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
活動目標:
1、能體驗詩歌的情趣並在活動中大膽地用語言表達。
2、感受和理解詩歌內容,能仿編兒歌的句子。
3、學習用好聽的聲音朗誦詩歌,豐富詞彙靜悄悄。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以及與之相關的可操作性圖片。
2、顏色小精靈、太陽卡片,佈置顏色小精靈的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
二、引導幼兒感受顏色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欣賞詩歌的中間部分
1、指導語:提問:今天呀太陽和顏色寶寶它們也在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們想請哪些顏色寶寶來玩遊戲?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呆會兒我們要看一看他們會躲在哪裡
2、幼兒尋找教師在背景圖上貼的顏色寶寶。
3、教師引導幼兒用詩歌裡的語言說出來:綠色躲在大樹裡,黃色躲在菊花裡......
三、幼兒完整欣賞詩歌(鼓勵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說)
1、欣賞後提問:
(1)詩歌裡誰和誰在玩捉迷藏?
(2)顏色寶寶們是怎麼躲起來的(學習詞:靜悄悄)?幼兒模仿。
(3)顏色寶寶都躲到哪裡去了?
四、教師小結並帶領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指導語:這首詩歌可真好聽,把顏色寶寶和太陽說成是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我們小朋友也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朗誦這首詩歌吧。
五、遊戲顏色寶寶找家。
1、教師以變魔術的形式變出顏色小精靈,請幼兒說說都有哪些顏色寶寶。
2、玩法:幼兒每人一個顏色小精靈,教師當太陽,與幼兒一起邊朗誦詩歌邊玩找家的遊戲。
3、鼓勵幼兒邊說詩歌邊遊戲,並能用詩歌中的話來回答問題。
六、幼兒仿編
出示變化了的背景圖,讓幼兒找一找顏色寶寶躲在哪裡,並用誰躲在什麼地方說一句話。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2
設計意圖:散文詩《捉迷藏》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黑夜、太陽、顏色等比擬成一群可愛的娃娃在玩遊戲。根據我們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在讓他們感受散文的優美外,還設計了部分內容仿編。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發展其發散性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學習用“XX躲在XX裡”的句式進行仿編。
2、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發展其發散性思維。
3、引導幼兒細心傾聽,體驗散文詩所蘊涵的美感。學習詞:靜悄悄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2、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和各種顏色,引導幼兒想象他們是怎麼玩捉迷藏的。
今天,太陽要帶一群顏色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你猜他們會怎麼玩?
二、結合課件完整欣賞並學習散文詩。
(一)欣賞第一遍。
1、師:剛才小朋友們幫太陽寶寶想了很多捉迷藏的玩法,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到底是怎樣捉迷藏的?
2、欣賞後提問:
(1)散文詩裡誰和誰在捉迷藏?他們怎樣玩的?
(2)顏色寶寶都躲到哪裡去了?為什麼要躲到那裡去?
(3)顏色寶寶們是怎樣去躲的?學習詞:靜悄悄
(二)欣賞散文詩第二遍。
1、師:這首散文詩可真有趣,我們再來聽一聽。
2、欣賞後提問:
(1)黑夜用手帕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是什麼時候?(晚上)
(2)黑夜解開手帕,太陽睜開眼睛又是什麼時候?(白天)
(3)你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麼?
(三)教師小結並學習朗誦散文詩。
師:這首散文詩可真好聽,把黑夜和太陽說成是兩個可愛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遊戲,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3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探索出十幾減8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 能正確計算十幾減8的減法。
3.透過鼓勵演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以動手擺小棒操作為載體,透過2人小組在合作交流分享中逐步加深對減法的認識和理解,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口算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慾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觀察數學情景圖,你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
生:我發現的數學資訊是:有13個小朋友在捉迷藏,看見了8個小朋友。
師:根據這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有13個小朋友捉迷藏,找到了8個,藏起來有多少個小朋友?
師: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擺出這個數學情景嗎?
生:擺一擺。我用13根小棒代替13個小朋友,再拿走8根小棒表示看見的8個小朋友,還剩下5根小棒也就是藏起來的5個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同意我的想法嗎?
