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有關小班兒歌教案三篇

小班兒歌教案

有關小班兒歌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兒歌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兒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腳,瞭解它們的簡單用途。

  2、能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著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印的小手和小腳,幼兒照片。

  活動過程:

  1、找一找:幼兒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腳,哪個小手和小腳是自己的。

  2、學會兒歌:“小手和小腳”老師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你有幾隻小手?小手會做什麼?小手會洗臉,會梳頭,它的本領怎麼樣?老師將小手的這一段再念一遍。我有兩隻小小手,會洗臉,會梳頭,我的小手本領大。

  師: 你有幾隻小腳?小腳會做什麼? 小腳會走路,會跑步,它的本領怎麼樣?老師將小腳的一段再念一遍。我有兩隻小小腳,會走路,會跑步,我的小指令碼領大。 師生一起念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

  3、改編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看照片照片上的你在幹什麼?

  你的小手還會有什麼本領?

  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小手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並與幼兒一起念。

  如:我有兩隻小小手,會畫畫,會穿衣,我的小手本領大”。

  你的小腳還有什麼本領?

  幼兒說說小腳的本領,改編兒歌內容。

  實錄:在今天的遊戲活動中,我讓孩子學習了“小手和小腳”的兒歌,目的讓幼兒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腳,瞭解它們的簡單用途,並學會改編兒歌。

  小朋友你們看這裡有許多小手和小腳是你自己的?

  幼兒們一下就把自己的小手和小腳找到了。

  老師要考考你們,你們的小手有什麼本領。

  讓幼兒自己發揮,講一下自己的小手會做什麼事。

  (個別)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老師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

  你有幾隻小手?小手會做什麼?幼兒把會做的事講出來,它的本領大不大?

  (集體念,個別念)你們的小手本領真大,會洗臉,會梳頭。那麼你們的小腳會做什麼?

  師:你有幾隻小腳?小腳會做什麼?小腳會走路,會跑步,他的本領大嗎?集體跟念兒歌。

  (個別)讓幼兒看看照片,改編兒歌:

  如:我有兩隻小小手,會畫畫,會穿衣,我的小手本領大。

  你的小腳還有哪些本領?如:會跳、會踢球。

  反思:因為小手和小腳是孩子們最熟悉的身體部位,平時老師、家長總是在說寶寶用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寶寶用小腳自己走路,自己走到幼兒園裡去。

  所以幼兒學習這首兒歌接受較快,透過一次活動基本上掌握,會念兒歌,個別比較能力出色的幼兒還會編,教學效果比較好。

小班兒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初步掌握兒歌,並嘗試仿編兒歌。

  3.能專心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製作立體雲朵、星星、布偶、月亮、

  2.音樂:《夢幻曲》

  3.自制星空展板一幅。

  活動過程:

  一、玩藏貓貓遊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玩遊戲、幼兒找藏起來的另兩位老師。

  師:“寶寶們,周老師和李老師呢?找找看,她們在哪兒?”

  師:“你們怎麼找到老師的啊?”

  請幼兒講述自己是怎麼找到老師的。(豐富詞語“藏”、“露”)

  二、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兒歌。

  1.出示月亮、雲朵、星星。

  師:“小耳朵聽,這後面有說話聲,誰藏在裡面呀?”

  (播放夢幻曲)在寶寶的好奇中掀開布簾,露出月亮、雲朵、星星。

  2.教師邊演示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師:“小月亮也想來玩藏貓貓遊戲,寶寶們眼睛趕緊閉起來。”(把小月亮藏在雲朵後,露出兩隻腳。)

  師:“小月亮藏在哪裡了,你是怎麼發現的?”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月亮是怎麼玩藏貓貓遊戲的。”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3.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誰在天上飄呀飄?

  小月亮找到誰藏貓貓?

  小月亮的腳藏起來了嗎?

