中還能體悟到觀察物體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狀也會各不相同的道理,從而提醒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第三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所提供的資訊想一想、猜一猜、擺一擺。其中經歷了由思維-想象-驗證的全過程,對於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大有益處。第四題“猜猜它是誰”這一環節,設計了兩個層次:

  (1)、有一個物體,出示從三面看到的檢視,猜猜它是哪個物體。

  (2)、有一個物體,出示從三面看到的檢視,擺出這個物體。第二題是開放性問題,有兩種擺法,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再次提醒了學生注意觀察角度的問題。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把“學”的權力還給學生,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機會讓給學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並在合作探究、分享交流中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方法的價值、形成積極的情感。本課我因勢利導,儘量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採用以引導學生操作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透過充分的活動,合作交流、實現自主探究。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3

  本節課要在觀察長方體的`活動中,體驗最多隻能看到它的3個面,發展空間念。

  經過學校領導陳再鋒老師的點撥以及同事們給我的寶貴意見,現將我的教學反思反饋如下:

  首先,課前準備還不是很充分。雖然我有自己精心設計的各種教學物體,但是還缺少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準備,以致於在課前匯入就與課堂內容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準備這部分如果把老師的準備和學生的準備結合起來,我相信在匯入時應該就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渲染氣氛。

  其次,在鞏固練習這部分中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不夠豐富,這部分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的重要依據之一。在教學中,我只採用了一種小遊戲,讓學生拿著一個物體說說自己看到的正面、側面以及上面是什麼東西,再加上教材中的練習來鞏固加深,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

  最後,在教學語言上還有待加強。如何有效運用教學語言是我努力奮鬥的方向。比如,在上課前,我採用體育課上的“立正”來整頓紀律,其實這種語言不適合出現在教室裡上課,顯得比較粗俗,還有鼓勵性語言還不夠豐富,只採用“棒、棒、你真棒”這種形式,不夠新穎、創新。當然,有以上的不足之處,也有幾個好的方面。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牽著學生走。實際上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這堂課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興致盎然,都投身於自己探求知識的活動之中,學得有聲有色。他們認真觀察,獨立思考,互相研討,終於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其次,我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努力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他們在課堂上樂學、敢學;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

  透過這堂課的學習,讓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要創設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體驗了一種“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情感。教學中緊緊圍繞數學與生活這一主題,讓學生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營造了一種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圍。

  總之,我時刻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我有方向,努力奮進,前方的路一定是亮著的。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4

  圍繞我的目標,我是這樣來達成的:課一開始,我以汽車的圖片來學校的雕塑匯入,內容接近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觀察物體要全面,從而引出課題,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我又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學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首先出示長方體的茶葉盒讓學生從整體觀察,然後讓學生進一步從正面、上面、側面來觀察。這節課的難點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其中一個環節讓學生把從不同角度觀察長方體茶葉盒的形狀用筆畫出來,最後一個練習題讓學生找出1、2、3的對面分別是幾。

  不足的地方:學生在語言描述上還欠缺,學生的主動探究慾望不強,生生互動較少,以及我的教學語言組織得不夠簡潔,嚴密。下次,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小組活動上再下點功夫,留給學生更多的活動時間和思考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進來,我還要努力挖掘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平淡的教學放出智慧的光芒。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隨筆5

  本節內容是在三年級觀察由3個、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三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的基礎上,新增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所擺成的物體,從正面、上面、側面所看到的形狀不變。

  在學習新知識的開始,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所擺物體的正面的形狀,丟擲這樣一個問題:“新增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從正面看形狀不變,想一想,該怎樣擺?這當中強調要有各自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裡討論,待有結果以後,再嘗試拼擺,透過自己親身實踐,驗證自己的設想,這樣設計一是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猜想,富於實踐。二是親身經歷數學學習歷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由猜想、假設到操作驗證,既掌握了知識,又形成了能力。

  得出各種不同擺法以後,再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不難發現擺在原物體某一個正方體的前面或後面,對齊著擺就行了。擺在後面,如果允許不對齊,就會出現更多不同的擺法。

  此刻,我又作了拓展;可以再新增相同的小正方體了嗎?學生回答:可以。可以新增多少個?1個、2個、3個……一直到無數個。學生的思維很發散,很有創意,真了不起,他們已經發現拼擺中的規律:只要在原某一個小正方體的前面或後面即可。

  從上面、側面看形狀不變,改變了教學的策略,先研究側面,後研究上面。因為側面的擺法和正面擺法有相似之處,仍然有無數種不同的擺法,在教學中直接讓學生拼擺,再借助多媒體演示多種不同的擺法。當研究從上面看時,要求學生直接透過展開豐富想象無需拼擺,直接藉助電腦上拖動小正方體展示不同的擺法,同時還提問: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舉出了多種不同的擺法。

  整個探究過程,大膽放手、紮實有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