生:同意。
師:你能用畫圖的方法表示這個數學情景嗎?
生:能,我先畫了13個三角形,再劃去8個三角形,還剩下5個三角形。小朋友們,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我還有其他想法。
師:你能用算式解決這個數學問題嗎?
二、小組分享,探索新知
生:13-8=
師:你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出示學習要求
1.先獨立思考,想想你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2.2人小組合作完成,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你的同桌。
3.2人小組上臺分享給全班小朋友,其餘的小朋友評價。
師:哪個小組願意上臺向全班小朋友分享你們小組的想法呢?
生1:我們小組的想法是:擺小棒,我先拿13根小棒,一根一根的減,直到減8根,還剩下5根。
生2:我的想法是:做減法,想加法。8+5=13 所以13-8=5.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4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在表達時常常把一些方位詞混淆,而且在交流、表現這些方面還不夠大膽、大方,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紙箱、桌子、雨傘等)和幼兒共同創設多樣的語言情境,讓孩子在提供的情境中積極互動,學習正確使用上、下、前、後、裡等方位詞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經驗,成為主動探求並積極參與語言加工的創造者。
教案目的:
1、能在中正確掌握空間方位詞:上、下、前、後、裡。
2、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樂於和同伴交流,大膽地表現自己。
教案准備:
1、森林場景、小動物玩具若干
2、課前與幼兒一起自制小貓胸飾若干
3、學習歌曲“找小貓”
教案過程:
一、以到森林遊玩,音樂進場。
二、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一)尋找小動物:“找找小動物們在哪裡?”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2、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講述。
(二)尋找貓寶寶胸飾
“那我們先去找找我們自己做的貓寶寶胸飾藏在哪裡了,每個寶寶找一個胸飾,找到的寶寶自己將胸飾戴好,然後坐在草地上告訴同伴你是在什麼地方找到貓寶寶胸飾的。”
1、請幼兒自由尋找並且鼓勵幼兒和夥伴交流。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在哪找到貓寶寶胸飾的?
三、“捉迷藏”:
1、交代規則:
“寶寶們聽到音樂響起來了就在森林裡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躲起來,等音樂停下來時,寶寶們就要躲好了。媽媽來找你們時被媽媽找到的寶寶要告訴媽媽你躲在什麼地方?會完整告訴媽媽躲在哪裡的寶寶,媽媽獎勵他一個大蘋果。沒有被媽媽找到的寶寶要繼續躲好不要發出聲音。
2、師幼共同
提問:剛才寶寶們躲在哪裡?(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並能用正確的方位詞大膽地表述)
四、結束部分
“寶寶們今天玩得開心嗎?現在天黑了,我們坐車回家吧!”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5
活動目標:
1、知道雪花有6個花瓣,每個雪花都是不一樣的,學習正確繪畫雪花。
2、能大膽想象,畫出不一樣的雪花。
3、能快樂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繪畫紙、白蠟筆。
2、紙雪花若干、範畫兩張(花瓣圖形範畫和白蠟筆範畫)。
3、黑板、藍色顏料、勾線筆、刷子、報紙、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雪花(貼在黑板上),引出範畫,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願望。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客人。看看它是誰?"(引導幼兒觀察紙雪花)
"小雪花可漂亮了,你們想看清楚它們嗎?讓我們用放大鏡一起來照照吧。(出示大紙雪花)
提問:
1、雪花有幾個花瓣?數一數(6個)
2、每個花瓣長得一樣嗎?(一樣)
3、(請幼兒觀察小紙雪花)每個雪花都一樣嗎?(不一樣)
二、師邊講解邊示範繪畫過程。
1、師:"你們看小雪花飛到紙上玩了!"
