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關於語文教案三篇

語文教案

關於語文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貓》這篇講讀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大花貓性情古怪和它剛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我緊扣本單元的讀寫重點,引導學生有層次地、反覆地朗讀課文,從讀中理解、讀中品析、讀中感悟。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景,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貓的可愛和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增強了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侯的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2、理解文中寫得具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抓住事物的特點,細緻觀察和真實、具體地記敘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家有貓嗎?你們家的貓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老舍家也有一隻貓,他家的貓又是怎樣的呢?大家有興趣去看看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5課,一起去認識一下作者老舍家的貓?

  板書課題:貓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想:這隻貓有什麼特點?

  板書:古怪

  課文中哪句話概括說出了它的特點?(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過渡:大花貓到底有多古怪呢?課文分三個自然段給我們作了介紹。

  2、精讀第一自然段:

  ⑴默讀這段,思考:這段寫了大花貓的哪些古怪性格?

  學生彙報,老師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⑵再請大家大聲地、自由地朗讀這段:用不同的線段畫出描寫貓老實、貪玩、盡職的句子。

  ⑶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覺,晚上抓老鼠,沒事就東奔西跑的,根本談不上什麼老實呀、盡職呀的,但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因為他很喜歡這隻貓)

  那怎樣才能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呢?

  ⑷大花貓真逗!你最喜歡它的哪種性格?為什麼?

  學生1:我喜歡它老實,因為我覺得他很乖,睡覺的樣子像小孩,很可愛。

  學生2:我喜歡它貪玩的性格,因為我家的貓也是這樣的,很淘氣。

  學生3:我喜歡它的盡職,它多負責任,多認真啊!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那好吧,加上你的感情,把你喜愛的地方讀出來,注意要讀得生動。

  【學法指導】多種形式進行練讀、讓讀得好的學生領讀、表演讀。

  ⑸老師引讀,感情昇華。

  3、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總結方法,出示提綱,小組學習:

  ①初讀:瞭解貓的古怪性格。

  ②細讀:畫出貓的各種動靜。

  ③品讀:朗讀理解你喜愛的動靜。

  ④賞讀:讀出喜愛之情。

  ⑵檢查自學效果:讓學生讀出體會最深的句子,從讀中理解、感悟。

  ⑶比較句子:

  ①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幾朵小梅花。

  ②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幾個腳印。

  哪個句子寫得好?好在哪裡?在文中再找出這樣的例子。

  ⑷讀到這裡,你想說什麼?

  這隻貓很淘氣;很可愛;作者很喜歡他的貓……

  好,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個自然段,再次體會一下貓的可愛和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4、同樣方法小組學習第三自然段:

  指導這段朗讀時,要注意讀出貓的勇猛、讀出作者的自豪。

  三、小結

  1、讀了這部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你還像知道些什麼?

  2、大花貓這麼可愛,我們寫首小詩送給它好嗎?

  板書設計

  貓

  說它-老實-可是-貪玩

  貪玩-盡職

  古怪-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什麼都怕-勇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文的字、詞、句的意義及用法。

  2、學習本文嚴謹的議論結構。

  3、學習本文佈局謀篇的特點。

  4、本文是史論,是借古諷今之作,理解文中闡發的“盛”“衰”;“得”“失”;“成”“敗”;“損”“益”;“興”“亡”的道理。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法:例證法,正反對比論證法。

  德育目標:

  1、明白“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謙受益,滿招損”“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義的啟示。

  教學重點:

  1、文中關鍵字、詞、句。

  2、文章議論思路。

  3、如何透過正反說理突出中心論點。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內容與題目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引申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舉出所學過的歐陽修的文章。(《醉翁亭記》)。

  2、與《醉翁亭記》對比匯出《伶官傳序》(如果說《醉翁亭記》透過寫醉翁亭的秀麗風光,透過勾勒太守與民同樂的畫面來抒發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話,那《伶官傳序》則是透過寫後唐莊宗接受和執行其父親遺命等一串故事,透過總結寵幸伶人這一教訓,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就來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

