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

  活動名稱:認識圖形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和區別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小白兔的錄音、組合的房子

  活動內容: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小白兔告訴老師她的房子破了,請老師給她蓋一間漂亮的新房子,你們看老師蓋的新房子漂亮嗎?小白兔對老師說謝謝。

  2、出示圖片,提問:

  師:真漂亮的房子啊!你們看,老師把房子的大門蓋成什麼形狀的啊?

  師:真聰明!那這間房子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啊?

  師:又猜對了,那我還想問問你們這間房子的屋頂是什麼形狀的啊?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部都答對了,而且我們的圖形寶寶也好厲害啊,三角形可以做房子的屋頂,正方形寶寶可以作房子的身體,圓形可以作大門。小朋友們,我們以後也用圖形寶寶來造房子吧!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找圖形寶寶做遊戲好嗎?

  活動反思:

  在認識圖形中,三角形、圓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對孩子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都叫它方方寶寶。遊戲中,由於準備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時顯得比較擁擠。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2

  活動目標 1.瞭解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徵。

  2.練習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3.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難點是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徵。

  活動準備 粉筆、黑板、彩紙剪成的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種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2.讓幼兒比較圖形的異同,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圖形與圖形之間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圓形和橢圓形。4.有些是相關聯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兩個三角形變成一個正方形。5.經過反覆辨認,幼兒對圖形的特徵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讓幼兒知道物體有名稱圖形也有名稱,以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才把圖形的名稱告訴他們。

  三、引導他們辨認生活中的物體所呈現出來的圖形使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

  四、用畫紙剪出不同的大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再用紙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圖形,然後讓幼兒把同類的小圖形貼在相對應的大圖形上面。

  教學反思 透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侷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3

  設計思路:

  教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因為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遊戲情境貫徹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首先是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坑坑窪窪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白兔的表演吸引幼兒的;其次,鋪路的遊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後,模仿各種動物跳參加宴會,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對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的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題

  1.出示小白兔頭飾

  大家好,我是小兔!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歡嗎?

  二、逐一出示圖片,提問

  你們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圖形形狀啊?圖形是怎麼樣的?

  長方形什麼是什麼樣的?

  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圓形有沒有角?

  三、遊戲――鋪路

  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裡我開個宴會請許多好朋友來我家做客,你們願意來參加嗎?

  可是小兔子犯難的,因為小白兔家門口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

  2. 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的材料放進圓形的坑裡,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裡,把長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裡…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結束部分

  讓幼兒扮各種小動物跳,沿這鋪好的路去小白兔家去參加宴會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徵。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到與圖形相似的實物或實物的某一部分。

  二、活動準備:

  1.卡紙剪成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準備一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實物或實物圖片。

  2.小朋友的數學書

  三、活動過程:

  1.認識圓形

  出示一個圓形的盤子,請幼兒說一說這事什麼形狀的?

  出示其他圓形的.物體,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感知圓形的特徵。

  請幼兒說一說在及裡或幼兒園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

  2.認識長方形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盒子,請幼兒說一說分別是什麼形狀。

  出示其他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物體,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感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他們的基本特徵。

  請幼兒如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

  3.認識三角形

  教師出示三角形的積木,請幼兒說一說這塊積木是什麼形狀的。

  把三角形積木拓畫在黑板上,請幼兒觀察三角形的特徵。請幼兒看看、數數、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徵:三條邊,三個角。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區別。

  說一說見過的三角形物體。

  4.教師把各種圖形的磁性教具擺放在黑板上,請幼兒按指令找一找。

  出示三角形物體,請幼兒找出三角形擺成一排,數一數有幾個?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比一比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圖形誰多誰少。四種圖形誰最多,誰最少。

  5.幼兒操作活動。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5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認識圖形,不但是為了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透過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徵,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

  活動目標

  1.瞭解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徵。

  2.練習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難點是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徵。

  活動準備

  粉筆、黑板、彩紙剪成的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種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2.讓幼兒比較圖形的異同,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圖形與圖形之間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圓形和橢圓形。4.有些是相關聯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兩個三角形變成一個正方形。5.經過反覆辨認,幼兒對圖形的特徵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讓幼兒知道物體有名稱圖形也有名稱,以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才把圖形的名稱告訴他們。

  三、引導他們辨認生活中的物體所呈現出來的圖形使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

  四、用畫紙剪出不同的大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再用紙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圖形,然後讓幼兒把同類的小圖形貼在相對應的大圖形上面。

  教學反思

  透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6

  活動名稱認識圖形

  教案目標:

  1、初步認識和區別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案准備:

  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小白兔的錄音、組合的房子活動內容: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小白兔告訴老師她的房子破了,請老師給她蓋一間漂亮的新房子,你們看老師蓋的新房子漂亮嗎?小白兔對老師說謝謝。

  2、出示圖片,提問:

  師:真漂亮的房子啊!你們看,老師把房子的大門蓋成什麼形狀的啊?