(師畫X,提問像什麼,畫橫線"開火車")
2、師操作示範:"我喜歡羽毛花瓣,6個花瓣都是一樣的。"
3、師:"小朋友想和雪花做遊戲嗎?林老師這裡有很多花瓣(出示花瓣圖形範畫),任選一種。"
4、師:"雪花飛到紙上和我們做遊戲,所以要畫小點,每個雪花長得不一樣。"
5、幼兒操作。
三、幼兒作品展出,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交流、研討。
1、和幼兒一起將作品貼在黑板上,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2、教師小結,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師幼刷畫,師邊刷邊說注意事項:將紙平鋪在操作板上,用手壓平,輕輕用刷子蘸藍色顏料刷畫。幼兒一起操作,刷好後放在一旁晾乾。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6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生活環境,尋找身邊各種各樣的線。
2.認識、瞭解生活環境中各種線的特性,能用描述性的語言說明各種線的作用和特性。
3.外出活動中,能注意安全,遵守紀律。
活動重點:
認真觀察生活環境,尋找身邊各種各樣的線。
活動難點:
認識、瞭解生活環境中各種線的特性,能用描述性的語言說明各種線的作用和特性。
活動準備:
1.照相機,電視機、電腦。
2.事先在校園附近觀察一下哪些地方有線。
活動過程:
一、語言匯入,激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線條的興趣。
師:請你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裡有線?都有什麼線?(斑馬線、電線、商店裡的包裝線等)
二、安全教育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走出去,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線,看看哪裡有線,是什麼線?用來幹什麼的?
師:你們說我們外出活動,要注意什麼?
師:要注意安全,要聽老師的話,小眼睛看好前面,緊跟前面的小朋友。
三、帶領幼兒參觀社群商業街,按商店特性請幼兒觀察各種線的使用方式。例如:
——文具禮品店:包裝禮物、搖動懸掛飾品。
——手工藝品店:編織毛衣。
——服裝店:縫衣服。
——運動用品店:跳繩等。
1.教師帶領幼兒到校園附近找一找,看一看,哪些地方有線?都是什麼線?用來幹什麼的?
2.教師適當的向幼兒講解,告訴他們這些線條的作用,同時教師用相機把看見的線拍下來。
四、回幼兒園,大家一起分享途中的趣事,並就各自觀察到的線進行交流。
師:你都找到了哪些線呢?你是在哪裡發現的?它是用來幹什麼的?(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剛剛發現的線。(教師播放社群活動中所拍到的線的照片)
師:看看這是什麼線?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五、總結
師: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藏著線,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線,請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再去找一找還有什麼地方有線,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活動延伸:
將生活中發現的線,以照片的形式張貼到牆上。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7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學習用“xx躲在xx裡”的句式進行仿編。
2、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發展其發散性思維。
3、引導幼兒細心傾聽,體驗散文詩所蘊涵的美感。學習詞:靜悄悄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捉迷藏》
紅黃藍綠白顏色標記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小朋友們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您們是怎麼玩的呢?今天,太陽要帶一群顏色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你猜它會和誰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捉迷藏》。
二、欣賞理解詩歌
1、教師配音樂朗誦散文詩。
提問:詩歌裡,太陽是和誰玩捉迷藏的遊戲的呢?(放課件)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它們是怎麼玩的。
2、教師第二遍朗誦詩歌(結合課件)
三、理解詩歌
欣賞後提問:
(1)顏色寶寶都躲到哪裡去了?為什麼要躲到那裡去?它還可以躲到哪裡去?
(2)顏色寶寶們是怎樣去躲的?學習詞:靜悄悄(讓幼兒學一學靜悄悄地躲)
四、教師小結並學習朗誦散文詩。
師:這首散文詩可真好聽,把黑夜和太陽說成是兩個可愛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遊戲,還告訴我們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可真巧妙。那麼請小朋友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跟著朗誦這首詩。
三、學習仿編散文詩。
1、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想象,仿編內容。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顏色的東西可以和太陽捉迷藏呢?