  3、由學生介紹歐陽修。

  4、關於序。

  5、背景介紹。

  二、學習新課。

  1、朗讀課文:學生朗讀,教師正音。

  2、共同研討:共同翻譯全文,解釋個別詞,字義,說明特殊用法,疏通文意。

  3、再次齊讀課文,教師指導:

  ①讀出重音,體現這種強調的意義來。(豈非人事哉,“得失”“人事”等)

  ②讀出節奏,體現出文氣的急切舒緩來。(“方其”領起下面分句一氣貫通,有聲勢,不可一世的氣概。)

  ③讀出對比,體現出文章的抑揚變化來。

  ④讀出玉器,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傾向來。

  三、研討本文嚴謹的思維線索。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現代漢語表述。(雖由天命,豈非人事哉?——盛衰成敗,由於人事。)

  2、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作者採用了什麼論據?怎樣過度到分析中去的?(論據:莊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實。過度:莊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

  3、簡述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實。

  4、作者從論證角度看,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正反對比論證)

  5、作者從莊宗得天下的史實中得到了怎樣的結論?(“皆自於人”,“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6、用現代漢語將作者的這些結論說說。(“謙受益,滿招損”,“防微杜漸”“以史為鑑”“力戒驕奢”“勵精圖治”“居安思危”)

  7、小結:本文在論證結構上有一條嚴謹的思維線索,它按照“提出論點——例證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議論,中心突出,結構嚴謹。

  8、處於北宋時期的歐陽修,為何要寫《伶官傳》呢?並冠以短序?

  9、師結:以古喻今,告戒當時的統治者,要汲取歷史的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於表面的繁榮。

  四、課堂延伸:

  1、思考:你學了這篇課文後,從莊宗這一史實和作者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小事不小,玩物喪志,事在人為,以古為鏡)

  2、總結:古人說得好:以銅味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要謹記: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再重複古人的悲劇!

  3、課後作業:

  ①掌握課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掌握關鍵字、詞。

  ③背誦此文。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虛擬的情境,讓孩子在葡萄溝遊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裡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識記“最、坡、梯、夠、修、味、留,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

  3:運用採訪、角色朗讀、節目表演、導遊等形式,在整體感悟課文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一、激勵

  1、聽說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好地方(板書:好地方),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葡萄溝有些瞭解,課文會告訴你。下面同學們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特別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生字更要多讀幾遍。

  2、檢查朗讀情況。(板書生字帶出來的詞語:最喜愛、山坡、梯田修在、留著、味道、茂密。這樣,為下一步藉助詞語定位聯想生字做鋪墊,注意指導第二段中描寫葡萄的長句子。

  3、採用猜字、定位聯想等遊戲識字,重點指導“最”的結構和最後一筆,同時趁熱打鐵指導書寫。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知道葡萄溝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以上環節從興趣入手,總體上把握全文,認識生字。)

  二、體驗

  1、透過剛才的瞭解,我們知道葡萄溝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還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既然人們最喜愛吃葡萄,那麼老師就帶你們去葡萄園玩一玩好不好?說去就去,快把書開啟。

  2、葡萄溝到了。快看看葡萄種在哪兒?(學生讀文後,畫圖理解“山坡、梯田”。)

  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裡的葡萄生長的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枝葉,也可能會說葡萄可以按順序學習)(1)讓大家一起畫圖理解“茂密”。(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麼?教師用手勢表演讓大家感悟出是“涼棚”)老師只畫了一個涼棚,難道只有這一個棚嗎?(讓學生髮現句中的“一個個”,並說說自己的理解)趕快鑽進去感覺如何?(引導學生創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覆朗讀。)

  4、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現了什麼?(引導讀書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麼特點)(1)用圖片,讓孩子到前面認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葡萄,悟出葡萄顏色的不同。並讓孩子“掛”在葡萄架下(教師已經畫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有什麼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在詞語中的“光”中發現)(3)實物演示“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結:這葡萄串兒這麼大,數量這麼多,顏色這麼多,種類這麼多,而且水靈靈的,像一個個瑪瑙,晶瑩剔透,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板書:五光十色,讓學生帶著感受反覆朗讀)