  師:真聰明!那這間房子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啊?

  師:又猜對了,那我還想問問你們這間房子的屋頂是什麼形狀的啊?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部都答對了,而且我們的圖形寶寶也好厲害啊,三角形可以做房子的屋頂,正方形寶寶可以作房子的身體,圓形可以作大門。小朋友們,我們以後也用圖形寶寶來造房子吧!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找圖形寶寶做遊戲好嗎?

  教案反思:

  在認識圖形中,三角形、圓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對孩子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都叫它方方寶寶。遊戲中,由於準備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時顯得比較擁擠。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7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更深刻的認識各種圖形並進行區別。

  3、培養觀察及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形狀的卡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多媒體出示特意騎牛圖。

  教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麼?你想說些什麼?

  教師: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教師:我們先來看牧童騎牛圖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你能將圖中相同的圖形找出來嗎?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將圖中的圖形標記下進行分類。然後小組長組織好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組間交流,及時抽象出幾何名稱,如:樹幹的開頭是長方形、太陽的開頭是圓形……

  舉例:看看身邊的物體,什麼開頭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圓?

  教師: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嗎?

  三、當堂達標

  給下面圖形塗上顏色

  課堂:

  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那些圖形寶寶,請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業佈置:

  必做題:39頁自主練習題1、2、3、4題

  選做題:用本課認識的圖形寶寶畫一幅畫,並統計出各種圖形的個數。

  板書設計:

  牧童

  —認識圖形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8

  1、教師出示圖形用具,幼兒辨認

  2、遊戲一:給小動物餵食

  (1)、按顏色給小動物餵食

  按照小動物身上的顏色,給小動物餵食,餵食完畢,邀請幼兒共同來檢查餵食是否正確。

  (2)、按照顏色形狀給小動物餵食

  按照小動物身上的顏色和“嘴巴”的形狀給小動物餵食,餵食完畢,邀請幼兒共同來檢查餵食是否正確

  3、遊戲二:找朋友

  (1)、取下《小朋友的書》“操作卡片(二)”上的卡片。

  (2)、指導幼兒進行按照形狀、顏色、大小、點子數量進行分類。

  (3)、給小朋友各種形狀顏色的貼紙(貼在胸口),按照一樣的顏色和形狀來找一找好朋友

  3分鐘

  10分鐘

  5分鐘 環節一:當我拿出圖形教具時有有一部分小朋友能辨認並且大聲的說出來,“這是三角形;這是.......”,然而我忽略了個別無法辨別或是辨別不清楚的小朋友,開頭環節略顯倉促。

  環節二:由於環節一的疏忽,我開始著重講解遊戲一的玩法(講解示範法、個別操作法),並以如果小朋友喂錯食物,小動物會生病的“遊戲懲罰”,作為“遊戲代價”來激勵幼兒選擇正確圖形、顏色卡片。

  環節三:由於個別家長的幼兒社會交往方面的反應,於是我把遊戲二中的第三小節拿上來,提前教學。把之前的“食物”重新利用,後面粘上雙面膠粘在小朋友的胸口,先是讓他們自己瞧一瞧你和誰一樣,然後老師說口令,找顏色一樣的小朋友抱一抱,找一找形狀一樣的小朋友抱一抱。

  小朋友玩的很開心,效果也很好,家長反映:我們家孩子說他有好朋友了,聽了真幸福。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9

  設計意圖:

  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是與各種不同的形狀拼接組合而成的,從而形成很豐富的形狀和圖案,現在要從最基本的圖形開始著手,加深孩子們的印象和記憶。

  目標:

  1、學習按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2、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長方形形特徵的認識。

  準備;貼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卡片一張,九隻小框,圖形卡片每人一組,小盤子每人一隻。

  活動過程:

  1、 教師變魔術出示圖形的卡片,請幼兒觀察。

  它長的很特別,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見到過的什麼東西也是三角形的?