2、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用“xx躲在xx裡”的句式進行仿編。
3、教師給幼兒帶好顏色寶寶,讓幼兒進行仿編詩歌。
四、延伸活動:
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去教師外尋找各種顏色的景物來仿編散文詩。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8
活動目標:
1.藉助已有遊戲經驗,感受散文詩的情趣美。
2.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用詩中的句式回答問題。
3.透過玩遊戲“顏色寶寶在哪裡”,擴充套件散文詩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太陽頭飾、紅、黃、藍、綠、白色、粉紅色、紫色、桔黃色卡片;
2.大幅的散文圖片(根據散文詩的內容來設計)。
活動過程:
1.交流玩“捉迷藏”的經驗,回味情趣。
師:昨天老師和小朋友們玩了什麼遊戲?是怎麼玩的?躲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初步熟悉散文詩。
(1)師出示背景圖、太陽和顏色寶寶: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們也來玩捉迷藏的遊戲了,它們來到了哪裡?你猜它們會怎麼玩?
(3)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4)提問:你覺得這首散文詩有趣嗎?哪裡最有趣?
3.第二次欣賞散文詩,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師出示圖片,邊操作教具邊朗誦散文詩。
(2)提問:
①是誰把太陽的眼睛蒙了起來?太陽數數時,顏色們在幹什麼?它們是怎樣去躲的?學習詞:靜悄悄
②顏色們都躲到了哪裡?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色彩的相互對應。)
③顏色們都躲好了,太陽找到他們了嗎?黑夜解開手帕,太陽睜開眼睛又是什麼時候?
4.師幼共同朗誦散文詩。
5.遊戲:顏色寶寶在哪裡?
(1)師:太陽和顏色寶寶們玩得真開心,其他顏色寶寶也想來玩這個遊戲,你們猜還有誰也想來?它會躲在哪裡呢?
(2)師扮演太陽,每個幼兒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寶寶,幫它找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靜悄悄地躲起來。
(3)師:和你的同伴說一說:×顏色躲在哪裡?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9
一、活動目標
在初步會唱歌曲《捉迷藏》的基礎上,瞭解遊戲規則,嘗試改編歌詞,願意和同伴一起合作遊戲,體驗集體音樂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初步會唱歌曲《捉迷藏》。
2.森林背景(高度比幼兒稍高一些)。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捉迷藏》
T:春天到了,我們來到了大森林裡郊遊,有個朋友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唱一唱、猜一猜。哪幾旬是回聲?回聲有什麼特別?(引導幼兒複習歌曲,歌聲表現強勇弱。)
T:跟著音樂導遊再往森林裡面走走,找找回聲。(再次唱歌曲,老師從c調逐漸上移,引導幼兒跟著音樂表現強弱。)
(二)遊戲“捉迷藏”
1.討論遊戲規則
T:我們也來玩玩捉迷藏的遊戲,請一個小朋友躲在森林裡,猜的人唱什麼?躲的人唱什麼?
(引導幼兒分角色唱,猜的小朋友唱前半段,躲的小朋友唱“請你聽一聽,請你猜一猜,請你猜猜我是誰”。)
2.初步操作遊戲
T:大家閉起眼睛,摸到頭的.孩子躲在森林背景後,用歌聲讓大家猜是誰。(請一個幼兒做躲的人,一起玩遊戲,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隨機調整,例如:鼓勵躲的幼兒聲音響亮,引導幼兒分清不同角色唱歌曲的不同部分等。)
3.改編歌詞,操作遊戲,
T:除了躲在森林裡,還可以躲在哪裡?請一個小朋友躲一躲。(鼓勵幼兒簡單創編歌詞,例如:躲在大樹後、房子邊等,再次玩遊戲。)
4.嘗試改變音色
T:剛才躲的人都被我們一下就猜出來了,有什麼辦法不讓別人一下猜到你?(引導幼兒改變音色唱歌曲。)
5.同時猜兩個小朋友 ·
T:兩個小朋友一起躲,猜猜他們是誰?(請兩個小朋友同時躲,一起唱,同伴聽音色猜。)
操作提示
歌曲的遊戲規則由幼兒自己探索得出結論,透過提問引導幼兒將歌詞內容分配給兩個角色。因為規則是自己建立的,因此在玩的過程中幼兒更容易遵守。在初步瞭解遊戲規則後,老師可改變遊戲的形式(改編歌詞、改變音色、同時猜兩個小朋友等),在不斷提高難度的過程中,提高幼兒操作遊戲的趣味性,始終保持遊戲的新鮮感。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0
活動準備:
昆蟲掛圖一張(昆蟲的保護色:蝗蟲、螳螂、枯葉蝶、竹節蟲、瓢蟲)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昆蟲,加深對昆蟲特徵的瞭解,知道昆蟲保護色的作用。
2、透過相互交流和教師介紹,豐富昆蟲的知識,理解昆蟲的保護色。
3、對昆蟲產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昆蟲掛圖,尋找昆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昆蟲圖,這些小昆蟲愛與我們捉迷藏,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它們藏在哪裡?