  5、下面我們要演一個節目,老師扮演新疆老鄉,誰願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鄉來了!(教師戴上新疆帽,微笑著走來)(1)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葡萄溝來玩兒,漢族小朋友長的真可愛,你們猜猜我是哪個民族的?你知道“維吾爾”是什麼意思嗎?(學生知道就讓他們介紹,不知道教師就介紹:維吾爾就是聯合協作的意思,我們新疆還有哈薩克,回族,漢族,這些民族聯合協作團結向上。)對我們新疆的葡萄溝的葡萄印象如何?(訓練學生口語交際時,有意指黑板的畫面,適當鼓勵引導學生用上剛才學習的好詞佳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讓你們“吃個夠”是怎麼吃?(鼓勵學生聯絡生活中的體會悟這個詞)(3)我們新疆老鄉能歌善舞,讓你們把葡萄吃個夠,還要跟我們跳一跳舞2師生共同跳新疆舞,並送給學生小新疆帽。)(4)請送給老鄉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也好!(透過表演和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感悟老鄉的熱情好客……)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書熱情好客)多麼熱情好客的老鄉,趕快誇誇老鄉吧(帶著感受讀課文)

  6、是呀,我們新疆人就是熱情好客,你們就要離開葡萄園,還想不想親眼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想看的請舉手。我再給你們放一段錄象。(放音樂朗誦,讓學生閉眼想象畫面。把“看”

  到的互相講講,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直觀的畫面,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整體感悟這段。)

  7、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這段語言,背誦了這段語言,這還不夠,我們學語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語言。這裡正好需要導遊,而且這段話就是很好的導遊詞。誰願意當導遊小姐或者導遊先生?用書上的語言或者創造語言介紹介紹葡萄溝的葡萄?注意要向別人介紹葡萄溝不能光背誦這段話,還要想想開頭和結尾怎麼說,還要注意態度親切,禮貌和藹。(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老師相機表揚學生。例如,這個詞你用的真好;我們一定把你這句用上,你態度溫和,適度等等)

  8、多麼熱情的老鄉呀,非要帶咱們去陰房看看,想想陰房是什麼樣。(發散思維,讓學生異想天開)不過。他還有個問題要考者你:“葡萄乾是怎麼製成的?”(讀課文,看錄象悟,再講一講,可以創造語言,只要意思對即可。)

  9、觀察、品嚐葡萄乾。(讓學生觀察、品嚐後發表意見,把感受到的講講。根據學生的感悟書:色鮮味甜)

  三、昇華

  1、看出來,同學們參觀遊覽的真心。大飽眼福,大飽口福。就要離開葡萄溝了,難道你就沒有什麼話要說?新疆老鄉要咱們留言,哪怕寫一句話也好呀,現在請同學們簽名留言。

  (動動筆,把對葡萄溝之行的感受寫下來,此環節既是對課文的總體認識,又是感悟、交際的訓練)

  小結:千言萬語化做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板書: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

  是個”句號改成歎號)沒有發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

  2、旅遊到此結束,回家把見聞講給爸爸媽媽聽。

  自評:

  本課是學習新大綱感悟新大綱的基礎上設計的。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1、情感。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在語文課堂裡,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裡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

  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產生對葡萄溝的喜愛,甚至到依依不捨。一句話,讓語文煥發生命活力。

  2、交際。交際是新世紀人們生存與發展的本領。語文的性質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可見交際性要處處體現在語文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渠道之中,不一定專門設定交際課。所以這堂課裡首先做到教師和學生語言的融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其次創設各種情境進行交際(見教學設計),把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這正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3、感悟。“悟”從左邊看是思考的我,從右邊看是我的思考。感悟的過程正是理解和發現的過程。教師要適當的攙扶和點化,讓孩子“感”一定有個過程,“悟”一定有個過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訴,而是激勵、喚醒、刺激、探究、體驗。首先從整體上感悟,沒有把課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講解,而是以導遊的形式走進去,走出來。根據低年級的學生特點,採用演示、表演節目、畫圖、朗讀、比較,即看、讀、聽、想、吃、唱、演等手段讓孩子感悟詞語、句子、意境……也許給了孩子感悟這個支點,孩子就能撬起語文這個地球。

  葡萄溝

  葡萄五光十色

  老鄉熱情好客

  葡萄乾色鮮味甜

  真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