  (同上依次介紹圓形、正方形)

  2、 請幼兒看看自己椅子上的卡片,說說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

  師:你們的椅子上有許多的圖形寶寶,請小朋友們跟你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師:都介紹過了嗎?xx你來介紹一下圖形寶寶吧!(請幾名幼兒介紹自己的圖形)

  3、 遊戲幫小兔子鋪路

  師:555555,是誰在哭呢?原來是小兔子傷心了,(請一位小朋友去問問)我們一起幫它鋪路好不好?

  幼兒:好的。

  4、 結束

  師:恩真棒!小兔子太開心了。我們一起和小兔子跳個舞吧。

  按照小朋友自己身上的圖形到老師那裡排隊

  (開音樂跳兔子舞結束)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0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和欣賞活動中認識圖形(梯形、橢圓形),瞭解它們的特徵。

  2、激發學習圖形的興趣,培養觀察力、想象力。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

  (材料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橢圓形(圓形)以及相應的圖片

  重點與難點:

  重點:梯形、橢圓形的特徵 難點:在生活中尋找熟悉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認識長方形:

  1、欣賞用長方形拼畫成的各種圖片,說一說,它們是什麼?

  2、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後發表自己的意見)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短

  長方形——兩條對邊一樣長

  二、認識梯形:(重點)

  1、出示梯形,讓幼兒討論這是什麼形狀?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梯形——也有四條邊,但是四條邊不一樣長

  3、 操作:長方形變梯形

  (把長方形的一邊折成斜的,或兩邊折成斜的)

  三、認識橢圓形:(重點)

  1、出示橢圓形,你們認識它嗎?

  2、 和圓形比較,橢圓形——是長長的圓,扁扁的圓。

  3、欣賞用橢圓形拼畫成的各種圖片,說一說,它們是什麼?

  四、小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哪幾個圖形朋友?

  2、這些朋友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和我們在一起,請你們找一找,平時看到的家裡、馬路上、幼兒園裡有哪些東西也是長方形、梯形、橢圓形?(難點)

  3、鼓勵幼兒積極尋找、想象,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冰箱,屋頂,哈密瓜,葡萄等。

  五、結束活動。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1

  教學目標:

  1、鞏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創造想象以及動手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培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建立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並能用平面圖形拼圖。

  教學難點:

  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聯絡和區別。

  教學關鍵:

  弄清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本質上的區別 課前準備 水彩筆及各種立體圖形的積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基礎知識

  1、複習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你知道哪些立體圖形?哪些平面圖形?

  二、完成書中相關習題

  1、36頁1說說這圖中有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請你按書上的顏色圖色。

  2、36頁2說說你看到了哪些圖形?填上個數。四人小組自由用立體圖形搭積木,交流自己用了幾個什麼立體圖形?

  3、3 6頁3數一數各平面圖形有幾個?你是怎麼數的?教學生要按一定順序數,才不會漏數。

  4、3 7頁4自由拼平面圖形,看誰拼得漂亮,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什麼幾個平面圖形拼成的。

  5、3 7頁5一組一組出示圖形,圈出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先自己獨立完成。然後小組討論,最後全班交流,出示實物來驗證。

  提問式複習學過的知識,勾起回憶。

  辨認及操作中進一步鞏固知識。

  交流中學會數的方法。

  加深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聯絡的認識。

  三、出示實物,動手操作。

  1、出示立體圖形,說說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圖形?

  2、同桌自己擺各種圖形,請對方數數各有幾個什麼圖形?

  3、做習題冊中練習。

  四、小結

  拼擺中加深。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透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圖形。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教學難點

能辨認和區別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出示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

  讓學生指出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2、在長方體下面的括號裡面畫“ ”,正方體的下面括號裡面“√”。

  3、口答。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二、新授。

  1、取出兩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2、取出三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3、取出八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教師:透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髮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以及之間的關係。

  4、取出四個長方體,如:可以拼成什麼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1。

  2、完成教科書P5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3、完成教科書P7第7題。

  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右面,並懂得上下、前後以及左右之間的關係,然後進行正確的劃線連線。

  4、完成教科書P6第五題。

  觀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麼關係?

   (2)第一行和哪幾行有關係?

   (3)第二行和哪幾行有關係?

   (4)你發現了什麼?