2、幼兒開始尋找圖裡的昆蟲。
二、教師設疑,引導幼兒尋找答案。
1、師:小朋友,你們找到了哪些昆蟲?為什麼有的昆蟲你沒有發現?
2、師:你發現這些昆蟲中哪些顏色最多?為什麼?
3、師:你認識這些昆蟲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身上的顏色與周圍的環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三、傾聽故事《捉迷藏的昆蟲》,認識保護色。
1、師:昆蟲有自己的敵人,許多小鳥都喜歡吃昆蟲。小鳥飛得快,一下子就會捉住昆蟲。昆蟲常常會想辦法躲起來,讓小鳥找不到自己。
2、師:花螳螂剛生下來的時候,還是幼蟲。它躲在花朵的中間,就像花蕊,小鳥怎麼也找不到它。枯葉蟲就像一片破葉子,它爬到樹枝上,停在那裡,就像小枝幹。要是不仔細看,誰也找不著它。如果沒有這樣的本領,昆蟲就很容易被它的敵人吃掉。
3、師:小朋友,想一想,昆蟲的這種保護戶自己變色的方法叫什麼呢?
四、師幼交流,認識幾種常見昆蟲的保護色。
1、師:小朋友,你知道昆蟲保護色的方式有哪幾種?
2、師: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紹一下。
3、師歸納:有身體顏色與周圍環境相同相似的昆蟲。如:螳螂、枯葉蝶。有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的昆蟲。如:蝗蟲。有身體顏色鮮豔,警告對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傷害自己的昆蟲。如:瓢蟲。
4、師:小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昆蟲會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請你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觀察昆蟲,繼續探討昆蟲的秘密。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說介詞在;方位詞:上、下、裡、後、旁
2、能用完整話我在……上(下、裡、後、旁)
3、幼兒喜歡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
故事背景圖、小貓的圖片、歌曲、在教室佈置好捉迷藏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故事引入主題
1、出示故事的情境圖片,邊看圖邊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的天氣特別好,三隻貓姐妹們高高興興的來到草地上玩耍,你看他們多開心啊!過了一會,小黃說:‘跑跑跳跳的沒意思,咱們做個遊戲吧。’其他兩隻小貓拍著手同意了。‘咱們玩捉迷藏’。一會的工夫他們就跑的沒影了,藏了起來,呀!他們都到哪去了呢?”
2、小朋友們幫助找一找吧
請三名幼兒到前面來找到三隻小貓,並且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它藏到哪裡了
二、請幼兒參與幫助小花貓藏起來
1、請兩組幼兒到前面來,分別幫助小貓藏起來,請其他的孩子來找
“小貓說小朋友們真聰明,但是它玩了一次還沒玩夠,還想再玩,它想請小朋友幫助它藏,讓別的小朋友來猜,這幾個小朋友藏的時候其他人要把小眼睛閉上,不能看。”
2、請幼兒用“小貓藏在什麼地方”的句式說一句完整的話。
三、遊戲:捉迷藏
1、小貓玩累了要回家了,不如我們自己來玩這個遊戲吧!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請幼兒兩個人一組,一個藏,一個找。找到的幼兒要說出,是從哪找到的他的,用一句完整的話表述。第二遍時互換角色。
2、提醒幼兒在遊戲時注意安全,藏的人不能有聲音。
3、幼兒聽音樂放鬆,回座位。
四、歌曲《捉迷藏》
活動自評:在這次活動中,是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幼兒的興趣很高,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遊戲中。以小貓的形象與幼兒對話,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是圍繞著目標進行的教育活動,用方位詞貫穿始終。透過這個活動,幼兒進一步的明確了方位詞的使用,在語言的表述上有一定的進步。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2
一、活動目標:
1、在與多媒體手段的互動中,充分感知物體前後遮擋的層次關係。
2、初步嘗試表現物體間多層遮擋關係的繪畫方式。
3、體驗畫面佈局的審美情趣。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捉迷藏。
2、布偶老鼠、糧倉、人手一份畫紙、繪畫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題
利用課件設定情境:"今天,有一群小老鼠和小花貓在這個大大的糧倉旁玩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幫小老鼠們躲一躲吧"
(二)初步互動,感受遮擋
1、初步互動
師幼以直接拖動的方式將老鼠藏至糧倉後。說一說:我的小老鼠是怎麼藏的?