  誰看了眨眼笑?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星星眨眼笑的動作。

  4.集體學習兒歌《藏貓貓》。

  師:“這首兒歌真有趣,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說一說兒歌好不好?”(帶領幼兒集體學說兒歌)

  師:“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三、引導幼兒顛倒兒歌中月亮、雲朵和星星的關係仿編兒歌。

  師:月亮寶寶玩得好開心,小云朵也好想玩啊!你瞧,它也來躲貓貓了。教師演示教具,繼續按原兒歌的結構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創編。

  師:“雲朵怎麼樣?。”(飄呀飄)

  師:找個…(演示教具,讓幼兒學說接下來的話)

  師:它躲好了嗎?(用動作提示引導幼兒學說藏著頭、露著腳)

  小云朵飄呀飄,找個月亮藏貓貓。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四、在遊戲中結束活動。

  兒歌:藏貓貓

  小月亮飄呀飄,找塊雲朵藏貓貓,

  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小班兒歌教案 篇3

  活動內容:小班語言活動《吹泡泡》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並嘗試仿編兒歌。

  2、幼兒能夠在兒歌中發準翹舌音“吹”、“串”、“飄”、“爆”。

  3、遊戲中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活動難點:理解兒歌內容,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小朋友圖片、大小泡泡圖片。

  2、吹泡泡用具。

  3、吹泡泡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談話,看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呂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一串,一個挨著一個連起來的泡泡,看起來像一串糖葫蘆)

  師:咦!你們認為這些泡泡是怎麼來的呢?(理解動詞“吹”,併發準音)

  師:請小朋友猜猜這些泡泡是誰吹出來的?(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熟悉兒歌的基本內容(邊出示圖片邊說兒歌)

  師:讓我們看看到底是誰在吹?

  師: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嘟嘟熊》

  師:嘟嘟熊吹泡泡,他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說出泡泡的樣子,像什麼?還像什麼?)

  師: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那我們來看看,他還會吹出什麼樣的泡泡。(出示一張有一個大泡泡的.圖)

  師:這次他吹出了什麼泡泡?(引導幼兒比較泡泡的大小)

  師:大泡泡漂亮嗎?

  師:嘟嘟熊吹了一串小泡泡,又吹出了一個大泡泡,我們來看看,嘟嘟熊還會不會吹出不一樣的泡泡。

  師:哇,大泡泡怎麼啦。

  師:泡泡是怎麼到嘟嘟熊的頭頂上的?(還有一個好聽的詞飄呀飄)

  師: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頭頂上。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師:誰出現了?(出示小兔子圖片)

  師:小白兔看見嘟嘟熊的頭頂上有一個大泡泡,她就急急忙忙跑過來,她會對嘟嘟熊說什麼?(不能動不能動)。

  師:小白兔為什麼要給嘟嘟熊說:不能動不能動。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白兔說的話: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的。

  二、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師:今天,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開心,他們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說兒歌)

  吹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嘟嘟熊的頭頂上。

  小兔子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師:這個兒歌真好聽,那我們一起來給嘟嘟熊說說兒歌吧。

  師:小白兔也想聽,我們一起再給小白兔說說兒歌吧。

  三、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創編兒歌

  1、遊戲:吹泡泡

  師:嘟嘟熊和小白兔玩得很開心,我們也來玩玩吹泡泡吧。一會兒小朋友在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們把玩具送回家,好嗎?

  師:我們在玩吹泡泡的時候,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他都飄到哪兒了?(引導幼兒自由說)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泡泡飄到身體的各個位置。

  師:誰來給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吹出的泡泡像什麼樣的,你的泡泡飄到了哪裡。

  師:小朋友剛才玩得非常開心,說得也很棒,剛才嘟嘟熊有一首好聽的兒歌,那我們給自己也編一首吹泡泡的兒歌吧。(集體創編)

  吹泡泡

  小朋友,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小朋友的鼻子上。

  小朋友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師:誰想要給自己也來編一首好聽的兒歌。(個別幼兒)

  四、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說了這麼多泡泡的兒歌,我們再去玩玩泡泡的遊戲好嗎?