   (5)圖中缺了幾塊 ?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5、完成教科書P7第六題。

  6、完成教科書P7第8題

  根據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讓學生想象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的是哪些數字,教師出示實物演示。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3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知道它們的名稱。

  2.能在很多的圖形中辨認這幾個立體圖形。

  活動準備:

  課件,不同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透過觀察,發現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用到了哪些圖形?

  2.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形。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說的平面圖形與搭建作品中的立體圖形進行比較發現它們的不同。

  二.簡單認識立體圖形

  1.認識圓柱體。

  (1)教師出示圓柱體的積木,請幼兒找一找和圖片中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叫什麼?在桌上順著一個方向滾動,對幼兒進行提問,發現了什麼?

  (2)教師小結圓柱體的特徵: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2.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分別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木,請幼兒找出和圖片上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們叫什麼?找一找它們都有幾個面?(6個平平的面)

  (2)請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點。(長方體:長長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體: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樣)

  三.幫助幼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分別出示不同的立體和平面圖形幼兒說說名字。

  2.教師描述一種圖形的特徵,幼兒猜出相應圖形的名字。

  四.幼兒操作

  1.分發幼兒操作用書,請幼兒翻到第14-15頁。

  2.請幼兒看看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並進行點數,將玩具卡上的數字取下,貼到方框裡。

  3.再請幼兒看第15頁的畫面,引導幼兒從數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4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對圖形有初步的認識,我利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讓幼兒根據卡紙做成各種的圖形來辨別各種圖形寶寶,使幼兒對圖形有個初步的認識。

  活動目標

  1、感受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瞭解它們主要特徵。

  2、透過找、說拼等一系列活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用圖形寶寶拼成物品。

  2、讓幼兒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

  活動準備

  1、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

  2、掛圖一幅、

  3、固體膠。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帶領幼兒進教室,教師提出問題;①教室裡都有什麼呀?②它們長得什麼樣呀?③什麼顏色?等等、、、

  2、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教師拿出自己的示範圖形給幼兒看,請幼兒說說是什麼?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逐個帶領幼兒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寶寶,提問;“這是什麼形狀呀?”(三角形)“三角形長什麼樣呀?”(三條邊,三個角),請幼兒摸一摸,親一親,並讓他們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個是三角形,並指出來,最後請他們畫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樣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也有這樣的方法來認識。

  3、發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圖形寶寶跟固體膠給幼兒,讓幼兒用這些來拼成汽車、房子等等物品。這樣透過遊戲來可以滿足幼兒遊戲的慾望,既可以讓幼兒對圖形寶寶有進一步的認識。

小班公開課數學上什麼好:認識圖形15

  一、設計意圖:

  託班幼兒喜歡各種各樣的圖形,但對圖形的認識很模糊,往往把圖形張冠李戴。為了讓幼兒對圖形有初步的認識,針對本班低齡幼兒對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的特點,我利用紙盒做成小動物,讓幼兒根據小動物嘴巴的形狀給小動物餵食,在這基礎使幼兒對圖形有個初步的認識。

  二、活動目標:

  1.在認識圓形和方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學習將圖形按形狀分類。

  3.在教師引導下能按遊戲規則活動。

  三、活動準備:

  1.方方、圓圓、三角娃娃各一個。

  2.圓形、方形、三角形若干個。

  3.三個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標記的小動物紙盒。

  四、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圓圓唱“大家好呀,大家好呀,小朋友們大家好“出場,並向小朋友問好:小朋友們早上好!”幼兒向娃娃問好:“圓圓早上好!”接著由“方方”、“三角娃娃”出場向小朋友問好。

  2.認識三角娃娃

  三角娃娃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新來的圖形寶寶,我是三角形。”引導幼兒觀察三角娃娃的樣子:尖尖的下巴,頭上一邊一個尖尖的角,有三條邊。

  3.和三角娃娃手拉手,感受三角形的特徵。

  出示三角娃娃,逐一和小朋友拉手問好。

  4.遊戲:給小動物餵食:小動物肚子餓了,要吃跟自己嘴巴相同的餅乾,讓我們來喂小動物吧!

  五、教學反思:

  幼兒看見圖形娃娃都很開心,很積極向娃娃問好。給小動物餵食,幼兒很興奮,積極參與,每個幼兒都動手。大部分幼兒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其中三角形的名稱說不出來,在以後圖形遊戲中要加強對圖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