過度:小老鼠捉迷藏的事變成了一幅有趣的畫,可是你們覺得這幅畫有什麼問題嗎?
2、糾錯修正
(1)發現畫面中的不合理之處:被遮擋住的線條仍然出現在畫面中等
(2)出示老鼠和糧倉實物教具,加以驗證。
(3)利用課件展現真實的遮擋視覺效果(將透明式的線條隱去)。
(三)充分感知、嘗試表現
1、設疑猜測
(1)利用課件中的小貓,引發猜測:小貓要來和小老鼠做遊戲了,如果它來到糧倉前,猜一猜,什麼會被檔起來?
(2)引導孩子觀察:糧倉被貓擋住了一部分。
2、多層遮擋
引導幼兒觀察:貓擋住了部分糧倉,糧倉又擋住了老鼠的部分身體,這樣組成了一幅更復雜、更有趣的畫。
3、分層聚焦
(1)幼兒自由交流:畫貓和老鼠在糧倉旁捉迷藏的畫時,可以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為什麼?
(2)教師小結提升,並用電子白板演示正確的繪畫順序。
(四)大膽創作、欣賞分享
1、自主繪畫
幼兒以個體為單位,獨立、大膽地進行繪畫,教師巡視並鼓勵孩子展現不同遮擋關係、不同動作姿態的畫面。在此過程中,教師用相機隨機抓拍孩子成功的作品。
2、相互欣賞
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然後展示繪畫過程中教師隨機抓拍的成功作品。
(五)遊戲延伸、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孩子們到戶外進行貓捉老鼠遊戲。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3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動作。
2、聽懂老師的指令,有一定自控能力,能遵守遊戲規則。
3、能情緒愉快地參與音樂遊戲。
【活動重難點】
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貓媽媽頭飾;捉迷藏遊戲的環境佈置;已掌握貓走步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律動進入場地
1.讓幼兒觀看小貓影片。
2.和老師一起學做小貓的叫聲和走路。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貓媽媽要帶小貓去做遊戲,誰是我的小貓呀?我要看看哪隻小貓最聰明,做得和 媽媽一樣。”律動《貓走步》進入場地,幼兒圍坐半圓。
師:“瞧,我們今天來到森林裡了,你們看森林裡有些什麼呀?
幼:“有草、有樹、有房子。”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環境。
二、學習遊戲規則。
師:“小貓們可真能幹,現在跟著媽媽一起來唱首歌吧!”複習歌曲《找小貓》
問:剛才歌裡唱的是誰和誰在做什麼?
小貓和媽媽玩捉迷藏,心裡怎樣?(高興)
小貓捉迷藏的時候可以躲在哪裡呢? 小貓躲好以後,怎樣才不會被媽媽發現?”
三、師幼一起遊戲。
1、交待玩法。
師:“小貓們可真聰明,現在就和媽媽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吧!待會兒小貓唱完第一段歌曲以後就去找個地方躲起來,別亂動,被媽媽找到的小貓,媽媽會摸摸他的頭。”當唱完兩段歌曲後,貓媽媽會喊“還有的小貓在哪裡呀?”沒有被發現的幼兒就站出來:“在這裡”!
2、第一遍遊戲。
表揚遵守遊戲規則,唱完第一遍歌曲後再躲藏的幼兒。
3、第二遍遊戲。
貓媽媽表揚躲好後沒有亂動,沒有發出聲音的小貓,提醒其他幼兒躲好後不亂動。根據實際情況特別表揚找到不一樣的躲藏方式的小貓,比如趴在草叢裡,並請沒有被發現的小貓來說說自己是躲在哪裡的。
4、第三遍遊戲。視幼兒情況決定遊戲次數。
四、遊戲結束。
“小貓們,今天玩的高興嗎?天黑了,小貓的肚子也餓了,跟媽媽一起回家吃飯吧”。遊戲自然結束。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ba三段體的音樂結構,能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
2、能與同伴合作表現花的不同造型。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小兔頭飾和玩偶小兔各一個。
3、幼兒認識過各種花的名稱和特徵。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偶小兔,講述故事(配合音樂)
今天小兔子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門,來到花園裡。這時,兔媽媽來找它。小兔子想和媽媽玩捉迷藏的遊戲。於是,它就變成一朵小花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躲在花園裡。果然,兔媽媽怎麼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後來,小兔子玩累了就和媽媽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2、幼兒完整傾聽音樂(aba)(根據幼兒理解情況增加欣賞次數)
指導語:剛才講的故事就藏在這首曲子裡。請小朋友們聽聽看音樂有幾段,每段說的是小兔子在幹什麼?小兔子變成小花時音樂有什麼變化?
3、教師示範跟著音樂合拍做蹦跳步。(強調幼兒要跟著音樂有節奏跳)
4、幼兒跟著音樂練習。(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再練習)
5、學習表現花的造型。
指導語;小朋友都認識很多的花,誰來說說看你知道什麼花?還要用動作來做出這種花的樣子。(個別幼兒回答並表現花的造型)
6、請全體幼兒表現不同的花的造型(做在椅子上)
7、幼兒跟著音樂做蹦跳步和變花(教師提醒小花不能動,以及提醒幼兒音樂變化時要馬上變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變成什麼花?”)
8、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表現花
指導語:花園裡有很多花,有的花有很多花瓣,有的花還有葉子,那一個人表現不出來,怎麼辦呢?(幾個人合作)
(1)請一組幼兒示範。
(2)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同伴一起表現花,教師說1-5的時候,幼兒就要表現出花的造型不動。
9、跟著ab段音樂合作表現花。
10、完整遊戲。
中班語言活動《捉迷藏》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和擬人手法的運用,感受散文詩優美的意境。
2、嘗試運用已有經驗,學習用“XX躲在XX裡”的句式進行創編,感受仿編詩歌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3、理解散文詩,感受大自然的繽紛色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豐富的玩“捉迷藏”遊戲的經驗。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紅、黃、綠、紫、橙顏色標記
2、佈置田野、花園、雪地、樹林、大海等場景。
3、背景音樂。
重點:理解散文詩內容和擬人手法的運用,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難點:運用“××躲在××裡”的句式進行仿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嗎?怎麼玩的?
師:捉迷藏的遊戲真好玩,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也喜歡玩,太陽公公會和哪些顏色寶寶玩這個遊戲呢?
二、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內容
(一)欣賞散文第一段。
1、我們一起來看看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們是怎麼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們是怎麼玩的?是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眼睛蒙起來是什麼感覺?請你試一試。誰知道“太陽的眼睛蒙起來”是什麼時候呀?(晚上)
顏色寶寶們是怎麼躲起來的?(理解詞:靜悄悄)為什麼要“靜悄悄”地躲起來呢?
(二)欣賞散文第二段。
1、顏色寶寶們已經靜悄悄地躲好了,你們知道他們都躲在哪裡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講述)
2、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猜對了嗎?(播放ppt5—8)
3、顏色寶寶們都躲到哪裡去了?(學習用“××躲在××裡”的句式回答)
4、為什麼××顏色要躲在××裡?
(三)欣賞散文第三段。
1、顏色寶寶們都藏得好好的,太陽公公會找到它們嗎?(播放ppt9—10)
2、是誰把太陽的手帕解開了?太陽公公睜開眼睛又是什麼時候呢?(白天)
3、師小結:晚上黑黑的什麼也看不見,到了白天什麼都看見了,太陽公公一下子就把顏色寶寶們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賞散文詩。
1、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們玩捉迷藏真有趣,我們再來看一遍吧!
2、這是一首散文詩,叫什麼名字?你覺得散文中哪個地方最有趣?
3、你們想不想也來說一遍?(幼兒跟隨老師朗誦散文一遍)
4、師小結:這首散文詩真好聽,把太陽和黑夜說成了兩個可愛的小朋友在和顏色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還告訴了我們白天和黑夜的區別,真有趣。
三、遊戲情境,嘗試仿編
(一)嘗試仿編。
1、師:第二天,太陽公公又和顏色寶寶來玩捉迷藏的遊戲了,看看這次有哪些顏色寶寶來玩呢?(紫色、橙色、綠色、紅色、黃色)這些顏色寶寶會躲到哪裡呢?(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用“××躲在××裡”的句式說一說,老師用簡筆畫的方式記下來。
3、我們把這麼多好聽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裡來唸唸吧!(把幼兒仿編的內容放到散文中集體朗誦一遍)
(二)遊戲“捉迷藏”
1、師:現在我來當太陽公公,你們做顏色寶寶,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請你選一個你喜歡的顏色寶寶,然後找個地方躲起來,看清楚你拿的是什麼顏色,遊戲時要躲到田野、花園、雪地、樹林、大海這五個場景中,而且要靜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裡才不會被“太陽公公”發現。
2、開始遊戲:教師蒙上眼睛說:1、2、3、4、5,幼兒躲起來,教師找,找到後問:“X顏色寶寶躲在哪裡?”幼兒答:“X顏色寶寶躲在XX裡!”
四、結束
其實大自然裡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呢,他們會躲到哪裡呢?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捉迷藏》是一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作者用擬人、誇張手法,將黑夜、太陽和各種顏色都賦予了生命,以輕鬆、明快的筆調描述了太陽被黑夜矇住眼睛來找,各種顏色寶寶來躲的捉迷藏的全過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又不發奇特的想象,能將孩子帶入一個無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發孩子欣賞和學習的熱情,很適合中班孩子欣賞、學習。
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了直觀教學方法,透過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詩的內容,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詩優美的意境。並採用遊戲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其發散性思維。
本次活動我主要安排四個環節展開。第一環節:我以談話的形式,透過提問直接喚醒孩子的遊戲經驗。再引出太陽和顏色寶寶也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直接匯入。第二環節:欣賞散文詩,這是本活動的重點,分四步進行。先分段欣賞,再整體欣賞。第三環節:遊戲情境、嘗試仿編。第四環節:活動延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幼兒理解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詞語:“靜悄悄”的含義,我先讓幼兒用語言的討論,再讓幼兒用動作來模仿。請一位幼兒靜悄悄地走到老師面前,在靜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使幼兒真正明白了詞語的含義,同時為後面開展遊戲,靜悄悄地去躲打好伏筆。在提問:“為什麼綠色要躲在草叢裡?”這一問題時,幼兒的回答是“綠色和草叢的顏色一樣,他們是好朋友,所以綠色要躲在草叢裡。”孩子的回答是多麼富有想象力,但顯然孩子還沒有理解散文的含義,於是我立即跟進提問:“為什麼綠色要躲在草叢裡?而不躲在菊花裡?綠色和菊花也是好朋友呀。”於是幼兒立即思考。終於有幼兒舉起了小手:“綠色躲在草叢裡不容易被發現,如果躲在黃色的菊花裡就很容易被發現。”我立即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其他孩子也豁然開朗,明白了為什麼顏色寶寶要躲在和自己顏色一樣的物品裡。以上兩點是我在這節課中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這節課的環節設計比較清晰,設計的提問給幼兒許多想象的空間,準備工作做得也比較充分,教學的重點突出,教學目標也完成得較好,幼兒能積極參與,學習興趣較濃。但在最後的遊戲環節,幼兒很興奮,沒有聽清老師的要求就急著去躲,於是,就出現了紅色躲在雪地裡的情況。此時,老師還應強調遊戲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